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传统体育传播障碍的过程模式分析

2014-04-04 13:50鼎,廖
关键词:噪音贵州障碍

王 鼎,廖 萍

(贵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贵阳 550018)

在信息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体育文化的传播和渗透不断地挤压着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致使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前景感到迷茫和忧虑。这种令人堪忧局面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障碍有关。从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的角度出发来剖析民族传统体育传播障碍的成因,对于突破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瓶颈,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与发扬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传播过程模式与贵州民族传统体育传播障碍

传播障碍是指在传播活动过程中,由于传播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如不合理的传播制度、不畅通的传播渠道而导致的传播行为受到障碍[1]。模式一词源于拉丁文(Modus),意思是与手有关的定型化的操作样式,一般通用为方式,后来又从方式中分化出来,意思是指某种方式中的具体定型化的活动方式或活动结构[2]。

贵州民族传统体育传播障碍的成因从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的角度来解析,主要是由传播符号歧义、“噪音干扰”、传播者与传播对象的文化属性差异和传播形式的缺陷等因素构成的。

1.传播符号歧义

符号是人类社会交际、思想传达、情感沟通的文化工具,它包括声音、语言、文字、图像等传播信息的载体。传播符号发出后是离开传播双方独立存在的,当它不能使传受双方产生共同的含义时,就会产生传播的障碍。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重要外在表现形式,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基因和精神风貌。民族传统体育的对外传播对于拓展中华民族的文化影响力,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受历史传统的价值取向及传播空间影响,在跨文化语境当中未能向外界成功地传播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灵魂”。

从符号学视角看,各自文化中的认知体系、规范体系、社会组织、物质产品、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系统都存在着各自的独特性,双方难免会对同一客体给予不同的编码、译码和解码[3]。因此,民族传统体育要成功进行对外传播,就必须发挥好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根据全球化语境的要求和受众的文化语境及思维模式,运用合理的文化编码技术,让受众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理解和认同民族传统体育,从而消除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传播过程中的符号歧义。

2.“技术噪音”和“人为噪音”的干扰

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提出了信息传播中的“噪音”概念,即由于技术故障或技术不完善造成的干扰,并使得发出信号与接收信号之间出现信息失真,造成传播障碍。这一概念,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即“技术噪音”和“人为噪音”[1]。

(1)“技术噪音”的干扰。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播过程中“技术噪音”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传播技术的不完善上。受传播技术的限制,民族传统体育的对外传播还局限于展演形式的单向型传播。一方面,由于缺乏当地媒体的宣传和报道,受众对于民族体育的认知只能停留在个别图片、肢体动作、民族服饰、音乐等碎片化的记忆上,尚不能系统、全面地了解民族传统体育;另一方面,新媒体尚未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对外传播过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人为噪音”的干扰。全球话语权的设置主要掌握在西方强国的手里,西方媒体的舆论导向直接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的对外传播效果。近代中国因闭关自守而日渐式微,“东亚病夫”成为了中国人的代名词,贫穷、落后的中国形象被西方的主流媒体大肆渲染,并呈现给本国的受众,深深地植入西方人的心中。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制度不同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西方媒体在传播过程中对中华民族的形象进行了异化和丑化,导致受众对中国文化形成了“刻版印象”,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知过程中无形地带有偏见和误解。

3.传播者与受众的文化属性差异

贵州民族传统体育多从图腾崇拜、道德伦理、宗教信仰等角度来诠释身体文化,倡导养身思想和中庸之道;西方体育则脱胎于古希腊古罗马竞技体育文化,其文化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个人英雄主义和冒险主义[4]。尽管体育运动更多地表现为非语言行为,且所有的人都能通过一些共通性的可跨越语言障碍的动作来运动,但文化会教人如何使用和理解这些看似寻常的动作及其连接,即非语言行为深植于文化之中[5]。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对外传播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寻找到传、受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是传播者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4.传播形式的缺陷

在古代,由于贵州少数民族大多地处山高水远,交通闭塞,信息滞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主要是人与人、团体与团体的直接传播[6]。到了近现代,民族传统体育大多在拟态环境中借助传播媒介来进行“间接传播”。

毋庸置疑,在民族传统体育的对外传播过程中,纸质媒介和电子媒介发挥了巨大作用。如贵州日报、安顺日报的报道扩大了格凸国际攀岩节的影响,贵州省文化厅的网站宣传提升了已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知名度。但是,地方报纸、政府部门网站的报道受自身报道角度和篇幅的局限,无法向外界全面、系统、深度地解读贵州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节会活动保存了许多古风遗俗,也是民俗世相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介质[6]。特别是发展民俗旅游、体育旅游经济的背景下,各地方政府都下大气力打造民族传统体育节日品牌。如:格凸攀岩节、铜仁龙舟文化节、黔东南州斗牛节、黎平侗族摔跤节等在举办期间都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参与。然而,节会活动大多会受到季节、举办时间、举办场地的限制,在传播过程中无法突破时空界限,这大大制约了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播的范围。

二、结语

贵州民族传统体育传播障碍的构成从传播过程模式理论来分析主要有:①符号歧义。传播者在传播理念上没有与时俱进,未发挥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②“噪音”干扰。一方面受传播技术的限制,民族传统体育的对外传播还局限于展演形式的单向型传播,与受众不能进行流畅的沟通和互动;另一方面由于受占全球主导地位的西方媒体长期误导,受众对民族传统体育尚存在偏见和误解。③文化差异属性。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当中如何探求共通的意义空间是传播者需要思考的问题。④传播形式缺陷。当地报纸、政府机构网站以及节会活动是贵州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传播的主要传播形式。它们都存在着各自的缺陷和不足,如报道角度和报道篇幅的局限、举办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等。

[1]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岳金霞.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及模式[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3]王庆军,方晓红.跨文化对话:中国传统体育国际化的障碍与超越[J].体育科学,2010(6).

[4]徐 烨,刘礼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性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8).

[5]王庆军,方晓红.跨文化对话:中国传统体育国际化的障碍与超越[J].2010(6):14-19.

[6]易巧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播形式与意义简析[J].民族论坛,2009(3).

猜你喜欢
噪音贵州障碍
噪音,总是有噪音!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无法逃避的噪音
贵州,有多美
跟踪导练(四)2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噪音的小把戏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