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与拉威尔的创作风格比较①

2014-03-30 03:37郭思遥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8期
关键词:拉威尔印象主义德彪西

郭思遥

(私立华联学院音乐表演系,广东广州 510663)

德彪西与拉威尔的创作风格比较①

郭思遥

(私立华联学院音乐表演系,广东广州 510663)

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印象派音乐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德彪西和拉威尔在创作上都受到了来自印象派绘画和文学的影响。他们的作品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许多人认为德彪西和拉威尔的创作风格相近。德彪西与拉威尔在创作风格上既有相似点又有他们独特的个性。而以德彪西和拉威尔为代表的印象主义音乐在音乐发展史上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德彪西;拉威尔;创作风格;比较

“印象”这个词最初出现在19世纪末的绘画艺术中。当时,以克洛德·莫奈为代表的一批法国年轻艺术家发起了一场向现实主义挑战的运动,而后这场运动又波及文学及音乐领域。不同于浪漫主义的坦率无掩、活力充沛的表达方式,印象主义追求的是纯粹的感官美,创造出一种朦胧、模糊不清的景象,在这种艺术里,更加强调艺术家内心的客观感受。而以德彪西和拉威尔为代表的印象主义音乐,在音乐发展史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重墨。

1 德彪西与拉威尔的概述

1.1 德彪西的概述

克劳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是法国最伟大的作曲家,“印象主义”的概念最开始是由德彪西引入音乐领域,可以说德彪西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早在巴黎音乐学院就读时,就已显示出他的音乐才能。德彪西于1873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并在那里进行了长达12年的学习。他不仅具有卓越的钢琴演奏水平,并且创作才能也十分突出。德彪西在他的音乐学习进程中,不断地打破传统的束缚,其大胆的和声处理方式及非正统的创作态度,令他的师长们十分为难[1]。尽管如此,德彪西的音乐才能还是得到了认可。1880年,德彪西被介绍到梅克夫人处担任家庭音乐教师,并随其赴俄罗斯举行夏季巡回演出。在俄罗斯学习的那段时间,德彪西接触到了许多俄罗斯民族乐派作曲家的作品,这对德彪西今后的音乐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于1883年获得了罗马大奖(Prix de Rome)。

1.2 拉威尔的概述

莫利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1937)是20世纪初法国杰出作曲家、钢琴家,和德彪西一样,拉威尔也有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的背景。拉威尔7岁开始学习钢琴,14岁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预科。在巴黎音乐学院就读期间,他跟随贝里奥学习小提琴,并师从佩萨尔和福雷学习和声和作曲。由于从小受到巴黎浓郁的艺术气息的熏陶,造就了拉威尔活跃的音乐思维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拉威尔并没有受到循规蹈矩的学院环境的影响,不断大胆的追求他音乐上的创新。尽管5次失利罗马奖的角逐,但这却给拉威尔创作上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2]。

2 德彪西与拉威尔各自的创作特征

2.1 德彪西创作特征

德彪西早期的音乐创作受到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很大,为了营造出一种模糊、飘渺的意境,他在创作中不断运用不协和的音程,七度、九度、十一度,并经常在这个调的和弦上叠置另一个调的和弦,产生多调性的感觉。此外,德彪西在创作中还使用了许多平行的纯音程,如五度、纯四度和纯八度[1]。

德彪西的创作几乎囊括所有音乐形式:管弦乐、钢琴、室内乐、合唱、艺术歌曲以及歌剧等。德彪西是一位杰出的钢琴家,因此他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为钢琴而作的,钢琴作品似乎成了他表现个人风格的主要手段。从1902至1910年他完成了大量钢琴作品的创作,主要包括:《版画集》《假面具》《欢乐岛》《意象集(一)》《意象集(二)》等等。在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他娴熟的作曲技巧,例如他常常运用经过音以及和弦外音来加强移调的效果;另外,他经常在作品中使用A-B-A的三部曲式,而且运用各式各样的节奏型来使自己的作品达到更加丰满的效果。

由于德彪西有在俄罗斯学习的经历,在他的音乐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俄罗斯音乐和东方音乐的影子。他的第二集《前奏曲》的第十首《埃及古壶》,带有明显的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的痕迹;而于1903年出版的《版画集》中的第一首《塔》,德彪西运用了五声音阶来营造出一种古老的东方音乐的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德彪西虽然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但事实上印象主义只是德彪西音乐创作风格的一个方面,他的许多作品中并没有出现印象主义的痕迹,例如,完成于1888年的两首《阿拉伯风格曲》更像是浪漫主义时代的沙龙音乐。晚期作品中,芭蕾舞《游戏》、双钢琴作品《白与黑》等也没有明显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3]。

2.2 拉威尔的创作特征

在拉威尔的整个音乐创作生涯中,西班牙音乐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他母亲的西班牙血统,这让拉威尔在创作中更加偏爱西班牙音乐。我们可以看到在他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模仿西班牙民间乐器、采用西班牙特色节奏进行的创作,例如:拉威尔创作的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镜子》中的第四首《丑角的晨歌》中就具有典型的西班牙音乐特点:曲中的节奏型采用了极具感染力的西班牙舞蹈的节奏,拉威尔还运用了同音轮指的演奏技巧来表现出西班牙民谣吉他拨弦的效果,另外这首曲子的标题也是西班牙语[1]。

相比于德彪西大量的钢琴作品,拉威尔的钢琴作品在数量上并不算突出,他的主要钢琴作品有:《帕凡舞曲——为夭亡的公主而作》《水的嬉戏》《镜子》《华贵而伤感的圆舞曲》《库普兰之墓》。《水的嬉戏》是拉威尔音乐创作过程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充分显示了拉威尔对曲式结构的重视,这部作品是受到李斯特《艾斯特庄的喷泉》启示,作品中丰富的和声色彩的变化以及最后一连串的十一和弦、属九和弦、大小七和弦的运用,展现了拉威尔高超的创作技巧。

拉威尔晚期的音乐创作流露出明显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创作于1917年的《库普兰之墓》采用了拉威尔十分喜爱的法国羽管键琴作曲家库普兰时代的舞曲体裁。拉威尔在创作这首作品时不仅运用了优美典雅的古典主义音乐线条,而且融入了现代的作曲技法。这首钢琴组曲包含六首乐曲,每一首都表达了拉威尔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阵亡的战士的悼念。

3 德彪西与拉威尔的创作风格的比较

德彪西与拉威尔作为印象派音乐的两个代表人物,在创作上都受到了来自印象派绘画和文学的影响,从表面看,两位作曲家的创作风格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事实上,两人在和声进行、调式的选择及曲式结构的变化等方面存在着实质性的差别。

首先,在和声的使用上,尽管两位作曲家都在创作中不断大胆地尝试着各种非正统的和声进行,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德彪西在创作中逐渐尝试用和声的色彩性代替和声的功能性,增加一系列的特殊和弦的使用,比如他喜欢在属调上建立九和弦、十一和弦;拉威尔的作品中大七和弦与二级音上的九和弦居多,而且运用大量开放的四、五度的音程,这使得在听觉上拉威尔的和声显得比德彪西更有倾向性。

在调式的选择上,德彪西摆脱传统的大小调体系的束缚,不断尝试将旋律建立在不同的调式上;有时候,为了描绘出像色彩画般的音乐时,德彪西会将旋律建立在教会调式上,而当他想要突出东方色彩的效果时,他又会使用五声音阶。有时他甚至会采用全音阶的现代风格的写作手法。而拉威尔重新运用中古调式尝试进行各种和弦编配,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德彪西的影响[4]。

在曲式结构上,拉威尔比德彪西更倾向传统的古典主义曲式,拉威尔的最早两首和最后一首钢琴曲的曲名——《古风小步舞曲》、《帕凡舞曲——为夭亡的公主而作》和《库普兰之墓》都体现出拉威尔对古典主义结构的偏好[3];另外,奏鸣曲式和舞曲曲式也是拉威尔常用到的曲式。

综上所述,德彪西与拉威尔在创作风格上既有相似点又有他们独特的个性。而以德彪西和拉威尔为代表的印象主义音乐在音乐发展史上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张式谷,潘一飞.西方钢琴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2]沈 琼.德彪西和拉威尔的创作特征比较及钢琴演奏技巧分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3](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4]申 佳.拉威尔早期钢琴作品创作受德彪西的影响程度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4):181-182.

(责任校对 谢宜辰)

J62

A

1674-5884(2014)08-0170-02

2014-05-09

郭思遥(1988-),女,湖南常德人,助教,硕士生,主要从事钢琴演奏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拉威尔印象主义德彪西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由拉威尔《山谷钟声》主题形象塑造引发对泛印象主义风格的思考
形象表现主义画家——大卫·拉威尔作品欣赏
浅谈许幸之《印象派就是印象主义》
最好的礼物——印象主义大师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寂静中的斑斓——拉威尔《鹅妈妈组曲》之《睡美人的帕凡舞曲》配器分析
德彪西音乐创作对印象主义绘画的借鉴
试析德彪西《格拉纳达之夜》音乐特色
德彪西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