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引领大学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探

2014-04-05 04:21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核心

王 剑 和

(河北北方学院 图书馆,河北 张家口 075000)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高校肩负着育人的重任,而图书馆在高校文化建设、引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

一、高校图书馆引领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中共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的价值导向,是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来的,填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次的内涵缺失的空白。“三个倡导”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价值追求,是国家及民族精神与公民道德的集中统一。作为青年大学生来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从个人做起,从爱国做起,从敬业做起,从诚信和友善做起[1]。

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现代化的进程当中,是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大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社会上不同的价值观念必然会对其产生影响。虽然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符合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导向的,但也不可否认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迷失、道德水平低下和诚信观念缺失等问题[2]。面对思想意识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迫切需要引领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3]。

大学生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教育是关键。高校图书馆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同时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一定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宣传,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其内涵,并使之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引领他们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为出发点,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促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目标是使国家更加富强,社会更加稳定,人民更加富裕,个人价值得到最大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因此,承担着教育责任的高校图书馆要对大学生进一步实施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指引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标杆,从源头上扼杀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不良社会因素,这对引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图书馆在引领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与地位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教学辅助部门,更是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和大学文化的外在体现。图书馆除了提供文献和信息资源的功能,还具有履行育人职能、拓展教育内容、丰富延伸校园文化的功能。因此,高校图书馆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一)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与“最佳学习场所”

大学图书馆是大学生最集中、出入最频繁的地方,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大部分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就是通过各种文献信息资源、馆员的服务以及馆内人文环境等来开展的。图书馆的教育不像课堂教育那么严格,可任由大学生自由选择,在这里,大学生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它体现了一种自动到位的因材施教,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馆是造就人才的最佳场所。

(二)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除了丰富的纸质资源外,还加大了电子文献资源及各类数据库的建设。各种载体的文献保存了古今中外文化的精髓,能够极大地满足大学生读者的阅读需求,特别是图书馆收藏的文、史、哲等社会科学文献,对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独特作用,这是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大优势。

(三)图书馆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与人文环境

在高等学校,图书馆往往是一个标志性建筑,造型美观典雅,富有感染力与吸引力;馆内环境宽敞优美、舒适整洁;大量的文献和浓厚的文化内涵;现代化的设备、科学的管理和馆员热情、全方位的服务,这些都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促进大学生言行文明,举止得体,使他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德育教育内容,得到思想认识和人生境界的升华。

三、河北北方学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2014年6月,笔者对河北北方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与了解不够

在对“你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的调查中,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比例为29%;知道一点、不太懂的占65%;完全不知道的占3%;只听说过的占3%。

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哪些内容?”的调查结果是:“三个倡导”全知道的占50%,知道两个的占22%,只知道一个的占27%,都不知道的占1%;

“在生活学习中,你是否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动指南?”“完全依照”只占16%,“有时会”占79%,“从来不”的学生也占到5%。

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认识模糊。因此,在大学生中十分有必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及教育。

(二)大学生对于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可度较高

在对“你对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看法是”选择“与每个人密切相关”的占90%,“与我无关”占4%,“没有必要”占0%,“其他”占6%;“你同意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吗?”“非常认同”占54%,“一般认同”占40%,“不太认同”为5%,“无所谓,不关心”只有1%;说明多数大学生主流意识积极向上,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充满信心。

(三)对学校开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寄予厚望

对学校开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结果显示:“你认为学校现在开设的思政治理论课程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怎么样?”认为“作用非常大”的占9%,“作用较大”占36%,“作用不大”占47%,“没有起到作用”占8%;“你认为坚定青年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最有效措施”选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占12%,“加强思政课教育”占10%,“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占73%,选择“其他”只有5%;在对“你认为目前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中,选择“培育者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占6%,“培育内容更新不及时”占5%,“培育方式不够创新”占16%,“不能与实践有效结合”占65%,“其它”占8%。

通过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学校十分有必要采取多种方式特别是实践活动来继续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图书馆也是责无旁贷的。

(四)普遍认为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引领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调查结果显示,“你认为大学图书馆是否有必要培育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问题,8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10%认为无所谓,只有2%认为不需要;“你认为图书馆是否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问题,94%的同学认为有必要。所以,图书馆一定要积极主动地担当起自己应尽的责任,结合时代要求,延伸图书馆服务,将传播和传承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

四、高校图书馆引领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图书馆不仅是课堂教学与政治思想教育的巩固与补充,也是大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有效接受、深化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依据上述对河北北方学院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现状,高校图书馆应通过以下途径积极引领大学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宣传普及活动

高校图书馆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大学生课外学习阵地。

1.加强新生入馆教育,指导大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

对新生的入馆教育是新生尽快适应、驾驭大学生活的第一需求,也是全方位向新生展示图书馆形象的契机。帮助新生尽快熟悉图书馆的结构布局、资源种类、借阅流程,畅享各项优质服务,全面推介图书馆基础服务,与此同时在入馆教育或各类培训中开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引导,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生离校每个环节都体现“三个倡导”要求,潜移默化地给予熏陶、涵养、滋润,激活图书馆贮存的知识信息,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2.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开展主题系列活动

2014年4月初教育部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指出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4]。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它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图书馆应和学校宣传部、团委、学生会、二级学院等部门以及大学生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读书社等学生社团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营造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奋进向上的浓厚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生动具体,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开展优秀文化产品展演展映展播活动,经典作品阅读观看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开展读书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读书征文等。通过这些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自觉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图书馆还可以举办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带领“读书社”的大学生为贫困地区小学捐书、利用“读书节”或“读书月”深入到社区开展一些文化品位高雅、思想格调健康、形式活泼的文化活动,举办不同年级之间的阅读交流会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教育实践活动,把渗透教育与灌输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自觉和个人品质,并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5]。

(二)优化配置图书馆现有文献资源,做好导读与推荐服务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图书馆要坚持正确导向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建设,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同时也需要不断补充和丰富馆藏资源,进一步增加传统文化、优秀文学作品、经典图书和励志图书的采购力度。利用数字资源,推动优秀作品网络传播,图书馆网站可以开辟专栏,推出一大批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精品力作,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作,提高大学生的识别警觉力和免疫力。图书馆要做好导读服务,向学生推荐好书,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河北北方学院图书馆社会科学书库有4个,而且都设有新书展示书架。因此,图书馆员可以将本书库一些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好书在这里予以展示并及时更新,分类别推荐,并配备阅读提纲,由易而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同中国梦、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

(三)提升馆员素养,搞好馆员自身形象的塑造

在教育和服务读者的过程中,馆员应注意自身形象的塑造和自我修养的提高,带头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积极推动者。除具有敬业精神和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外,还要不定期地进行文化科学知识的更新,以适应新时期工作的实际需要。面对学生要注意服务态度和讲话方式,对学生的咨询要做到百问不厌,态度和蔼,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经常将自己的阅读心得与大学生读者进行分享,运用图书馆特有的教育性与渗透性,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把人类最精华的思想、最崇高的品格植入大学生的灵魂,同时也给大学生的心灵带来愉悦快乐的感受,使他们从内心愿意接受图书馆的教育与引导。

(四)要营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文化氛围

图书馆内的布局、装饰、绿化美化等文化景观的建设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主题。比如河北北方学院图书馆可以在二楼大厅LED显示屏以及走廊、楼梯等处播放或悬挂标志牌、警示语、名言名句、书画、摄影图片、书法作品等,或者设立专门的橱窗、宣传栏普及相关知识与内容,弘扬传统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遍布每个角落;通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德育教育内容,让学生在环境优雅、功能齐备的硬件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文化的熏陶,得到思想认识和人生境界的升华。总之,让图书馆厚重的文化底蕴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良好的自然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大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未来,高校图书馆必须确保大学生接受正确的价值引导,能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能够做到知行合一,能遵纪守法,能立志为人民服务,能不畏艰难勇于直上,能有强烈的责任感,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陈瑛.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次反映各层面最核心价值要求[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116/c148980-24138585.html.2014-01-16/2014-07-30.

[2] 谷峰,王华玲,汤敏.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调查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37-141.

[3] 刘奇葆.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3-05(06).

[4] 宗河.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04-02(03).

[5] 苏国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1(19):15-20.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