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心理需要与宗教信仰的引导探析
——以重庆地区民众宗教信仰为例

2014-03-29 00:20刘秀伦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信教宗教信仰民众

刘秀伦,李 颖

(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

□武陵论坛

民众心理需要与宗教信仰的引导探析
——以重庆地区民众宗教信仰为例

刘秀伦,李 颖

(重庆邮电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5)

心理需要是多数民众信仰宗教的主要原因之一,宗教信仰可以满足信教民众的强烈好奇心、功利心、获得归属和爱的需要、获得安全感、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要。正确地引导信教民众的宗教信仰,从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宣传和引导,重视信教民众的价值观教育,积极地推进社区文化活动建设,重视信教民众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鼓励信教民众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入手。

信教民众;心理需要;宗教信仰;正确引导

需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通常通过对某种事物的欲望、兴趣、意愿等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需要是对内外环境的客观需求的反应,主要包括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心理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也称作精神需要,是主体心理活动的基础和第一反应。它是指需要主体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希望获得精神上的寄托、慰藉以达到心理平衡和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宗教信仰是人们的一种特殊情感和需要,与人们的心理活动具有密切的联系,反映了信教民众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为研究信教民众的心理需要以及正确引导民众的宗教信仰,我们采用问卷随机抽样的方式,在重庆市主城区、南川区、潼南县、涪陵区等地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涉及多个行业、不同教育程度、不同政治面貌的民众,其中男性占57%,女性占43%;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1份,有效率为93.7%。

一、信教民众的心理需要

在当前,中国信教人数不断增多,信教民众的心理需要集中体现在:第一,好奇心理。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于宗教问题一直持回避态度,在宗教知识方面没有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许多人对宗教并不了解,看到别人虔诚地信教、拜佛感到新鲜,从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于是走近宗教场所参与宗教活动,亲自感受宗教仪式的神圣感。在本次调查中,“对宗教是否感兴趣?”这一问题,有13%的民众表示 “很感兴趣”,有43%的民众选择“比较感兴趣”。可见,宗教自身的魅力与神秘激发了多数民众对事物的好奇的心理需要。第二,功利心理。大部分信教民众是在遭遇困难后或者出于功利的目的而去信教,老年人信教大多是为了祛病除灾,谋求身体健康,希望日后有好的归属和去处;中年人信教则是为了减轻生活的压力,谋求家庭平安、子女幸福;青年人信教则是为了学业和事业,日后能有好的工作和生活。在 “你遇到困难时的做法”调查中发现,有29%的民众选择 “烧香拜佛或者求助于宗教”,表明部分民众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去信教。第三,归属心理。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压力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使许多人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农村里的留守老人因为无人陪伴,缺少亲情和关爱,城市里的青年因为生活压力、人际冷漠而感到孤独无助,他们内心渴望加入一个群体,能够得到精神和心理上的安慰和归属。他们融进宗教的群体中,在宗教场所和宗教活动中得到了一定的关爱、接纳和满足,找到了心灵的归属,有了归属感。第四,“超越”自我心理。超越自我心理是指提高或提升自己的境界和层次,实现自我价值。信教民众希望把自己生平无法完成的愿望寄托于神明或上帝,不断地苦行修炼,以便最终超越自己。

二、宗教信仰满足信教民众的心理需要

(一)宗教信仰满足信教民众强烈好奇心的心理需要

自古以来,人们对世界上是否存在上帝、神明,人来自于哪里,又将归于何处,死后是否有后世之说,天堂和地狱是否存在,信教能否实现自己的愿望等问题充满了好奇和疑问。很多人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加入到宗教团体中,试图亲自体验宗教活动,领悟宗教思想,感受宗教的神圣、庄严和神秘,从宗教中寻求答案。在基督教中,《圣经》塑造了亚当和夏娃的故事,阐明了人类的起源。伊斯兰教的两世观认为人在今世生活之后,还有来世,今世与后世是互为因果的,今世的所作所为都会在后世得到应有的报偿。佛教的轮回说认为人的生命是一个环流,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是生死相续、不断延续的过程。宗教中的教义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们的困惑,满足了人们对神明和宗教好奇心的心理需要。

(二)宗教信仰满足信教民众功利心的心理需要

在信教的民众中,很多人是出于功利心的心理需要。针对信仰佛教民众的调查显示,有6%的人是“承受不了社会工作的压力,感到烦恼苦闷,于是借助宗教消除焦虑,减轻心理和精神压力”;有8%的人是 “保佑平安,远离疾病和死亡,期望借助宗教摆脱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有16%的人 “是在生活中屡遭挫折遇事不顺,感到失望彷徨,希望佛祖为其指引人生方向,走出困境”;有60%的人是想 “逃离现实生活的尔虞我诈和喧嚣纷争,在宗教中寻求心灵的一片净土”。在偶然或者巧合的情况下,他们由于宗教信仰而产生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克服了心理压力,走出了困境,疾病也有所好转,认为上帝和神明显灵满足了他们的愿望,于是便更加虔诚地信教。

(三)宗教信仰满足信教民众对归属和爱的心理需要

调查显示,有51%的民众认为 “亲人关爱”可以使自己得到满足,有38%的民众选择 “高质量的生活”,有34%的民众选择 “提高自身的修养”,还有28%的民众坚信 “寻找真理”能使自己满足。然而,当今复杂的社会和人际关系使人们之间真诚的沟通和交流减少,由于紧张的工作生活,快节奏的城市化现象,恶劣的社会环境造成的陌生感、孤独感、疏离感和恐惧感增多、增大,许多信教民众因为缺少亲人关爱、遭遇困境、生活的不如意或者为了寻求某种满足而加入到宗教团体之中。在这个群体里,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和话题,很容易找到自己的 “知己”,从而在心理上引起共鸣,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宗教所倡导的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爱人如己、崇尚和平等观念迎合了一些信教民众的心理,使他们摆脱了烦恼和痛苦。他们认为在宗教团体和宗教活动中矛盾冲突少,他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得到了上帝和其他信教成员的关怀和照顾,满足了对归属和爱的心理需要。

(四)宗教信仰满足信教民众心理慰藉和获得安全感的心理需要

许多信教民众都希望通过祈祷、烧香、拜佛、诵经等各种方式向上帝或佛祖诉说自己的苦难,排解自己的压力和焦虑,忏悔自己的罪过,从而缓解心理压力和冲突,调节心理状态,获得心理慰藉。在对信仰佛教的民众调查中发现,有60%的信佛者表示通过烧香、拜佛使自己消除了焦虑和恐惧,感受到了身心的安宁和心灵的净化。还有不少信教民众希望自己远离世俗的喧嚣和烦恼,能身处秩序化、稳定化、美好化的和谐世界和 “世外桃源”。对 “现实是痛苦的,应该追求彼岸的幸福”这一观点,有11%的人选择了“完全赞同”,有14%的人选择了 “基本赞同”。可见,宗教往往能使信教者感觉自己在冥冥之中被某种神明庇佑和保护着,可以在 “世外桃源”远离现实的各种灾难、疾病和死亡,获得前所未有的安全感。不仅如此,许多宗教对人最终的归宿都有美满的解释。基督教认为信者将得到永远的生命,向善的人日后一定会进入天堂,使基督教徒不再惧怕肉体的死亡;伊斯兰教相信复生和后世,认为今世是短暂的,只有后世才是人的最后归宿,所有人类的灵魂与复活的身体会重新结合,一同接受真主的审判,只有行善者才会进入乐园;佛教认为众生轮回,因果循环,人在临终时只有获得圆满的智慧和力量才会脱离 “六道轮回”,真正自由。这些都使信教民众更加坚定不移地一心向善,认为自己身处安全境地,获得心理上的慰藉和安全感。

(五)宗教信仰满足信教民众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

实现自我和追求超越是人的最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当信教民众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安全需要以后,就会想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升华自己的思想境界,从而超越现实人生。一方面,在宗教中很多具有完美人格形象的神,如耶稣、穆罕默德和释迦牟尼都给信教者们树立了良好的人生典范,使他们对人生和未来充满希望,向往正义、和平、自由、友善。至高无上的神和完美的典范鼓励着信教民众自尊自爱、修身养性、崇德向善、实现自我。在调查中,有87%的民众认为应该 “常做好事,乐善好施”,有89%的民众认为要 “平等相处,善待自己和他人”。另一方面,宗教的教义和戒规在一定程度上也起着道德约束的作用,规范着信教者的言行举止,使他们用宗教精神时刻警示自己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调查显示,有72%的民众认为“宗教对于公民道德有一定的影响”,有47%的民众认为 “宗教对于个人形成良好的品质”有一定的作用,还有89%的民众赞同 “要不断净化心灵,扬善除恶”。可见,宗教能引导人们在重大灾难的时候能有怜悯之心,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日行一善,善行一生,在点点滴滴中不断积累,从而达到超越自我的境界。

三、正确引导信教民众的宗教信仰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宣传和引导,普及民族宗教政策和文化知识

恩格斯在 《反杜林论》中说:“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17页。可见,宗教属于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在关于 “你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党的宗教政策的掌握程度”的调查中,有50%的民众选择 “说不清楚”,还有28%的民众选择 “没有掌握”。在回答 “宗教和邪教有何异同”这一问题时,有6%的人 “无法区分”,有6%的人认为 “没有区别”。这说明我们应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式引导信教民众接触宗教、了解宗教,揭开宗教的神秘面纱,区别宗教和邪教,最终树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一方面,各地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宣传和对宗教活动的规范性指导,特别是针对农村和落后地区的宗教信仰现状做好调查研究,了解民众宗教信仰的原因,科学地指导民众宗教活动的开展,增强信教民众明辨是非的能力,区别其他迷信和邪教,不再是由于好奇心和功利心的驱使而盲目信教。另一方面,学校加强对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民族宗教政策的教育,可以开设有关宗教的选修课或学术讲座,融入无神论教育,使学生对宗教、宗教文化、宗教的发展历史有理性的认识,消除对宗教认识的神秘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重视信教民众的价值观教育,引导信教民众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价值理念、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的综合体系,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价值观渗透到人们的一切价值活动和标准评判之中,对人的情感激发、思维发展和行为指导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许多信教民众都是出于好奇心、功利心而信教,对宗教信仰没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所以有必要加强信教民众的价值观教育。一方面,重视信教民众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引导信教民众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积极地看待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和困难,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有正确的认识,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反对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名利观、荣辱观和生死观。另一方面,重视信教民众的信仰教育。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和心理现象,反映了人们超越现实、追求理想和实现最高价值的强烈愿望,也是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和最高表现。在调查中有50%的民众认为 “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能激发人的斗志,催人奋发向上”。加强信教民众的信仰教育,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追求真理和科学,引导信教民众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改造,向先进人物和道德楷模学习,不断地提升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信仰。

(三)积极推进社区文化活动建设,丰富信教民众的精神生活

加强社区文化活动建设,丰富信教民众的精神生活是做好信教民众教育引导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加大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投资。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改变以往社区娱乐活动场所匮乏和设施单调的现状,根据社区的不同实际情况和特色,结合民众喜爱的娱乐方式,建立符合当地社区文化的图书室、文化宫、棋牌室、医疗保健室、老年活动中心等,为社区民众学习文化知识、娱乐活动、人际交往提供更多的平台,使信教民众不再缺乏精神支撑和动力,乐于参与到社区文化活动之中。第二,加强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社区文化的人才队伍建设是社区文化活动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服务民众、满足民众需求的重要支柱。社区文化活动建设要依靠专职的社区文化工作人员,并定期地开展业务培训和考察,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做好社区文化活动的策划开展、扶持引导和服务工作,扩大社区文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社区工作,建立年轻化、职业化、专业化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第三,举办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丰富信教民众的精神生活。根据社区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和信教群体的需要,定期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如广场舞、戏曲演出、社区征文、诗友会、书画展览、体育竞赛等,彰显社区文化的特色,增强信教民众对社区的认同感、依赖感和归属感。

(四)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重视信教民众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宗教的最大意义在于对人们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慰藉,许多信教民众正是缺少精神上的关怀和心理上的疏导才求助于宗教,因此有必要建立有效的心理疏导机制,给予信教民众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一方面,重视社会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咨询网站的建设。心理咨询机构应从点到面依次普及到各个农村和城市社区,建立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机构和队伍,走进信教民众的群体当中,了解信教民众的心理需求,充分发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作用,使他们感受到温暖、关怀和快乐。在有条件的地区可针对性地建立心理咨询网站,不断地完善和更新网络系统,使其覆盖到各地区,发挥网络便捷、及时、高效的优势,开设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地提供心理援助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完善各地区的宗教事务管理制度,增设宗教心理咨询和心理服务机构。在宗教场所建立相应的宗教心理咨询机构和服务体系,拓宽信教民众和弱势群体的心理沟通和疏导渠道,准确掌握信教民众的心态,对个别对象实行重点跟踪、重点帮扶服务,引导他们克服心理障碍,缓解心理冲突,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

(五)鼓励信教民众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实现信教民众的人生价值

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其中宗教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3年。宗教的许多教义、教规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宗旨相符合,可以发挥宗教自身的优势和积极因素,以敬主爱人、乐善好施、济贫扶危、普度众生的理念引导信教民众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一方面,丰富和拓展信教民众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渠道和领域。从国家、社会、家庭、学校、个人等不同角度出发,公益活动涉及抗灾救灾、扶贫济困、社区服务、公共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安老助医和支教助学等各个方面,引导信教民众通过社会关怀、奉献爱心、积善成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另一方面,坚持社会公益活动与宗教活动相分离的原则。在调查中,有82%的民众赞同 “宗教与教育、其他活动相分离”,有88%的民众支持 “宗教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对 “利用宗教进行犯罪活动”这一现象,有48%的民众表示会 “予以制止”,52%的民众表示“绝不参加”。信教民众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时要做到规范化、法制化,遵循公正、公开、透明、诚信的原则,不以任何营利为目的。在援助或捐助时不能借机从事任何宗教活动或者附加任何政治性、宗教性的条件,确保公益活动的纯洁性和公信力。同时,警惕和防范境外势力的任何分裂破坏活动,保证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使信教民众在公益活动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英]阿盖尔.宗教心理学导论[M].陈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陈彪.宗教研究的心理学视角:历史、理论与方法[J].世界宗教文化,2011(1).

[5]李永,高萍,张宇鹏.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看宗教信仰心理[J].西安社会科学,2010(2).

[6]周普元,彭无情.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2(1).

[责任编辑:小 于]

B036.719

A

1674-3652(2014)04-0035-04

2014-05-2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11XJA730002);重庆市社科规划办课题“重庆民众宗教信仰研究”(2009xw09)。

刘秀伦,女,重庆南川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宗教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李颖,女,河南漯河人,主要从事宗教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信教宗教信仰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学校教育支持系统视角下信教大学生的理性回归
“因病信教”:中国农民的宗教心理及其发展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西佛东渐宗教信仰对六朝人面纹瓦当的影响
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当代中青年宗教信仰问题一瞥——从上海M佛友QQ群调研谈起
《谷魂》与傣族的宗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