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能源供需结构及其优化问题研究

2014-03-29 10:50李吉雄
地方治理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江西天然气能源

李吉雄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江西 南昌 330003)

江西能源供需结构及其优化问题研究

李吉雄

(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江西 南昌 330003)

江西能源供给和需求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高于全国水平,而石油、天然气、水电所占的比重均低于全国水平。江西能源自给率2011年比1995年下降了一半。在能源缺口不断扩大的同时,江西还存在能源技术水平落后,能源利用效率偏低,清洁能源处在开发和利用初期,开发能力较弱等问题。结合江西的能源资源潜力和面临的发展形势,江西必须通过优化一次能源生产结构、改善调入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储备能力等措施优化能源供给结构,通过提高煤炭的使用效率、加快产业升级,强化节能措施来优化能源的需求结构。

能源;供需结构;生态经济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宝贵的资源,坚持生态立省、实现绿色崛起是江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能源供需结构既与区域经济结构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也与区域资源和自然生态条件存在密切关系。深入分析江西能源供需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积极调整和优化江西能源结构,对于江西探索生态与经济融合的发展模式,破解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这一世界性难题,具有重大创新和示范意义。

一、江西能源供需现状

(一)江西能源供给情况。

2011年江西能源生产总量达2581.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7.1%,生产总量增长率高于国家10个百分点。江西一次能源生产中煤炭占绝对主力,2011年占全部能源生产的近88.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水电比重从2001年的29%下降到了2011年的11%,十余年的下降幅度十分惊人;“十一五”时期,江西天然气占能源的比重在缓慢上升,但在全部能源生产中的比重不到一个百分点,与全国相比有较大差距。

(二)江西能源消费情况。

2011年江西能源消费总量6928.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0.88%,高出国家3.8个百分点。2011年,江西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74.3%,石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15.4%,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水电占能源消费总量的4.1%。而同期全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8.4%,石油占18.6%,天然气5%,水电占到了8%。江西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高于全国水平,石油、天然气、水电所占的比重均低于全国。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江西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关的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费量和所占比重都有较快的上升。近年来江西工业的重化工业化特征十分明显,工业行业内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能源消费的总量增加十分明显,它们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费的比重较大。同样,江西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关的电力消费也在快速增长。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电力能源消费的总量增加十分明显,它们占全部电力能源消费的比重较大。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城乡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的普及率不断上升,大功率的家用电器不断进入城乡居民家庭,城乡居民生活类的电力消费高速增长。

(3)江西能源供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能源供需矛盾加剧。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江西能源自给率逐年下降。1995年江西能源自给率达78.1%,能源缺口仅为522.9万吨标准煤,2011年江西能源自给率则下降到37.3%,下降了一倍,能源缺口达到4346.8万吨标准煤。江西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促使能源消费量快速增长,也加快了能源自给率的下降速度。为满足能源需求,每年都需要从外省调入大量的能源,目前江西油气产品对外依存度为100%,省外调入电煤的比例高达65%以上。

当前,江西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国际、国内发展经验表明,这既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也是资源和环境压力迅速上升时期。2011年,江西三次产业结构已从2005年的17.9:47.3:34.8调整为12.0:56.9:31.1,经济总量中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35.9%上升到2011年的48.4% 。2011年工业消费能源5107.38万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3.72%。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费量大幅度增长,能源需求日益旺盛,能源消费增速一直高于能源生产量的增速,能源供求矛盾进一步加剧。

2.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对环境影响较大。

2011年,江西一次能源消费量中煤炭、原油、水电比例分别为74.3%、15.4%和4.1%,此外还有1.0%的天然气消费。而同期全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8.4%,石油占18.6%,天然气5%,水电占到了8%。江西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高于全国水平,石油、天然气、水电所占的比重均低于全国。

江西能源以燃煤为主,而煤炭在燃烧使用时,不仅产生大量灰渣、尘烟,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造成水质的污染。据有关资料测算:每消耗100吨原煤将排放烟3.5吨,二氧化硫3吨,废渣15吨,大气中90%和70%的二氧化硫、烟尘来自燃煤[1]。江西煤炭消费的比重偏大对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造成江西的酸雨不仅频率高、强度大,而且受污染的面积广。随着国民经济的加快发展,煤炭消费量的不断攀升,环境污染治理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3.能源技术水平落后,能源利用效率偏低。

江西在能源生产和使用方面依然存在技术相对落后,利用效率偏低现象。江西综合能源生产和利用效率与沿海发达省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更大。

一方面,能源工业主要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输出为主,资源开发模式单一,产业关联度低,不能形成整体的区域经济优势,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替代能源等技术的开发也相对滞后,这种模式制约了能源工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生产工艺技术的落后,制约了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由于江西仍有部分能源生产企业是20世纪70~80年代建立,虽然大多经过技改,但技术和工艺水平还是不高,大部分工业用能设备(产品)没有效能标准,造成部分重点耗能企业产品能耗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明显偏高。

4.清洁能源处在开发和利用初期,开发能力较弱。

江西各类清洁资源有限。水能500千瓦及以上的技术可开发量仅577.97万千瓦,且开发程度已经较高;风能技术可开发量310万千瓦,仅占全国风能技术可开发量27.5亿千瓦的0.11%;太阳能年地表吸收热能252.7亿吨,占全国年地表吸收热能的1.49%;生物质能年可利用总量约1395万吨标准煤,占全国生物质能年可利用量2.8亿吨标准煤的4.98%,但限于收集运输体系和技术条件,当前暂难以充分利用。

与煤炭、石油等能源相比,天然气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能影响人类呼吸系统健康的物质极少,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的40%左右,产生的二氧化硫也很少。天然气燃烧后无废渣、废水产生,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天然气已经成为世界能源的三大支柱之一,在部分发达国家的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我国天然气生产和消费总量和占全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呈快速上升态势。江西近年来天然气的使用量也在快速上升,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

江西新能源产业虽然在部分领域走在全国前列,但整体上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体系尚不健全,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技术研发机构不多,研发和技术集成仍主要依靠省外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机制仍待完善。

二、江西能源潜力和发展环境分析

(一)江西能源资源潜力。

江西能源资源贫乏,各类能源资源条件、开发现状和潜力有以下特点。

1.常规能源资源总量少,与经济规模不相称。

江西常规能源资源贫乏,常规一次能源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50吨标准煤,是全国人均水平的1.7%。常规一次能源也只有煤炭和水电,缺油、少气,在华中电网6省市中,江西一次能源资源储量最少,仅占华中地区的3.3%。江西常规能源资源占全国的比重与江西经济总量占全国10.6%的比重极不相称。[2]

2.化石能源资源缺乏,开发潜力不大。

到目前为此,江西已查明251处煤产地,查明资源储量19.42亿吨。探明的可采储量为17.5亿吨,在全国居23位,约占全国总量的0.13%,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占70%以上,后备储量严重不足,且煤炭资源的地质贮存条件差,开采难度大,煤质差煤层薄,煤炭生产缺乏竞争力。新井建设和生产矿井接替的后备储量严重不足,主要矿区的接替和矿井延深陷入了困境。虽然江西省第三次煤炭资源潜力评价成果显示,预测全省范围内41个煤炭资源区的煤炭资源总面积4852平方公里,预测垂深1500米以浅的远景资源量为46.83亿吨[2],但短期内江西煤矿建设的规模及煤炭产量难有大的突破。到目前为止,江西境内没有探明任何油气资源。

3.水能资源相对丰富,但规模较小。

江西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为684.56万KW,占全国水能理论蕴藏量的0.98%。与主要负荷中心的华东、东北、华北地区各省相比,均处相对较为丰富的地位;在华东六省中则处于第二位。江西水能资源的分布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500千瓦及以上技术可开发的水电站几乎遍布全省各地,按水系划分以赣江流域年发电量最多,占全省的56.8%,其次是修河、信江、抚河和饶河,分别占13.7%、12%、7.1%和4.4%,其他河流占6%[3]。目前,江西水能资源以中小型电站居多,已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占技术可开发量的2/3,近期水电开发和发电量也难以有较大增长,发展空间不大。

4.风能、太阳能资源相对丰富,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江西全省风能资源总储量约为6000万千瓦,其中技术可开发量约310万千瓦,年发电量62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186万吨。省内风能资源主要富集于鄱阳湖区域,技术可开发量约210万千瓦。尤其是鄱阳湖北部区域,从湖口到永修的松门山、吉山约70公里长的湖面两侧以及湖中部分岛屿、庐山山地、鄱阳湖湖道浅滩,均可以安装风机。高山风电场技术可开发量约100万千瓦。武夷山、幕阜山、九岭山、武功山、赣南山区的风能资源都具有开发潜力[4]。江西风电开发实现了良好起步,已经相继建设了矶山湖3万千瓦、长岭3.45万千瓦、大岭1.95万千瓦以及老爷庙4.95万千瓦等风电项目,风电开发走在中部省份前列。

江西全省年太阳总辐射量为3700~4600MJ/m2,从时间分布上看江西年内太阳总辐射在七、八月达到最大值,一、二月为最小值,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太阳总辐射的分布存在两个高值区,一是赣北北部,二是赣东南,低值区在赣西井冈山山区[5];江西光伏产业从无到有,目前形成了以新余为主产地、以赛维LDK为核心企业的较强生产能力,初步建立了从硅料、硅片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及配套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拥有了对外合作的有效途径和一批关键人才,在国内已具有较明显的规模优势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江西能源发展环境分析。

1.国内外正处在能源变革的加速期。

当前,传统化石能源资源一方面受资源分布不均、探明储量有限和开采成本上升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了环境保护的压力和地区政局动荡的影响,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正受到严峻挑战。随着能源利用技术的不断突破,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实施以低碳技术为核心的能源变革计划,主要发达国家都制定了宏伟的能源调整规划,对能源结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北美的页岩气的开发和利用,欧洲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在改变世界能源结构的格局。在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能源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必须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局,不断加快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可以预见,我国在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发非常规化石能源、安全有序发展核能上将会提供更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江西应充分抓住有利时机、发挥江西在新兴能源资源方面的优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一方面要大力发展以核电为首的新兴能源产业,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保障。

2.国内跨区域能源输送格局正在形成。

我国能源资源具有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的特点,特别是常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都在西北、西南地区,而我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中下游和环渤海的经济发达地区,能源资源分布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空间的错位。因此,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基本特点。随着我国一系列重大跨区域输油、输煤、输电基础建设工程的推进,我国跨区域能源输送格局正在形成。

江西作为中部地区,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发挥着承东启西的重要作用,应当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结合国家重大部署,积极参与能源输送通道建设,加快布局建设重要能源中转中心,为江西能源发展争取更多的外部能源支撑。

3.能源市场不确定性不断增加。

能源市场受经济波动影响很大,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在增加,导致能源市场变化多端。同时由于国际能源市场主导权集中于少数发达国家,而新增能源需求集中于发展中国家,能源市场的不确定性在增加。目前,世界石油市场波动频繁,天然气资源受制于资源国,世界主要常规能源供给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受债务危机的影响,主要发达国家新能源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不断调整,影响了国际新能源产业的有序发展。国内能源市场环境也不容乐观,受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及国内能源需求量的变化,国内能源价格也在发生剧烈波动,同时受国家调控和环境保护力度的增强,一些传统能源大省对常规能源的生产进行了较大的调整。面对这些能源市场的新形势和新动向,江西应统筹国内和省内的开发并加强对外合作,拓宽思路,从经济效益和比较成本出发,选择可靠的能源供求渠道,大力开拓国内外能源市场。

三、优化江西能源供需结构的政策建议

(一)优化江西能源供给结构。

1.提高一次能源的生产能力,优化一次能源的生产结构。

一是稳定提高煤炭产量。煤炭在江西能源资源中占主导地位,煤炭生产是江西一次能源中的主体,稳定提高煤炭产量是提高江西能源保障水平的重要措施,必须规划建设一批新井和储配煤项目。二是要提高电力生产能力,优化电力生产结构。未来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对电力的需求将呈快速增长态势,只有核电、火电、水电并举,提高电力生产能力,才能优化电力生产结构。三是要积极开发新能源。紧紧抓住国家加快新能源发展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积极开发新能源,并由此带动和支持江西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要以鄱阳湖陆地以及部分高山风资源较好区域为重点,建设一批风电场,适时启动鄱阳湖浅滩风电开发。同时积极推进一批风电项目前期工作。利用荒漠化土地资源,采用先试点,后铺开的方式,建设并网型地面光伏电站。

2.加快能源输送通道建设,改善调入能源结构。

今后较长时期江西能源的自给率将进一步下降,各类能源的调入量将增大,因此,必须积极融入国家的能源布局,加快江西能源输送通道建设,加强省各类储备中转中心建设,优化江西能源的外部供应结构。结合江西成品油市场发展和资源调运需求,在现有的九-昌-樟成品油管道基础上,建成南北贯通、连接东西的3条成品油管道。积极参与建设特高压变电站和线路,联入全国特高压输电网。立足良好的区位优势,利用国家第二条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机遇,加快江西天然气输送管道建设,提高全省天然气供应的能力。到2015年,实现全省天然气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8%,利用天然气的城市人口比例超过50%[6]。

3.提高能源储备能力,提高应急保障水平。

由于江西能源对外依存度高,提高能源应急保障能力,建立并完善能源储备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盐腔实施地下能源储存,可有效处理现存的采空区,抑制地表沉陷的发生,既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又可以通过调峰保障用户对天然气的稳定需求。江西盐矿和盐腔资源丰富,清江盆地和会昌都是建设地下储油气库的可行地理选址,合理开发江西盐腔资源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战略意义。江西是西气东输、川气东送赣粤线的过境区域,两管线直接保障赣、粤、闽三省未来能源消费,江西的樟树和会昌都具备资源优势。

(二)优化江西能源需求结构。

1.加大清洁能源的推广,提高煤炭的使用效率。

一是要加快天然气的推广使用。江西要积极争取川气东送、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向江西输送的天然气气量,争取西气东输三线、新粤浙工程在江西多建设分输站或阀室并输送更多的天然气;积极引进省外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天然气(LNG)资源。加快城市天然气管网对接和天然气替换进度,加快发展大用户,迅速提高天然气利用量。二是要改进煤炭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一方面要提高煤炭的使用效率,通过改进煤炭的利用技术,积极推进使用洁净煤技术、高效燃烧技术和煤转化技术,尽快提高煤炭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要提高省内煤炭的质量,特别是提高对原煤的深、精加工能力(比如发展水煤浆等高新技术),以适应绿色发展的需求。三是支持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能发电存在入网难、成本高等问题,要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步伐,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加大财政补贴力度,支持企业和家庭使用新能源。

2.加快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能源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能源需求总量和结构会随着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变化而变化。江西三产业结构中,能耗高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高,而耗能较低的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这与当今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也是不相适应的。应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的发展,淘汰掉能耗高、效益低的落后产能,不断引导产业结构向低能耗方向发展。一是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发展有优势、有基础、有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引擎,提高经济竞争力。二是要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对有色、钢铁、汽车、石化、建材、陶瓷、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提高装备和技术水平,降低能源消耗。三是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服务、商务会展、服务外包、教育培训、医疗保健、文化创意、旅游娱乐等新兴服务业,尤其要大力挖掘整合、充分利用江西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快建设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大省。

3.强化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节能对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以及江西颁布的实施细则,使节能工作纳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一是鼓励企业进行以节能为重点的技术改造。重点要在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石油等高耗能行业积极进行一些技术成熟、投资少、节能效果好的工艺技术改造,有重点地、分期分批地更新改造落后设备。二是大力推广节能技术。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严格控制耗能高设备的生产和销售;制定和完善主要能产品能源效率标准,包括工业锅炉、电动机、水泵、变压器等主要耗能设备和家用电器、照明器具、建筑材料的能源效率标准,为实施淘汰高耗能产品提供技术依据。同时规范节能产品市场,开展产品认证,引导用户选购低耗能产品。三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经过长期积累,江西火力发电、钢铁、水泥等生产领域既积累了巨量产能,也存在大量落后产能。因此,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内制定的相关政策,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的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

[1]张正敏,王革华,高虎.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4,(84):26-32.

[2]幸红波,等.“十二五”时期江西省能源保障问题研究[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2,(3):1-6.

[3]江西省农村水电电气化发展局.江西水能资源[D].2008.

[4]吴跃强.江西一年可开发风电62亿度[N].南昌晚报,2012-09-10(2).

[5]占明锦,等.江西省太阳能资源评估研究[J].能源研究与管理,2010,(03):19-22.

[6]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省统计年鉴(2012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刘绛华

F407.2

A

1008-6463(2014)02-0026-06

2014-01-20

李吉雄(1969-),男,江西上犹人,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财政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江西天然气能源
江西银行
第六章 意外的收获——石油和天然气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石油和天然气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天然气:供暖季在即LNG价格持续走高
我爱江西奶奶
天然气:LNG价格已经开始预热了么?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江西立法遏制涉医涉校的“以闹索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