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空间的教师团队深度学习研究

2014-03-27 03:15涂频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4年2期
关键词:大学城成员深度

涂频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工程技术系,湖南岳阳414000)

一、引言

湖南省教育厅王健副厅长在解读《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出 “职业教育的信息化需要解决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的关键问题。推动职业教育的信息化,要求更广泛的社会资源的融合,更为方便的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快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有力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是当前职业教育对教育信息化的基本需求。”

湖南省教育厅提出“三通两台”,即利用“大学城”网络云平台,集成互联网诸多功能,如:栏目的自由定义、视频文件的发布、资源订阅与推送分享、留言评论群组、网络视频直播、视频互动教室、在线考试等,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资源云平台、管理云平台。在实践推进的过程中,海量的信息资源要求教师必须要学会选择、学会学习,既能共享资源,更能分享资源。在这种背景下,团队学习的提出更能有效促进教师个体学习的社会化。如果能在团队学习之初提出深度学习的导向,引导深度思维分析,有目标地设计团队学习目标,最后一定是有所收获的。

在本文中笔者拟从校本实践实例入手,分析基于“大学城”云平台教师团队学习的情况,提出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二、团队深度学习的理论假设

1.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学习者具有内在的学习倾向,能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并最终学会学习,形成新的行为或思维习惯的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有所思”,并能“学以致用”的过程。

2.团队学习

基于团队学习的教学策略,又名团队导向式学习教学,团队学习最先源于组织与管理心理学领域。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指出:“在现代组织中,是团队而不是个人成为基本的学习单位,因此团队学习成为不可缺少的。即如果团队不能学习,组织就不能学习。”他指出团队学习应是建立在共同规则、文化和未来目标之上的,是发展团队成员整体配合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1]

因此,我们借助云平台,引用小组团队学习的优良模式,促进专业教师团队自身深度学习,进一步开拓专业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不仅从知识取向上,更从生态取向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教师团队深度学习的实例分析

“大学城”云平台涉及到深度学习的具体过程,包括:知识的获取、知识的组织、知识的表达和交流传播、知识的共享和创新。表现在结构形式上,我们可以从四种管理上来划分,如下表所示。

在对于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教师云空间进行检查评估后,学院推荐了多位老师的优秀云空间,在本文中笔者选取三位教学或项目团队负责教师的空间来进行分析,如上图所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三位教学或项目负责教师的信息资料文档内涵都较丰富,特别是文学和信息技术这两位负责教师的个人空间在通讯管理方面指数都较高,而这块又是我们制定的评价团队深度学习的一项指标 。

通过深度访谈、在线观察以及内容分析,我们发现之所以前两位教师的“大学城”空间通讯管理方面指数较高,首先是因为两位教师能够合理利用该平台来进行学习项目管理,在虚拟空间中形成了学习型组织,而且协作性活动中采用的头脑风暴使小组成员所有的思维产生了激烈碰撞,能够批判性地分析观点和产生创意方案;另外,小组成员之间的会话协商让成员发现彼此身上的优缺点,让每个学习者能够联系自己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实际经验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使得团队学习能够落实到位。

四、基于云平台的教师团队深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冗余信息较多,不利于团队成员学习

“大学城”云平台提倡的是“三通”,其中肯定有很多的资源,但是如果仅仅只是简单地进行资源的罗列,而没有对资源的利用进行相关指导,团队成员就可能会对学习无所适从,丧失学习兴趣。

2.缺乏导向性活动,不利于知识重组

教师团队深度学习是一种目标很明确的导向性活动,通常是针对某一主题或项目而展开。通过小组成员对于知识的交流与分享,完成每一个项目的具体分解任务以及最后的任务整合,都是一次自我和团队学习的超越。如果缺乏导向性活动,没有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小组成员无法适应这种虚拟空间交流,可能导致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受挫,将不利于知识的重组。

3.关注平台建设忽略交流

“大学城”云平台之上各位教师的个人空间和群组社区功能都有很好的技术集成,相关学习工具的使用大家也都很有心得,但是在虚拟社区中很多人还没有建立信任感,往往还不能畅所欲言,坦诚表达、交流不同观点。大多数人关注的重心也只在个人文章上而不是深度交流互动。

五、教师团队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1.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善于构建积极的学习文化

基于云平台的团队学习空间中虽然有很多丰富的资源,但是身处其中的各团队成员都需要通过借助情景之锚固定自己的注意力和兴趣,平衡各自微妙的情绪来顺利进行学习。如果学习情景没有贴近教学一线或是相关科研项目,感情投入过程中冷漠、厌烦或是无所谓,都不能完成深度交流,使得深度学习无法进行下去。所以,我们需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积极的学习文化,促使各团队成员能够高效率地学习。

2.开展主题研讨,设计合理任务引发深度思考

教师团队是一个特殊的团队,团队进行深度学习的共同目标是在完成某一项目或教科研任务时形成的,所以我们应该在各团队构建初期就设计好合理的任务,让各团队成员对研讨的主题能够有问题可谈、有任务可做。对于研讨的主题进行深度分析和解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观点经过激烈碰撞形成统一的认识,从而获得解决主题任务的综合经验。高校教师团队可以依托云平台这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每个团队成员自身的特长来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在云平台中提出自己的观点。

3.有效引导深度参与,引发头脑风暴,督促深度学习

在“大学城”云空间的组织管理方面,各级别教学督导人员应该主动参与空间互动,对于各团队的交流应该发表讨论引发深度思考,并及时总结重要结论,用行动参与到网络平台的深度互动中去。

4.从“小团队”展示走向“大社群”积累,促进群体教师团队能力发展

从个人的空间展示到团队的分享交流解决实际的教科研问题,已经大大提高了隐性知识的利用。如果加大传播渠道,将团队社群化,就会进一步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将信息资源最大程度和范围上融会贯通,不断传递、持续保留,并能够将学习过程中整合的共识知识应用到教科研实践中去,从而真正达到团队深度学习,更好地进行教科研活动。

[1]李昱.基于ICT的虚拟社区活动与教师专业发展[J].医学教育探索,2008,7(1):65-66.

[2]强彦,赵涓涓,张瑞,马言博,刘涛.计算机类专业的“团队学习”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2,10(20):5-7.

[3]段金菊.技术支撑下的团队深度学习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1(1):44-48.

[4]G.西蒙斯.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大学城成员深度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在我校大学城校区举行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大学城经济对城镇化影响初探——以呈贡大学城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