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14-03-29 13:23林雪江
河北医药 2014年20期
关键词:硬膜外剖宫产诱导

林雪江

近年来,剖宫产比例较往年增加较快,其优势在于手术时间短,安全系数高。本类手术尤其适用于患有子痫或其他妊娠并发症的高龄产妇,或婴儿由于胎位不正等原因造成的难产,能够有效降低产妇与新生儿死亡率[1]。除对手术操作要求较高外,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也是剖宫产手术中关键环节之一。手术前要求麻醉起效作用快,肌肉松弛度高,维持时间灵活等。目前剖宫产手术一般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两种方式,效果均较明显。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住的100例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应用于剖宫产的临床疗效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本院产科行剖宫产产妇100例,其中包括经产妇29例,初产妇71例,ASA麻醉分级为[2]:Ⅰ级69例,Ⅱ级31例。所有患者平均孕期为39周,排除糖尿病、子痫等妊娠并发症患者以及椎管麻醉禁忌症患者。所有产妇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联合组和连续组,其中,联合组产妇50例,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7.5±6.9)岁;体重56 ~62 kg,平均体重(59.3 ±3.1)kg;连续组产妇50例,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31.2±8.9)岁;体重58 ~66 kg,平均体重(62.2 ±4.3)kg。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式 2组产妇术前均给予术前护理。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给予吸氧,检测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观察患者呼吸、脉搏等体征。打开静脉通道后静滴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 ml。连续组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产妇取左侧卧位,于脊椎L2~L3之间进行穿刺,成功后于头端置入导管后注入2%利多卡因5 ml为实验剂量。5 min后若无脊麻则追加5~10 ml,阻滞平面水平达到T8。联合组取左侧卧位,于脊椎L2~L3进行穿刺后置入腰穿针,脑脊液溢出后注射0.5%布比卡因1.8 ml。后根据产妇情况连续给药(2%利多卡因)10~15 ml,麻醉平面到达T6。

1.3 诊断标准 比较不同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后麻醉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新生儿评分以及麻醉满意度比较等。其中,麻醉满意度标准包括:(1)满意:手术过程中患者无疼痛,肌肉松弛,未出现其他不适症状;(2)较满意:术中存在轻微疼痛,肌肉松弛度较高,手术顺利进行;(3)不满意:术中麻醉效果不理想,患者疼痛剧烈,肌肉紧张,需其他药物进行辅助完成手术。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手术时间 联合组诱导时间及麻醉起效时间均显著少于连续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时间与麻醉诱导、起效时间比较n=50,min,±s

表1 2组手术时间与麻醉诱导、起效时间比较n=50,min,±s

注:与联合组比较,*P <0.05

组别 手术时间 诱导时间 起效时间连续组 63.3 ±5.7* 9.1 ±3.6* 13.3 ±2.6*联合组41.2 ±7.1 6.2 ±2.2 6.5 ±1.3

2.2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组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后联合出现各类不良反应人数均显著少于连续组(P<0.05)。见表2。

表2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人数 n=50,例(%)

2.3 婴儿娩出时间、新生儿评分(Apgar)及麻醉满意度比较 联合组麻醉至娩出时间少于连续组,麻醉满意度达到86%显著高于连续组64%(P<0.05),新生儿评分2组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婴儿各项指标及麻醉满意度比较 n=50

3 讨论

近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产妇开始选择时间较少,安全系数更高的剖宫产手术进行分娩。该手术能够有效降低孕妇难产死亡率,避免胎儿由于呼吸窘迫或产妇软产道异常等原因造成缺氧或死亡等现象。手术过程中关于麻醉药、麻醉方式选择以及药量控制均具有重要意义[3,4]。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除受产妇生理状况影响外,更应保证胎儿在母体内各项指标正常,以达到既能顺利完成手术又能确保产妇及胎儿健康平安的要求。目前临床上主要以连续硬膜外麻醉以及腰硬联合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均有一定成效。连续硬膜外麻醉其优势在于医务人员能够及时控制药量,手术后持续镇痛效果较明显,同时,麻醉操作简单易行,术后并发症少,对于机体循环几乎不产生影响[5,6]。但是,临床上反复应用后发现该麻醉方式存在一定弊端,主要表现为: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于骶神经不能发挥完全阻滞作用,无法起到消除盆腔牵拉的作用,若增加药量,可能增加毒性反应,不利于产妇和胎儿;另外,该麻醉方式诱导与起效时间较长,对于产妇肌肉松弛效果不理想等[5]。因此,目前临床上主要以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进行剖宫产术前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相较于连续性硬膜外麻醉优势更为明显,主要可表现为:(1)诱导及起效时间短,肌肉松弛度高,麻醉后立即进行手术能够缩短胎儿娩出时间,降低由于分娩时间过长造成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症状发生率;(2)该麻醉方式创面较小,因此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另外,能够在短时间内阻断交感神经,对组织牵拉较少;(3)该麻醉方式阻滞范围大且用量较少,能够有效降低药物毒性且麻醉作用不受时间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以及腰硬联合麻醉对100例剖宫产患者进行麻醉,结果显示:2组产妇在麻醉诱导、起效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人数以及胎儿娩出时间等指标上具有显著差异,联合组显著优于连续组(P<0.05),但对于新生儿评分,两种麻醉方式无显著差异。但是,有报道表明,尽管腰硬联合麻醉优势较大,但产妇术后出现高血压概率较大,发生原因可能与麻醉速度较快且范围较广有关[7,8]。因此,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产妇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生血压降低,及时进行扩容或使用控制血压药物,同时,调整患者体位,避免血压幅度上下波动剧烈[9]。

综上所述,剖宫产手术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产妇进行麻醉,起效时间短,安全系数高。同时,能够有效控制药量,扩大阻滞范围以及减少组织牵拉,麻醉作用显著,肌肉松弛度达到最佳,保证患者手术过程顺利进行,有效提高剖宫产手术质量,有利于临床广泛推广使用[10]。

1 夏松云,许笑彬,张兰梅,等.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对子宫收缩的影响.中国临床医生,2011,10:37-38.

2 程秋菊,王琼,赖国忠,等.硬膜外注药对腰硬联合剖宫产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14:1160-1162.3 谢伟.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的临床效果对比.中国医药导刊,2011,10:1764-1765.

4 王杏调.剖宫产不同麻醉方法对新生儿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2012,10:1576-1578.

5 俞增贵,邹聪华,陈彦青.剖宫产布比卡因腰麻合适剂量的探讨.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12:1079-1080.

6 罗宝蓉,吴优,李玲,等.硬膜外分娩镇痛转行硬膜外剖宫产麻醉失败的危险因素探讨.中国妇幼保健,2013,6:1514-1516.

7 殷文堂.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严重先兆子痫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现代预防医学,2010,6:1189-1190.

8 徐文通,蔡小晖,吴权斌,等.氯普鲁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5:311.

9 刘天斌.两种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比较.中国医药导报,2010,9:89-90.

10 秦剑秦,刘淑珍.两种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对比分析.中国现代医生,2011,10:165-166.

猜你喜欢
硬膜外剖宫产诱导
齐次核诱导的p进制积分算子及其应用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及诱导公式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续断水提液诱导HeLa细胞的凋亡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大型诱导标在隧道夜间照明中的应用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