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食道心室调搏诊治妊娠合并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护理

2014-03-31 22:12韩霞萍俞春花金建芬王宁夫
护理与康复 2014年11期
关键词:胎动心电监护窦性心

韩霞萍,俞春花,金建芬,王宁夫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IVT) 多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的年轻人,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精神紧张、抑郁等常为诱发因素。发作可表现为突发突止,有轻度的心悸、心前区不适等症状,晕厥或血压下降者较少、预后较好[1],诊断时特别注意排除器质性心脏病[2]。妊娠期妇女因心脏负荷加重、情绪紧张等易引起IVT。食道心室调搏是应用食道调搏仪,经放置在食道的电板导管,间接刺激心室,同时记录体表心电图,对人体心脏各个部位的电生理参数进行测量,并可终止某些类型的快速心律失常,如IVT等。食道心室调搏是一种非创性的、安全的心脏电生理临床检查、诊断及治疗技术,具有无创、简单、安全等特点[3],是妊娠合并IVT患者的最佳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7月,本院心内科对12例妊娠合并IVT的患者施行食道心室调搏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年龄19~26岁,平均年龄23.9岁;孕期15+3~33+4周,平均28+2周;查心电图均显示IVT;心率120~160次/min;既往有心悸史2例,所有患者经常规体格检查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血清电解质正常。

1.2 食道心室调搏治疗方法 患者平卧位,将消毒电极涂以液体石蜡,经鼻缓慢插入,当插至会厌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电极插入深度(cm)=(身高+200)/10,约为30~40 cm,以某一电极能紧靠左心房为最佳(一般以患者的耳垂到剑突基底部为参考深度)。将导管尾端电极接心电图机的胸导联,记录P-QRS-T波群,当P为正负正三向并且振幅最大时即是理想的定位标识。将导管撤离心电图机,与心脏刺激仪接通,调节刺激仪输出脉冲的幅度和频率,使之能完全起搏心脏为止。

1.3 结果 本组9例(75%)患者经食道心室调搏转为窦性心律;1例患者经食道心室调搏频发室性早搏,拒绝治疗自动出院;2例经食道心室调搏仍发室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室速),后行射频消融终止室速。

2 护 理

2.1 应急救护 立即安置患者左侧卧位和头肩高位,防止子宫右旋,减轻心脏负担;持续低流量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用药;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意识、心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的变化,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床边备好抢救车、除颤仪、吸引器等抢救设备。

2.2 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为特殊人群,对疾病充满恐惧,对自身及新生儿的预后担忧。护士加强与患者沟通,做好心理疏导;配合医生向患者和家属说明食道心室调搏的目的,告知食道心室调搏可能对母体及胎儿产生影响,但较射频消融、心脏电复律及药物副作用小,操作简单方便,无射线,对胎儿影响小,是理想的治疗室速的方法;指导家属24 h陪护,给患者支持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本组4例存在焦虑,其中3例患者担心射频消融影响胎儿,1例担心室速再发,经护士积极与患者交流,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后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治疗。

2.3 病情观察 长期室速发作可出现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而心动过速治愈后病情能部分或完全恢复[4]。妊娠期心血管系统亦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使心脏负担加重,严重的心动过速可以使心室充盈量减少,致心输出量下降,患者会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左心衰。同时,胎盘血流减少则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发生胎死[5]。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警惕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及心搏骤停等发生;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气促,有无双下肢浮肿,有无肺部湿啰音、哮鸣音以及尿量等情况;教会患者监测胎动,取左侧卧位,静心体会胎动的次数,胎儿每动一下记1次,每日早、中、晚各记录1 h,3 h胎动的总和乘以4,推算出12 h的胎动次数。若1 h胎动次数少于3次,或12 h的胎动次数少于10次,尤其是胎动消失时,立即呼叫医护人员。本组患者食道心室调搏术前无心搏骤停发生,亦无胎心胎动异常;1例患者妊娠33+4周出现气促,采取半卧位休息、吸氧后症状缓解。

2.4 安全转运 患者病情危重,由病房送至心电图室行经食道心室调搏治疗,转运时间虽短,但不是一个简单的运送过程[6],仍然会发生各种意外情况。保持静脉通路通畅,备氧气枕、带除颤功能的心电监护、转运箱,转运箱内备有输液器、注射器、压脉带、砂轮及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急救药物,由护士协同医生一起陪同,食道心室调搏治疗后再护送回病房。本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无心血管事件发生。

2.5 食道心室调搏治疗的护理

2.5.1 治疗前准备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食道心室调搏治疗的过程、注意事项和插管过程的不适,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用B超检测胎儿心率后,立即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好抢救药品及心脏电除颤监护仪。

2.5.2 治疗中护理 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体位舒适;注意观察患者面色、意识、脉搏和心率,如突然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心率增快等症状迅速拔管,予吸氧等相应抢救措施;插管成功后用胶布固定导管在鼻翼两侧,预防导管滑动刺激患者;实施刺激前告诉患者调搏刺激会引起短暂的心慌、心跳加剧等不适,使患者有心理准备。实施刺激后注意观察食道心室调搏治疗后有无转窦性心律,有无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及心房颤动等发生,同时严密胎心、胎动监护。本组患者采取130~170次调频率起搏心脏,无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及心房颤动等发生,无呛咳、呼吸困难发生;3例患者食道心室调搏治疗后未转窦性心律,其中2例经射频消融转为窦性心律,1例患者拒绝继续治疗出院;1例患者治疗中呕吐明显,予使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肌内注射后症状缓解。

2.5.3 治疗后护理

2.5.3.1 心电监护 治疗后转窦性心律仍需心电监护30 min,注意观察有无室速再发及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发生;患者继续低流量吸氧,卧床休息。本组患者住院期间有1例再发室速,予再次行食道心室调搏治疗后转窦性心律。

2.5.3.2 饮食指导 所有患者经食道插入食道电极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发放电刺激信号时有轻度的食道烧灼感,但可耐受。指导患者进食温凉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粗糙、辛辣、坚硬的食物,可进流质。

3 小 结

经食道心室调搏是妊娠合并IVT的最佳治疗方法,护理重点是做好心理护理,密切病情观察,做好安全转运,治疗中保持患者舒适,密切观察心律、心率、胎心、胎动等变化情况,治疗后加强心电监护及饮食指导。

参考文献:

[1] 高艳红.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与继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临床特点分析[J].海南医学,2010,21(9):52-53.

[2] 沈琴,连苗军.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期前收缩常见起源部位的心电图初步定位分析[J].心电与循环,2014,33(3):235-238.

[3] 李荣.经食道心房调搏术67例操作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4(5):2791.

[4] 武国东,张舒岩,及志勇.老年心动过速心肌病17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3(21):4661-4662.

[5] 郑其岳,郑伊颖,莫北溪,等.食道心房调搏终止妊娠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2):28-29.

[6] 胡静,章晓军,鲍雪钗.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环节质量管理[J].护理与康复,2013,12(5):495-497.

猜你喜欢
胎动心电监护窦性心
胎动怎么数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胎动,优生晴雨表
胎动
——来自宝宝的问候
胎宝宝动在告,诉你什么?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液体敷料对心电监护患者皮肤的保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