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

2014-04-03 09:23岳玲梅王聪哲冯倩蒋克张超张莉梁晓亮马文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8期
关键词:男护士精神科健康状况

岳玲梅王聪哲 冯倩 蒋克 张超 张莉 梁晓亮 马文有

精神科护理人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他们是与精神病患者接触最密切的医务人员,他们日夜守护患者,将瞬息变化的病情报告医生,提供可靠的临床参考信息,同时还要了解患者的症状特点、疾病诊断和治疗,对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专业护理。因此,精神科护理人员在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关系到医院的医疗护理水平,而且对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亦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的分析,为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人格完善,保证医院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随机抽取我市精神病院临床一线护理人员139人为研究组,性别:男56人(40.29%),女83人(59.71%);年龄范围:22~59岁,平均年龄(36.27±9.12)岁;文化程度:中专21人(15.11%),大专62人(44.60%),本科56人(40.29%);职称:初级职称(士)31人(22.30%),初级职称(师)56人(40.29%),中级职称47人(33.81%),副高职称5人(3.60%);婚姻状况:未婚29人(20.86%),已婚105人(75.54%),再婚5人(3.60%)。

1.2 方法采取症状自评量表(SCL-90)[1]、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2]以人机对话的方式对受试者进行测试。

1.3 统计处理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对精神科护理人员SCL-90和全国常模[3]比较,精神科护理人员的SCL-90总分和各因子得分中,除躯体化因子无统计学差异外(P=0.073),其余都明显低于全国常模的水平,差异极为显著(P<0.01),提示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全国常模水平,见表1。

表1 精神科护理人员和全国常模心理健康状况比较±s)

表1 精神科护理人员和全国常模心理健康状况比较±s)

注:*P<0.05,**P<0.01,下同

tP总分112.3926.65129.3638.76-5.6570.000项目护理人员(n=139)全国常模(n=1388)**躯体化1.2950.3661.370.48-1.8200.073强迫1.360.3311.620.58-7.0600.000**人际障碍1.3050.3371.650.61-8.2970.000**抑郁1.270.3901.500.59-5.1380.000**焦虑1.2180.3181.390.43-4.8190.000**敌对性1.300.3961.460.55-3.5600.001**恐怖1.120.2541.230.41-3.7570.000**偏执1.170.3201.430.51-7.0910.000**精神病性1.140.2771.290.42-4.7610.000**

2.2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人格特征情况将精神科护理人员16PF按性别分别与中国成人男女常模[2]比较。

2.2.1 男护士与中国成人常模(男)比较男护士在因素F(兴奋性)、因素Q3(自律性)上的得分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在因素L(怀疑性)、因素Q4(紧张性)上的得分低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2 女护士与中国成人常模(女)比较女护士在因素A(乐群性)、因素C(稳定性)、因素F(兴奋性)、因素G(有恒性)、因素M(幻想性)、因素N(世故性)、因素Q3(自律性)上的得分高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在因素L(怀疑性)、因素O(忧虑性)、因素Q1(实验性)、因素Q2(独立性)、因素Q4(紧张性)上的得分低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2.3 精神科护理人员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分析16PF中L(怀疑性)、O(忧虑性)、Q4(紧张性)、X1(适应与焦虑型)因素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成显著正相关;C(稳定性)、E(恃强性)、F(兴奋性)、因素G(有恒性)、H(敢为性)、Q3(自律性)、X3(安详机警型)、Y1(心理健康因素)、Y2(专业而有成就者)因素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成显著负相关,见表4。

表2 男护士和中国成人常模(男性)16PF比较(±s)

表2 男护士和中国成人常模(男性)16PF比较(±s)

项目男护士(n=56)中国常模(n=567)tP A10.88±3.36410.02±3.271.0170.325 B8.44±2.1288.65±2.61-0.3990.695 C16.94±3.82015.00±3.952.0290.061 E13.38±4.31912.77±3.600.5600.583 F16.63±4.82912.39±4.403.5080.003**G13.88±3.49512.63±3.311.3380.021 H13.88±6.68211.07±4.431.6790.114 I10.13±3.3849.65±2.950.5620.583 L8.63±4.06410.95±3.06-2.2880.037*M12.00±4.48710.89±3.510.9900.338 N9.81±3.3519.66±2.750.1820.858 O6.75±4.4808.53±3.64-1.5890.133 Q110.31±3.19811.50±2.91-1.4850.158 Q211.56±3.28612.95±3.34-1.6890.112 Q314.06±3.08712.16±3.582.4650.026*Q48.44±4.08210.78±4.01-2.2950.037*

表3 女护士和中国成人常模(女性)16PF比较±s)

表3 女护士和中国成人常模(女性)16PF比较±s)

项目女护士(n=83)中国常模(n=469)tP A12.14±3.15610.90±3.233.1250.003**B9.21±1.6578.90±2.141.4670.147 C15.33±4.94513.75±3.962.5410.014*E10.97±4.04411.70±3.58-1.4360.156 F14.83±5.62412.84±4.792.8020.007**G13.37±3.26912.46±3.142.1970.032*H10.87±5.10110.47±4.640.6270.533 I10.90±2.76310.68±2.910.6460.521 L7.95±3.03410.23±3.24-5.9580.000**M13.06±2.68112.23±3.362.4670.016*N10.95±2.8089.94±2.952.8620.006**O8.63±4.1449.99±3.84-2.5960.012*Q19.25±3.03211.19±2.90-5.0680.000**Q210.49±2.98311.65±3.21-3.0810.003**Q314.49±3.02112.24±3.765.9170.000**Q47.86±3.33011.75±4.21-9.2770.000**

表4 精神科护理人员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r)

3 讨论

通过对精神科护理人员的SCL-90测试,发现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优于一般人群。这与国内一些学者姚光茹、阳中明的研究结果相似[4-5],他们也发现精神科护士的心理状况较好。而国内的黄丽英认为精神科护士的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及躯体化症状、强迫、焦虑、恐怖、抑郁、敌对及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水平[6],李冬杰也发现精神科护士在SCL-90的9个因子中,除了躯体化外其它因子均高于全国常模[7],本研究结果与之差别很大。分析原因,可能与精神科护士具有精神疾病专业知识和长期护理精神病人的经验,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增强了心理应激能力,从而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5]。

精神科男护士的人格特征较中国常模人群更具“轻松兴奋,随遇而安,对人对事热情而富有感情;知己知彼,自律谨严,能够合理支配自己感情行为”,“信赖随和,顺应合作,易与人相处,不与人角逐竞争,顺应合作;心平气和,闲散宁静,知足常乐,但也可能有些疏懒,缺乏进取心”的倾向。

精神科女护士的人格特征较常模人群更具“外向、热情、乐群;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轻松兴奋,随遇而安,对人对事热情而富有感情;有恒负责、做事尽职;精明能干、世故;知己知彼,自律谨严,能够合理的支配自己的感情行为”,“依赖随和,易于人相处;安详、沉着、有自信心;保守、墨守成规,尊重传统观念与行为标准,不愿尝试探求新的境界;附和众议,不愿独立孤行;心平气和,知足常乐,但也可能有些疏懒,缺乏进取心”的倾向。

在男女护理人员的人格特征中,主要的共同特征是“对人对事热情而富有感情,自律谨严,能够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感情和行为,顺应合作,易与人相处”等,这也是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一个基本的职业要求。另外,精神科护理人员的人格特征还具有“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保守、墨守成规、缺乏进取心、不愿探求新的境界”的特点,其原因可能与长期面对形形色色的精神疾病患者,使得护理人员更加珍惜平常人的生活,容易安于平淡而稳定的现状,缺乏探索精神有关;另外也与精神科护理人员长期处于相对闭塞的工作环境,接触的对象比较单一,人际交往范围狭窄有关。

通过对精神科护理人员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提示具有怀疑刚愎、忧虑抑郁、烦恼自扰、紧张困扰、焦虑性强人格倾向的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欠佳;而具有情绪稳定、轻松兴奋、敢作敢为、自律谨严、安详机警型等人格倾向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而且这样的护理人员大多觉得自己专业而富有成就感[8-9]。

总之,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建立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档案,不仅有助于护理管理者全面、动态地掌握每个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而且对于护理人员的自身发展和精神病人的护理和康复均十分必要。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31-35,375-378

[2] 戴忠恒,祝蓓里.Cattell-16PF修订卡氏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993:1-21

[3] 金华.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

[4] 姚光茹,罗园园.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6):430-430

[5] 阳中明,沈曦.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5):588-588

[6] 黄丽英.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干预对策[J].护理实践及研究,2010,7(2):103-104

[7] 李冬杰.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应对[J].护理实践及研究,2007,4(2):3-5

[8] 岳玲梅,马文有,王聪哲,等.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4):570-573

[9] 胡晓辉,马文有,岳玲梅,等.精神专科医院不同职称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5):692-693

猜你喜欢
男护士精神科健康状况
体适能训练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实验研究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乐山市在职男护士健康素养水平调查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男护士渐成“香饽饽”
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状况调查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