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的沧州精神

2014-04-05 04:21
关键词:沧州精神文化

韩 丽 梅

(沧州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1)

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格梅有一句名言:“人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伴随着城市的历史进程,每座城市因历史文化、地域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差异,其内在精神特点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在这种情境下,定位、彰显、突出、强化一座城市的城市精神,探讨、塑造城市精神,便成为一种时尚与潮流。如北京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上海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深圳的“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温州的“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等,这些经广泛集纳民意提炼而成的城市精神,彰显了城市市民所认同的理想、价值观和基本信念,是市民整体面貌的体现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在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城市精神对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增强城市市民的凝聚力、提升城市向心力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感知到城市精神的凝练对于城市快速发展的强大助推力,城市精神已经成为城市的生存与发展的灵魂支柱。城市精神的提炼与培育已经悄然成为一个成熟塑造崭新的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在中国城市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呼唤与培育着城市精神。

沧州作为新兴的沿海城市,历来在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发展中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近年来,沧州在河北省统筹发展和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难得历史发展机遇中,在争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排头兵的历史进程中,要想在新一轮的发展经济、壮大硬实力的竞争中抢占先机,必须改变传统思维定势,立足自身优势,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沧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的区位地理优势,提炼与弘扬沧州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沧州精神的特殊作用,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承载能力,充分提升沧州综合发展的文化软实力。

一、新时期沧州精神的内涵与特质

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指的是“一个城市通过市民的精神气质、价值共识、道德素养、审美追求、信仰操守以及生活方式等所体现出来的公共价值和集体意识”,是“城市凝聚力和号召力的生动展现”,更是“市民群体所拥有的气质和秉赋的集中体现”[1]。城市精神是在一座城市漫长的历史演进与变化中逐渐形成的,清晰地镌刻着城市的地域特点与历史文脉,反映了城市市民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与心理导向。城市精神的凝练,对于彰显城市特色,凝聚城市发展力量有着强大的引领与推动作用。

弘扬沧州文化,提炼沧州精神,目的是增强沧州人民的城市认同,提振沧州的“精气神”,更好地为沧州城市发展提供助力支持。沧州是一座有着1 5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临渤海,拱卫京津,扼守京杭大运河与京沪线,历来是战略要地,又因象征着古老文明的铁狮子,被称“狮城”。沧州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从战国时代的杏林圣手扁鹊,到修学好古的献王刘德;从潜心传承《诗经》妙词雅韵的毛亨毛苌,到苦心编纂《四库全书》的一代宗师纪晓岚;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年铁狮镇海吼,到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京杭大运河……古朴厚重的运河文化与热情奔放的海洋文化在古城沧州碰撞交织,培育出鲜明的城市性格,铸就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勤奋上进”、“友爱善良”、“坚韧侠义”、“勇于担当”[2]是沧州精神的核心内涵。

(一)勤奋上进是沧州精神的时代精髓

勤奋为美,上进为荣。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勤奋、自强、厚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沧州精神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脉相承,勤奋上进是沧州精神的时代精髓。沧州辖境古属燕齐,民风素以淳厚勤劳而著称。在沧州这片有着深厚人文积淀的沃土上,几千年的风雨演绎了一幕幕勤奋上进、奋发有为的历史壮举,哺育了一代代贤士人杰。贤宰尹吉甫、睿相刁雍、智臣冯道、重臣张之洞;神医扁鹊、画圣展子虔、地理学家贾耽、实业巨子杨树诚;诗经传人毛苌、才子邢邵、学者纪昀等,都是沧州群杰骄子的代表。受特殊的历史、地理条件所致,沧州在历史发展中曾经历无数风雨与苦难,但是志士先贤身上所传承的勤奋上进的精神在沧州人血脉里激荡。沧州人视勤奋为本分,向上为荣耀,劳动为信仰,勤奋耕作,勤俭兴业,一路艰难跋涉,克服残酷的自然地理环境,创造沧州奇迹。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奋发上进的精神品质是沧州蓄积力量、鼓舞干劲的原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沧州经济实现了农向工的华丽转身,民营经济得到蓬勃发展,打造了系列走向世界的沧州品牌——杂技之乡、武术之乡、铸造之乡、裘皮之都、小枣之乡、鸭梨之乡,形成有沧州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使沧州逐步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2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沧州位居10年来全国竞争力提升最快城市前10名,在包括两岸4地294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沧州位居53位;2013年11月又首次跻身“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成果的得来充分展现沧州人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美好风尚,更激发了沧州人勤奋向上投入建设的豪情。

(二)友爱善良是沧州精神的人文内涵

真诚善良,回报社会。孔子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提出“君轻民贵”的思想,要求用“仁爱”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这种爱护他人、回报社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有人民性的道德遗产。这种爱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友爱,还包含报效国家、恩泽人民的大爱。沧州经历了灾难深重的旧社会、风云激荡的近代社会,但克己奉公、真诚善良、关心社会的传统美德在这里发扬光大。沧州人淳朴善良,贤达方正。明代贤臣王翱,执法惩恶扬善,体察民意,任人唯贤,爱民如子。清末重臣张之洞励精图治、爱国图强、抵御外侮、创新务实。善良大度的沧州人拥有中华民族传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沧州的土地上,传承着真诚善良、爱国图强的传统美德。

新时期沧州精神,源于千百年来一代代沧州人对善与美的笃定与坚持,源于千百年来沧州人的古道热肠!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3]9这种坚持既纯粹又从容,毫不矫揉造作地汇聚在好人之城。截至目前,沧州145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上榜人数连续6年领跑全国地级市。几十年撒播爱心的老党员谢清洁,黄骅市“2·28冰河救人英雄群体”,“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周希胜……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些普普通通的好人,通过“中国好人榜”走向了全国。“沧州好人”已经成为沧州的道德品牌和精神财富,“沧州好人”典型成为推进该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能量,“抱团儿做好事”已成为新的“沧州现象”。充满着善良情怀的沧州人共同打造更宽容、更温馨、更有前景的魅力沧州。

(三)坚韧侠义是沧州精神的内核气质

坚韧刚直,爱国侠义。孔子说“见利思义”,荀子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坚韧与侠义集中体现了中国伦理道德的价值趋向。沧州拥有的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武术文化、杂技文化、英雄文化促成沧州精神中坚韧侠义的内核气质。沧州武术文化历史悠久,强悍之武风素有“武建泱泱乎有表海雄风”之说。据统计,沧州在明清时期出过武进士、武举人1 937名,源起或流传沧州的门类、拳械达53种,占全国129种门类的40%,乃中国武术发源地之一。习武是沧州人的传统,在习武的过程中,形成了路遇不平、拔刀相助的豪迈气派与行侠仗义的豪爽气魄。乾隆《沧州志》载:“沧邑俗劲武尚气力,轻生死,自古以气节著闻。承平之世,家给人足,趾高气扬,泱泱乎表海之雄风。一旦有事,披肝胆,出死力,以捍卫乡间,虽捐弃顶踵而不恤”,说明了沧州人民自古就尚义任侠。沧州自古众多武林人士救国安邦的壮举,浸润沧州人民的血脉,形成爱国侠义的民风。近代,列强凌弱,为驱逐倭寇,维护主权,沧州传艺习武风靡城乡,众多武林精英传授武艺。清末爱国武术家霍元甲,力挑千斤担,被誉为“霍大力士”[4]68。霍元甲因在天津比武,战胜了不可一世的俄国大力士而声誉大振。爱国志士大刀王五一生行侠仗义,扶危济贫,后因支持戊戌变法,“密谋刺杀载漪、荣禄”,“攻打北京西什库法国教堂”[5]112,反对清廷,而最终为救国捐躯,名垂青史。八极拳祖师吴钟、沧州武杰佟忠义、燕子李三等名师豪杰为御辱镇邪、弘扬国威立下了汗马功劳。沧州杂技文化声名远播,年代悠久。据沧州吴桥县志记载,在沧州吴桥,每逢佳节“掌灯三日,放烟火,演杂技,侍女喧阗,官不禁夜”。古时沧州杂技靠江湖卖艺为主,杂技人行走江湖,以道义求生存,靠的是个人技艺的纯熟与江湖侠义,所以在沧州杂技之乡发源地的人们尚侠义,崇道义之风源远流长。沧州英雄文化彰显沧州人的威威雄风。沧州籍民族英雄马本斋组织回民抗日义勇队,屡建奇功;英雄母亲白文冠不畏威逼利诱,以绝食抗击日寇;抗日英烈黄骅戎马一生,血洒渤海湾;无产阶级战士——“牛氏三杰”积极领导、参与保定二师爱国救亡运动等系列革命活动,最后壮烈牺牲……这些在沧州大地上涌现的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都是沧州的骄傲,他们的身上始终涌动着一种刚正不阿、侠肝义胆的豪情!坚韧刚直是沧州人民艰苦奋斗、刚直率真的完美品格的最美表达;爱国侠义是沧州人民慷慨报国、崇尚节义的炽烈民风的真实写照。路见不平、伸张正义的豪侠壮举与救危济困、精忠报国的侠客行为,打造坚韧侠义的沧州精神中最具特色的内涵。武术文化助力经济发展,杂技文化打造沧州靓丽名片,英雄文化更是让沧州人拥有了豪迈的气魄、仁德信义的良好风尚。

(四)勇于担当是沧州精神的内在追求

乐于创造,勇于担当。孔子说:“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孔子平日温良谦和,但是遇到“仁”的大问题的时候,却要“当仁不让”。圣人把重视内在修为与必要时的敢爱敢恨、敢作敢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完成完美人格的内在追求。创新与担当意识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沧州精神是对传统文化品质的深度传承。几千年的历史风云,沧州大地上曾演绎了一幕幕可歌可泣、奋勇争先的史诗壮剧:无论是大禹疏河治水播九河,还是春秋齐伐山戎救燕,战国燕赵齐争雄,还是两汉兴盐治铁,隋唐凿永济兴耕稼。进入灾难深重的近代,沧州这片热土又谱写了一篇篇风起云涌的奋斗篇:曾飘扬过太平天国的飒飒义旗,挥舞过义和团的铮铮钢刀,曾横踏过八国联军的铁蹄,飘荡过军阀混战的烟云。直到现代中国共产党初建时的星星之火,八年抗战的浴血奋战,解放战争胜利的号角……沧州精神与中华民族勇于担当的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沧州每时每刻都与祖国的兴衰息息相关,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改革开放以来,沧州人以敢走新路、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缔造了发展中的沧州、奋进中的沧州。沧州的发展模式展现时代范例,沿海开放战略已初见成效,从大运河走向渤海湾的经济战略已确立,沧州人应树立机遇意识、进取意识,发扬勇于担当的精神,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以时不我待、奋勇争先的决心和勇气,努力开创沿海强市建设新局面。

二、新时期沧州精神的培育与弘扬

沧州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的文脉特征,时刻激励着沧州人民努力服务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当前形势下,培育与弘扬沧州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沧州精神是地域历史文化、城市建筑风格、城市形态格局以及市民价值观念、思想情操等风貌的集中体现,其在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与打造城市历史文化品牌等诸多方面均有深远意义。

(一)丰富城市文化精神内涵,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

弘扬沧州精神不仅是方法,更是理念。快速发展在于快速创新,创新的理念是创新发展的根本。弘扬城市精神是城市发展的新动力,是充分调动城市市民精神动力的最核心支持。所以,一个能够充分认识到城市精神力量的城市,它的发展才是更持久的,城市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德国历史学家、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曾有一种精辟的诠释:“将一个城市和一座乡村区别开来的不是它的范围和尺度,而是它与生俱来的城市精神。”[6]沧州精神是构建沧州先进文化的核心,是植根于沧州历史、体现于沧州现实、引领着沧州未来的城市特质,是沧州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力量。

美国著名学者、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最早提出“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概念。“硬实力”主要来自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实力,“软实力”则体现在一国文化传统、道德观念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实力。应该对以文化为核心、以科技为基础、以生态为关键的“软实力”的全面提升作为考察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约瑟夫·奈认为,“21世纪的力量将依赖于有形的和无形的这两种力量源泉的结合”[7]。文化是城市建设的“软实力”,尤其在各种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展观念激烈碰撞的今天,文化的特质更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在当前城市经济文化建设的黄金时期,迫切需要对沧州精神进行全面梳理和提炼,打造具有显明竞争优势的城市精神和文化,为城市精神与文化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撑与动力支持。

弘扬沧州精神,推动沧州全方位建设,突出文化引领作用,发挥沧州特色和资源优势,用文化滋养城市,用文化提升城市。一个城市如果缺少精神文化上的认同,就会因失去一座城市应有的特色,而趋于平庸,缺乏活力。沧州城市精神的提炼与弘扬能够增强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每一位市民自觉的价值趋向。沧州精神必将为城市文化的创造提供动力支持,也将无形中塑造了沧州的历史与时代的精神主题,并在发展中张扬沧州这座文明古城的个性与活力,使之成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彰显城市发展个性魅力的内动力。

(二)挖掘城市人文特色资源,打造历史文化品牌

弘扬沧州精神不仅是文化,更是意识。沧州这座城市的魅力与吸引力,归根结底在于沧州特有文化和内在特质上,即体现在沧州的主流人文精神、文化产业与市民心态上,充分认识以及适当宣传是弘扬文化精神的最佳状态。美国品牌专家凯文·莱恩·凯勒曾有一个经典的论述:“要想使城市焕发独特的魅力和萌生鲜活的生命,要想在未来的城市商业化竞争中取胜,首先必须提炼出与众不同的核心价值,必须给予人们一种独特体验,否则城市之间将缺乏本质上的差异性,失去吸引力,流于平凡。”[8]11当前,创建先进的沧州历史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对增强沧州核心竞争力、促进沧州城市经济深层发展均有积极意义。

沧州有着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这些资源丰富而源远流长,一方面有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沧州历史悠久,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有三水、六乡的美称。三水是东临渤海,海岸线长95.3公里;西靠“华北明珠”白洋淀,水域面积占淀区的1/6;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的京杭大运河在境内中部蜿蜒穿行220公里。六乡指的是杂技之乡、武术之乡、铸造之乡、鸭梨之乡、金丝小枣之乡、中国历史第一侨乡。京杭大运河串联起的以“六乡”为代表的耀眼明珠,以白洋淀和黄骅港海滨为两翼,以杂技、武术等产品为特色,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大跨越。1988年沧州被国务院确定为环渤海经济开放城市,1995年被国家化工部批准建设全国第三座化工城。另一方面沧州有灿烂的历史名人文化资源。沧州民谣:“一文一武,一国宝,一人祖。”文者,一代文宗纪晓岚;武者,沧州享誉中外的中华武术;国宝指的是沧州千年的铁狮子;人祖即盘古,盘古遗址就在今天沧州所属的青县境内。在沧州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记载了历史的足迹,更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浸润沧州人民,汇聚成昂扬向上的沧州精神。

每一座城市的形象、城市居民的素质与行为都是城市精神的显现。沧州精神既是千百年来沧州人民的行为、生活、历史沿革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集中体现,又凸显其新时期的时代价值,使得沧州精神的培育具有了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意义。沧州作为新兴的沿海城市,环渤海开发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沧州发展的战略机遇,沧州精神的培育与弘扬,为构建新时期和谐沧州、提升沧州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人文基础。挖掘与提炼新时期沧州精神植根于深厚的历史文化,挖掘沧州独特的文化品位、艺术韵味和个性魅力,汲取城市历史文化传统的优秀给养,重塑充满活力与智慧的新沧州。

一座城市的“精气神”,与这座城市的发展密切相连。城市越发展,就越需要有一股蓬勃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就越需要一种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精神需求,就越需要通过弘扬崇高精神凝聚人心、激励斗志、推动发展。沧州的这一方水土养育了沧州人的生命,沧州精神铸造沧州人民品格。新时期的沧州精神包含了文化古城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如今,“勤奋上进、友爱善良、坚韧侠义、勇于担当”已成为沧州人民的精神纽带和价值共识,建设“靓丽、繁华、宜居、和谐”的新沧州成为该市人民的共同目标。在新时期沧州精神的激励下,沧州正如同雄伟的铁狮,虽饱经历练,但昂首挺胸,阔步向前!

参考文献:

[1] 杨彦华.关于提升保定文化软实力与建设文化名城的思考[J].保定学院学报,2011,(1):116-117.

[2] 韩丽梅.弘扬四种精神喜迎精彩盛会[N].沧州日报,2014-09-11(7).

[3] 鲁国尧.孟子全译[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

[4] 沧州地区地方志办公室,沧州市地方志办公室.沧州历史人物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5] 阎兴华,刘增祥.沧州名人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

[6] 林映梅.城市精神的文化解读[J].教育文化论坛,2011,(6):22

[7] Nye J.The challenge of soft power [J].Time Magazine,1999,22(2):37-42.

[8] 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沧州精神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沧州分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沧州鸿发包装技术研究所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