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医院医疗资产运营信息化管理

2014-04-07 10:29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2014年1期
关键词:资产医疗信息化

张 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200127)

综合性医院医疗资产运营信息化管理

张 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200127)

医疗资产的运营与管理水平是衡量综合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如何提高医院医疗资产运营的管理水平,对提高医院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临床安全性,以及改善医患关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该文结合了国内外现状,围绕综合性医院医疗资产运营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意义与实施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综合性医院;医疗资产;信息化管理

1 医院资产运营的信息化管理

医院资产主要指三大类: 一类是CT、MRT、生化分析仪、DSA、加速器、呼吸机、消毒灭菌等各类诊断、治疗及辅助医疗设备;二类是各科室、网络中心的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三类是楼宇及水、电、气、消防等基础设施。

中国医院的信息化工作在自发需求引导、国家主管行政部门推动、市场竞争压力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已走过了20 多年的历程。伴随着医院信息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在2005 年4 月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作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物质基础,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规范保养、维修及报废开始受到关注,于是医院资产管理信息化开始进入医院决策者们的视野。

2 医院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建立医院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通常包含以下几部分的内容:

信息档案管理:建立医院各种资产和设施的电子档案,通过规范的位置/ 设备编码体系,对设备的购置、安装、使用、保养/维修、转移、报废等各类信息的自动统计,零备件的消耗记录、历史维修费用统计和年度预算费用管理等。在线知识库: 针对任意设备建立动态的电子说明书/ 设计图/ 数码相片、维修/ 保养作业标准、安全作业手册、编制故障代码及处置体系等。

采购管理:管理资产采购全过程的各个方面,包括产生申请、询价、批准,供应商选择,采购单发出、发票对照收货及合同管理等,帮助医院控制采购流程,执行程序化的采购开支流程和批准流程。

运营质量管理:维修/ 保养业务处理系统: 大/ 中/ 小修计划编制、执行、检查,保养/ 预防性维修业务的自动触发和分配,厂商售后服务及第三方外包业务管理。查询、统计、分析: 帮助医院实时对资产设备的维修/ 保养历史、库存状况、采购预算等进行查询分析,提供多种类型的分析报表,为管理人员及时了解资产状况提供高效支持。根据国际先进的资产管理思想和方法体系,帮助医院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 重组/ 优化/ 建立规范的可行的资产管理流程体系。包括维修/ 保养流程、厂商售后服务流程、采购流程、零部件收发流程等[1-3]。

运营经济管理:通过分析设备的闲置率,使用率,停机率,开机率和投资回报率等等,分析设备的运营经济指标。

3 医疗资产运营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医疗资产的运营管理水平是综合性医院科技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提高医院医疗资产运营的管理水平对医院管理效率的提高、运营成本的降低、临床安全性的提高及医患关系的改善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1-2]。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医院资产的购置、安装、使用、保养维修、报废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动态管理,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和完好率,提高平均故障间隔周期(MTBF),降低故障率,降低平均维修时间(MTTR);通过医院资产管理信息化的契机积极推进业务流程优化和管理创新,为医院“以病人为中心,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的总体战略实现作出较大贡献,是医院领导决策者和设备管理技术人员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和紧迫任务[1]。

医疗资产运营的信息化管理可有效地保障病患和临床工作人员的安全、缩减医院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的运营管理效率[3]。医院可以通过对医院资产的全过程管理,完善医院各项资源的计划、使用、协调、监控、评价和绩效考核的管理体系,提升医院运营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实现医患关系的改善。

医疗资产运营的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医院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精确性,而且可实现医院管理者提高医院价值和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效率的愿望[2]。具体体现在:

首先,可以提高医院设备使用的安全性和精确性。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根据设定自动提示设备的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同时将相应的保养操作规程自动发送到相关责任人邮箱,责任人对设备的运行情况、清洁度、工作精度、磨损程度进行检查和校验,完成后直接将结果填写在系统中形成电子档案。良好和规范的保养使设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保证了使用过程的安全性和精确性,从而杜绝因设备问题引发的医疗事故。

其次,可以提高医院价值,即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医院设备是实现医院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大中型医院的医疗仪器设备可以占到医院固定资产的1/2 以上,而经济效益约占门诊和住院病人收入的2/3 ,设备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的主要方面,设备费用是医院运营成本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设备管理水平的优劣,直接关系医院经济效益的好坏。由于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动态管理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运行状况、保养/ 维修记录、故障频率、零部件更换次数及费用,领导管理层可以轻而易举地调出任意设备的所有历史记录,分析评估其MTBF 、MTTR 、费用效益比等指标,找到降低成本的途径。可以说,高效的资产管理系统是提高医院价值的关键手段之一,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前提。

再次,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为了加强自身的市场优势、缩小和发达国家医院之间的差距,有条件的大中型医院纷纷投入巨资引进高尖精装备,然而良好的医疗装备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管理手段,优秀成熟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正好可以担当起这样的手段和工具。价格昂贵的现代医疗设备在技术上日渐先进和复杂,且更新周期短,一旦故障停机,对医院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这些都使得设备管理维修部门的工作压力加大,仅靠原有的维修知识和维修方式是难以为继的,传统的利用人工来完成设备各种数据的收集、汇总、分析,不论是在准确性还是及时性上都不能满足管理的需要,因此采用先进的资产管理系统,对设备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各类信息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将加快信息传递,便于及时择优决策,有效地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1]。

4 医疗资产运营信息化管理的实施

4.1实行医疗设备的完全电子档案管理

医疗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为:论证、购置、计量质控、维修及报废等,需涉及到许多管理人员,且时间跨度较大。传统的有价值的设备档案的资料(如计量质控报告、维修记录、保养记录等)较易丢失缺损,因此不断完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因此,实行医疗设备的完全电子档案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该现象,利用扫描仪等设备,将医疗设备购置前的论证、购置后的商务合同等有价值的档案资料,以数码图片的形式存入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同时,将后期设备的维修、计量质控及设备报废等信息存入管理系统,构建丰富、详实的完全电子档案资料,有助于仪器设备管理部门更好地掌握仪器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通过医疗设备管理系统中记载的各项数据,可以形成设备使用评估报告,不仅可提供设备的购置依据,而且可以从侧面评价供应商的产品性能,充分发挥设备档案应有的价值[4]。

为每一台仪器设备建立电子档案,对全院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应用数据库技术可以使用各种检索查询方式,随时调阅医疗设备的相关信息,并可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类,可为医院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5]。

4.2建立高效的采购管理

设备的采购经历了申请,审批,招标,合同,入库,出库,安装的过程,这些过程都需要建立标准化的信息化流程。管理者需要监控所有设备的采购进程,从而对医院的总体成本与进度进行更好的规划。同时在设备的运营中提取对采购决策参考的数据,例如设备停机率与投资回报率等,形成一个采购链闭环,让设备运营的结果成为下一次采购的参考信息。

4.3建立设备质量运营体系

可靠性也是医疗设备管理的基本要求。为保证医疗设备的可靠性运作,必须改变以往的定期维修、通知维修、事后维修等常规观念,而向“预知维修”的趋势转变。设备的预知维修管理是现代化设备管理发展的方向,为减少设备故障、降低设备维修成本、防止设备意外损坏,通过状态监测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设备整体的维修和保养,使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运转,以确保医院和病人的安全。

预知维修的发展是和设备管理的信息化、状态监测技术、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预知维修需要的大量信息是由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提供的,通过对设备的状态监测,得到关于设备或系统的温度、压力、流量、振动、噪声、润滑油粘度、消耗量、使用周期等各种参数,由设备管理技术人员集中后对参数进行分析,进而实现对设备的预知维修,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采用状态监测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从根本上则可改变原有的维修体制,节省大量人力、财力,可以变“事后维修”为“事前维修”,变“计划维修”为“预知维修”[6]。

另外,在日常的设备维护和维修工作中,电子档案的建立及数据库管理同样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数据库建立信息录入时,将仪器设备的定期保养和校准的时间信息录入,通过数据库的预警功能,到期进行报警提示,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遗漏和过期现象。医院中需要专业部门定期进行计量和强检的仪器,通过数据库中预警功能,系统可自动生成到期检测的仪器目录,帮助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及时检测,以免遗漏,全面保障“预警维修”的实现。在日常的维修工作中,对于仪器设备重大故障和配件的更换,应及时录入设备档案数据库中,帮助工程人员和科室人员对日后设备的维修和当前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很好的监控[5]。

4.4建立设备经济运营体系

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动态管理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运行状况、保养/ 维修记录、故障频率、零部件更换次数及费用,医院管理层可以轻而易举地调出任意设备的所有历史记录,分析评估其MTBF 、MTTR 、费用效益比等指标,找到降低成本的途径。同时通过实施移动设备全院调配模式,能分析出移动设备的闲置率与使用率,从而实现移动设备资源全院共享,降低设备采购成本。

4.3基于新技术的医疗资产管理系统如RFID标签、手机扫描二维码等的应用

新的资产管理系统可借助RFID技术、条形码等技术工具对医疗资产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实现对资产从申购、审批、计划、采购招标、领用、清理、盘点、借用归还、维修到报废等进行全程精确监管,更好地监控设备的生命周期[7]。条码标签就是仪器设备的“身份证”,通过条码识别技术,将数据库中的档案资料同每一台医疗设备管理建立起联系。同时配备手持数据终端,在设备进行保养维修和校准后,现场进行记录,回来后再把最新数据上传,更新数据库,保障数据库数据的时效性[5]。

近年来,RFID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在各界备受关注,在医药产业的应用价值已逐步展现。其中,RFID技术在有效的医疗资产管理中也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在医疗设备上贴RFID标签,可以储存大量的医疗信息,用来做盘点或设置位置追踪记录,有效管理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商到院例行检修时,亦可利用手携式RFID读写器,对不同地区的设备进行准确的检修内容录入[8-9]。

国外部分医院最近研究发现,以手机为平台,通过拍照扫描医疗设备上的二维码,并连接GPRS或WIFI传输至网络服务器,信息录入数据库,通过这些信息识别出数据库的特定设备,继而可以获得设备的相关信息,从而能够实现保证医疗设备高效准确运行,进一步保障临床安全的目的[10]。

[1] 李金鹏. 医院资产管理信息化初探[J]. 医疗保健器具, 2008,(01):57-58.

[2] 张红雁. 医疗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J]. 中国医学装备, 2006,(05):14-15.

[3] Chia-Hung Chien, Yi-You Huang, and Fok-Ching Chong. A framework of medical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in-house clin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A]. 32nd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EEE EMBS,Buenos Aires, Argentina[C]. August 31 - September 4, 2010.

[4] 金鑫, 龚纯贵. 浅谈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医疗设备电子档案[J]. 中国医学装备, 2012,(06):64-66.

[5] 高枫. 关于运用数据库系统管理医院医疗设备的构想[J].中国医疗设备, 2011,24(7):88,94.

[6] 金绍志. 浅析现代化医院设备管理的新趋势[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6(10):591-592.

[7] 冯世领, 王禹, 蔡葵. 医疗设备资产处置实践及问题探讨[J]. 中国医疗设备,2011,26,(2):74-77.

[8] 张璟, 张楠. RFID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10,31(8):29-31.

[9] Atsuko, M, etc.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for Prevention of Accidents-13.56MHz RFID System[A]. World Congress On Medical Phys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C].2006, 14,1-6.

AGgeneralHospitalAssetsOperationandInformetionManagement

Zhang Jian

Renj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Shanghai,200127)

The level o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medical assets isone of the important symbols to evaluatemedical technology level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of the comprehensive hospitals. Knowing how to improve the medical assets operation management level of hospital, increasehospital management efficiency, reduce operating costs, and raisethe clinical safety, playsimportantroles in promo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focusing on three aspects of applications, reviewed the significance and implementation, medical asset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comprehensive hospitals.

general hospital, medical asset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10.3969/j.issn.1674-1242.2014.01.008

张坚,E-mail:zj_hai@163.com

TP

A

1674-1242(2014)01-0036-04

2013-01-13)

猜你喜欢
资产医疗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