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的困境和编辑工作

2014-04-04 13:50
关键词:办刊策划学报

杨 勇

(三峡大学 期刊社,湖北 宜昌 443002)

学术期刊承担着探索学理、繁荣学术、承续文明的崇高使命,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学术期刊的定位面临着新的挑战,甚至是严峻的生存困境。学术期刊传统的办刊思路和编辑思维都需要做出调整,这对编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学术期刊的定位及面临的困境

毫无疑问,学术期刊应该正确定位在“学术”两字上,这是它区别于一般期刊的本质属性。所谓“学术”,指专门的、有系统的学问,即学问之术。学术是人类理性认识的系统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光,其价值在于探索性和创新性。学术以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为己任,所谓“学术者,天下之公器”。学术期刊创造的不是一般的精神产品,而是一个国家文化、文明的传承。明乎此,我们对学术期刊的要求就应该是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不是追求经济效益,以期刊发行量为考量指标严重背离了学术期刊的宗旨。不顾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学术期刊的特殊属性,搞一刀切,不切实际地将学术期刊同其他期刊一样转企改制,推向市场,这是对一个国家文化和文明的不尊重。当然,学术期刊的改革势在必行,这既是业内共识,也是主管部门的改革思路,但这与市场化无关。

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学术期刊追求社会效益这一特殊性决定了它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困境。同时,我国学术期刊自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影响了它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第一,学术期刊大多是一种粗放经营,缺乏个性塑造,这就是为人们所诟病的同质化现象。千刊一面,少有特色。高校学报特别是地方高校学报大多在栏目设置上不顾自身实际盲目追求大而全,没有一点地方特色,就比如一桌菜只讲究碗数之多而不讲究菜的口味,怎能吸引食客?还有,栏目的设置随意化,有时候为发关系稿、人情稿而设置临时栏目的情况时有所见。当然,这些年主管部门和相关学会引导学报向特色化方向发展做了一些努力,比如各种级别名栏、名刊的评选,但有特色的学术期刊毕竟少之又少。不注重编辑策划,缺少个性特色,稿件粗制滥造……如此之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术期刊的发展。

第二,对期刊的质量存在认识误区。我们知道,由于学科等因素的影响,影响因子不能完全反映学术期刊的质量,如冷门学科文章的被引频次一般要低于热门学科文章的被引频次,而这却与文章质量无关。期刊评价标准更多的是技术指标,刊文质量考虑的不是很多。但现在有些学术期刊为了完成考核指标,不把精力放在选题策划、组稿、改稿等环节,而是舍本逐末,片面追求引用率。现在,自引和互相引用等期刊操纵行为已引起期刊评价机构的注意。事实上,期刊评价所依据的影响因子等指标只是引用标准,并不能反映学术质量。更有甚者,有的学报在编辑规范方面要求作者要严格遵守本刊物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而对稿件质量却把关不严,不太注重稿件的编辑加工,形式重于内容,真是令人深思。

第三,学术期刊的编辑主动性不强。选题、组稿、审读、加工、发稿、校对是编辑工作“六艺”,其中策划选题和组稿是编辑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但恰恰是许多学术期刊(尤其是地方高校学报)在组稿和选题中缺乏主动出击精神,等米下锅。由于自身条件所限,这些期刊本就在稿源和稿件质量上存在问题,若不发挥编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刊物的质量可想而知。另外,在栏目设置上,贪大求全,广种薄收;在编排加工中,不能锦上添花。

第四,不注重学术期刊的“包装”和经营。学术期刊的公益性、基础性和高知读者群导致其内向封闭性,曲高难免和寡。在注重学术质量的前提下,学术期刊也可以别具一格的风格取胜。学术期刊的形式固然要追求庄重、朴实、典雅,但如果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也会因缺乏时代感而导致读者的关注度不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等、靠、要”心理和财政拨款制度下的“旱涝保收”惰性思维使之缺乏造血功能,无法与市场实现对接。

以上种种问题固然是由体制、历史、社会等多方面因素所导致的,但编辑主体策划意识淡薄是影响学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如何加强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

针对学术期刊存在的上述问题,固然有很多解决的方法,比如改革现有的职称评定办法,考虑设置更为科学的期刊评价标准,向集约化、专业整合方向发展,联合办刊、栏目共建等等。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出路在于提高学术期刊的学术质量,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在此,仅就加强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谈一谈自己的浅见。

第一,调整办刊理念。学术期刊必须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对传统的编辑理念、办刊模式和经营方略进行反思并适时进行调整;否则,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难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办刊理念是编辑出版中所体现的理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在精神上的积淀和升华。其具体表征为办刊方针和编辑思想。学术是精神生命的本质律动,学术探索就是在“已知”的基础上探求“未知”,这就需要一种勇气、精神和责任感。学术期刊是传递知识的载体,同时还具有文化积累和文化创造的意义;学术范式的革命不仅要有学统可依,学脉可寻,更要有思想自觉的积淀和支撑。我们要提倡学术争鸣和对话,注重学术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对学术垃圾和泡沫自觉予以抵制。学术期刊的策划应以提升学术品位、铸造学术精品为宗旨,做到“有学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学术”。学术期刊编辑要做学者型编辑,了解学术前沿,以真知灼见和宽广的学术胸襟和气度来审视和评判学术文化,如此才能承担起参与学术创造和建构的重任。

第二,发挥主编作用。出版界大家邹韬奋说,“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了”。学术刊物的特色表现为区域(地方)特色、学科特色、栏目特色等,一般来讲,主编的风格决定了期刊的风格,所以学术期刊要想在众多的刊物中脱颖而出,主编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栏目的设置到稿件的取舍,从学术热点的把握到对争鸣文章的态度,都与主编的学识和见地密不可分,这就要求学术期刊主编必须对学术和期刊两方面都有了解,两手都要硬,缺一不可。在此基础上,找准自己在期刊市场上的坐标,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品牌风格,通过调研和论证,巧妙设计出独具匠心又具学术导向的品牌拳头产品。现在,有的学术期刊很重视先让主编选稿,然后再送审,这实际上是使主编在定稿阶段的功能前置,高度发挥主编的作用。一定要重视选题策划和组稿工作,这是形成一个刊物特色的前提。

第三,注重形式策划。期刊的形式包括装帧设计、版式、开本、封面、用纸、印刷等各方面,它属于编辑美学范畴,既是直观的欣赏形式,又是无声的载体广告。出版技术的革命给书刊的形式策划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形式设计也日渐多样化,呈现出不同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风格。目前,学术期刊存在排版样式千篇一律的弊端,整期标题字体、字号、位置刻板划一,给人一种呆板、沉闷之感,难以刺激读者兴趣。学术期刊在策划编排时要把握“严”而不“呆”、“活”而不“俗”的原则,使其在规范中具有多样性,充满个性与活力。封面设计要彰显主体,字体字号要和谐有序,排版设计要疏密得当。总之,形式设计既要体现学术刊物不同于文艺性或消遣性刊物的特性,又可以寓教于乐,精心包装;既要突出每一期的主题,又能保持整体协调,实现刊物形象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有的期刊追求形式的变化,装帧设计一年一变,给人新鲜感,但总的风格和样式又相对保持连续性,这也不失为一种思路。

第四,加强市场营销。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性质的公益性和效应的潜在性,由于其发行量少,读者多属高知层消费群体,无法与市场实现直接对接。在市场经济的挑战下,提高编辑的市场策划能力已是当务之急。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的学术刊物,其编辑、校对、出版和发行等环节没有明确的分工,编辑一身而四任,其结果是什么都差强人意。其根源在于我们的认识误区,以为学术期刊的公益性决定了它与市场无关,更遑论市场营销。

[1]张西山.学术期刊的编辑和策划浅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4).

[2]王凤珍.论主编办学术期刊理念的更新[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学版,2004(6).

猜你喜欢
办刊策划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致敬学报40年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本期策划
坚持开门办刊,讲好行业故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