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菜的保鲜和加工研究进展

2014-04-07 04:33田其英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年22期
关键词:壳聚糖果蔬保鲜

田其英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3)

蒲菜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水生菜类,属于香蒲科香蒲属,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唯我国作为蔬菜食用,产地主要有云南建水、云南元谋、江苏淮安和山东济南的大明湖。但其以淮安天妃宫所产蒲菜最为肥美,其色泽洁白,质感脆嫩,味道鲜美,甚至胜过竹笋,故又被称为“天下第一笋”。然而,蒲菜生长期短,其假茎十分娇嫩,采后呼吸强度非常旺盛,自身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很强,且水分活度高,易被微生物侵染,在贮运过程中极易发生褐变、失水软化等,从而失去蒲菜所特有的品质,降低其口感、商品价值[1]。蒲菜作为一种风味独特的特产时令蔬菜,因其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矿质元素符合人们健康、营养要求,如今越来越受人们所青睐。为突破季节性和地域性限制,延长货架期,众多研究者对蒲菜采后生理变化的情况、蒲菜保鲜处理加工方法及产品开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 蒲菜采后劣变机理的研究

采后的蒲菜仍具有生命活性,进行着一系列生理活动。这些生理活动与蒲菜品质的劣变有着密切关系。

1.1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是果蔬采后重要的生命活动,由于食用蒲菜是嫩茎部分,因而离体蒲菜的呼吸强度很大。采后蒲菜的呼吸作用能够加速其纤维化进程,促进蒲菜老化。研究表明采后蒲菜除去外层老叶后,其呼吸强度为44.68 CO2mg/(kg·h),置于4℃条件下其呼吸强度快速下降,4 d后达到呼吸低谷23.82 CO2mg/(kg·h),然后逐渐上升,至12 d发生第二次呼吸跃变达到呼吸高峰33.64 CO2mg/(kg·h),随后又逐渐下降。在外观上第10天已出现严重的褐变、软化腐烂[2]。

蒲菜含水量约92%左右,在采后由于生长环境的改变,影响到其呼吸作用。采后水分的循环由蒸腾作用变为水分的直接散失,而水分散失不仅造成菜体失水,还会反作用影响蒲菜的正常呼吸作用,促进体内酶的活性,使代谢过程趋向水解,加速衰老过程。蒲菜在25℃下,2周内自然失水率达20%,而在4℃下,2周内自然失水率达6%,因此,在较低温度、密封条件下可以有效减缓呼吸作用和水分散失[3]。

1.2 多酚氧化酶

国内外的研究一致认为果蔬中PPO是果蔬发生酶促褐变的主要原因。蒲菜中PPO不仅含量高、而且活性强,所以蒲菜在贮藏中极易发生褐变。

陈晓明等对淮安产蒲菜的PPO部分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得出蒲菜PPO的最适pH为5.6~6.5,当体系pH>6.6或者pH<4.4时,其活性有效降低。这是因为PPO是一种含铜的蛋白质,在pH较低时,辅基铜将以Cu2+的形式解离出来,从而使PPO失去活性;而在碱性条件下,辅基铜会解离生成Cu(OH)2,使PPO的活性显著降低。因此在蒲菜贮藏过程中,可通过调节pH来有效抑制酶促褐变。由于碱性条件下,酚类物质的非酶褐变加剧和营养成分的损失,因而在实际生产中一般不用碱性条件护色,而采用酸性条件处理食品。最适温度为30℃左右,在30℃~50℃范围内,其活性稳定,生产中要采用较低温度保藏蒲菜抑制酶促褐变;蒲菜中PPO的热稳定性较强,95℃加热2 min,酶活丧失约80%。这说明较高的温度可抑制蒲菜中PPO的褐变,但同时由于温度升高,蒲菜的非酶褐变强度增加从而导致在温度高的情况下褐变度增加,故不宜采用长时间热处理来防褐变[4]。

孔庆新等在研究蒲菜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时得出,蒲菜PPO的最适pH为6.8;pH对PPO的活性影响较显著,当pH<5.4或pH>7.2时,PPO活性显著下降;蒲菜PPO最适温度为30℃,在25℃~35℃范围内表现出较高酶活性,但35℃以上表现出酶活下降趋势[5]。其所得结论与上述陈晓明等的稍有出入,这可能是受到蒲菜生长季节、产地和成熟度等的影响。

1.3 纤维化进程

纤维素含量是人们评价果蔬商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检验果蔬成熟衰老的主要依据,它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果蔬的食用口感与品质。果蔬采后,伴随着一系列酶活性的变化,这些酶的活性使得纤维素含量的升高。与果蔬纤维化有关的酶分别是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席与芳等[6]研究表明,竹笋贮藏过程中木质素含量随PPO、POD和PAL活性的升高而升高,说明竹笋木质素的合成是组织的PPO、POD和PAL活性提高的原因。而在蒲菜保鲜研究中,降低PPO活性可以抑制褐变,延缓纤维素含量上升。这是因为PPO通过参与酚类物质的氧化过程,在促进纤维素的合成的同时还能促进蒲菜褐变[3,7]。

2 蒲菜采后保鲜技术的研究

2.1 低温贮藏保鲜技术

低温贮藏是将食品处于较低的温度,以维持食品质量的保藏方法。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研究蒲菜在贮藏过程中的感官质量,在常温25℃下,蒲菜极易被微生物侵染,发生褐变,且容易失水老化,影响食用口感;在-4℃下,已发生冷害和冻害,细胞间水分冻结,刺伤细胞壁,严重影响商品性和可食性;而在4℃可明显抑制蒲儿菜失水软化,抑制微生物生长,延缓褐变,减轻腐烂。可知在试验温度内,蒲儿菜在4℃温度下储藏效果较好。但仅靠低温不能达到长期有效的储藏保鲜的目的。为此,还需采用其它理化手段结合低温储藏,进一步提高蒲儿菜的储藏保鲜效果,延长储藏期[3]。

2.2 热处理

热处理是将采后剥离的蒲菜嫩茎通过高温处理,降低PPO的活性,杀死或抑制微生物,减少褐变、腐烂,以延长其的贮藏保鲜期的方法,其处理方式包括热空气、热蒸汽、热水浸泡等。周运华等[8]研究热烫时间和储藏温度对蒲菜的PPO、色泽和质构的影响,得出在100℃的热烫温度下,随着热烫时间的延长,PPO活降低,而储藏2 d后酶活的再生量先增大后降低,在热处理时间为1 min~1.5 min时达到最大值;热烫时间为4 min时,可破坏蒲菜中的95%PPO的活性,且蒲菜的质构和色泽较好。蒲菜叶绿素因受热生成脱镁叶绿素,呈暗绿色至绿褐色或紫褐色,造成蒲菜的褐变。而热烫2 min的蒲菜除中心部分以外的组织已经受到破坏。要彻底钝化蒲菜PPO所需要的热烫时间将对其的质构和色泽造成严重破坏,故不能为了破坏PPO而任意延长果蔬的热烫时间。

为对热烫后的蒲菜进行护绿,周运华等[9]继而采用热处理溶液(十二烷基硫酸钠1g/L、锌离子100 mg/kg、pH 7.0的氯化锌溶液),以1:3的料液体积比在此溶液中120℃下加热10 min即可很好地保持绿色。不过此法处理的蒲菜同原料蒲菜相比,在营养和质构上还有一定差距。张胜来[10]通过油焐法、干燥法等把新鲜的蒲菜加工成半成品来方便其贮运。油焐法虽然加工简单,贮运方便,开袋即食,其不足是成本较高,易变质,保质期较短等。干燥法保质期比较长,但是对加工设备和环节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加热同低温贮藏一样,还需要化学物质、密封、低温储藏等其它手段,才能进一步提高储藏保鲜效果。

2.3 气调保鲜法

气调贮藏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通过调节贮藏环境中气体成分来达到保持果蔬品质、延长果蔬贮藏保鲜期的方法(通常是增加CO2体积分数和降低O2体积分数以及根据需要调节其气体成分体积分数)。

气体组成中O2/CO2比例是影响蒲菜保鲜效果的重要因素。赵希荣等[11]采用一次性充气气调保鲜蒲菜,当气体比例 O2:CO2:N2为 5:10:85(体积比)时,在低温下蒲菜保存20 d,蒲菜各种生理指标和理化指标均最佳。董静[12]采用保鲜液和真空包装结合的方法保鲜蒲菜,利用复合保鲜液在真空软包装的贮藏效果最佳。气调保鲜能够在维持蒲菜采后正常生理活动前提下,有效抑制其呼吸作用和蒸发作用,最大限度减少激素和微生物作用等不良影响,延缓蒲菜的生理代谢过程,推迟后熟衰老和腐败变质发生,延长保鲜期。

2.4 涂膜保鲜法

涂膜处理是在蒲菜表面涂上一层高分子液态膜,干燥后成为一层很薄很均匀的膜,抑制蒲菜与空气的气体交换扩从而抑制呼吸,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延缓衰老;还能减少蒲菜的蒸发失水,保持其硬度和新鲜度。目前应用的较多的是采用壳聚糖进行涂膜。

吴传万等[13]采用0.5%~1.5%壳聚糖处理可显著抑制蒲菜采后失水,抑制蒲菜腐烂及纤维素含量和PPO活性的上升及Vc含量的下降,起到了较好的保鲜作用,并且蒲菜保鲜的效果随着壳聚糖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周守勇等[14]在室温下添加氯化钙和Vc等助剂的壳聚糖对鲜切蒲菜涂膜处理。结果表明,2%壳聚糖涂膜对鲜切蒲菜有较好的保鲜效果,能显著降低其失重率,抑制其褐变,而且壳聚糖涂膜中氯化钙和Vc等助剂的添加增强了其对褐变的抑制。在低温和气调条件下,使用1%浓度壳聚糖溶液涂膜处理更有利于蒲菜的保鲜,很好的保持了蒲菜的品质[11]。

壳聚糖的保鲜作用可能与其成膜特性有关。蒲菜经壳聚糖处理后可在表面形成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限制蒲菜菜体与大气的气体交换,在菜体内部形成一个低O2和高CO2的微环境,从而抑制呼吸作用、乙烯产生及膜脂过氧化等需氧生理生化过程,抑制蒸腾失水,延缓Vc等营养成分的分解。壳聚糖还能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生长,延缓褐变发生,保持了蒲菜营养价值和食用性。

2.5 化学保鲜法

化学保鲜技术多是通过化学物质溶液浸泡的方式处理蒲菜,从而达到贮藏保鲜的目的。

氯化钠、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柠檬酸、植酸、EDTA-2Na等抑制剂在不同的浓度条件下对蒲菜中PPO活性均具有抑制作用,能缓解或防止蒲菜的酶促褐变,其抑制效果均随抑制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强。采用植酸、L-抗坏血酸、柠檬酸、EDTA-2Na复合液抑制蒲菜褐变变质,不仅抑制效果好,而且浓度比单一抑制剂的使用浓度要低[4,7]。董静等[15]蒲菜经过100℃/3min漂烫处理后,用柠檬酸、氯化钠、抗坏血酸复合护色液浸泡30 min,能较好地保持蒲菜原有的色泽和质地。

3 蒲菜加工技术的研究

3.1 蒲菜系列产品的开发

蒲菜营养丰富,口感细腻,其色、香、味、形俱佳,一直是淮扬菜的重要食材,“鸡粥蒲菜”、“开洋扒蒲菜”、“鸡油烩蒲菜”等都是利用蒲菜制作的美味菜肴。根据蒲菜自身特点,对蒲菜进行加工不仅可以有效保存蒲菜食用价值,还可以丰富蒲菜食品种类。

以蒲菜鲜汁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开发新型绿色保健饮料,在料液比15%、蔗糖4%、柠檬酸0.09%、明胶0.10%。混合物料经20 MPa均质,90℃~100℃杀菌10 min,可制得乳白色、无沉淀、口感佳、具有浓郁蒲菜香气的饮料[16]。

万国福等[17,19]以蒲菜为主要原料,进行了多种产品开发,在料水比 1:2(g/mL)、漂烫时间 1 min、0.15%亚硫酸钠、0.2%CMC-Na、0.8%海藻酸钠、3.0%甘油条件下,制出了富含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功能性休闲食品蒲菜纸;在料水比1∶1(g/mL)、护色1 min、0.15%亚硫酸钠、0.2%食盐、1.2%味精、1.0%干辣椒、0.2%五香粉条件下能得到色泽乳白、口感清脆、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的蒲菜罐头;料液比为1∶2(g/mL)的蒲菜浆在功率900 W下经微波处理4 min,制得的蒲菜粉色泽和溶解性最好,营养物质破坏较少,成品得率较高。其解决了蒲菜采收加工的局限性,为农产品蒲菜的精深加工提供广阔的思路。

3.2 蒲菜功能物质的提取

继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之后,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膳食纤维包括水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水溶性膳食纤维在防治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等方面都优于非水溶性膳食纤维,被誉为膳食纤维中的“极品”。蒲菜皮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韩秋敏等[20]采用化学法从蒲菜加工废弃的蒲菜皮中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可减少资源的浪费、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蒲菜资源利用经济价值。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水浴温度50℃、pH 6.0、提取时间70 min、料水比1:15(g/mL)。其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5.96%。

蒲黄具有止血、祛瘀和缓解心腹疼痛等功效,其有效成分是以香蒲新苷以及异鼠李素-3-0-新橙皮糖苷为主的黄酮类成分。李西腾[21]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蒲菜叶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有利于蒲菜叶的综合利用,得出提取蒲菜总黄酮适宜条件为液料比43.43∶1,乙醇浓度45.08%,超声提取时间41 min。

4 小结

目前,虽研制出多种蒲菜采后加工处理方法和化学保鲜剂,在实践应用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a.在保鲜技术中,主要是针对蒲菜的呼吸作用、PPO而开展,通过感官性状、失重率、纤维素含量、Vc含量、褐变度和腐烂指数等指标判定贮藏效果,然而蒲菜腐败还是由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关于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进行的研究缺少。b.导致蒲菜腐败变质的因素很多,在研究保鲜技术时,根据采后特性进行适宜处理与化学保鲜剂相结合的研究较多;而在其他果蔬已有应用的微波、辐照和超声波处理技术尚未在蒲菜保鲜上开始运用。c.蒲菜加工成品的质量标准应为“口味咸鲜,色泽洁白,软脆细嫩,清香四溢,造型美观”。但加工后的产品距保持其脆嫩的口感、清香的味道,不改变其质构和色泽的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根据蒲菜自身特点,采用简易、安全、高效的加工和保鲜处理技术,真正实现蒲菜活体高效保鲜和提高产品质量,这是国内外食品研究者共同的目标。

[1] 柯卫东,孔庆东.蒲菜资源及分类研究[J].长江蔬菜,1998(5):36-27

[2] 夏艳秋,朱强.植酸对蒲菜的保鲜效果[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3,3(12):48-51

[3] 杜小凤,吴传万,王伟中,等.储藏温度对蒲儿菜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J].云南大学学报,2007(2):65-73

[4] 陈晓明,钱玉兰.蒲菜中多酚氧化酶部分酶学性质的研究[J].食品与机械,2006,22(5):49-51

[5] 孔庆新,祝东青.蒲菜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27-12028,12033

[6] 席与芳,罗自生,程度,等.竹笋采后木质化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关系:简报[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1,4(37):294-295

[7] 张胜来,郁志芳.热烫蒲菜贮藏期间褐变抑制剂的筛选[J].食品工业,2013,34(4):32-35

[8] 周运华,张慜.蒲菜热烫的工艺条件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4,12(23):90-95

[9] 周运华,张慜.蒲菜热加工中的护绿效果[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4,23(2):40-44

[10]张胜来.蒲菜的食品开发[J].食品工程,2009(4):8-10,29

[11]赵希荣,徐程,成蓉蓉.蒲菜气调保鲜工艺研究[J].食品科学,2009(30):400-406

[12]董静.蒲菜真空软包装贮藏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5):21-23

[13]吴传万,杜小凤,王伟中,等.壳聚糖涂膜对蒲菜采后生理及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6,22(8):114-118

[14]周守勇,薛爱莲,赵宜江,等.添加剂对壳聚糖膜保鲜鲜切蒲菜的影响[J].果蔬深加工,2006,22(1):47-48

[15]董静,魏福华.蒲菜护色技术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6):63-65

[16]董静,杨用钊,周美玲.蒲菜汁饮料生产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947-11949

[17]万国福,张兰.蒲菜蔬菜纸的制备[J].现代食品科技,2012(11):1562-1565

[18]万国福.蒲菜罐头加工工艺的优化[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11):203-206

[19]万国福.速溶蒲菜粉生产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2013,34(4):15-17

[20]韩秋敏,黄亚东.化学法提取蒲菜皮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条件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2):283-285

[21]李西腾.响应面法优化蒲菜总黄酮提取工艺[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11):36-39

猜你喜欢
壳聚糖果蔬保鲜
三种不同分子量6-羧基壳聚糖的制备、表征及其溶解性
奇思妙想的果蔬们
不聊天,感情怎么保鲜?
爱情保鲜术
清洗果蔬农残 你做对了吗
如何保鲜一颗松茸?
这些果蔬能保护呼吸道
切果蔬
壳聚糖的应用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