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价值·时代精神·教育理念——考量语文课本中“鲁迅作品”的入选标准

2014-04-04 13:50
关键词:鲁迅

刘 璐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 116000)

鲁迅作品在中学课本中已经“躺”了将近一个世纪,“数量最多时曾达到三十多篇。”上世纪20年代初,鲁迅作品作为第一批现代白话文作品而进入中学语文课本。此后,几乎各套中学语文课本都入选了相当数量的鲁迅作品。鲁作记录了“中国民族心灵史”的精神核心和发展脉络,但是在21世纪信息和数字的洪流中,“如何确定鲁作选录标准”、“如何使学生在对其有足够兴趣的同时领会其中的精神内涵”,已成为一个重大的学术问题。

随着思想界、文化界的“改革开放”,对于“鲁迅作品该不该被收入中学课本”、“该收录多少篇”、“该收录哪几篇”……诸如此类相关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对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纷纷参与进来,展开深入的探讨。然而所论虽宏,却无有定论。对此笔者不揣浅陋,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笔者看来,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回答应该有一个切入点:即我们收录鲁迅作品作为中小学教材篇目的目的是什么?正是对此一问题的解答才决定了我们要不要“将鲁迅作品收入课本”、要“收录哪几篇作品作为学生的必读篇目”等问题的思考与择定。结合鲁迅作品的文学价值及当今中国的教育现状,本文认为应该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第一,从文学本身出发,考量“鲁迅作品的文学价值”,这是最本质、最核心的入选标准;第二,结合时代精神,考量“鲁迅作品的时代意义及其精神影响”,这是最深层、最潜在的入选标准;第三,考量“教师的教育思路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方式”,这是最基础、最实际的入选标准。分论如次:

一、文学价值

我们从文学本身出发,先来考量鲁迅作品的“文学价值”,这是最本质、最核心的入选标准。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无论鲁迅穿着什么样华丽的“外衣”,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从根本上说他就是一个文学家,一个作家。其作品,无论是好是坏,无论评价是高是低,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首先是“作品”的、“文学”的。就其文学性来说,鲁迅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成就,饱含着特殊的审美情趣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表现为:其一,善于挖掘和揭露生活中的“阴暗面”,在讽刺、批判中表现正面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我们现代的流行语“正能量”。也就是所谓的“以丑写美”的写作方式。其二,典型化写作方法灵活运用。具体表现为:“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人”的典型化的人物刻画方法;注意场景、气氛的勾勒和渲染,表现出浓郁的地方风光和民俗民情的典型化的环境描写方法。其三,白描手法的广泛运用,更是经常采取“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方法,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挖掘和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其五,结构形式丰富多样。鲁迅被誉为是中国文学“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其作品中尽量减少叙事成分,淡化、虚化故事情节,调动一切艺术手段突出人物精神世界,“看——被看”、“离去——归来——再离去”等都是他创造的经典结构形式。这些写作技巧和表现方式是中学生们都应该学习的。对于这一方面,我认为以下几篇鲁作可选入中学课本:《孔乙己》、《祝福》、《社戏》。当然这几篇比较具有典型意义,实质上这些手法是贯穿在所有鲁迅作品之中的。

《孔乙己》,作者是以“一个人”象征了“一类人”。塑造了封建社会没落知识分子孔乙己的典型形象,他穷困、潦倒、迂腐而麻木,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摧残下最终成为可怜又可笑的的“寄生虫”的滑稽形象。作者是在抨击封建的落后社会对苦难者的漠视和谴责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中,表达对理想社会的追求。《祝福》中,对“祥林嫂”的三次外貌刻画,特别是“眼睛”的描写:“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第一次),“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第二次),后来当祥林嫂捐了门槛回来,“眼光也分外有神”(第三次)。鲁迅先生仅仅通过外貌及情态的刻画,揭示人物不同阶段的心理,一个特殊的眼睛,一个别样的眼神,充分展示了祥林嫂从善良做人,勤快耐劳,到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从坚忍顽强,到麻木迟钝,只求死后平安的悲苦命运的轨迹。它概括了祥林嫂一生的不幸,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形象地表现了祥林嫂被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一步步逼到绝境的过程,可谓是“一圈眼神细刻画,写尽人生悲苦命”。《社戏》则是环境描写和风俗刻画的“完美结合体”。作者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具体来说,色彩的运用如豆麦的“碧绿”;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鲁迅还运用各种比喻、拟人等手法,如表现船行之快,用远山来陪衬,“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另外,他的文章中还有很多的地方风俗,“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通过各色的景物、风俗描写和渲染,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只属于鲁镇的“风俗画”。

二、时代精神

结合时代精神,考量“鲁迅作品的时代意义及其精神影响”,这是最深层、最潜在的入选标准。换句话说,也就是他作品中的精神和思想对我们现时代的人生意义。鲁迅是“五四”前夜走上中国文化舞台的主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中最清醒的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由于时代的原因,鲁迅思想中更多的是革命的彻底性和斗争的坚定性,“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这是1940年毛泽东同志对鲁迅的评价。鲁迅的许多作品总是在不停地搜索着“敌人”的影子。他教育人们绝对不要相信爱心、善良、真挚等一切神圣的东西,因为它们都是虚假的,唯一的功能就是帮助历史扼杀生命。因此许多专家学者认为鲁迅作品中缺少“爱”,不适合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当然,对于这一点我们并不能否认,因为在当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下和抗日战争时期对文化工作者的希望和要求下,对于作家作品的评价,首要的标准是统治阶级政治思想的传播和对革命斗争的积极作用。但是其作品中的很多“正能量”是不容我们忽视的。比如“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激烈的反抗意识”、“清晰的批判意识”、“沉重的忧患意识”等等。联系当前的社会状况:外来思想、文化泛滥,我们必须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守护我们的“根”,维护民族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必须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必须有沉重的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时刻铭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对于这方面,我认为《阿Q 正传》《藤野先生》《狂人日记》可选入中学教材。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反语”,讽刺的修辞手法的广泛运用,侧面传达出强烈的爱国思想。可以说,文章的每一处无不透露出鲁迅对祖国的深沉的爱,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决心和所做的努力。比较典型的就是在开头:“有些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揭示了部分中国国民既不想剪辫子又怕外国人嘲笑的心理和效忠满清王朝的政治倾向,糜烂的精神状态。再往下“也有解散辫子的,盘的平的……实在标致极了。”这里是反语,“标致”一词用得简直惟妙惟肖,是一个非常直接的“讽刺”,表达了鲁迅对清朝留学生的厌恶愤懑之情,也从侧面表达了爱国之情。后来的匿名信风波和电影幻灯片事件,表达思想更为明显,“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当然就是反语,表达对对方错误思想的强烈抨击愤慨。“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使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伤害,表达了极其沉痛的情感,从那时起,鲁迅的意见变化了,弃医从文,立志拯救中国人民的精神。在这方面,《阿Q 正传》和《狂人日记》可以看作是一个系列。《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发疯”的故事,狂人所看到的世界、狂人的意识、狂人的思想,描绘了旧家族的“吃人”问题;《阿Q 正传》中的灵魂自食、“精神胜利法”,无不充满了对旧的封建社会的落后腐朽制度、对麻木愚弱的国民的失望、痛心与批判,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鲁迅内心的悲哀与忧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国民精神处于蒙昧状态,就绝无振兴的可能。《阿Q 正传》等小说,便都是基于改变人民精神面貌这一崇高的宗旨而创作的,他以自己的小说创作来为改变民族命运贡献力量,他认为,只有改造国民性中的弱点,改变民众的精神状态,改变民众的封建思想,中国社会才能有前途,才会进步,才会发展。

三、教育理念

考量“教师的教育思维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方式”,这是最基础、最实际的入选标准。对于学生来说,一方面由于鲁迅的作品处于古文向白话文过渡的阶段,所以学起来晦涩难懂,可感性、可知性不强。很多文章实在可谓是“文笔不畅,难以琢磨”。另一方面则是政治革命性太强,让每天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感同身受,因此不能领会其中的精髓。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就是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接受能力进行选取。我个人认为,初中阶段可以选取一些比较易懂、比较“明朗”、与学生生活比较密切、易引起共鸣的作品,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风筝》等,这类作品相对于政治性很强的那些篇目,给人的感觉更“单纯”、“稚嫩”,如“踩了弟弟的风筝”、“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在三味书屋里,先生严厉的教诲”等等。对于高中生,思想渐渐成熟,考虑问题比较有深度,可以学习《药》《纪念刘和珍君》等篇目。无论是在写作上还是在思想教育上都值得大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学习。

另外不得不说的一个问题,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授课方式,对于同学们的学习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由于《教学大纲》的“硬性规定”,使得老师有一种先入为主的经验思维,在解读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走入“政治思想教化的轨道”,长期如此,则僵化了教育者和学习者的思维,扼杀了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的、个性的解读和理解,使得“教师怕教,学生怕学”,师生都厌烦鲁迅作品。虽然“文以载道”,但是对于文艺作品的“道”进行过度的解读,则出现晦滞艰涩和脱离实际的感觉。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在教授的时候采用一些新的方法、方式,拓宽同学们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四、结语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是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中国经济和政治在世界上的地位存在巨大差距,在一定意义上说,经济政治的崛起若缺乏智力支撑和文化认同,终究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这对于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来讲,对于一个正在飞速发展追求民族复兴的国家来讲,是一个关系到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民族要复兴,文化必须复兴。中国文化只有走向世界,在世界文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世界文化大国,中国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强国。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文化教育,在经济政治崛起的同时重视文化的崛起,提高文化软实力。而要做到这点,就要求我们不能抛弃“国粹”,不能将中国文化最优秀的东西不教育给孩子,像鲁迅的作品。笔者认为“鲁迅的作品不能退出中学课本”,但是要考虑到选录过多的问题。的确,我们肯定鲁迅的不可撼动地位的同时,也不能否定其他优秀作家的地位影响。我们不能剥夺大家接触其他优秀作家作品的机会。综合考虑,对于选录的数量以及篇目的问题,笔者认为以上分析的三类中,可以每一类选择一篇或两篇,不宜太多,但是一些典型的作品必须存在。

[1]鲁 迅.鲁迅经典[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

[2]郭婉莹.“鱼”与“熊掌”的选择[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3]彭榕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现状与思考[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

[4]冯光廉,吕 振.再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

[5]宋凤英.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

[6]吴彩云.对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一些看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

猜你喜欢
鲁迅
鲁迅,好可爱一爹
孔乙己
鲁迅虚拟(外一首)
鲁迅《自嘲》句
鲁迅的真诚
阿迅一族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解读鲁迅《呐喊》内部的思想
早期受控之鲁迅的翻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