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院人心中的学院梦

2014-03-30 02:06赵凤平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研训服务体系一流

赵凤平

(大连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

一个学院人心中的学院梦

赵凤平*

(大连教育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

作者心中的学院梦是尽快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教育学院”。这个学院梦,既承载历史,也直面现实;既昭示未来,也激励当下;既属于大连教育学院,也属于每一位学院人。要实现这一学院梦必须以“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为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以“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为现实条件和制度保障,以推进“八项建设”为总体布局和实践领域。

学院梦;一流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服务体系;八项建设

目前,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忘我奋斗,形势喜人,催人奋进。笔者作为大连教育学院的一份子,由中国梦联想到教育梦特别是学院梦。有梦想才会有目标,有目标才会有追求,有追求才会有奋斗,有奋斗才会到达目标、实现梦想。笔者个人心中的学院梦,就是尽快地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教育学院”。这个学院梦,既承载历史,也直面现实;既昭示未来,也激励当下;既属于大连教育学院,也属于每一位学院人。作为一个学院人,愿意用自己的辛勤汗水为实现学院梦添砖加瓦。

一、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单位,在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都会确定自己的长期、中期和短期发展目标,都会提出或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追求,并用特定的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来凝聚人心、调动力量、激发斗志,使之齐心协力为实现共同的愿景而奋斗。“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是大连教育学院的理想目标和价值追求,也是每一个学院人心中的学院梦。

1.为什么要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

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是几代教育学院人的梦想。大连教育学院成立60多年来,一代代学院人“爱院如家”,一直以推进学院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己任,奋力争先、追求卓越,屡创佳绩。1995年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流教育学院”的口号,以此激励学院人再接再厉,努力推进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把学院建设得越来越好。

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是学院“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确定的总体发展目标。面对新世纪教育和教师教育发展的新需求、新趋势,学院党委继承以往优良传统,立足学院实际,科学规划未来发展,在“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把学院建设成为和谐的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国内一流教育学院”的发展目标;“十二五”发展规划又进一步确立了“把学院建设成为在辽宁教师教育和专业教育服务方面居于核心地位发挥龙头作用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一流教育学院”的发展目标。

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也是引领学院各项事业不断发展的一面旗帜。正是在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的梦想、口号和目标的引领和激励下,一代代奋勇争先的学院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凭借自己的智慧、辛劳和汗水,推进学院事业不断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2.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内一流教育学院

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必须确立一流的发展理念。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对学院的发展具有统摄和指导作用。只有理念是先进的,发展规划是科学的,才能为一流教育学院建设提供理论模型和实践蓝图。没有一流的发展理念,绝不会建成一流教育学院。如学院确立的“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理念,就是我们必须坚持和不断丰富的一流的发展理念。

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必须建设一流的教职工队伍。学院是学院人的学院,人才资源是学院的第一资源,教职工队伍是学院事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保证。学院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建设一支与学院发展功能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没有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再先进的发展理念、再科学的发展规划也不会得到有效实施和落实。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已经对建设这样的教职工队伍提出了明确要求。

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必须实施一流的管理。管理也是生产力。科学的精细化的管理可以实现人财物的最佳结合,真正做到人尽其才、财尽其用、物尽其力,使各项资源的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学院所倡导和实施的“精细化”管理体系就具备了这样的科学、高效的一流管理的属性。

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必须取得一流的工作业绩。一流的发展理念、一流的教职工队伍、一流的管理,最终都要“物化”和体现为一流的工作业绩,一流的工作业绩既是一流教育学院的标志,也是检验一流教育学院的标准。实现了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所确定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各项系统目标(子目标),就是我们“十二五”期间的一流工作业绩。

3.怎样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

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必须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的发展目标是学院党委在集中全院教职工政治智慧的基础上,群策群力提出来的,它不仅仅是学院党委或领导班子的意志,也是全院教职工的共同追求、共同价值观。我们必须用这一发展目标统一全院教职工的思想和行动。只有全院上下心往一处想,步往一处迈,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的目标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学院发展重在建设。实践是“物化”理论的途径,行动是达成目标的桥梁。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的目标必须实现由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的转化,变为全院教职工实实在在的行动,贯彻和贯穿于学院的各项事业、各个领域、各个系统的具体工作中,体现在学院发展理念、队伍建设、科学管理、工作业绩等方方面面。

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必须发挥优势、彰显特色。教师进修院校与普通高校和高等师范院校比较,优势在于其直接为中小学服务,更了解中小学及教师的实际需求,更“接地气”;与一般中小学相比,它属于高等院校,其师资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科研,更“顶天”一些。这种“顶天立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比较优势,也正是教师进修院校的特色。我们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必须发挥这一优势,彰显这一特色,将其做大做强、做优做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占据教师职后培训的“制高点”,真正做到“不可替代”。

二、现实条件和制度保障: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

“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是学院适应新时期世界、国家教育和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基于区域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从学院自身改革发展的实际出发确立的创新性发展理念。《大连教育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用3~5年时间,初步构建能为区域教育提供全面支持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大连教育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出:“构建立足大连、服务辽宁功能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八年多的实践已经初步证明,这一理念是先进的,在这一先进理念统摄下的实践是成功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既然已经被实践确证为先进的理念,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坚持,而应该在坚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丰富和发展。

我们所构建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总体架构是: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师教育为主业,以专业教育服务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1.必须不断坚持和强化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地位和作用

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就不会有正确的行动。只有指导思想和理论是先进的、科学的,其所指导或引领的实践才可能是有效的、成功的。可以说,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是学院在“十一五”期间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是学院发展史上空前的实践。这一宏伟工程的建设,既没有现成的理论提供具体指导,更没有成功的经验可直接借鉴。学院人以“敢于吃螃蟹”的大无畏精神,在探索、研究和实践过程中,一方面认真学习,加强理论武装,学习和借鉴各种新的有价值的理论,如新公共管理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正是这些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武装,提高了我们的理性思维能力,推进了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理论框架研究和探索;另一方面坚持从学院的实际出发,一边探索一边实践,一边建设一边完善,一边总结一边提高,在探索、实践中权衡利弊得失,在总结、反思中提炼经验教训,逐渐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性思考,创造性地提出了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和理论模型。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学习、探索和实践,大大强化了学院人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理性自觉,进一步激发了学院人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理论模型不断向现实“物化”。

“十二五”期间,我们在构建功能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征程中,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要不断学习、吸纳、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丰富我们的办院理念,武装教职工的头脑,指导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和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的创新实践。

2.必须不断坚持和强化教师教育的主业地位和作用

教师教育分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教师进修院校作为教师职后培训的专门机构,责无旁贷地承担着教师教育(主要指教师的职后培训)的重任。我们学院在设计现代教育服务体系总架构时是坚定不移地将教师教育放在主业地位的。可以说,教师教育是教师进修院校的生命线。学院要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重中之重是进一步深化“研训一体”这一体制、机制、模式的研究和实践,真正遵循和贯彻“教研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课程培训化、培训实践化”的路径。它以“教研问题化”为起点,以“培训实践化”为终点,这其中涵盖教育教学研究与指导(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各类教师培训(主导)等多个环节。前一个过程的终点又恰恰是下一个过程的新的更高的起点,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思想和实践的创新,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这恰恰是“实践——认识——再实践”这一认识总规律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研训一体”体制的确立带有根本性,路径的选择具有方法论意义,而它的真正实施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因素——高素质的研训教师队伍。研训教师是实施“研训一体”的主体性因素,这支队伍既可以是实施“研训一体”的主力,也可以是阻力。如果广大研训教师真正树立了“研训一体”的理念,具备了“研训一体”的素质和能力,并自觉地在工作中实践“研训一体”,他们就是主力。反之,则可能是阻力,因为他们很可能以原有的观念、素质和能力,按原有的思维定势、行为规范和工作习惯来实施“偷梁换柱”式的“研训一体”。

有人说,科学和艺术的结合需要三种境界:一是联合,把两个东西合并起来;二是融合,使科学和艺术相互交融;三是媾和,通过生物性媾和产生出新的东西。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的结合——“研训一体”的真正有效实施也需要这三种境界。如果说“研训一体”体制的确立和机构的组建是实现了教研和培训的初步联合,那么“教研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课程培训化、培训实践化”的实施则是推进教研和培训过程的融合。然而,要达到媾和的境界,则必须培养和造就出教研和培训两者之优长“合二而一”的优生子——具备实施“研训一体”需要的观念、素质和能力的新型研训教师,而且这种观念、素质和能力要“内化”和积淀在每位研训教师身上,并“物化”为自觉的工作行为。

这种新型研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应当是“顶天立地、天地结合”型的。所谓“顶天”,就是发挥我们是“成人高校”的比较优势,努力向其他高校的教师学习和看齐,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理论素养、科研能力;所谓“立地”,就是发挥我们直接为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服务的优势,立足职场,尽可能多地深入教育教学实际,了解一线教师的需求,掌握他们教育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热点、疑点、盲点问题;所谓“天地结合”,就是把“顶天”的理论和“立地”的实际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教研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课程培训化、培训实践化”,既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现实问题,又从整体上促进培训对象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这样的研训教师集教学研究、教育科研和教师培训的素质和能力于一身,是最受中小学教师欢迎的培训教师。他们的培训也是最受欢迎、最具实效性的培训。“研训一体”的有效实施,没有这样一支高素质的研训师资力量是行不通的。

3.必须不断坚持和强化专业教育服务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专业教育服务是我们学院在“十一五”期间的一项创新型事业,它是基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和“培育专业教育服务机构”的战略思想,基于区域专业教育服务的需求,从大教育观和终身教育的理念出发,结合学院改革和发展实际,确立和实施的一项战略举措,并将其作为学院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基础分别写入学院的“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规划之中。

应当说,从八年多的实践来看,我们的各个专业教育服务机构根据区域专业教育服务的需求,从自身的实际服务能力出发,创造性地开展了多项系列专业教育服务,研发了系列专业教育服务项目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区域教育和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区域教育和学院事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专业教育服务还不能完全与之相适应,专业教育服务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强化,专业教育服务空间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专业教育服务效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专业教育服务的专业化和市场化还是个瓶颈问题,制约着这一事业的做大做强,影响着它的地位和作用的有效发挥。

要进一步推进这项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基础性工程的发展,至少要在下述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根”——必须把自己的“根”牢牢地扎在为地方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沃土中。“根深才能叶茂”,“有为才能有位”。只有积极适应地方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主动为其提供优质服务,才能更好地“安身立命”,实现自己的“价值功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本”——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教育服务队伍是立业之“本”。专业教育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的竞争力,要为地方教育、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专业教育服务,关键要有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人才。我们必须努力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研究、市场开发、优质服务能力的高素质的专业教育服务队伍。三是“功”——功夫要下在提高专业教育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上。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稳脚跟,占据主动,赢得发展,必须切实提高自己的专业教育服务质量和水平。应当看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对专业教育服务的评价,服务对象对专业教育服务的选择,服务市场对专业教育服务的认可,归根结底取决于我们所提供的教育服务质量和水平。实力决定一切,质量就是生命。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有充分的准备,有科学的规划,有务实的行动,真抓实干,久久为功。

4.必须不断坚持和强化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地位和作用

信息技术是推动教育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手段,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要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十一五”期间,学院着力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了大连教师网,优化了网络结构,进行了三网整合,搭建并完善了资源、交流、指导、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持平台,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区域教育和社会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服务。“十二五”以来,学院继续坚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构建功能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支撑手段,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坚持以“建设、管理、应用”为工作重心,不断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学院信息化建设,使学院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功能不断得到强化。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学院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与事业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工作管理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推广使用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为核心,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重点,以提高教师教育和专业教育服务质量为根本,重点夯实教育信息化建设基础,建立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推进教育信息化全面应用,并逐渐将大连教师网建设成为管理规范、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网站。加快学院教育信息化步伐,以教育信息化推动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和一流教育学院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区域教育现代化。

三、总体布局和实践领域:全力推进“八项建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面对基础教育、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以及教师培训主体的日益多元化,教育学院要适应经济、社会以及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在教师培训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相对优势并争取战略主动,必须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为服务对象提供适合需求的培训服务项目,切实增强核心竞争力。为此,学院从“十二五”确立的总体发展目标出发,确立了坚持品质立院、推进内涵发展的战略举措,重点抓好“八项建设”——开放化的办学理念、科学化的标准体系、特色化的课程体系、专业化的工作团队、多元化的服务模式、本土化的服务基地、现代化的服务平台、精细化的管理体系。应当说,这“八项建设”相辅相成,架构了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总体布局,明确了建设一流教育学院的实践领域,涵盖了学院内涵发展的主要方面,凸显了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元素。

1.坚持“开放化”的办院理念

办院理念是学院的思想和灵魂,它标志着学院人对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想追求品位,决定着学院的发展方向,统摄着学院的奋斗目标,指导着学院的工作实践。学院在推进具有学院特色的大学文化建设过程中所确立的 “教师为本、服务为基、彰显特色、追求卓越”的办院理念,就是学院在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持和高扬的思想统领。

2.建立“科学化”的标准体系

学院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 “标准先行”策略,强调要加强各类标准研发,发挥标准的统摄作用,自觉运用标准规范工作,在工作实践中完善标准,进一步提升标准的实践价值和指导功能。工作要高水准、高质量、高品位、高效益,没有科学标准是不行的。

3.建设“特色化”的课程体系

在教师教育工作中,课程处于核心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课程水平影响和决定着教师的素质,课程结构影响和决定着教师的素质结构。一般来说,培训课程既是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专业发展的工具,也是教师设计教育教学的依据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要信息源。

4.打造“专业化”的工作团队

教师队伍是学院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是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一流教育学院的核心战略资源。从一定意义上说,能否为区域教育提供全面支持和优质服务,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和效益,推进各类专业教育服务的专业化和市场化,关键在我们有没有能够为其提供优质服务的“服务队伍”——人。

5.探索“多元化”的服务模式

模式作为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可操作的简约工具或可参照的典型样式,对实践具有导引和范式作用。我们在为区域教育提供全面支持和优质服务的过程中,服务模式的选择会直接制约和影响服务的质量和效果。我们要提高各种教育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注重服务模式的探索、研究、选择和运用。

6.组建“本土化”的服务基地

服务基地是我们进行工作探索和研究的“试验场”,是我们总结和提炼一般工作经验的“责任田”,是我们宣传和推广成功典型的“样板校”,是我们引领和推进工作的“辐射源”。我们必须通过服务基地彰显“立足职场”“根植基层”“顶天立地”的服务特色,为服务对象提供各种优质服务。

7.搭建“现代化”的服务平台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教育和学习方式。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只有用现代手段来支撑,才能打破时空阻隔,建立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为区域教师教育提供先进、高效、快捷、实用的信息高速公路。

8.确立“精细化”的管理体系

科学的管理可以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佳结合,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力、才尽其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好的效果。我们必须不断创新管理思想,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浓厚管理文化,优化管理模式,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要内涵发展,要核心竞争力。

“八项建设”作为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的总体布局和建设一流教育学院的重点实践领域,“开放化”的办院理念是灵魂,是思想统领,它统摄整个总体布局和实践领域;“科学化”的标准体系是规矩,是工作范式,它为整个总体布局和实践领域提供必需遵循的准则;“特色化”课程体系是资源,是服务内容,它主要解决整个总体布局和实践领域用什么来服务的问题;“专业化”的工作团队是人才,是实践主体,它的根本在于用什么样素质和能力的人来实施整个总体布局和实践领域中的服务;“多元化”的服务模式是形式,是服务方式,它着重解决的是在整个总体布局和实践领域中怎样实施服务的问题;“本土化”的服务基地是典型,是实验场所,它的主要作用是为整个总体布局和实践领域设立典型实验的“实验田”及推广实验成果和经验的“辐射源”;“现代化”的服务平台是工具,是技术手段,它的基本职能是为整个总体布局和实践领域提供先进、高效、快捷、实用的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支撑;“精细化”的管理体系,是协调,是保障条件,它的基本功能是为整个总体布局和实践领域的各个要素、结构提供科学的合理的高效能的排列组合方面的调度服务。可以说,“八项建设”既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能,又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我们必须统筹兼顾,齐抓并举,有效推进,将其“物化”在构建功能比较完善的现代教育服务体系和建设国内一流教育学院的伟大实践中。

The University Dream in a Stuff Member’s Heart

ZHAO Feng-ping
(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Dalian 116021,China)

The dream in author’s heart is to build the university into a"first-class education university as soon as possible".The dream both bears history and faces the reality,and it predicts the future and inspires the present,and it belongs to 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 and to every stuff member.To realize the dream,we must regard the goal of“establish first-class education university”as the ideal goal and the pursuing value,and regard“construct modern educational service system”as real conditions and system guarantee,and regard carrying out“eight constructions”as the whole layout and practice field.

university dream;first-class education university;modern educational service system eight constructions

G648

A

1008-388X(2014)01-0001-05*

2013-12-03

赵凤平(1954-),男,辽宁昌图人,教授,大连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阅力]

猜你喜欢
研训服务体系一流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浅谈校本研训管理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