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毒性及“减毒存效”实验研究进展

2014-03-31 16:37王聿成等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毒性

王聿成等

[摘要] 通过检索文献并整理分析,总结了1988~2013年间有关草乌毒性及“减毒存效”的实验研究进展。主要包括3方面:(1)草乌毒性及其机制的实验室研究进展;(2)草乌“减毒存效”实验研究进展;(3)诃子对草乌“减毒存效”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关键词] 草乌;毒性;减毒;存效

[中图分类号] R9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1-41-03

草乌为毛茛科多年生野生植物北乌头的干燥块根,其味辛、苦,性热,有大毒,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草乌在临床上治疗一些疑难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但因其有毒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草乌的使用,为此,本文通过检索CNKI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合并“草乌”“毒性”“解毒”等关键词,获取了近1988~2013年间的研究文献,对草乌在毒性及其“减毒存效”方面的实验室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为研究草乌“减毒存效”方法提供参考。

1 草乌毒性实验室研究进展

现代研究表明,草乌的主要毒性成分为双酯型生物碱,包括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中乌头碱等,其毒性主要是损害循环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刺激神经系统,特别是迷走神经系统和感觉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对心肌尚有直接作用,可因呼吸或心肌麻痹而死亡[1]。

1.1 心脏毒性实验室研究进展

王衍堂[2]对生草乌的心脏毒性进行了心肌细胞体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其毒性与给药浓度密切

相关,低剂量组心肌细胞无明显毒性损害,高剂量组则出现大量细胞形态改变甚至凋亡、细胞搏动特征丢失、细胞活力下降、氧化损伤作用明显等强心肌细胞毒性。刘刚等[3]对草乌急性中毒时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血浆中毒性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兔在灌胃草乌乙醇提取物后,迅速出现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并呈进行性加重趋势,心肌、肝、脑组织均可见水肿、充血、细胞浸润等病理学改变,且毒性程度与血浆中的双酯型生物碱浓度呈正相关性。

对于草乌中双酯型生物碱致心肌毒性的机制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致心肌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诱导心肌细胞凋亡,Na+通道异常致Na+内流[4]。其中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方面研究较多,李宏等[5]研究显示,乌头碱抑制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导致线粒体有氧代谢障碍,并通过研究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发现,乌头碱干扰呼吸链的跨膜电子传递,失去单方向传递的特点,使跨膜质子不能形成,ATP合成发生障碍。梁强荣等[6]研究显示,乌头碱干预后的30min、2h、4h,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HD)活性明显降低,而NADHD是NADH氧化呼吸链的第一个酶环节。梁强荣等[7]研究发现,乌头碱干预后大鼠心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增强,LDH是无氧氧化标志酶,其活性增强为有氧氧化途径能量生成障碍的继发表现。

1.2 草乌神经毒性实验室研究进展

韩屾等[8]通过体内和体外研究发现,草乌在大鼠整体动物实验中未见神经毒性,而在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模型表现出神经毒性,认为可能与血脑屏障及体内代谢有关。何晓娟等[9]从自发活动、肌肉耐力和学习记忆3方面了解生草乌对小鼠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其高、中、低剂量组均对小鼠精神神经系统无毒性作用。

2 草乌“减毒存效”实验室研究进展

2.1 中医药对草乌“减毒存效”实验室研究进展

中医临床使用草乌主要采取的减毒方法为炮制减毒,即长时间煎煮,以切开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为标准[10]。其主要原理是双酯型生物碱受热后C8位上的乙酰基和C14位上的苯甲酰基先后水解最终生成毒性较小的苯甲酰单酯型乌头碱和乌头原碱[11]。

刘瑶等[12]通过研究草乌煎煮时间及给药剂量与其毒性的相关性得出结论,草乌在煎煮30min,给药剂量为临床用量120倍时,草乌水煎液对痹证动物产生的毒性最大,但此时药效也最佳。张宏[13]研究草乌煎煮时间及给药剂量对抗炎药效的影响,认为草乌抗炎作用的最佳煎煮时间为6h,最佳给药剂量为2.4g/kg。柴玉爽等[14]研究了草乌及其炮制品的毒效情况,结果显示草乌以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方法炮制后毒性和药效同时降低。

2.2 藏、蒙医药对草乌“减毒存效”的实验室研究进展

在藏医药和蒙医药中,临床应用草乌时多采取诃子汤制草乌、甘草制草乌、酸奶制草乌、童便制草乌等炮制方法以及配伍诃子的配伍减毒方法。侯敏等[15]通过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不同炮制方法的草乌毒性由低到高依次为:高压蒸制草乌、诃子制草乌、清水制草乌、甘草制草乌、酒炙草乌、去尖刮皮制草乌、酸奶制草乌、盐水制草乌、童便制草乌。杨畅等[16]通过测定并比较诃子配伍草乌、诃子制草乌与生草乌各水煎液中生物碱的含量认为,诃子可以通过使草乌中双酯型生物碱缓慢水解而起到解毒作用,且诃子制草乌较诃子与草乌配伍后草乌毒性小。李福全等[17]通过比较诃子汤制草乌与生草乌中总生物碱对体外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得出结论:诃子汤制能有效的降低草乌的心肌毒性。乌兰其其格等[18]对草乌及其炮制品的药理毒理及药效学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烘制能显著降低草乌毒性,童便炮制也能降低草乌毒性,而诃子汤炮制不能降低草乌毒性;炮制品的体外抗菌作用均较生品提高,其中诃子制的抑菌作用最好;实验仅就草乌烘制品进行了抗炎、镇痛和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的研究,结果显示烘制品在减毒的同时均保证了原有的疗效。

3 诃子对草乌“减毒存效”机制的实验室研究进展

潘燕等[19]认为诃子可以通过影响心肌酶的变化而起到解草乌毒的作用,结果提示诃子对乌头碱引起的心肌细胞内Ca2+增多有恢复作用,可促进钙泵(Ca2+-ATPase)活性的恢复,且有一定剂量依赖关系。其主要依据是乌头碱心肌毒性与其使细胞膜上钠通道开放,钠泵(Na+-K+-ATPase)受抑,细胞内Na+增多有关,Na+/Ca2+交换使细胞内Ca2+增多,心肌收缩加强导致心律失常[20]。诃子的丁酮和正丁醇提取物具有强心作用(直接作用于心脏,而不通过β1受体),诃子中的诃子素具有罂粟碱样的缓解平滑肌痉挛作用[21],这可能是诃子对抗草乌心脏毒性的依据。辛杨[22]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对生草乌与诃子药对的不同极性提取物中双酯型生物碱成分进行了检测,发现在低极性条件下,诃子会减缓双酯型生物碱的释放,由于人体小肠属低极性环境,且酯型生物碱的主要吸收发生在小肠,当含有酯型生物碱的药物到达小肠时,诃子的存在可以使双酯型生物碱在小肠内的吸收减缓,从而起到缓释和减毒作用。endprint

4 展望

实验室研究表明,在体内外实验中草乌具有明显的心脏毒性,其主要毒性成分为双酯型生物碱,作用机制涉及心肌细胞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诱导心肌细胞凋亡,Na+通道异常致Na+内流等方面;其神经毒性仅体现在体外实验中上。煎煮、烘制以及诃子制或与诃子配伍等均可有效降低草乌的心脏毒性,烘制方法既能减草乌毒,又能保证草乌抗菌、抗炎和镇痛方面的疗效;其中诃子对草乌的减毒作用基本得到证实,但也有其不能减毒或减毒作用弱的实验结果,且诃子能否在降低草乌毒性的同时保证草乌的药效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晓庄.有毒中草药大辞典[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1991:189-198.

[2] 王衍堂.生草乌水提液心脏毒性体内外试验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23-34.

[3] 刘刚,邱俏檬,卢中秋,等.急性草乌中毒兔血浆毒性成分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8,15(4):198-200.

[4] 刘艳,章诗伟,周兰,等.乌头类生物碱对心肌的毒性作用及分子毒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9,24(6):398-400.

[5] 李宏,刘明俊,陈念祖.大鼠乌头碱中毒心肌酶的细胞化学研究(Ⅰ)—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的定位[J].中国法医学杂志,1988,3(4):199-201.

[6] 梁强荣,刘明俊,胡炳蔚.大鼠乌头碱中毒心肌酶的研究(Ⅲ)—线粒体NADHD的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1991,6(2):84-86.

[7] 梁强荣,刘明俊,胡炳蔚.大鼠乌头碱中毒心肌酶的研究(Ⅳ)—乳酸脱氢酶的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定位[J].中国法医学杂志,1991,6(3):140-141.

[8] 韩屾,吕雷,王汉蓉.3种乌头类中药在大鼠体内外的神经毒性[J].华西药学杂志,2007,22(3):286-288.

[9] 何晓娟,王莉,王冲,等.生草乌对小鼠精神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7):1218-122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20-221.

[11] 龚千峰.中药炮制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94.

[12] 刘瑶,彭成.草乌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毒性的相关性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8(1):51-54.

[13] 张宏.附子、川乌、草乌、草乌叶时间、剂量与药效的相关性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5:112.

[14] 柴玉爽,王玉刚,花雷.附子乌头草乌及其炮制品的毒效比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13(5):847-851.

[15] 侯敏,石文宏,盛惟,等.草乌不同炮制方法与急性毒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17(8):30-31.

[16] 杨畅,李飞,侯跃飞,等.诃子草乌配伍与诃子制草乌水煎液中生物碱含量的比较—诃子制草乌炮制原理探讨Ⅱ[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4):130-132.

[17] 李福全,王朝鲁,李志勇.蒙药诃子汤制草乌总生物碱对乳大鼠心肌细胞的毒性作用研究[J].中成药,2012,34(5):823-827.

[18] 乌兰其其格,那生桑.草乌炮制品的药理毒理及药效学实验研究[J].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9,31(5):482-486.

[19] 潘燕,张述禹,侯金凤,等.诃子对大鼠心肌酶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4):382-383.

[20] Lu HR,De Clerck F.R56 865,a Na+/Ca2+-overload inhibitor,protects against aconitine-induced cardiac arrhythmias in vivo[J].J Cardiovasc Pharmacol,1993,22(1):120-125.

[21] 张海龙,裴月湖,华会明.诃子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1,18(6):452-455.

[22] 辛杨.蒙药那如-3味丸复方配伍机理及相关药材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09:36-43.

(收稿日期:2013-11-06)endprint

猜你喜欢
毒性
小心,蘑菇有毒
何首乌临床研究进展与安全应用思考
含砷废水处理技术
补骨脂乙醇提取物小鼠灌胃急性及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毒性中药宜久煎
五色梅的古今论述
关节腔注射用雷公藤甲素微球的制备与毒性评价
聚维酮碘、硫酸铜及氯氰菊酯对漠斑牙鲆幼鱼的急性毒性试验
附子毒性古今认识比较
天麻细粉片毒性及安全性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