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现代家校互动平台构建研究①

2014-03-30 03:37谭娅君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8期
关键词:家校家长学校

谭娅君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部,湖南湘潭 411102)

高职院校现代家校互动平台构建研究①

谭娅君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部,湖南湘潭 411102)

家庭与学校利用网络、通信互动和网下实体沟通的互补优势构建高职院校“现代家校互动平台”,在以其特殊的功能交换信息、研讨问题、分享经验、谋求教育发展时能把握好运行策略,平台运转将极富实效,可实现学生的学习环境良好、学习动力增强、综合素质乃至高职院校整体教育质量得以提升的目标。

功能定位;互动平台;设计与开发

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高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合力创造。在当今的信息网络时代,如何运用现代高速发展与普及的网络、无线通信技术与网下家校直面沟通相结合,构建现代家校互动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创设家校互动的良好场域,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大环境是高职院校面临的课题。

1 现代家校互动平台的功能定位

现代家校互动教育平台是采用网络信息技术及家校直面沟通,以创新的方式提供了基于互联网、手机短信、语音视频等多种互动与面对面交流,构建了学校、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信息平台,建立了老师与家长与学生进行同步教育的网络,形成科学量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在提升家长参与度的同时提升了学校的管理效率。

1.1 平台是家校沟通交流的渠道

平台的核心功能是在教师、家长、学生的共同参与中,充分利用网上互动与网下交流功能,使家长与教师、学校及时进行沟通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通过该平台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乃至学生之间、教师之间、家长之间、师生之间的及时相互交流。

1.2 平台是家校协同教育的途径

平台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及时联手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也可以让老师和家长共同分享学生随时出现的闪光点带来的喜悦,更可以在学生请求时得到老师与家长的援手而激励学生更好地发展。

1.3 平台是家校发布信息的窗口

学校通过网站发布校方各方面的信息,教师、家长、学生经过网上网下的交流互动传递多样化的信息,一方面会大大增进家校双方相互了解、协调合作,增强双方沟通交流与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同时也促使家校在双向沟通过程中讲究策略改进方法,提高家校互动的实效性。

1.4 平台是教育管理的新形式

由于该平台发布各种学校管理信息,成为了一个开放式的学校管理网络平台。对于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优良的学校精神、凝聚师生乃至家长的人心都会产生催化作用。而网络的特殊功能,使得教师、家长、学生之间在交流地位与话语权上趋于平等、和谐。人人都可以在平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显示自己的存在、为学校建设贡献才智。特别是家长在家校互动过程中也实际参与了学校的管理,为教育管理增添了新气象。

2 现代家校互动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2.1 网上互动的基本构件

一是以信息资源功能为主的学校(院系、班级)网站。主要发布学校信息、教学信息、教学资源等。为家长、老师、学生提供信息服务。

二是以交流功能为主的QQ群、微信、BBC、电话。QQ群主要是为教师、家长、学生提供文字、视频对话平台,发送学校(院系)、班级信息。我们将QQ群点对点的交互主要定位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和学习资讯的及时分享;而点对点的交互主要侧重于教师组织教师、家长、学生对某一共同关心的问题开展对话、讨论、沟通、形成共识。

微信因可以快速发送短信与彩信、支持多人语音对讲聊天且是免费软件而成为教师与家长便捷的手机沟通方式。家校互通的短信内容有通知、考试成绩、在校表现等等。教师将这些信息以短信或彩信的形式发给家长,家长可随时掌握子女在校动态,更好地配合教师的工作。家长也可以随时向教师反馈子女有关信息,使学校教育更具针对性。

BBC论坛为教师与家长搭建实时在线的网络交流空间。家长可以与教师、其他家长针对学校发展及办学特色进行沟通;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咨询建议,发挥主人翁精神,形成教育民主管理的和谐氛围;也可以就家庭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交流,分享家教成功经验,以便引导家长反思,改进教育方法,有效指导孩子学习。通过家长与教师的互动,实现智慧的共享,推进合作育人氛围的形成。电话联系则是需要紧急及时告知、沟通的家校信息。

三是以培训功能为主的家长网校。它涉及子女培养的专题资源,包括家庭教育理念、目标、策略、内容、形式、经验、方法等信息。经过专家的理论引领、方法指导、案例分析,帮助家长开阔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方式方法,提升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素养。以家长网校为中介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形成合力。

2.2 网下沟通的基本构件

2.2.1 入学、毕业典礼

利用新生入学、毕业典礼的契机,召开家长座谈会、个别家访和约谈,在小范围内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互通有无,为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2.2.2 就业计划

家长群体蕴含着庞大的人力资源。根据职业院校的就业导向,吸收家长参与学生就业计划的全过程,即在课程设置、就业指导、岗位实习、就业安排等方面家校双方积极、充分地沟通,倾听家长的建议和意见,对学生就业都会产生积极作用。

2.2.3 现身讲堂

现在有不少家长文化程度高、综合素质高、社会阅历丰富,有的还是当地某一行业出类拔萃的人物;家长与孩子又有着天然的情愫。据此我们特别聘请家长为客座教师到“现身讲堂”讲课。有的依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讲授项目实施、计算机控制、机械故障诊断、临床诊断等专业课程等;有的讲述自己学校毕业后是如何找到工作岗位,怎样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有哪些挫折、进步和感想;有的家长讲述自己辛苦创业而终有所成的艰难历程......家长们在“现身讲堂”的每一次授课都深深吸引了学生,他们佩服父辈们的智慧才干、分享父辈们的成功喜悦、感叹父辈们的艰辛困苦、更体会到了父辈们坚韧不拔的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2.2.4 家校活动

学校成立家校合作促进会为家长参与学校咨询与管理、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于学生成长搭建平台,提升家校合作的层次,拓展沟通的空间[1];院系、班级围绕所出现的问题与困惑,与家长共同分析问题,探讨解决的良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此外,组织教师、家长、学生开展参观、休闲等活动能营造温馨和睦的氛围,在活动中零距离接触有助于增强沟通加深理解。

2.2.5 专访

对重大问题或事件通过专访将问题与事件弄明白搞清楚,减少摩擦与隔阂。比如,学校要求必须当面解释的问题,则召集家长座谈会,可避免误会,增进理解。

3 现代家校互动平台运行的策略

3.1 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是主要的引导者与教育者。在网络进行互动中,互动平台的构建、互动内容的确定、互动时间的安排、互动的方式方法等都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主导。在互动平台中,班主任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如发布管理信息、上传教育资料、与家长协商、游览学生或家长来帖等。如果教师不关心回帖,网络互动就难以维持,这也正是网络家校互动优势明显却不被充分利用的重要原因。所以教师的恒心、耐心和爱心是影响家校互动效果的关键。

3.2 提高家长教育素质

家长作为家校互动的参与者,其作用不可替代。以往的家校互动大多以教师为中心单向互动,家长被动参与;有的家长自视学识有限而依赖老师缺乏参与的积极性;有的受经济、地域局限而难以参与;加之家庭教育的差异,这使得家校互动的实效逊色。所以必须更新家长的教育思想观念,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使家长与教师密切联系积极配合,提高家校互动实效。

3.3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教育的中心,学生的成长成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互动中,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力量。家长对孩子不能居高临下,而是要平等融洽,在互动中要“放下身段”与孩子平等对话。教师向家长反映学生问题,要杜绝“告状式”,应多采用激励性与客观性评价,避免家校互动网络平台成为对学生的“电子密探”而造成学生逆反心理[2]。更不能把学生当成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要利用网络平台与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成长经历、才华品格、个性特长的机会,让他们在自我展示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3.4 开展个性化服务

不同的家庭、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学生特点,对教育的需求不一样。互动平台要针对家庭与学生的需求,实现个性化服务[1]。有的通过扩展网络平台功能如网络视频、专栏专访来实现,有的通过面对面交流、考察来实现,唯此,家校互动平台的优势才能得以全面发挥。

综上所述,现代家校互动平台可以充分发挥网上网下交流沟通的互补优势,给教育发展带来盎然生机,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深信,随着该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和运行策略的整体把握,将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贡献一份力量。

[1]叶晓璐.国外及港台地区家校合作实践研究综述[J].世界教育信息,2011(4):62 -64.

[2]张 勇.从沟通走向合作——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必然途径[J].教育科学研究,2011(3):61-64.

(责任校对 罗 渊)

G459

A

1674-5884(2014)08-0119-02

2014-04-30

湖南省湘潭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项目(ZJ2013002)

谭娅君(1972-),女,湖南湘潭人,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家校家长学校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