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中主要渔药简介

2014-04-05 03:43徐连伟郭维士刘红高一娜
黑龙江水产 2014年3期
关键词:渔药呋喃嘧啶

徐连伟 郭维士 刘红 高一娜

(哈尔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黑龙江 哈尔滨150070)

作为杀灭水产动物病原体、提高水产品产量的渔药在过去的三十余年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广大水产品生产、经营者受益良多。但近年来,由于滥用误用,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后果,也危害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加快水产品质检体系建设,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公众健康安全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加快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的提升。本文对目前国内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中最受关注的主要渔药综述如下,以期为广大水产业者提供参考。

1 渔药残留检测中常见药物

目前我国生产渔药品种达500余种,其中常用的约100种。渔药残留中常检测的药物包括:抗菌类药物、水体消毒剂、抗寄生虫药物和抗病毒药物等。

1.1 抗菌类药物

此类品种主要有:土霉素、青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等抗生素类;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甲氧苄氨嘧啶等磺胺类;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吡哌酸、恶喹酸、萘啶酸等沙星类(喹诺酮类)和呋喃唑酮等硝基呋喃类。

此类药物对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目前抗菌类渔药面临着产生负面效应、可导致在水产品中的残留以及耐药性等问题。

1.2 水体消毒剂

常用的水体消毒剂有以下几类:

聚维酮碘(碘伏)、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溴氯海因、二溴海因、二氧化氯、漂白粉等卤素类;甲醛溶液(福尔马林)、戊二醛、乙醇(酒精)等醛类、醇类;氧化钙、氨水等碱类。甲紫、亚甲基蓝、吖啶黄等染料类。

此类药物可起到调节水体理化环境、净化水体的作用。水质和底质的优良对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与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水质改良药物的使用量逐年增加。

1.3 抗寄生虫药物

亚甲基蓝、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敌百虫、溴氰菊酯、甲苯咪唑、丙硫咪唑等。

此类药物一般杀虫广谱,对寄生于水产动物体表或体内的中华鳋、锚头鳋、鱼鲺、车轮虫、三代虫、指环虫、绦虫以及水中的松藻虫、水蜈蚣等均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1.4 抗病毒药物

常用的有病毒灵、盐酸吗啉呱、金刚烷胺、碘伏等。但目前还未能找到真正有效治疗病毒病的药物。

病毒性疾病的症状经常是在病毒增殖高峰过后才表现,用药效果往往不明显,防治效果多不突出。

2 水产品中禁用渔药和限量使用的渔药

目前我国在水产品生产中禁用和限用的渔药主要依据农业部第193号公告和农业部31号令的规定。

2.1 禁用渔药的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93号公告》,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渔药有:孔雀石绿、氯霉素、五氯酚钠、呋喃唑酮、呋喃它酮、己烯雌酚、克仑特罗、沙丁胺醇、西马特罗、玉米赤霉醇、去甲雄三烯醇酮、醋酸甲孕酮、氨苯砜、呋喃苯烯酸钠、硝基酚钠、硝呋烯腙、安眠酮、林丹、毒杀芬、呋喃丹(克百威)、杀虫脒(克死螨)、双甲脒、酒石酸锑钾、锥虫胂胺、各种汞制剂(包括:氯化亚汞、硝酸亚汞、醋酸汞、吡啶基醋酸汞)、甲基睾丸酮、丙酸睾酮、苯丙酸诺龙、苯甲酸雌二醇、氯丙嗪、地西泮(安定)、甲硝唑、地美硝唑。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31号令》除了《农业部第193号公告》中规定的部分禁用渔药外,还规定:地虫硫磷、毒杀芬、滴滴涕、氟氯氰菊酯、氟氰戊菊酯、磺胺噻唑、磺胺脒、呋喃西林、呋喃那斯、红霉素、杆菌肽锌、泰勒菌素、环丙沙星、阿伏帕星、速肥达为禁用渔药。

2.2 水产品中渔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主要依据农业行业标准”NY/T5070-2002无公害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进行判定。渔药种类不同,限量标准也有差异。例如:金霉素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1mg/kg,噁喹酸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3mg/kg。

3 水产品生产常用药物的用药时期

大多数药物在水产动物的整个生育期都可以使用,主要是从量上进行限制。

4 水产品生产中的渔药使用情况

4.1 水产品中常用及可能残留的渔药种类

抗菌药物中主要有孔雀石绿、氯霉素、呋喃唑酮、磺胺类(有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甲氧苄氨嘧啶)、沙星类(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青霉素等。其中,孔雀石绿和呋喃唑酮残留几率最大。这些药物主要在春季和夏季细菌疾病高发时使用,以防治鱼卵的水霉病、幼鱼和成鱼肠炎、竖鳞病等。

水体消毒剂五氯酚钠。春季和秋季鱼池清塘常用这种药物,以杀灭细菌、野杂鱼和螺类。

亚甲基蓝、敌百虫、溴氰菊酯等抗寄生虫药物,可防治鱼卵的水霉病、幼鱼和成鱼的小瓜虫病、车轮虫病、斜管虫病等,在夏季和秋季应用较多。

4.2 渔药使用频率情况

当前,水产养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水产动物的病害也频繁暴发,常常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重治疗、轻预防,没有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目前水产养殖的病害种类多达200种,淡水养殖发病率在10%以上,从亲体暂养开始,使用各种抗菌药和消毒剂已成为育苗和养成的必要程序。春季,由于进行人工繁殖对亲鱼体表造成一定的损伤,抗菌药随之应用;在受精卵孵化期,鱼卵易滋生水霉病,必须用抗真菌类渔药预防和治疗,间隔3d左右进行一次杀菌。在育苗阶段,用药较少。盛夏进入鱼病高峰期,药物使用频率增加,每月进行3次左右预防,发病期要连续给药(3~5d)。进入秋季,气温下降,随鱼病发生减少而较少用药。

4.3 渔药的休药期

渔药的休药期为最后停止给药日至水产品作为食品上市出售的最短时间,即最后停止给药日至残留在动物体内的药物被分解至完全消失或对人体无害的浓度所需的间隔时间。不遵守休药期规定,造成药物在动物体内大量蓄积,产品中的残留药物超标,或出现不应有的残留药物,会对人体造成潜在的危害。休药期随动物种属、药物种类、制剂形式、用药剂量、给药途径及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等不同而有差异。多数渔药的休药期为5~10d,如:敌百虫、三氯异氰尿酸等,少数渔药休药期在30d以上,如:土霉素、磺胺间甲氧嘧啶等。

5 水产品中常见药残的检测方法

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气相色谱法(检测孔雀石绿、氯霉素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磺胺类、亚甲基蓝、沙星类等)、质谱法(检测氟苯尼考等),其次为比色法、荧光法、免疫学技术检测法、紫外吸收光谱法(UV)、红外吸收光谱法(IR)和核磁共振光谱法(NMR)等。除以上常用方法外,在实际工作中有时还要用到:X射线分析法,分子发光法、激光光谱分析法、极谱分析法、离子选择电极法、折射法、旋光和园二色性法等。

水产品中药物残留的快速检测,目前还没有国标方法或行业标准出台。目前,国内对渔药的速测多采用“快速检测试剂盒”法和“快速检测试纸卡”法。快速检测试剂盒法主要检测的渔药有:孔雀石绿、结晶紫、硝基呋喃类等;快速检测试纸卡又称“金标卡”,主要检测的渔药有:氯霉素、沙星类、四环素、甲醛等。

猜你喜欢
渔药呋喃嘧啶
忆知名人物对中医药论断浅谈中草药渔药的研发方向
渔药年产值8亿元,41家兽药GMP企业!凭借“渔药名片”,今年临猗有哪些改变?
紫红獐牙菜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的降糖作用
研究呋喃生成机制助力热加工食品安全检测
四种常用渔药对异育银鲫“中科5号”鱼种急性毒性研究
临猗打造“渔药名片”,渔药之乡将强势崛起,引领中国渔药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N-甲基嘧啶酮类化合物的绿色合成研究
新型含哌嗪-磺酰胺的2(5H)-呋喃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癌活性
1-O-[3-(2-呋喃基)丙烯酰基]-β-D-吡喃果糖的合成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