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室调查结果谈教育技术培训的改进与完善

2014-04-03 05:58张晓华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年7期
关键词:技术培训使用率实验室

张晓华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 北京 100083

21世纪初,随着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数字语言实验室逐步替代原有的模拟语言实验室,广泛应用于高校教学。数字语言实验室系统是符合数字化时代特点的、具有多项新颖特性的专业化语言教学设备。它是建立在以太网结构基础之上,符合标准IP协议,并将音视频多媒体处理技术、核心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与嵌入式系统设计完美结合的教学设备。为了适应教学的发展,我校自2005年以来,先后引进了18套数字语言实验室,基本满足了教学需求。经过多年来教师的广泛应用、教辅人员的服务保障和设备的实操培训,设备的利用率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有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年的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分析并找出改进的相应对策。

2013年9月,我校网络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采用“数字语言实验室使用情况”调查表对授课教师进行调查。首先,经过多次修改,确定了以实验室操作功能为基础的、方便教师填写的调查表。其次,确定调查对象为数字语言实验室的授课教师。再次,通过说明情况打消教师的顾虑,尽可能提高调查表的回收率和信息的真实性,提高调查的效度与信度。

1 数字语言实验室的教学定位

数字语言实验室虽然功能强大,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并非所有的语言课程都安排在该类教室中进行。数字语言实验室适合语言教学的哪些环节,这是教师以及教学辅助人员必须把握的。只有对实验室的功能有一个大致了解,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对数字语言实验室使用情况调查表的数据整理,我们绘制了3张图表(如图1~图3所示)。

图1 教师授课语种统计

图2 教师授课课型分布

图3 教师授课课型排序及利用率累加

从图1~图3,我们大致了解了数字语言实验室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1)由图1可知,数字语言实验室适用于不同语种的语言教学,即使是非拼音文字的汉语亦有用武之地。所以,凡是从事语言教学的教师,都应对该类设备的功能有所了解。

(2)数字语言实验室虽然适用于不同语种的教学,但针对的课型有所侧重(如图2所示):听说课(利用率52%),综合课(利用率26%),读写课(利用率9%),翻译课(利用率7%),人文课(利用率7%)。这是教师在申请硬件教学设施时,应该考量的重要参数。

(3)图3借用了帕累托图和帕累托法则的数据分析方法。不同课型的使用数量按照大小顺序绘制直方图;再对课型使用率进行累加,累加使用率以80%为参考标准。由图2和图3我们可以发现,数字语言实验室更适合语言的听说、综合和翻译课型。从教育技术培训角度讲,这部分教师是我们首先关注的群体。

2 数字语言实验室的功能定位

图4是对数字语言实验室各项主功能使用率的排序;图5和图6是在主功能排序的前提下,对分功能进行的排序。从图4~图6可以看出,教师热衷使用实验室哪些教学功能,而这些统计数据无疑对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技术培训是有参考作用的。

图4 教室各项功能模块使用率排序

图5 各项功能模块及对应的子功能模块使用率排序(分表1)

图6 各项功能模块及对应的子功能模块使用率排序(续分表1)

同时,教学软件功能模块及对应的子模块使用率的分布情况,也基本反映了目前教师授课掌握设备功能模块和对应子模块的能力。

(1)媒体广播、数字影音、单人示范/多人示范、插话/单独对讲/监听、课堂录音、分组会话的6项功能使用率超过50%,表示这些功能的操作方法教师授课时基本能够熟练掌握,具有通用性。

(2)考试系统、课文讲解、随堂测试、自主练习、翻译练习、口语聊天室、学生端“举手”、电话交流、录制随堂语音教案、同声传译、多频道广播等11项功能的使用率小于36%,这部分功能使用率较低,表示教师授课时不能熟练掌握或者因为不会使用而没有使用,所以具有特殊性。

(3)从图4~图6可以看出,教师在授课时能够对该模块进行简单操作,但对于子模块的复杂操作掌握得不够,因此使用率普遍偏低。另外,反映出教师对考试系统、课文讲解、翻译练习、随堂测试4部分模块了解得不多,课堂使用率不高。

3 对实验室外围设备的需求

图7主要反映了教师对数字语言实验室中其他设备配置与教室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此外,通过整理教师在调查表中文字书写建议,归纳出:(1)教师希望了解的功能依次为:考试系统、自主学习、同声传译、口语聊天室、电话交流。(2)数字语言实验室因其(语音)互动性功能,双机界面与单机界面(多媒体教室)的体验是不同的。(3)了解Newclass系统的升级换代情况,只有掌握最先进的教育技术,并把它与先进的教学方法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4)同声传译功能,不是不想用,而是不会用。(5)实验室设备日常维护、修理需加强。

图7 设备需求调查

4 针对调查表的教育技术培训

通过对数字语言实验室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教育技术培训的思路与方法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技术应用与教师培训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环节,培训的目的是让教师更多地了解技术、使用技术。技术要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并带来真正效益离不开教师,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教育技能培训是推进教学深层次变革的关键环节,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4.1 教育技术培训的思路与方法

(1)教育技术培训必须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转变传统观念,将培训位置前移,即从教师具体使用的设备开始,数字语言实验室使用情况调查是最好的佐证。要结合软件功能系统介绍,根据教师的需求设计培训内容;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激活教师的潜在需求;克服培训与教学实践间的“虚焊”与“游离”。

(2)教育技术培训必须从转变教师的理念入手并使之成为经常性的工作。教育技术培训要找到技术与教学的结合点,要充分认识教师使用技术的过程是一个对技术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调查、需求分析和针对性培训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

(3)教育技术培训方式必须将集中化与个性化有机结合。强调因地制宜解决不同教师对技术的不同需求,是我们本次调查最深刻的体会;培训要帮助教师更多地了解设备的具体功能,认识使用技术带来的益处;帮助教师认识技术如何支持其当前的教学实践。

(4)教育技术培训必须建立丰富与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囿于旧的习惯及经验,教师往往忽视教育技术的整体培训。为此,编制单机版及网络版等不同的多媒体培训教材(包括方便教师使用的卡片式说明),可以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培训时间和空间,使培训形式多元、方便、实时、随机;同时,树立运用技术教学的典型,以教师交流的方式丰富培训模式。

通过经常性的、建立在调查基础上的教育技术培训,可以解决教师使用设备的实际需求,使广大教师逐步认识到,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等于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追求技术的先进性不等于追求教学的先进性;只有将技术潜力转化成解决教学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手段;只有将教学和技术结合在一起,教育技术培训才会成为探索教学的组成部分,并产生真正的教学价值。

4.2 教育技术培训的内容完善

从不同层面看,教育技术培训工作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理论知识的培训。主要任务是通过对高校教师的培训,使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取得显著进展,使高校应用教育技术的认知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逐步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和制度,以适应教育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不断满足教师教学提高的要求。目前,我校网络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承担着教育技术培训和培训证书颁发工作,培训内容依照教育部下达的统一培训大纲,结合教学实际,讲述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方法。

(1)了解信息技术对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模式、方法的变革与促进作用,建立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2)熟练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如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

(3)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如教与学的基本原理、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

(4)推进教育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这些工作,久而久之会无意识地进入程式化,调查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应适时调整培训的思路与内容,并更多地融入一所学校的个性化需求中。

二是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目的是利用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整个过程需要教与学、人与设备的密切配合和高度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主要任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结合本校教室设备种类进行专门训练活动,它是通过有组织的或有指导的方式使教师获得与课堂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教学设备、教学软件的熟练掌握和操作能力的过程。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是一项不断改进与不断更新(即设备的更新或升级)的教授方式,目的是针对教学所特有的专门性问题,通过实践性的训练方式所采取的旨在缩小目标与现状间潜在差距的措施,重点是提高教师满足教学授课需求的能力,强调教学能力的提升与物化。能力培训是一种实践性的学习。

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关键是要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必须具有的能力,对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起到提高作用。应用教育技术正是改变教与学方式的有效途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围绕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而展开的。数字语言实验室教学软件(Newclass)功能中的媒体广播、数字影音、单人示范/多人示范、插话/单独对讲/监听、课堂录音、分组会话的6项功能模块及对应的子模块应当作为教师岗位能力培训考核的通用性的主要培训内容,尤其是新任教师在使用数字语言实验室教学设备之前,都要掌握这6项功能,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能力证书后上岗。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授课时达到基本教学要求。

数字语言实验室教学软件(Newclass)功能中的考试系统、课文讲解、随堂测试、自主练习、翻译练习、口语聊天室、学生端“举手”、电话交流、录制随堂语音教案、同声传译、多频道广播,这11个功能模块及对应的子模块作为特殊性分类单元内容,根据教师授课类型及教学应用内容的不同需求,针对11项功能分别制作出培训课件类型的使用说明书,上传至网上,教师可以下载所需要的内容,要求教师在取得操作能力证书之后,每年参加一两项单项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在操作能力证书中添加单元功能考核合格的注册。逐步使教师对11项功能不断熟悉与掌握,以达到熟练应用的效果。

单项培训课件采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通过视频方式把此模块及对应的子模块操作程序及操作步骤演示得清清楚楚并配上文字叙述,让教师通过课件并结合实际操作,达到熟练掌握此模块及对应的子模块的操作方法的水平。另外,教学辅助技术人员根据多年的实际经验及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对于操作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误操作等产生的故障排除方法也通过课件为教师展示,方便教师学会处理异常情况,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另外,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不仅承担着让教师熟练掌握数字语言实验室教学软件的操作能力的重要任务,还要考虑教学应用及教师对教学软件升级或改进的需求与设备教学软件产品厂家洽谈软件升级事宜,督促厂家软件升级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育技术培训的方法与服务的模式要不断探索与提高。

[1] 祝智庭.教育技术培训教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 宫强主.多媒体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专业适用)[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

[3] 赵勇,雷静.国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11-15.

猜你喜欢
技术培训使用率实验室
怀仁市:举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
三大智能灯光技术培训于CIT2021展会期间举行
陕西千阳:春耕备耕抓上手 技术培训走在前
SBS结合CBL在听力学技术培训中的应用与实践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