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刍议

2014-03-25 11:27吴炜
关键词:本学科马克思主义学科

吴炜

(泉州师范学院 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初步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以探求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规律和发展规律为主要内容的学科体系,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构建了一个逐步成长和日益完善的学科平台[1]。但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内容到方法、从思路到规律等都发生着变化,出现了新任务,其学科建设亟待完善。

一、存在的问题

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科研究方向尚未统一明确,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不足,学术队伍力量薄弱。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一方面,尽管学术界提出了一些学科研究方向方面的意见,但是在学科研究的内容、方法等方向性的问题上还存在很大的分歧,从而在学科研究的主攻方向上还很模糊,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科自身特色的形成和学科优势的发挥。另一方面,很多研究还停留在就形势追踪形势,就热点炒作热点的表面层次上,尽管有些研究有相对明确的方向性,也有很高的立意,但是要么随意性大,凝聚力弱,方向性的周期很难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2],要么持续时间短,变化迅速,属于短期行为。学科研究方向是学科定位的关键性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而学科因何而存,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是学科研究方向最根本的问题。在宏观建设层面上,作为一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变化对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以及世情、国情和党情,来确定学科建设和研究的方向。在微观建设层面上,学科研究内容应侧重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变化与发展,深入探索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建设的特色及规律;学科研究方法上应充分发挥现代化和信息化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不断创新,拓展思路,发掘适应学科发展和保持学科方向的研究手段。

学科基础理论是一门独立学科的重要支撑,但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方向不明以及学科归属不清,其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相对不足。一是理论成果缺乏创新,很少有人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出发,真正把本学科作为一门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一样的学问来研究;二是存在“两大块”现象,即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上进行研究的很少,大多数是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或者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2]。

学科发展需要学术队伍提供强有力的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有一流的学术队伍,才会有一流的学科,而在我国,就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整体情况而言,学术队伍的培养只有十多年的时间。与同类学科、学科自身性质所决定的“生命线”的战略地位相比,本学科在学术队伍建设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学术影响力太小。从整体情况来看,作为一门独立性的学科,其影响力还很难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相提并论。

二、对策建议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本学科在学界中的地位和在党的建设事业中的价值实现。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具体情况以及其他学科建设的有效经验,本学科建设应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坚持学科发展原则——兼收并蓄与综合创新。学科建设应当集众家之所长,为我所用。从时间角度来看,要古为今用,积极汲取古代教育思想中的精华,以完善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从空间角度来看,要洋为中用,从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中汲取超空间的精华,为本学科的建设所用;从学科界限来看,要从现代人文社会科学中汲取最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深化本学科的理论研究[3]。在有效汲取各方面成果的同时,要注重学科发展的综合创新,不能一味地奉行“拿来主义”,而应紧密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世情,从本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夯实学科的理论基础出发,不断拓展本学科的研究领域。

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过程中,要理解和研究本学科同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理论相关学科的关系。从学科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法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的内容是密切联系的。毋庸置疑,本学科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科学原理以及现实发展。然而,从本学科的教育功能和方法来说,学科建设还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外化的育人功能以及内化的育人方法这两方面的研究,即从人们思想道德的提高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方面深化理论研究;在教育方式和方法方面,加强研究如何通过科学理论和精神来正确武装和引导人们,同时实现育人功能和方法研究的有效结合。在本学科建设过程中还要理解和研究本学科的外延问题。事实上,社会各个领域和群体与本学科不断探索的课题、深入研究的内容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每个领域都存在着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通过科学精神来武装人们以及通过科学理论来正确引导人们的问题。不同领域和群体在育人功能以及育人方法上有着不同的规定,从而形成本学科不同方面和内容的研究。

第二,明确学科研究方向,加强学科基础理论建设,实现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加强本学科基础理论建设需要明确学科研究方向,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学科所包含的有着内在本质联系的两个方面,它是一个学科而不是两个学科;在本学科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应该研究其教育的内容和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要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规律;其重要结合点是带有很强政治性的“教育”,区别于一般的教育,它是教育的政治性和政治的教育性的有机统一。因此,作为政治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本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教育性的学科。夯实学科理论基础还需要我们围绕学科研究方向,构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有效凸显政治学与教育学交叉学科特色的学科理论体系,不过,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的指导思想,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培养专业人才的目标、意识形态性以及强烈的政治性所决定的。

第三,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应考虑本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学界的地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切实保障本学科教学和研究人员的权益;二是各级主管部门制定符合实际的扶持政策,在福利待遇、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方面对本学科教学科研人员给予合理的倾斜;三是建立全国性的学科学会组织,为本学科教学科研人员提供课题集体攻关和学术交流、研讨的重要平台,相关部门应主动提供更多的访学、参观机会,让本学科教学科研人员能够更多地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为理论研究积累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王学俭,董振华.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

[2]胡斌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存在的基本问题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5(7).

[3]林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特色[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猜你喜欢
本学科马克思主义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2008年以来“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研究述评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