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流域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作的若干思考

2014-04-02 15:58郭文哲杨朝瀚
海河水利 2014年4期
关键词:海河节水灌溉

郭文哲,杨朝瀚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天津300170)

海河流域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作的若干思考

郭文哲,杨朝瀚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天津300170)

简要介绍了海河流域水资源基本情况、流域高效节水灌溉现状,科学阐述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必要性,明确指出海河流域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目标、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

高效节水;流域;地下水超采;粮食安全

大力开展海河流域高效节水灌溉工作是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探索治水兴水新模式的具体实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保障海河流域水安全的现实要求。海河流域地跨京、津、冀、晋、豫、鲁、蒙、辽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32.06万km2,占全国总面积的3.3%。为应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展了节水灌溉工作,但受技术条件和国家支持力度等限制,工作进展比较缓慢,近几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水利事业,进一步促进了海河流域节水工作,整体节水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012年流域农业节水灌溉面积达到468.5万hm2,主要在小麦、玉米、豆类等作物上应用广泛。

1 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全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370亿m3,人均水资源量293 m3、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亩均耕地水资源量213 m3,是全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12年海河流域总用水量371.86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占64.4%。供水不足和超采地下水是海河流域缺水的主要体现,而且海河流域农业灌溉呈现用水效率低、局部地区水资源分配不均等劣势。

2 海河流域高效节水灌溉现状

近年来,依托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规模化节水等重点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海河流域各省不断加大农业节水投入和工程建设力度,高效节水灌溉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全流域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约为834万hm2,达到工程节水标准的节水灌溉面积为381万hm2,与有效灌溉面积相比,节水灌溉率达到50%。在节水灌溉面积中,渠道防渗面积78万hm2,管道输水面积227万hm2,喷灌及微灌面积48万hm2。全流域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平均达到0.64。

3 海河流域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3.1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高效节水灌溉工作

2014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并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水利投资700多亿元支持高效节水灌溉等重点项目。自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水利大发展的浪潮;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列为年度经济工作任务之首,而农田水利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条件,可见发展高效节水是在新形势下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继东北地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之后,中国继续在西北、华北地区规模化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作,并编制西北、华北地下水超采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总体实施方案,以指导各地有序推进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从而提高水分生产率、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和降低灌溉定额,实现农业高效用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3.2 海河流域地下水超采现象亟待解决

海河流域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134%左右,处于严重超采状态。一直以来,海河流域农业灌溉对地下水的使用程度较高,使得地下水被大量超采,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大面积的地下水超采区和多个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海河流域平原浅层和山间盆地地下水超采区总面积超过6万km2。面对流域地下水超采的严峻形势,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体制机制是关键,技术是保障。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建立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机制,及时有效地探索创新水价形成机制、工程建后管护机制;在技术方面,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通过发展微灌、喷灌、滴灌等田间工程,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减少农业用水总量,从而达到节水目的。

3.3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是建设海河流域节水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的治水方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海河流域农业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5%左右,在农业方面节水相对于城镇供水和工业用水更有效、更实际、更可行。海河流域要通过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建立起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水利工程建设体系,逐步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管理体系,切实转变全社会对水资源的粗放利用方式,尤其是解决农业用水对水资源过分依赖的现状,通过措施节水、工程措施和管理节水相结合的形式,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巩固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成果。

4 海河流域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目标

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和服务农村水利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积极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工作,为海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管理提供支撑和保障:①加大大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力度,重点解决骨干工程设施不配套、老化失修、渠系不配套、渗漏损失严重等问题,2020年完成大型灌区的节水达标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完成中型灌区节水达标率达到70%以上;②推进小型灌区和井灌区节水改造,解决小型灌区存在灌溉规模小、设施老化、配套不全、用水效率偏低等问题,结合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进行节水改造;③加大田间节水改造力度,大力发展田间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因地制宜发展喷微灌等节水灌溉工程,推广膜下滴灌和膜上灌等田间节水灌溉技术,逐步加大设施农业的比重;④大力发展旱作节水,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和工程等措施,积极推广蓄水保墒等旱作节水技术,扩大节水作物品种和种植面积,努力缓解旱作区水资源供需矛盾。

根据《海河流域综合规划》和《海河流域农村水利管理规划》,到2020年,海河流域节水灌溉面积增加到584.7万hm2,节水灌溉率达到79%,工程措施节水量18.5亿m3,全流域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64提高到0.73左右;到2030年,海河流域节水灌溉面积增加到645.5万hm2,工程措施节水量21.01亿m3,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75。

5 海河流域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

5.1 高效节水灌溉区域发展不均衡

近年来,海河流域节水灌溉总体发展速度较快,但受水资源状况、资金条件等限制,各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资金配套能力强,政府投入多,发展速度较快,技术水平较高,多推广喷灌、微灌等技术;经济条件差的地区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政府投入相对较少,发展速度慢,主要是以管灌为主。

5.2 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和农业面源污染严重

海河流域部分片区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以带动当地经济,虽然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减少了农业用水量,但存在较大的地下水漏斗,如果不及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势必会加剧地下水超采,造成该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在大力推进节水灌溉项目、有效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同时,过度施用化肥、农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膜下滴灌地膜回收难,黑膜白膜满地飞的现象日渐增多,此类高效灌溉引起的农业环境问题较为严重。

5.3 节水灌溉工程管护体制机制尚不完善

(1)部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存在重建轻管现象,工程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对节水工程的科学化管理。有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交由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但是协会的作用发挥有限,工程管理粗放,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

(2)工程管护费用不足。海河流域部分省份的井灌区实行井长负责制或联合承包制,对于一般维护受益户可以自行解决,但是对于工程大修费用则很难承担。

(3)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护运行技术保障不到位。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均推行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但水平参差不齐,由基层水利服务组织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管护工作还存在机制不完善、人员素质不高等多方面问题。

(4)节水灌溉工程配套资金未足额落实。部分县由于财政收入不足,农民经济收入不高,因而资金自筹能力有限,资金配套未能及时落实,影响了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5)农民群众节水意识不强。农民对水资源危机认识还不足,节水意识淡薄,有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田间灌溉仍采取地面灌水技术,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6 对策与建议

6.1 严格按照流域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发展节水灌溉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已正式颁布实施,“三条红线”指标在省级行政区内将逐级分解,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将逐步得到细化及落实。为此,首先做好流域高效节水规划工作,按照水资源状况,分区片调整种植模式并制定高效节水灌溉类型;实现流域内各省用水总量与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必须建立有效的农业用水总量与效率控制制度,做好农业用水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工作。各地应努力做到农业用水总量零增长或微增长,优先选择地表水相对丰富的地区,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区的地下水开采,并着力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6.2 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监管

目前,流域农村水利建设任务面广量多,高效节水重点项目较多,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规模化节水示范项目等正在全力建设中,管理任务十分繁重。流域层面应加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行业监管工作,从项目实施方案编制上开始介入,从流域角度统筹水资源论证,科学规划农业种植产业结构;加大日常建设检查监管力度,督促地方完善建设管理办法,强化管理、规范建设,重点解决好往年各种检查、稽查中发现的前期工作滞后、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不高、工程资金支付进度慢、个别工程拖延建设工期、档案资料不完善等主要问题;完善项目后评估工作,提交高质量的工作报告,为整个流域高效节水灌溉工作当好参谋。

6.3 扎实做好高效节水规划工作

要针对目前流域农村水利工作特点和重点,扎实做好节水灌溉项目规划和大型泵站更新改造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充分发挥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加快技术审查及相关水资源论证工作,为项目的实施打好基础。因地制宜地规划节水灌溉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体现出华北地区的特点、特色。其中,流域西北部高原、山区水资源匮乏,蒸发量大,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重点在调整产业结构上下功夫;中、南部平原以及沿海地区应鼓励中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用于灌溉,并将重点放在提高田间水分利用率上;京津等经济发达地区在灌溉高新技术的引进、试验、推广和引领示范上下功夫,在果蔬基地应结合种植结构、品种等,推动节水灌溉向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6.4 完善节水灌溉工程建管体制机制

(1)加快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考核力度,督促各省市加快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真正做到有正式机构、有固定人员、有办公场所、有稳定经费、有清晰职责,充分发挥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在工程建设、运行、维护及用水管理方面的作用。

(2)采取多种措施,解决配套资金问题。国家要出台相关考核办法,督促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对于贫困市、县地方配套资金确实难以落实的,适当减少配套资金的比例。

(3)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建议通过现场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加强各省(市)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在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促进推广应用。

(4)加强高效节水宣传,不断提高公众节水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体优势,宣传农业节水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典型经验,加强基层技术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节水科技知识培训和实地技术指导,提高全社会对发展节水农业的认识。

TV213.4;S275

C

1004-7328(2014)04-0036-03

10.3969/j.issn.1004-7328.2014.04.013

2014-05-21

郭文哲(1988-),男,硕士,主要从事农田水利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海河节水灌溉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海河水利》2021年总目次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一种临近海河的超深地下室新型防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