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机油吸入性肺炎患儿的护理

2014-03-30 14:08姚新美邵宝琴
护理学报 2014年14期
关键词:灌洗机油血氧

姚新美,叶 芳,邵宝琴

(1.桐乡市人民医院 儿科,浙江 桐乡314500;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a.儿保科;b.呼吸科,浙江 杭州 310000)

机油误吸呛入气道,除了造成气道痉挛梗阻,还会刺激肺泡使之充血、水肿、出血和坏死,严重影响肺泡气体交换,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病残率极高;而且机油残留在肺内,容易引起肺泡继发性炎症,发生类脂性肺炎甚至肺间质纤维化[1]。笔者查阅文献[2—4],发现此类疾病治疗护理经验尚在探索中,笔者2013年7月参与1例误吸机油致吸入性肺炎患儿的救治,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灌洗,积极抗感染,配合吸氧、降温、胸部物理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效果较好,现将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7岁,因误吸入缝纫机油16 h,以吸入性肺炎入院,入院时意识清楚,精神差,面色发绀,腋温 38.9℃,心率 130次/min,呼吸 40次/min,血氧饱和度88%,阵发性咳嗽频繁。血气分析提示:氧分压 65 mmHg(1 mmHg=0.133 kPa),二氧化碳分压48 mmHg,标准碳酸氢根28 mmol/L,剩余碱-4 mmol/L;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34.02×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92.79%,C反应蛋白100 mg/L;胸部CT提示:左侧肺部感染性病变。入院后即予鼻导管吸氧,心电监护,急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予生理盐水肺泡灌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静脉滴注抗感染等治疗护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示支气管炎性变,灌洗液培养未找到细菌及真菌,细胞学计数:巨噬细胞计数93%,中性粒细胞计数4.0%,灌洗液病原体DNA测定均阴性。住院第2天复查血气分析提示:氧分压75 mmHg,二氧化碳分压40 mmHg,标准碳酸氢根25 mmol/L,剩余碱-2 mmol/L;住院第3天体温恢复正常;住院第7天复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6.68×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64.59%,C反应蛋白28 mg/L;该患儿住院10 d好转出院。

2 护理

2.1 提高血氧饱和度,保持呼吸道通畅 机油为有害化学物质,吸入后刺激肺泡壁使之充血、水肿、出血和坏死,严重影响肺泡气体交换,可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1]。本例患儿入院时面色发绀,呼吸40次/min,血氧饱和度88%,氧分压65 mmHg;立即予鼻导管吸氧,流量3 L/min来提高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同时为增加有效的呼吸面积,更好地改善缺氧症状,将患儿床头抬高30°,上臂垫一软枕使其处于舒适的半坐卧位,双腿自由屈曲;1 h后测氧饱和度上升,维持在95%~96%。入院后24 h复查血气分析提示:氧分压75 mmHg,停鼻导管吸氧。

2.2 急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

2.2.1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护理配合 尽早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灌洗可减少吸入物在肺内的沉积和并发症的发生。该患儿去枕平卧位,肩部垫一软枕,使颈部略后伸,使气管处于水平位,纤维支气管镜易进入气道,且不易损伤呼吸道黏膜。由于纤维支气管镜插入时有窒息感,需耐心疏导,转移患儿注意力,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使镜检能顺利进行。术中全程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率、血压及氧饱和度[5]。准备好灌洗生理盐水,温度37℃,以免引起支气管痉挛和咳嗽[6]。避免注入灌洗液的速度过快,量过大,记录注入量和吸出量,同时观察吸出液的性质。该患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各管腔内可见较多白色稀薄分泌物,予吸引后减少,并于左舌叶、左下叶、右中叶、右下叶予生理盐水10 mL灌洗4次,洗出黏液栓样液体。

2.2.2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后的护理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尤其是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后容易出现喉头水肿或声音嘶哑、低氧血症、发热、刺激性咳嗽等并发症[7]。因此,术后严密观察有无声音嘶哑及喉喘鸣,观察血氧饱和度、体温等变化,警惕并发症的发生。该患儿术后4 h内每小时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取平卧位休息,鼻导管吸氧,流量3 L/min。该患儿术后1 h出现声音嘶哑,给予肾上腺素+普米克令舒氧气雾化吸入后好转。为提高雾化吸入的依从性,治疗前进行雾化吸入相关知识的宣教,以缓解患儿恐惧,使患儿身心放松地配合治疗,并示范正确吸入技巧及采取间隙吸入,减少呛咳发生[8]。该患儿术后20 h监测血氧饱和度正常后停氧,呼吸平稳。患儿检查后继续禁食禁水3 h,为防止发生低血糖,予静脉补充5%葡萄糖500 mL加10%氯化钠10 mL,术后3 h在护士指导下进食少量温开水,无呛咳及呕吐发生,恢复正常饮食,并适当增加水的摄入量。

2.3 发热的护理 机油吸入后导致肺部炎症,纤维支气管镜术可能促进了肺部感染的扩散或炎症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或介质,从而导致机体炎症反应出现发热[9],因此需测量体温,观察热型变化,首选物理降温[10]。该患儿入院时腋温38.9℃,予降低室温及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每小时监测体温,后波动在38~38.6℃,术后6 h达最高即39.5℃,予物理降温后1 h复测体温未降,遵医嘱给予口服泰诺林糖浆,30 min复测38.7℃,后每小时监测体温,并遵医嘱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静脉滴注抗感染,术后48 h体温下降至37.5℃。

2.4 健康宣教 导致该患儿误吸的原因是家长把废弃的饮料瓶当作容器盛装机油,而作为学龄期的儿童,把机油误认为是饮料。误吸引起的呛咳及不适使患儿非常惊恐,家长也非常自责,笔者给予家长及患儿积极的疏导,耐心倾听其心声,进行科学解析,满足患儿的合理需求,安慰和鼓励患儿;介绍并示范防止异物的误吸的方法,告知家长一旦异物已呛入肺内,要尽快到有条件的医院就治;同时要求家长做好安全防范,有毒有害物质应存放在小儿不可触及的地方,以避免类似意外事件的发生。

3 小结

机油作为油脂类异物以液态形式进入肺,其表面张力较低,很少量即可广泛扩散到整个肺叶,使肺泡萎缩,影响气体交换,通气/血流比例失调[11],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该患儿在入院后第一时间给予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灌洗,配合吸氧、降温、胸部物理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取得较好疗效,但患儿后期有无肺的功能性损害还需随访观察。另外,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防止类似异物吸入事件的发生也要在健康教育中进一步加强。

[1]张海邻,戴元荣,董 琳,等.支气管肺泡灌洗对小儿吸入性肺炎治疗作用的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01,7(6):6-7.

[2]周名秀,邓 力,邓爱群.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治疗儿童意外吸入类脂性肺炎的应用[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1):39-41.

[3]冯亚忠.柴油致吸入性肺炎2例[J].临床荟萃,2010,25(4):349-368.

[4]邓爱群,周名秀,黄旭强,等.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治疗儿童意外吸入类脂性肺炎的临床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9):1654-1655.

[5]张建南.经支气管镜小儿呼吸道异物取出的术中配合及护理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2):60-61.

[6]叶 芳,周小芸,罗社声,等.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小儿非固体类异物吸入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839-840.

[7]叶 芳,潘伟飞,陈志敏.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后的并发症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9):679-680.

[8]胡琼燕,陈远华,唐晓燕,等.中重度哮喘雾化吸入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报,2011,18(2B):63-65.

[9]陈志敏.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术的安全性[J].临床儿科杂志,2009,27(1):12-14.

[10]程涵蓉,文飞球,温爱惠.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儿不同物理降温方法的疗效观察[J].护理学报,2011,18(1A):43-45.

[11]刘 霞,倪彩云,王怀莲,等.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液体和粉末状异物吸入意外21例[J].中华儿科杂志,2011,49(12):947-951.

猜你喜欢
灌洗机油血氧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换机油为什么不放干净?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超声引导下穿刺留置导管无水乙醇灌洗治疗肾囊肿的疗效分析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衡山客车“烧机油”
详解机油滤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