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公共服务动机量表的编制*

2014-04-03 09:22李明军刘亚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效度信度量表

李明军刘亚

公共服务动机(PSM)是当前公共管理领域中解释个体从事公共服务是否具有自利之外动机的一种新兴理论。研究发现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特性,公共服务动机在公共部门比在私营部门更为普遍存在[1],并显著地对个体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2]。

迄今为止,学界对于公共服务动机内涵与结构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Perry和Wise于1990年将其定义为“个人主要或完全基于公共机构与组织动机的倾向”[3],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测量公共服务动机的四维度量表:渴望参与政策制、对公共利益的承诺、同情以及自我牺牲[1]。基于文化的差异性等多种因素的考量,Vandenabeele等在Perry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具包容性的定义,认为公共服务动机是“超越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关注更大政治实体利益,并能激励个体在适当时候做出相应行为的一种信念、价值和态度”[4]。Kim与Vandenabeele从理论上对Perry量表进行了修正,将渴望参与政策制定修改为公共参与(APP),体现一种到公共部门谋职、参与决策、参与社团和社会发展活动的倾向,以突出工具性动机的特点;将公共利益的承诺修改为公共价值观承诺(CPV),体现个人追求公共价值观的倾向,突出价值观性动机的特点;对同情心(COM)维度增加了更多适当的新项目,侧重个体与其所认同对象间的情感纽带,以体现出情感性动机的特点;将无私奉献(SS)作为一个基础的操作性维度[5]。Kim与Vandenabeele对公共服务动机的界定被不少学者接受,部分或全部采纳运用于研究中,但他们编制的四维度量表题项数量不稳定,仍处于修订完善之中[6-7]。

我国中小学教师具有典型的公共事业员工的特征,他们承担着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社会重任,解决的是涉及全社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明传承的重大社会公共问题,其工作特性理应包含着更高水平的伦理精神。我们将教师具有的超越自身和小团体利益,关注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能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激励自身按恰当方式行动一种信念、价值和态度称为教师公共服务动机。鉴于现有公共服务动机量表多以政府公务员为被试群体以及中西方文化、制度等各方面的差异和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我们迫切需要编制一份能够反映中小学教师公共服务动机的量表,为进一步研究中小学教师公共服务动机提供工具支撑。由此,本研究将依据Kim与Vandenabeele等提出的公共服务动机结构的四维度理论,结合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工作特征,编制中小学教师公共服务动机量表,并检验其结构和信、效度。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初始测验,随机选取西安市某中学教师53名,其中男教师22人,女教师31人。正式测验选取陕西省西安市、渭南市、商洛市442名中小学教师作为被试,回收有效问卷427份(96.7%)。其中213份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214份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有效被试中初级职称164人,中级职称225人,高级职称38人;教龄10年以下116人,教龄11~20年254人,教龄21年以上57人;男教师108人,女教师319人;小学教师160人,初中教师189人,高中教师78人。

1.2 方法首先编写教师公共服务动机开放式调查问卷,对53名中小学教师进行开放式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从事教育工作内在动机是什么,如何理解教师公共服务动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能体现教师公共服务动机的典型代表事项有哪些,收集量表条目。再次,根据开放式调查结果,同时查阅已有关于公共服务动机量表条目,按照公共参与、价值观承诺、同情心和无私奉献等维度编写和修改题目内容。选择参与开放式调查问卷的10名被试,并邀请6名本专业领域教授或博士,请他们指出表述不清、难以理解或有其它疑问的项目,然后加以修改或删除。最终形成教师公共服务动机问卷的32个预测项目,采用Likert式6点自评量表,从1“完全不符合”到6“完全符合”。

1.3 效标研究工具已有研究表明公共服务动机与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呈正相关[2],因此本研究选用工作投入和教师工作绩效量表作为教师公共服务动机量表的关联效标。其中对教师工作投入测量工具选用Schaufeli等编制的工作投入量表(UWES)[8],分3个维度:活力6个项目,奉献5个项目,专注6个项目,采用Likert式6点计分,本次测量总问卷的α系数是0.918,各维度α系数介于0.752~0.830。对教师工作绩效测量选用由河南大学马云献编制的工作绩效问卷[9],该问卷由工作奉献、任务绩效和人际关系3个维度14个题项构成,采用Likert式6点计分,本次测量总问卷的α系数是0.905,各维度α系数介于0.819~0.861。

1.4 统计处理用SPSS 13.0和Amos 17.0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项目分析将问卷各项目总分由低到高排序,选择前27%为高分组,后27%为低分组,对两组在同一题上的平均数进行差异检验,删除区分度小于0.20的4个项目;计算题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各项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均高于0.32,达到显著水平。

2.2 探索性因素分析对项目分析后保留的28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取样适当性KMO的指标为0.887,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为2557.34,P<0.001,表明适合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使用斜交旋转,根据理论构想并参考碎石图和特征值抽取4个因子,方差解释率为56.95%,删去因子负荷小于0.40的项目以及多重负荷的项目,最终量表保留20个项目,4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公共参与、价值观承诺、同情心和无私奉献,见表1。

表1 主成分斜交旋转因子载荷矩阵

2.3 验证性因素分析使用Amos17.0对20个项目的教师公共服务动机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考察潜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相关和负荷,同时通过拟合指标反映模型的拟合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各项目因子负荷均大于0.4,四因子模型各项拟合指标均好于单因子模型,且达到良好拟合指标的标准,见表2。

表2 中小学教师公共服务动机四因子模型与单因子模型拟合指数比较(n=214)

2.4 信度检验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作为信度指标,结果发现4个因子和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在0.770~0.894之间;用正式量表对西安市某中学和小学142名教师进行间隔4周的再测验,有效量表136份,4个因子和总量表皮尔逊相关系数范围在0.653~0.759之间,符合测量学要求,表明本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见表3。

表3 中小学教师公共服务动机内部一致性信度与重测信度检验

2.5 效度检验结构效度:采用皮尔逊相关考察各因子之间以及与总量表的相关,统计表明,4个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307~0.632之间,呈中等程度的相关;4个因子与总量表的相关在0.734~0.835之间,且高于4个因子之间的相关。这说明量表各因子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各因子又能反映总量表所要测查的内容,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见表4。

表4 中小学教师公共服务动机各因子之间及因子与总量表之间相关矩阵(r)

效标关联效度:选取工作投入量表和教师工作绩效量表作为教师公共服务动机项目的关联效标,统计表明,教师工作服务动机与工作投入(r=0.632,P<0.01)和教师工作绩效(r=0.654,P<0.01)正相关均显著,说明本量表具有良好的效标关联效度。

3 讨论

中小学教师公共服务动机量表是依据Kim与Vandenabeele等提出的公共服务动机结构四维度理论,结合我国中小学教师实际工作状况,在文献分析、开放式调查问卷及专家评判的基础上形成的量表,初始问卷共32个项目。经过项目分析,剔除区分度小于0.20的4个项目,剩余28个项目;再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4个因子,剔除因子负荷小于0.40的项目以及多重负荷的项目,最终量表保留20个项目,方差解释率为56.95%,高于50%;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四因子模型各项拟合指标均好于单因子模型,达到良好拟合指标的标准,这表明本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说明中小学教师公共服务动机结构维度与理论构想相一致,验证了Kim与Vandenabeele理论模型结构的合理性和较高的适应性。

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和重测信度作为量表信度指标,统计发现4个因子和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重测信度均符合测量学要求,表明本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通过计算量表各因子之间、因子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以及总量表与教师工作投入、教师工作绩效的相关,发现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均达到测量标准,表明本量表具有较高的效度。

因此,可以认为中小学教师公共服务动机是一个由公共参与、价值观承诺、同情心、无私奉献4个因子构成的多维度结构,在此基础上编制中小学教师公共服务动机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中小学教师公共服务动机的心理测量工具,用于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领域的研究。

[1] Perry J L.Measuring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An assessment of construct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1996,6(1):5-22

[2] Bellé N.Experimental evidenc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and job performance[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12,73(1):143-153

[3] Perry J L,Wise L R.The motivational bases of public service[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90,50(3):367-73

[4] Vandenabeele W.Towards a theory of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An institutional approach[J].Public Management Review,2007,9(4):545-556

[5] Kim S,Vandenabeele W.A strategy for building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ly[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10,70(5):701-709

[6] Kim S,Vandenabeele W,Wright B E,et al.Investigating the structure and meaning of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across populations:Developing an international instrument and addressing issues of measurement invariance[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12,23:79-102

[7] Kim S.Does person-organization fit matter in the public sector?Testing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person-organization fi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and work attitudes[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12,72(6):830-840

[8] Schaufeli W B,Salanova M.The measurement of engagement and burnout:A two sampl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tic approach[J].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2002,3:71-92

[9] 马云献.高校组织气氛及其与教师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5

猜你喜欢
效度信度量表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平衡损失函数下具有两水平共同效应的信度模型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问卷是否可信
——基于体育核心期刊论文(2010—2018年)的系统分析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语言测试效度与公平性研究*
Beep test评估11~15岁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效度研究
谈高效课堂下效度的提升策略
巧用模型法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