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提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实效性的策略

2014-03-30 02:06王淑华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标志房子教学活动

王淑华

(大连市高新区文教卫生局,辽宁 大连 116023)

略谈提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实效性的策略

王淑华*

(大连市高新区文教卫生局,辽宁 大连 116023)

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实效性,必须科学进行活动设计,合理组织教学过程,进而充分发挥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作用。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设计;策略;实效性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与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和活动区活动相配合,共同构成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内容,具体指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班级所有幼儿都参加的教育活动。集体教学活动既能让幼儿交流互动、分享经验、共享资源,形成学习的共同体,又能帮助幼儿相对系统地积累和提升个人经验,引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在幼儿园实际工作中,一些教师缺乏对集体教学活动应有的重视和研究,经常出现教育目标定位不清、空泛片面,教学内容选择不适、分析不够,教学过程引导不足、方法不当等问题,影响了集体教学活动的实效。作为幼儿教师,只有精心设计和科学组织教学活动,合理运用有效策略,充分发挥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作用,才能提升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完成教育任务。

一、科学进行活动设计,奠定教学活动基础

1.科学制订教学目标

一些幼儿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容易出现不全面、不具体、缺乏针对性等问题,这样势必会造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思路的混乱和教学行为的失衡,进而影响教学实效。

制订教学目标应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一是根据本班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学习方式以及幼儿已有经验和实际水平,按照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三方面制定“三维”目标。二是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价值,按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遵循让幼儿“跳一跳能够得着”的原则确定目标。三是学习掌握《纲要》《指南》中幼儿各领域发展的总目标、教育要求以及教育建议,结合本班幼儿在各领域发展的特征确定教学目标。

如大班美术活动“各种各样的房子”。我们都知道,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总体目标主要是让幼儿去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艺术表现技能,对于生活中的事物也充满了兴趣,具有交流、表达、操作、分享的欲望,因而教师在设计“各种各样的房子”的教学活动时,收集各种各样房子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感知和欣赏各种各样的房子,交流表达归纳分析房子的特点,运用绘画的形式让幼儿大胆表现和创作,进而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并使其在此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和熏陶。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感知欣赏各种各样的房子,在掌握房子基本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绘画让幼儿设计各种各样的房子;观察欣赏大胆表现,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感受绘画与创作的乐趣。

2.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分析与教学目标的确定是相辅相成的,既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孤立地确定教学目标,也不能只分析教学内容而不考虑其与教学目标的关系。笔者曾经看过这样一个音乐教学活动,教师让幼儿用线条绘画的方式记录一段快慢节奏特别明显的音乐。听音乐时,很多幼儿随着音乐的节奏做出一些点头、晃头等音乐表现的动作,自然地流露出对音乐的理解。而老师则让幼儿用笔在纸上画出对音乐的理解,幼儿用小手很困难地拿着笔,在纸上画出波浪线或曲线等。其实,幼儿可以用图示、绘画、语言、动作等不同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而关于音乐节奏的快慢,幼儿的感受最为直接的莫过于身体、动作及心理了,为什么还要让幼儿耐着性子拘泥在一张纸上去画线条画来体会音乐快慢呢?显然,这个活动内容的选择对于幼儿来说是不适宜的。

3.注重幼儿能力提升

幼儿的综合能力是在日积月累的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因此,教师应注重每节教学活动、活动的每个环节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设计教育目标的时候,有些隐性目标不一定都写在纸上,教师必须有发展幼儿多种能力和良好品质、情感态度的综合考虑,有效利用任何教育契机,实现教学教育性的最大化。如通过让幼儿感知和欣赏各种各样的房子,了解各种各样房子的有趣,在激发幼儿感受美的情感的基础上,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借助想象进行各种有趣房子的设计。在其背后隐含着与之关联的目标内容,如引导幼儿运用正确的观察方法,归纳概括出房子的基本特点,即都有一个大大的空间,有门有窗有烟囱等。学习正确的欣赏方法,引导幼儿感受各种各样房子的美,如造型、色彩等。要让幼儿从房子的设计中感受到乐趣,需要通过一定的策略启发幼儿的想象,指导幼儿的绘画过程,让幼儿的设计获得成功,使幼儿体验喜悦与满足。教师只有将教学活动的显性目标和隐形目标都心中有数,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与幼儿互动,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合理组织教学过程,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1.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兴趣是幼儿获得发展的内驱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运用故事、谜语、情境创设、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通过语言、表情、动作、教具等吸引幼儿,通过自身对教学环节的兴趣和层层递进的引领让幼儿保持兴趣。同时,教师在与幼儿交流互动过程中,对知识经验的拓展、对多种信息的传递、对幼儿好奇心的满足等,都可以保持和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如情境创设式教学。教师和幼儿戴着兔妈妈和小兔子的头饰来到“草地”上,教师说,“今天天气真好,草地上的花都开了,兔妈妈要带着我的兔宝宝们到草地上开音乐会,兔宝宝让我们一起出发吧!”“在我们的新春音乐会上,兔宝宝们都想表演节目,表演什么节目?怎样表演呢?”将幼儿引领到一个游戏化、情景化的情境中,幼儿仿佛真的成为一只小兔子,跟着兔妈妈进行快乐的游戏和活动,而教师引领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实现教学活动的教育目标。再如教具激发式教学。教师制作一些直观教具,运用图画、卡片、墙饰、实物等进行活动。教育活动“小动物的家”,教师出示PPT,展示草地上的一座小房子,引入主题:“小朋友们,草地上有一座漂亮的小房子,大家都想知道这是哪个小动物的家,你能猜一猜吗?”教育活动“多彩的服装”,教师与幼儿一起用观看服装节视频的方式导入教学,并为进一步活动提供生活经验,激发活动兴趣。

2.重视幼儿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是指个体为接受和保持新的经验(信息和技能)所采用的方法和活动形式。从学习行为的角度看,幼儿的学习方式有观察学习、操作学习、模仿学习、倾听与表达学习、交往学习、合作学习、体验感受学习、探索发现学习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避免单一的语言传授和示范讲解,应根据活动内容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将多种学习方式相互结合、互相交融。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协调运用眼、耳、口、鼻、身,在与教师和同伴、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中去观察、发现、交流、操作、探究、体验,获得学习与发展。

3.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

对于集体教学来说,幼儿经验的获得、能力的提升、情感的体验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有的教师不太注重幼儿的学习过程,如在幼儿观看图片、欣赏作品的时候,没有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去观察思考,也不注意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要有幼儿说出了教师心里预设的答案,就马上草草了结相应的环节。其实,幼儿的学习过程非常重要,良好思维方式的培养、思维品质的提升、学习习惯的形成都是在每一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完成的,教师不仅应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去感知、了结、归纳、总结,更应让幼儿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和掌握观察、思维等有益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4.抓住幼儿的教育契机

在教学过程中,有益有效信息的及时载入,可以帮助幼儿进一步拓展知识领域和视野,培养灵活性、广泛性和深刻性的思维品质。教师应对涉及到的教学探究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结合本次内容出现的和幼儿交流过程中出现的好奇点和问题点,及时生成新的问题或者给予解答,用教学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并成为幼儿新的兴趣点。如教学内容“兔子先生去散步”,讲述的是兔子先生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标志,并按照标志去做的故事。A教师进行教材分析:(1)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兔子先生去散步。(2)散步中发生了什么故事——看见了各种标志并按照标志去做。(3)标志有什么用——指示、提示作用,生活中离不开标志。B教师在进行教材分析的时候,除上述几个方面以外,还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和延伸:(4)既然标志有那么大的作用,生活中离不开标志,那么我们可以设计不同的标志来方便大家的生活。(5)如何设计标志——指示的、禁止的还是警示的。A教师仅从一个故事的角度让幼儿看图讲出兔子先生每走到一个地方就发现一个标志,认识了标志和标志的作用就实现了教学活动的目标——通过故事讲述与交流来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认识生活中的标志,增加生活常识。而B教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生活中还有很多需要标志的地方、什么地方需要、需要什么样的标志、我们来设计标志方便大家生活的内容,激发幼儿对生活的观察与关注,激发幼儿关心他人的社会责任感,练习了基本的绘画技能和设计方法。如果每项教学内容都能适时把握教育契机,深刻挖掘教育价值,教学的实效性将会大大提高。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幼儿的思维会变得更加灵活,语言表达能力会大幅提升,多种能力能够得到培养,积极的社会性情感能够得到激发。

另外,幼儿的思维过程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幼儿通过操作与发现,逐渐感知事物关系,凭借语言进行理解与概括,理解事物逐渐达到复杂与深刻的程度,因此教师应培养幼儿在操作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并形成知识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时幼儿通过操作明白了现象、发现了问题、提出问题后,教师却说“这个你不懂,等你以后长大了再说。”其实教师这样的行为是在幼儿最有学习兴趣的时候错失了教育的良机,教师应站在幼儿的角度发现问题,引发思考,通过实际操作、查阅资料、请教专家,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寻根问底,提升、凝练,培养幼儿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解决问题、不怕困难的良好习惯和品质。

5.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每节教学活动都必须分析和预设出本次活动的重点与难点,但有的教师在进行活动设计的时候,不进行重难点的分析和预设,致使知识目标完成得不好。其实,重难点是教师提炼教学重点、调整教学行为的重要因素,教师应详细分析每节教学内容的关键点,明确教学的重难点,并以此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如中班唱歌活动“梦”,这首歌曲用童话般的歌词描述了进入梦乡的甜美。歌词是“小草的梦绿绿的,天空的梦蓝蓝的,星星的梦亮亮的,小鱼的梦甜甜的。”歌曲旋律优美,舒缓,音高跨度不大,适合幼儿演唱。仔细分析歌曲,不难看出这首歌曲对于幼儿的学习意义。首先是让幼儿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来表现和演唱歌曲;第二是让幼儿体验舒缓柔和的摇篮曲的音乐风格;第三是让幼儿感受音乐所表现出来的甜蜜梦乡的美,喜欢演唱歌曲。其中重点是让幼儿学会表现和演唱歌曲,难点是让幼儿唱出摇篮曲的音乐风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理解、语言讲解、榜样示范、情境创设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学说歌词、学习旋律,情境化地演唱歌曲,并让幼儿感知强弱弱的节奏特点,唱出摇篮曲的风格。在实际活动中,教师只有有重点的突破难点,才能获得教育的实效。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重要活动,教师应珍视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独特价值,精心设计、深入分析每一个教学内容,深刻挖掘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契机,增强集体教学活动的实效性,进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On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ollective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s

WANG Shu-hua
(The Culture,Education and Health Bureau of Dalian High-tech District,Dalian Liaoning 116023,China)

Collective teaching activ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kindergarten daily education.In order to the effectiveness,educators must design activities scientifically,organize teaching procedures reasonably,and give full play to collective activities.

collective teaching activities in kindergarten;design;effectiveness;strategy

G632.3

A

1008-388X(2014)01-0039-03*

2014-01-26

王淑华(1966-),女,山东莱州人,中学高级教师。

阅力]

猜你喜欢
标志房子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认标志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孤独的房子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当“房子”爱上卖萌耍宝以后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