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信息素质的问题现状及对策

2014-03-30 14:08李若惠综述玲审校
护理学报 2014年14期
关键词:评判循证素质

李若惠综述;王 玲审校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 信息科,云南 昆明 650032)

信息素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是人们在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1]。因信息在决策、知识传递、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及护理科研工作中起着积极作用,护理人员信息素质受到了国内外护理界的广泛重视[2-3]。当今网络信息资源日趋丰富,护理工作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素质将成为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护士就业的必备能力之一,临床护士信息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护理质量的高低。提高临床护士队伍整体信息素质,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掌握专业前沿动态,不断提高分析、发现、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有效促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文献资料,笔者就临床护士信息素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如下。

1 临床护士信息素质的问题现状

1.1 信息意识普遍不强 胡显玲等[4]调查结果表明,临床护士虽然具备一定的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操作的能力,但信息意识不强。60.00%的护理人员有专业信息需求,28.69%上互联网查阅专业资料,部分护理人员信息意识淡漠[5]。但在“临床经验比文献信息更可靠”的认知中,赞同该观点的占80.3%,说明护理人员信息意识仍然淡薄,在临床中仍然以经验来指导实践[6-7]。一些护理人员认为检索信息会花费大量的人力[8],由此可见,临床护士的信息意识普遍不强。

1.2 信息能力欠缺

1.2.1 信息获取能力不足 文献资料显示,护理人员收集及利用信息困难[8],50.0%的临床护理人员未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9],42.7%的护士对网络查询不熟悉[10]。59.8%的护士认为科研信息获取困难,54.1%的护士认为医学新进展的相关信息太过庞杂,很难选择[11]。曾国艳等[12]报道,临床护士不知道如何查文献者占17.3%,查医学文献困难者占22.7%。靳英辉等[13]报道,护理人员的检索范围很有限,信息能力不足,是制约护士信息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14]。许多调查研究表明,临床护士信息获取能力严重不足导致其信息素质不高。

1.2.2 文献评价能力不高 临床护士文献检索能力不足[7]、信息能力素质有限[15]。多数人不熟悉检索系统和检索语言,检索知识相对贫乏[16]。嵇艳等[17]调查表明,临床护士文献检索和评价能力普遍不高。文献评价能力不高成为影响护理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的重要障碍。

1.2.3 评判性思维能力不强 护理专业的评判性思维是对护理问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意义的自我调控性的判断、反思、推理及决策过程[18]。徐开丽等[19]研究表明,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维度得分较低,可能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在护理教学中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忽视了对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关。调查显示,本科护生具备较好的评判性思维能力[20-21],评判性思维是护理工作经验和护理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及合理运用,护士信息素质不高将导致护理专业知识无法及时更新,从而严重影响其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有效发挥,而评判性思维能力与临床决策能力密切相关。

1.2.4 临床决策能力不强 临床护理人员经常需要面对各种复杂问题,针对不同的情况迅速做出相应的决策,以保证患者得到最佳的照护[22]。在护理决策时,72.5%护理人员借鉴个人或同事的临床经验,21.2%护理人员采用护理文献中最新的研究成果[17]。徐蓉等[23]调查发现,护理本科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能满足护理专业需求。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越强,其护理临床决策能力越强[24]。由于信息环境不良,护士信息素质普遍不高,评判性思维能力不强,从而制约临床护理决策能力的提高。

1.3 新护士对信息道德的认知欠缺 信息道德是指整个信息活动中的道德,是调节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和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25]。护士的信息道德涉及软件使用、知识产权、网络的交流、文献资料的查阅与引用等信息资源使用,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护士对信息的收集、传播、利用全过程都应严格遵守信息道德规范,避免产生违背信息道德的不良后果。文献调查资料显示,护士信息道德素质普遍较高[4,26],急诊科护士信息道德水平较高[27]。少数护士缺乏对信息道德的认识,通常是新护士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等相关政策不了解。

2 原因分析及对策

2.1 原因分析

2.1.1 护士信息素质相关教育薄弱 信息素质教育整体环境欠佳[28],护士在校中专教育几乎无信息素质课程教育,文献检索课主要是针对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5],多数未设置专门的护士信息素质与循证护理实践关系的系统课程,对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培训、计算机操作运用能力等培养不够重视;医院继续护理教育中,通常也不涉及此类课程,未充分重视护理人员信息意识及信息资源应用的技能培养。在职教育更注重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忽视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信息获取技能等信息素质的培养。

2.1.2 护士信息素质专业培训教材稀少 在护理教学中,关于护士信息素质教育的专科教材比较稀少,护士的信息素质教育往往使用医学信息教育的教材,因此对护理信息工作的专业性及针对性不强,使得护士对护理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不足,影响护士对护理信息资源的使用。

2.1.3 医疗单位提供护理信息资源不足 各单位采购的信息资源常常是医疗信息资源,没有专门的护理信息资源及检索平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宣传重点就容易忽视护士群体[29],医院图书馆亦较少提供专人负责的护理信息检索服务。信息机构宣传及培训欠缺,护理人员不能充分了解获取医院及相应网站上医学数据库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某些教学机构可利用的资料检索数据库不足[30]。

2.1.4 护士信息素质管理机制约束不够 关于护士信息素质目前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制度,没有规范的培训考核制度及标准,护士对护理信息资源的利用常常是个人行为,护理管理部门未制定相关培训内容及考核目标。

2.2 主要对策

2.2.1 强化护士信息素质基础教育 由于护士教育中信息素质教育比较欠缺,可采取如下措施:(1)加强在校信息素质基础教育。设置护理信息素质专业性较强的基础教育课程。根据学校的层次和水平,建立切实可行的信息素质教学评估标准[28],可通过开设专门的思维课程,将评判性思维方法有效融入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过程,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的教学环境[31]。(2)加强岗前培训。将计算机应用技术列入岗前培训,为提高护理人员信息应用能力打好基础。注重护理信息意识的培养教育,树立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解决临床实际中遇到问题的意识。(3)将护理信息学列入到继续医学教育的教学计划中[7]。建立、健全培训教育制度;分层次制定培训计划[15]。加强信息获取的技能培养,扩大信息源获取的能力;增加应用信息能力的相关课程,例如:增加循证护理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相关课程。(4)成立护士信息素质培训教育指导小组,让临床经验丰富、理论基础扎实、创新能力较强的护士,结合实际工作制定专科疾病护理案例及操作程序规范,指导更多的护士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以便更好地提高临床护理决策能力。护士学校与临床阶段的护士培养相结合是提高其信息素质的重要措施。

2.2.2 增加护士信息素质培训教材 无专业的培训教材是制约护士信息素质培训的障碍,建议可编写护理信息素质实用教材、循证护理实用英语手册、循证护理常用网站网址、循证护理实践案例分析等实用教材。只有增加专门的培训教材,护士的信息素质教育才能打破盲目选用教材,或不知道采用何教材及应用医学教材的现状,提高专业性和针对性。

2.2.3 建立护士信息素质网络平台 繁杂的信息资源影响了护士对信息资源的筛选和有效利用,大部分护理人员对如何利用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等知之甚少[32],可采用以下方法:(1)建立护理专业信息资源检索平台,建立护士-馆员交流平台[16];(2)重视护理信息资源的采购与使用培训工作,开展不同内容的培训、导读等个性化的读者服务[16];(3)建立护理专业专人负责服务机制,设立护理学科馆员服务制度;(4)信息资源提供单位举办护理信息资源利用与检索培训班、个性化“一对一”专题辅导。直接提供专业的护士网络平台,能快速提高护士对网络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能力,减少护士的筛选及甄别时间。

2.2.4 健全护士信息素质管理机制 目前没有统一的护士信息素质管理机制,使护士信息素质的培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建议可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护理管理者信息素质的培养,将之做为护理管理的必备课程;(2)医院各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护理信息工作的开展,对护理信息资源的采购制定年度计划、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及长期目标;(3)护理管理部门制定标准化护理信息培训目标、考核标准及奖惩制度,将护士信息素质的提高纳入护士继续教育中。(4)针对护士不同的信息素养水平,分层次地进行培训[33]。可按需求、年龄、职称、工作职位、工作性质,细化各级护理人员信息素质管理及培训考核标准,持续完善护士信息素质管理体制。

3 展望

综上所述,国内许多研究者对护士信息素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探讨,但解决问题的做法仅限于各单位的做法,无统一规范的政策、制度及标准。提示护理主管部门对临床护士信息素质的研究应趋于规范化、制度化的专业性方向,可尝试按照分阶段(如在校、在职)、分层次(如初职、中职、高职)、分学历(如大专、本科、研究生)开展相应的教育、培训、考核等方面的研究,联合信息服务部门做相关教材、视频的开发研究;此外,应注重对临床护士信息素质带教老师的培训,特别是循证护理带教老师的培训,以及临床护士信息素质继续教育制度及机制的研究。总之,提高临床护士信息素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持续的研究和改进是提高护理工作信息化程度的必然要求。

[1]王廷琴.信息素质教育与护理专业发展[J].华西医学,2007,22(1):219-221.

[2]黄 艳,马建琴,张小飞,等.信息化条件下护生信息素质的培养[J].中华护理教育,2009,6(5):221-223.

[3]黄华玲,丁玉兰,饶春梅,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期间护士长信息素质现状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2):99-100.

[4]胡显玲,夏晓清,周春春.综合医院临床护士信息素质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10):1030-1032.

[5]林爱敏.信息时代与护士的信息素养[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1):155-156.

[6]陈亚华.三甲医院临床护士信息素质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0,8(7):901-902.

[7]孔德凤,刘 霞,张学花.临床护士信息素质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1):1-3.

[8]曾水英.护理人员在循证中信息获取的能力及应对措施[J].亚太传统医药,2010,6(2):141-142.

[9]何梦雪,胡 雁.循证护理网络资源使用现状及需求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2,27(8):66-69.

[10]夏绿芳,万洁管,建 粉.某专科医院护理人员循证护理认知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8):167-169.

[11]李春燕,黄丽华,叶向红,等.浙江省临床护士循证实践障碍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3,20(1A):32-36.

[12]曾国艳,杨 青,梁金清.临床护理人员循证认知和实践状况的调查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0):1885-1887.

[13]靳英辉,高维杰,孙 玫.国内循证护理病案报告质量分析[J].护理研究,2010,24(2):463-465.

[14]刘 霞,秦发伟,孔德凤,等.3家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信息素质的比较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9):2997-2999.

[15]夏晓清,胡显玲.不同学历护士信息素质调查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35(6):100-101.

[16]王晓燕,刘 芳.医院护理专业人员信息素养调查分析[J].晋图学刊,2012,128(1):55-57.

[17]嵇 艳,崔 焱.护理人员循证实践基本素质的现状调查[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7):100-102.

[18]孙宏玉.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1,8(7):292.

[19]徐开丽,赵 滨.河北省注册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14,28(1B):155-158.

[20]夏素华,孙宏玉,郑修霞.护理专业本科生评判性思维的测定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445-447.

[21]胡可芹,蒋晓莲.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与临床决策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3):198-200.

[22]魏红霞.定期进行诺和笔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教育[J].当代护士,2011(1B):152-153.

[23]徐 容,曹梅娟.护理本科生护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性及培养对策[J].中华护理教育,2012,9(2):67-69.

[24]郭少丽,林婷林,广 华.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与临床决策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护士,2013(4C):20-22.

[25]朱海燕.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26]赵淑珍,王玉珍,张彦萍,等.护士信息素质状况调查[J].护理研究,2009,23(1B):120-121.

[27]崔 丹,刘雪松,李冬梅,等.急诊科护士信息素质现状的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6):3-5.

[28]卫詹悦,胡卫东,曹晓慧.护理本科生信息素质现状调查和分析[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1,27(1):67-70.

[29]李若惠,王 玲.护士利用医院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13,20(4B):26-28.

[30]袁浩斌.循证护理理念指导下的仿真模拟学习过程与评价方法[J].护理学杂志,2013,28(15):4-6.

[31]肖惠敏,林 雁,张 旋.护理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与评判性思维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0):468-470.

[32]Whitmer K,Auer C,Beerman L,et al.Launching Evidence-based Nursing Practice[J].J Nurses Staff Dev,2011,27(2):5-7.

[33]彭贵海,陈玲玲,张雨馨,等.信息素养能力对冠心病循证护理实践的作用[J].山西医药杂志,2013,42(1A):108-109.

猜你喜欢
评判循证素质
《循证护理》稿约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评判改革自有标准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