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金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探讨

2014-03-28 08:38马先先
财政监督 2014年7期
关键词:专员办质量检查违规

●马先先

财政部驻安徽专员办结合转型需求,不断优化检查模式,在金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扣特点、抓重点、治乱点、解热点,推动金融企业会计监管上台阶。

一、扣特点、因“行”制宜,选准检查切入

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涉及不同类型的金融企业,以银行为例,既有二级分行,也有法人机构,既有大型国有银行,也有农商行、股份制银行等规模较小的银行,只有抓住其经营特点,才能厘清检查思路,有的放矢。安徽专员办将此方法贯穿检查全过程,查前多方采集各家银行资料,包括财务报告、经营动态以及行业监管部门资料,仔细梳理掌握银行发展脉络;查中充分讨论,研判重点业务和重点资金走向,围绕财政财务政策,紧密分工合作;查后充分沟通,出具管理意见,并选择课题深入调研,进一步发挥检查效用,通过紧扣金融企业特点,安徽专员办不断积累和优化不同类型银行的检查模式,保证了各项检查能够迅速切入要害,反映突出问题。

二、抓重点、强化联动,拓展检查深度

受监管条件约束,年度的金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必须分清重点,合理分配力量,统筹推进。安徽专员办围绕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需求,以全局性、规模化的联动检查为重点,强调多方联动、协同增效。一是在总行(公司)联动检查中,根据检查进展实时提出数据需求、反馈检查线索,同时对照总行检查问题,积极延伸至省行自主开展的同类业务,通过疑点互证、举一反三,有效提高了检查质量。二是充分融入安徽专员办集中开展的区域联动检查,在深入查处地方金融企业违规问题、规范金融会计秩序的同时,及时向财政收支等检查组共享信息,协调获取财政资金流向,共同分析违规形成路径,通过相互交流启发,促进整体增效。

三、治乱点、集中力量,深挖违规典型

费用管理不严、以票套费、以费代奖等一直是金融企业财务核算的乱点,高额费用支出中隐藏着巨大的道德风险,甚至由此滋生了贪污腐败等行为。但是,对费用检查并无捷径,唯有集中人力、逐项逐笔筛查核实。安徽专员办以股份制银行为突破口,检查中除调取全年会计凭证外,还仔细查阅行办会纪要、重点发文以及相关合同,根据会计年度和科目,翻阅大量凭证,查验汇总发票事项和金额,并通过内查外调多方核实疑点线索,最终充分揭示并查处了相关银行薪酬费用化、支出事项不真实、违规执行补充医疗保险等福利政策、甚至虚列支出设立小金库等典型问题。

四、解热点,紧贴政策,强化调查研究

安徽专员办紧贴财政部出台各项政策,发挥就地监管优势,将检查和调查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如针对2012年财政部新出台的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和年金制度等办法,安徽专员办一方面将其纳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重点内容,查处典型违规问题,另一方面,同步向省内相关金融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及时跟踪反馈新政执行情况。通过检调结合,汇总归纳出政策执行中的个性异常问题和共性普遍现象,不仅为财政部完善办法提供了第一手的数据参考,也有效推动了各金融企业进一步重视相关管理工作,完善内部制度,充分体现出金融会计监管的特色。

猜你喜欢
专员办质量检查违规
违规借调的多重“算计”
审计署赴江西省审计厅质量检查座谈会
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会计监督机构负责人名录
违规试放存放 爆炸5死1伤
驾照
违规逆行之后
中注协举办2016年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人员培训班
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促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会计监督机构负责人名录
财政部驻各地专员办会计监督机构负责人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