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

  • 提高分娩镇痛硬膜外置管成功率的临床策略
    518133)硬膜外阻滞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分娩镇痛技术,硬膜外置管顺利才能保证满意的镇痛效果。据相关文献报道,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的发生率高达10%,其中大部分能够被及时发现,但仍有1%未能被识别[1]。妊娠后产妇硬膜外解剖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的发生率是非妊娠状态下的2倍[2]。若导管置入血管而未被及时发现,导致局麻药误入血管,可能会发生麻药中毒,这不仅会影响镇痛效果,还可能会威胁到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本文就如何预防分娩镇痛时硬膜外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2期2022-11-25

  • 穿刺针与导管给药在分娩镇痛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528000硬膜外镇痛是分娩镇痛的常用有效方法,主要采用连续硬膜外输注,硬膜外置管使得镇痛管理的灵活性得到显著提升[1-2]。但足月孕妇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硬膜外血管丛呈代偿性怒张状态,置管时可能发生硬膜外血管和神经损伤、血管和蛛网膜下腔插管等并发症,影响镇痛效果[3]。研究显示,导管误插入临产产妇硬膜外静脉或损伤硬膜外血管的发生率为1.3%~15.7%[4]。在硬膜外腔阻力消失后,立即经硬膜外针注射药物实施分娩镇痛,可促进药物在硬膜外腔内扩散,

    山东医药 2022年11期2022-04-20

  • 硬膜外导管螺旋式固定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疼痛[2],而硬膜外分娩镇痛作为目前临床上一种效果最确切、普及面最广的分娩镇痛方式,是分娩镇痛的首选方式[3]。硬膜外导管作为硬膜外分娩镇痛期间持续给药的桥梁,其脱出、打折等情况都有可能降低分娩镇痛效果,产妇满意度下降。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受产妇体位的不断改变、汗液分娩旺盛及分娩床位(从待产室到分娩室)的更换等因素的影响,硬膜外导管时有被部分移出硬膜外腔甚至完全脱落的情况发生。本研究选取江西省妇幼保健院经阴道分娩且自愿实施分娩镇痛的200例足月(孕龄≥37周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7期2021-04-25

  • 国产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对行TURP术老年病人硬膜外置管成功率的影响
    小,术后可留置硬膜外导管进行硬膜外镇痛,成为目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常用的麻醉方式。老年病人特有的生理改变(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硬膜外腔静脉丛血管硬化充血)会增加硬膜外穿刺及置管操作的难度。有文献报道,硬膜外导管置管成功率与导管的物理特性有关,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能有效提高产科椎管内麻醉操作中硬膜外置管成功率[2-3]。我们先前的研究发现,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可降低产妇腰硬联合麻醉下硬膜外出血[4]。然而,有关钢丝加强型硬膜外导管在老年病人硬膜

    实用老年医学 2021年3期2021-04-12

  •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海200030硬膜外镇痛是分娩镇痛中最为常用且最为理想的镇痛方式,即需通过硬膜外穿刺针将硬膜外导管置入硬膜外腔隙来实现。然而,在硬膜外穿刺置管过程中,硬膜外静脉丛损伤或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的发生率高达19.7%[1],从而可能导致局部麻醉(局麻)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和神经毒性、硬膜外血肿等不良反应[2]。为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预防硬膜外血管损伤,本研究通过使用改良硬膜外导管、Arrow FlexTip Plus硬膜外导管(Arrow硬膜外导管)及普通硬膜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2期2020-04-07

  • 在实验犬硬膜外腔穿刺中根据雾气现象判断硬膜外腔导管位置的研究
    一鸣,谢鹏程在硬膜外麻醉穿刺时,当硬膜外导管准确置入硬膜外腔后用无菌注射器回抽,由于机体内与外部环境的温差原因可引起导管内壁近皮肤段出现水汽凝集呈毛玻璃样改变的现象称之为雾气现象(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完成后,在呼气相导管内壁由于相同的原因也会产生雾气现象)[1],而硬膜外导管误入其他部位时却不能观察到此改变。既往雾气现象研究均以临床观察为主,未见动物实验。本研究于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通过实验犬证实硬膜外腔雾气现象具有导管定位的特异性,可作为判断硬膜外

    安徽医药 2019年2期2019-03-14

  • 根据雾气现象判断硬膜外腔导管位置的临床研究
    201399)硬膜外麻醉最担心的是将硬膜外腔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却没有及时发现而引起严重后果或将硬膜外腔导管置入其他地方而导致阻滞失败[1-2]。临床上在硬膜外麻醉时,虽然判断硬膜外腔穿刺置管成功与否的方法很多:有负压法、阻力消失法、气泡压缩法、B超定位法等,但每种方法都无特异性,最后必须注入局麻药才能明确判断导管是否在硬膜外腔[3],导致硬膜外麻醉具有风险大、效果不确定的缺点。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硬膜外腔置管后回抽经常可观察到靠近皮肤段的导管内壁会有水汽

    安徽医药 2018年10期2018-09-21

  • 椎管麻醉硬膜外腔出血临床处理(附10例报告)
    周庆九椎管麻醉硬膜外腔出血临床处理(附10例报告)周庆九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时血凝酶对硬膜外腔出血的作用。方法本组10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ASA I~Ⅱ级,根据硬膜外腔出血的出血量于硬膜外腔注射血凝酶0.3~1.0 U,观察止血效果和副作用。结果血凝酶小剂量分次注入硬膜外腔,对治疗硬膜外腔出血有较好止血效果。结论硬膜外腔出血小剂量分次注入血凝酶疗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椎管麻醉; 硬膜外腔; 出血; 血凝酶硬膜外麻醉时硬膜外穿刺后或置硬膜外导管后引起硬膜外腔出

    淮海医药 2014年3期2014-04-02

  •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影响
    显效果。其中,硬膜外分娩镇痛是最受广泛关注的分娩镇痛方法之一。伴随硬膜外分娩镇痛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完善,硬膜外分娩镇痛是否影响产程一直也备受关注。经典传统的方法是分娩镇痛要在活跃期实施,即宫口开3CM。对于潜伏期能否进行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各家报道不一,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是潜伏期给予硬膜外镇痛可能会减弱宫缩,减慢宫口扩张速率,出现产程延长甚至产程停滞现象。但是这个被广泛接受的结论并没有经过仔细论证,这种观点最早见于Siever和Mousel的研究,他们在宫口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4期2013-08-15

  • 一点穿刺单次硬膜外加连续硬膜外用药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
    ·一点穿刺单次硬膜外加连续硬膜外用药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田晓华1,刘 雅2(1.河北省万全县中医院麻醉科,河北万全076250;2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河北石家庄050000)剖宫产术;麻醉,硬膜外;治疗结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月—2011年2月拟行剖宫产的足月孕妇560例,年龄22~45岁,体质量65~85kg,ASAⅠ~Ⅱ级,心肺功能正常,无椎管内麻醉禁忌,无妊娠并发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一点穿刺单次硬膜外用药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7期2013-04-06

  • 三点注药法在剖宫产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
    椎管血管扩张致硬膜外间隙变小,硬膜外麻醉中注入硬膜外间隙的麻醉药扩散受阻,加重了硬膜外麻醉中骶神经阻滞不全,麻醉药起效迟缓,会阴肌松欠佳。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ASAⅠ或Ⅱ级,年龄20~30周岁,拟在剖宫产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用三点注药法50例为A组,单点注药法50例为B组,产妇均为足月单胎初产妇,两组产妇心、肺、肝、肾功能和凝血酶原时间均在正常范围。1.2 方法:进入手术室后,开放上肢外周静脉通道,并进行连续无创血压、心电图、脉搏

    吉林医学 2013年11期2013-04-03

  • 首次硬膜外麻醉与多次硬膜外麻醉效果的观察
    韩雨硬膜外麻醉是基层医院最常用的麻醉方式,一般认为受首次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腔局部瘢痕组织形成而影响再次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本研究旨在比较首次硬膜外麻醉与多次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起效时间用药量、加辅助药的观察。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本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4060例硬膜外麻醉ASAⅠ-Ⅱ级,年龄18~55岁,均为下腹部切口,体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现硬膜外麻醉并发症的已除去),首次硬膜外麻醉2463例,多次硬膜外麻醉1579例。1.2 麻醉方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6期2012-11-20

  • 谈谈硬膜外阻滞麻醉临床应用体会
    的是他们在施行硬膜外阻滞时,硬膜外穿刺有一定的失败率[1]。一般来说除非有严重的黄韧带骨化,硬膜外穿刺都应该成功。硬膜外穿刺不外乎2种方法:一种是握针徒手穿刺,刺穿黄韧带有“突破感”,接盐水注射器,可轻松注入说明进入硬膜外腔;另外一种是握针徒手穿刺遇黄韧带后,接盐水注射器,加压出现注射受阻,持续加压,同时将针推进,盐水突然被轻松注入,说明进入硬膜外腔。很显然前者有一定的失败率,原因是针尖未接触黄韧带在软组织中盐水也可被轻松注入,刺穿黄韧带不一定有明显的“突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16期2012-08-15

  • 如何降低剖宫产硬膜外导管置入血管发生率
    225500)硬膜外置入血管时有发生直接误入血管在没有及时发现和调整情况下,轻者出现麻醉失效,重者出现局麻药中毒,尤其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置管中,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造成腹内压增高,硬膜外静脉扩张,置入硬膜外导管时更易损伤血管血液回流更常见[1]:据北京友谊医院1983年至1984年统计,产妇硬膜外出血发生率为6.4%,研究患妇临床产妇导管损伤硬膜外血管或置入硬膜外静脉的发生率为13.%~15.7%,坐短穿刺发生率更多[2]:因此,本研究就如何降低剖宫产硬膜

    中外医疗 2012年2期2012-07-17

  • 头向穿刺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头向穿刺法,使硬膜外穿刺针与腰部皮肤呈较小角度(40°~60°),未发现腰麻针、硬膜外针直接损伤脊神经根,且易于置入硬膜外导管,现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1010 例ASAⅠ~Ⅱ级,择期下腹部和下肢手术患者或产妇,年龄20~70 岁,体重41~76 kg。均无脊柱畸形,无椎管内麻醉禁忌。随机分为2 组:常规穿刺组460 例;头向穿刺组550 例。均使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包(扬州市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生产)。1.2 穿刺方法 所有

    淮海医药 2012年4期2012-03-22

  • 光纤硬膜外导管的研制与硬膜外腔解剖生理的探讨
    一般资料将常规硬膜外麻醉导管装入光导纤维,在远端装入物镜,近末端与摄像装置连接使视物传向成像系统进入显示屏。1.2 操作方法在原有椎管内麻醉操作下,当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后,注入5~10mL生理盐水,再将光纤硬膜外导管缓慢置入,在成像显示屏上直视腔内组织结构及导管走向,在适当调节下,将硬膜外导管远端置入手术麻醉所需的理想方位后,拆除成像连接管,接入给药装置常规硬膜外麻醉给药。2 硬膜外腔解剖生理特点硬膜外腔由硬脊膜内层(即硬脊膜囊)与紧贴椎管骨膜硬脊膜外层之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6期2012-01-25

  • 硬膜外导管困难拔出1例报道
    60°夹角进入硬膜外腔,确定为硬膜外腔,皮肤至硬膜外腔深度6.5cm。从硬膜外导针插入腰麻针至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外流通畅。取0.75%布比卡因1.3mL,向头端一分钟注入,拔出腰麻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至20cm,置管时无阻力,预留硬膜外导管在硬膜外腔4cm(以备补充硬膜外阻滞及做术后硬模外腔自动控制镇痛)。当将硬膜外导管从穿刺针皮肤处外拔至16cm时遇到阻力,变换患者穿刺时的体位,将膝、髋逐渐伸直未能拔出导管,于是决定术毕再拔。手术历时1h,顺利取出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2期2012-01-25

  • 超声引导下单次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麻醉方法有单次硬膜外阻滞、连续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单次硬膜外阻滞由于缺乏可控性,易发生严重并发症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由于肥胖,孕妇的体表标志不易判断,穿刺点的确定较困难。为证明在超声引导下行单次硬膜外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对超声引导下行单次硬膜外阻滞与传统法连续硬膜外阻滞用于剖宫产病人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择期行剖宫产术孕妇80例,年龄24~35岁,体重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2年1期2012-01-12

  • 硬膜外血肿“T”管引流效果临床观察
    培 刘斌急性硬膜外血肿是颅脑损伤中较常见的一种损伤,常见于青壮年男性颅骨线形骨折病人。硬膜外血肿是开颅手术中一个后果严重的并发症,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25%-30%左右,其中绝大多数(86.2%)属于急性血肿。急性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传统治疗观念以骨瓣开窗血肿清除为主,正确地预防及合理地处置硬膜外血肿的发生,一直是神经外科医生非常关注的。从1998年10月至2010年5月,本治疗组对270例颅内病变患者进行开颅手术并行“T”管引流,未发生需外科手术清除的硬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1年4期201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