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完善措施

2014-03-28 07:12山东省沂南县第四中学财务科刘俊华
财政监督 2014年32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事业单位财务

●山东省沂南县第四中学财务科 刘俊华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意识不强。目前很多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取决于领导与财务管理人员的意愿,而他们往往内控意识淡薄,只看重业务发展,对财务内部控制并不重视,也没有对其进行深入了解,从而使财务内部控制的目标难以实现,既影响了财务内部管理的规范化运作,又影响了财务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

(二)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控制管理过程中的制度建设过于松散,相应政策的出台不够规范化,各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进展参差不齐。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财务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一些单位还存在着不合理的财务控制干预。例如,一些领导人利用手中的职责牟取私利,迫使财务人员并不依法开展工作,而是遵从领导的个人意愿。

另外,尽管部分事业单位已经开始关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仍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一是单位在制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时,未能严格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制度制定随意性较大;二是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严格;三是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健全;四是尚未建立起可靠的评价制度,相关工作的开展没有基本的准则。总的来说,财务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是当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核心难点。

(三)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即使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十分健全,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足也会使其执行力度大打折扣。目前来看,各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部分人员处理经济业务不熟练,缺乏比较专业的判断,导致相关财务信息的整理不全面、干扰决策。还有极少数财务人员对工作的认知不足,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甚至有人承受不了过多压力,抵挡不了金钱诱惑,出现作风问题。

二、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问题分析

(一)事业单位体制原因

1.事业单位内部权责利不明确。事业单位一般实行领导负责制,单位领导往往由政府直接任命,因而单位领导一般只对上级领导负责,以完成政府分配任务为主要目标。上级政府由于肩负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任务,对事业单位难以全面兼顾,而单位领导只要有充足的资金也不会“麻烦”上级政府。事业单位提供的服务往往是无形的,由于供需信息不对称,事业单位提供的服务一般由政府认定,服务的质量、数量很难由市场评判,而政府认定又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从而使很多事业单位成为闲人的好去处。此外,很多事业单位唯政府马首是瞻,各级员工唯领导命令是瞻,除了完成规定任务外,没有动力去改善自身财务内部控制问题。

2.事业单位员工管理涣散。事业单位员工主要分为专业技术人员与行政后勤人员。由于专业领域不同,各专业技术人员往往各自形成小群体,彼此交流甚少,再加上很多单位实行不坐班制度,员工自由度较大;行政后勤人员掌握着事业单位的人、财、物、力,活动能量非常大,而且由于是“铁饭碗”,所以工作拖沓、互相推诿现象十分普遍。在这种情况下,要动员整个事业单位的力量来推动财务内部控制改革有一定难度。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原因。为了提高各类事业单位的理财水平,财政部颁布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则》。然而,由于规则的推行疏于监督,加上国家针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创新改革,事业单位的财政支持日益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事业单位“创收”的积极性,预算外资金急剧膨胀。这个现象也说明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应建立在健全的内控制度基础上,并重视监督。

另外,事业单位目前实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从发展层面看,与企业会计制度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不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长期固步自封,较为落后,已经跟不上现阶段市场化、综合化的要求。其次,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没有成本核算方面的规定,使我国事业单位成本管控环节较为薄弱,资产和负债的核算不能完全反映其实际价值。

三、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建议

要想切实提高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质量,本文认为应当从内部控制意识、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内部控制人员素质等多个层面着手,同步地开展工作,多管齐下,为强化财务内部控制打下基础。

(一)增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意识。财务内部控制需要全体人员的重视与参与:单位领导需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带头拥护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并不断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能力;财务人员需要强化自身职责意识,依法开展财务工作。此外,事业单位应明确财务内部控制目标,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

(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首先,在内部控制方式上,事业单位应适时建立起合理的财务控制体系,结合相关管理标准,加强单位的内部监督,以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新的控制体系能够以预防控制为核心,并能对工作中出现的偏差和错误进行适时纠正,加强内部控制的严密性和严谨性。

其次,建立监督机制,设置严格的内部审计机构,为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内部审计监督应在管理者决策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通过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调查,使决策更加科学可靠。如果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相关人员应当给予客观公正的解答,认真沟通,体现出信息共享的价值。

最后,会计部门在日常核算中要对各岗位、各项业务进行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事中控制,切实执行“三级审核”制度。“三级审核”是指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中,每一笔经济事项均应分别由部门负责人审核、财务主管复核和单位领导审批,而部门负责人则对该笔经济事项的真实性负责。这样可减少财务管理中的漏洞,确保单位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确保单位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同时,这也意味着相关财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感。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时代的发展对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具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还要求他们拥有很强的法律观念和思想道德素质。因此,首先要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法治理念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建立健全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形成打假、不做假账的良好工作氛围,使财务人员能够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遵守职业操守,讲诚信,有原则,客观公正。其次,事业单位应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提供专业知识学习和教育的机会,帮助他们提高业务能力,提升工作素养,与时俱进。

总的来说,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对当前事业单位的发展及其综合实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严格监督财务内部控制的实施,可促进各项业务操作更加规范,也可为事业单位的总体效益做出积极贡献。■

1.陈健.201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分析[J].科技信息,31。

2.何保定.2013.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规范和创新[J].现代商业,24。

3.孔巧.2008.试论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

4.施晓玲.2011.论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16。

5.魏玲.2008.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探析[J].财务研究,15。

6.杨文卿.2011.完善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几点想法[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

7.庄国民.2012.基于财务管理视角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实施的不足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

8.邹红.2010.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措施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事业单位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水利财务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