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毛竹丰产用材林培育的几项关键技术

2014-03-30 13:19唐志强黄礼祥谢水明
大众科技 2014年2期
关键词:母竹竹鞭新竹

唐志强 黄礼祥 谢水明

(1.广东省东江林场,广东 紫金 517465;2.连平县林业局,广东 连平 517100)

毛竹是我国重要森林资源,竹林被誉为我国的“第二森林”,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力强、栽培成活易、生长成林快、材质好、经营期长、功能多、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等优点,被山区农民公认为“头吃黄泥,尾食露水”的剥皮黄金。竹材生产周期短,再生性强,一般2-3年即可成材,且一次种植可多次重复采伐。同时,竹林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弱噪音、净化空气和防风御涝等方面作用显著。竹子吸收CO2的能力是一般植物的四倍,一年可以减排CO23.7亿吨(相当于1.4亿吨标煤的CO2排放量),减少耗钢 2亿吨,生态效益显著。竹产业是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国竹子种类、竹林面积和竹林蓄积量约占世界的1/3,均居世界之首。竹子以其特有的生态、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等天然品性,加工利用程度高且应用广泛,在建筑、轻工、食品、包装、造纸、家具、工艺美术以及园艺等行业都大量应用。竹产业是我国现代林业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毛竹适生性强,一般的山区气候暖和、雨量充沛,气候均适宜毛竹生长。在山区只要找到适宜的立地条件的林地建设竹林基地要比建设“速生丰产用木林基地”和“油茶基地”投资少,见效快,而且不破坏水土植被。发展丰产毛竹林,提高毛竹林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相当于让农民拥有竹山就像拥有金山,使山区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是山上办绿色银行和促进广大农村全面实现小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1 毛竹丰产造林关键技术

1.1 丰产用材竹林培育模式

用材竹林密度以每亩立竹度达到 220株左右为宜,平均胸径10cm以上,竹龄结构Ⅰ∶Ⅱ∶Ⅲ∶Ⅳ比例为3∶3∶3∶1,每亩度产标准竹50株以上。

1.2 造林地的选择

要求土壤深度在50cm以上,肥沃,湿润,排水和透气性良好的砂质士或砂质壤土。最好选择海拨1000米以下背风朝阳的山谷、山麓地带。

1.3 造林整地

造林整地工作应造林前秋、冬季进行。整地要求:根据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确定栽植点,清除各栽植点周围2m左右的杂草灌木,确定栽植穴的规格、挖栽植穴。一般规格为穴长100~120cm,宽58~80cm,深50~60cm。

1.4 造林季节

冬季和早春(春节前后)是造林的适宜季节,主要看天气,天气情况良好时即可。在竹笋出土前20-30天造林成活率较高。

1.5 造林方法

(1)母竹的选择。选 1~2年生鞭色鲜黄,鞭芽饱满,鞭根健全,竹径3~6cm,生长健状,分枝低,枝叶繁茂,竹节正常,无病虫害的母竹用作造林。且其所连竹鞭具 5个以上及青壮侧芽(进鞭25~30cm,2芽以上;出鞭30~40cm,3芽以上)。

(2)母竹的挖掘。先仔细找到母竹鞭的走向,然后截断竹鞭,留来鞭长25~30cm,去鞭30~40cm。沿竹鞭两侧逐渐深挖。挖出母竹后,留枝4~6盘,砍去顶梢。适当疏叶,覆盖母竹,及时洒水。

(3)母竹的栽植。穴长 100~120cm,宽 58~80cm,深50~60cm,打黄泥浆。在已经整好地的穴上,先用表土垫底,一般厚10~15cm,小心将母竹放入穴中,使鞭根舒展,下部与土密接,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分层踏实,使根与土壤密接。两边向内压,不要在上面压,以免损失竹杆与竹鞭的边接处(竹柄,也叫螺丝钉)。母竹与竹鞭接口处的芽被损伤,会导致不发笋。上面及两侧开好排水沟。栽植时母竹鞭根应保持原有状态。除草松土,每年1~2次,分别于6~9月进行。

2 丰产林经营关键技术

2.1 劈青

劈青就是把竹地上的杂灌、杂草、藤本全部劈落倒地,实行全面抚育,其目的是减少杂灌、杂草对水肥竞争;操作要点是低劈(草头一般不超过10cm)、不压苗。

2.2 扩穴

扩穴目的就是增加竹鞭生长面积,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肥力,改善竹鞭生长环境;具体做法是以每年长出新竹为中心向外扩1m2,深度以15~20cm为宜,作业时应根据竹鞭横走的特点不损伤竹鞭;通过逐年扩穴,既达到了全垦的目的,又避免因山地波度较大一次性全垦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2.3 垦复

一般每4~6年恳复一次,于发笋长竹当年盛夏或冬季进行深翻30厘米,清除树根竹蔸、老鞭等。垦复可使竹鞭系统的更新复壮时间提早,当年可复壮。

2.4 施肥技术

(1)土壤施肥技术。土壤施肥可补充土壤N、P、K和微量元素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可以促进竹鞭生长和孕笋,加速竹林郁闭。肥料种类有机肥和无机肥两大类。有机肥主要有厩肥和饼肥等。无机肥主要是化肥和垃圾肥。在竹林生产力发挥正常的前提下,每增产100kg竹材需施尿素1.5kg,过磷酸钙1.5kg,氯化钾1.7kg,每增产100kg鲜笋需施尿素4.5 kg,过磷酸钙2.5kg,氯化钾0.9kg。具体施肥数量,视竹林生长状况而定。施肥季节:一是孕笋期,即竹林鞭芽秋季(9~10月)分化为笋芽及其萌发生长期,促进笋芽分化、萌发和生长。二是发笋肥(2~3月),促进幼笋地下膨大生长。提高出笋量、成竹率和竹秆质量,施用速效肥。施肥要选择降雨前夕施肥,贯彻少量多次原则。具体施肥一般在离新竹竹蔸30cm左右上方开沟放肥,把肥埋没,追肥宜在抚育后进行;为防止漏施,作业顺序应由远至近,由高及低。

(2)竹腔施肥技术。毛竹竹腔施肥技术是用钻锥在竹秆离地10CM的部位引洞后迅速将增产剂注入竹腔内。毛竹增产剂是一种主要以植物生长素、细胞激动素、生物营养剂、NPK营养液、微量元素、增肥添加剂等原料配制而成的高效浓缩剂,集毛竹生长所必需的“三要素”养分和多种生物激素、微量元素于一体,施用后可有效提高毛竹植株内新陈代谢过程中各种酶的活性和新竹居间分生组织的活性,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净光合速率,促进鞭根生长和笋芽分化,增加孕笋量、出笋量和新竹成竹量,从而显著提高竹林产量,并能提高竹材材性和竹林抗逆性。该方法技术成熟、操作简便、经济实用,省肥省时省力,肥效高肥效长,肥分不损失,无残留,无污染,克服了传统施肥用量大、工效低、成本高、易受天气影响、破坏土壤和生态环境、易造成水土流失等缺陷。一般采用20毫升兽用注射器(玻璃钢管型或一次性塑料管型均可)、12~16号针头或钻锥(鞋钻)为施肥器械,将增产剂原液稀释4倍并摇匀,选择竹秆基部竹节注射施肥。BNP毛竹增产剂施用量平均每株约 5ml稀释液。由于毛竹微管素的输导功能和竹壁、节隔的渗透性会随竹龄的增加而减弱,研究表明,对新竹竹腔进行注射施肥,养分在第二天就可输送到枝叶和鞭根,而5年生竹株要在8天后才能达到。因此,进行竹腔施肥宜选择新竹为宜,尤以在新竹竹节基本停止伸长后至幼枝展叶前进行为好,此期新竹组织幼嫩,注射容易,伤口易闭合;之后则因竹材组织不断老化,施肥会越来越费时费力。

2.5 间残

对立竹进行“去弱留强、去劣留优、去小留大”优竹筛选工作。在劈草抚育的基础上,每年冬季对毛竹林的老母竹、细小竹、生长不良的残竹及过密竹进行砍除,促进更新,此工作在造林后的第2年就着手进行。

2.6 病虫害的防治

毛竹病害主要有竹煤病,虫害有笋虫、竹蝗。主要采用物理防治方法,一是要进行适当的砍伐,使竹林内通风透光性较好,伐后每亩保留不超过 166株;二是要在秋冬季对竹林进行劈山松土,破坏越冬虫茧。

3 科学采伐竹林

采伐竹材既是竹林获取收益的主要方式,也是调整竹林结构的关键措施。竹材采伐的强度、时间、竹龄不同对竹林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应加强控制。竹材采伐强度可根据伐前密度和伐后竹林需要的合理密度来确定,采伐量必须小于生长量,低于合理密度的竹林原则上不采伐或严格控制采伐。采伐时间一般应在秋末至春初进行,尤以冬季为好,大小年明显的竹林虽然在大年的夏季也可适量采伐,但采伐强度应严格控制在年采伐量的1/3以下。一般毛竹在6~7年时竹材才完全成熟,故应严格按“留三去四不留七,五度填空”的原则控制采伐竹龄,即保留Ⅲ度以下(5年生以下)竹,采伐Ⅳ度以上(6年生以上)竹,在立竹过稀处可适量保留Ⅴ-Ⅵ度竹,对于Ⅶ度以上竹,无论疏密均应砍除。对纸浆用材竹和篾用竹,则可根据用途不同适当提早采伐竹龄。毛竹采伐一般采用龄级择伐方式,即原则上择伐达到采伐竹龄的立竹,但也应考虑立竹的分布、生长和病虫害情况,做到砍老留壮,砍密留稀,砍小留大,砍弱留强,砍病留健,并清伐风倒雪压竹。同时应采伐竹叶发黄、来年换叶的小年竹,不宜采伐竹叶浓绿、来年发笋的大年竹。采伐方法一般有留兜伐和带兜伐两种,目前生产上大都采用留兜伐采伐,但应注意伐桩高度不得高于 10cm,且伐后须及时挖除竹兜或采取促兜腐烂措施。

[1] 邱乐发,郑郁善,.洪伟.竹林施肥研究现状及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23(4):551-555.

[2] 黄礼祥.坡位对毛竹生长的影响[J].广东林业科技,2005,21(1):66-68.

猜你喜欢
母竹竹鞭新竹
龙岩市永定区母竹移植造林技术探讨
距离母竹不同位置长叶苦竹的生长发育特征
高节竹竹鞭空间分布及其数量特征
毛竹林竹鞭生长特征和空间结构的探地雷达无损探测*
厚朴林下金佛山方竹母竹分蔸种植技术
长不大的调皮蛋
长不大的调皮蛋
红哺鸡竹不同施肥方法与地下竹鞭生长关系的研究
找原因
笋 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