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2014-04-07 11:55孟庆东
黑龙江科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设计者园林植物园林设计

孟庆东

(哈尔滨市道外区绿化一队,哈尔滨 150026)

只有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掌握合理的植物配置方法,才能根据植物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状态,综合考虑整体的景观效果,设计出符合人们审美习惯,被大众所认可的园林设计。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原先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从而间接地促进园林业的发展。从这个层面而言,植物配置是一门值得园林设计人士深入学习和研究的科学。

1 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的内涵及意义

1.1 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的内涵

只有理解了园林设计和植物配置的相关内涵,才能从总体上对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所谓的园林植物配置,是指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的一个设计过程。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需要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等要素。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于设计方面,重点在于分析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1.2 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的意义

只有选择了合适的植物,才能有效地避免当地风沙或是干旱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绿化植物的存活率。只有充分考虑植物的相关习性,才能保障其开花期等,从而使一年四季的观赏效果有所保证。只有根据环境科学地搭配植物的种类和种植面积,才能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达到园林设计的目的。

2 园林设计植物配置应遵循的原则

园林植物搭配不但包含植物和植物间的搭配,还涉及植物与园林建筑、植物及设施的搭配,要对园林植物的生活习性、所处的生活环境进行科学的配置,因地制宜确保植物的栽植及美化效果,园林植物配置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2.1 生态多样性原则

这点要从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出发,园林设计本来就是在环保的基础上,通过人工进行调控,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的过程。因而一切园林设计都不能离开生态化原则,而生态多样性原则是良好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保障。事实上,在自然群落当中,不同物种,如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其他物种之间都存在着动态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平衡,只有充分保障这种平衡性,才能有效保障整个自然群落处于一个良好的生存状态之中。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尊重自然科学规律,在进行植物配置的时候,尽可能做到保障生态多样性,从而使我们模拟的小型的自然群落更加稳定。要想做到这一点,在进行植物配置时既要考虑到不同植物,如乔、灌、草等之间的搭配和它们之间存在的生态关系,又要考虑到它们生长的习性特点,注意高、中、低植物的合理搭配,从而形成一个空间的立体机构,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叶面积指数,从而获得更大的生态效益。

2.2 艺术性原则

这点就是强调园林设计的本质,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字——“美”。园林设计的魅力也就在于可以通过一些设计手段和技巧,带给人们无与伦比的美的享受。这里的美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人们视觉上直接感受到的植物群落的美感。第二,人们在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中所感受到的设计者的匠心独运,所体会到的科学与艺术完美融合的和谐的美感。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我们需要对整个群落的植物配置效果进行整体把握,进而在熟练掌握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的基础上,根据人们相关的心理和美学原理的应用,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配置,使其传递出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感,使其一年四季的每个季节各有不同,别有一番风情,就需要设计者对所营造的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和季相景观有较强的预见性,否则就可能会出现诸如:植物全在春天开花,其他季节都是光秃秃的树枝的情况,使园林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大打折扣。

2.3 经济性原则

园林设计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还要尽量考虑其经济性,只有这样,其方案才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要做到经济性,不是指一味地缩减植物的使用数目等,这是不可取的行为。而是在进行配置时,适当多用本地的乡土树种。因为与其他树种相比,乡土树种不仅对当地条件具有极强的适宜性,能保证其生长状况良好,而且造价较低,又能使园林设计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从经济性的角度考虑十分合适,因此普遍绿化时大多以乡土树种为主导。另一方面,要合理使用珍贵树种。珍贵树种造价较高,因此在配置中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 园林设计植物配置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注重层次感

有层次感的植物配置能够为园林设计增添一笔亮丽的色彩,给人们带来更多方位、更多角度的审美享受。目前,植物配置的重要方式有分层配置、色彩搭配等。要做好这些,营造丰富的层次感,就要注重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对不同高度的、不同叶色和花色的植物进行合理的分层,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空间的景观,将人们的视野大大的扩展开来。再辅之以不同形态、不同颜色的植物搭配,叶和花相互映衬、相互点缀,使园林景观更富有层次性。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还应考虑到植物的花期,只有这样才能对不同花期的植物进行合理配置,从而避免花期的重复与过于集中,尽可能的延长园林植物的观赏期,给人们更加持久的审美享受。设计者还可以利用植物花期的不同,根据四季不同鲜花盛放的时间,合理种植植物,从而使园林景观在各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具有鲜明的季节性,在静态中呈现出动态的美感。

3.2 注重人文性

园林设计说到底还是为人类服务的,是为人们带来审美感受的产物,因而在其设计及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都必须考虑到人文的特性。相关设计者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除了要充分应用美学和心理学的相关原理,还应该深入了解该地区的文化特质,从而通过植物配置将该地区文化的底蕴在园林设计中体现出来。也只有这样,相关的园林设计才会具有地方特色,才会具有生命力,从而带给人们更加丰富的审美享受。笔者在进行走访调查时就发现,一些主题园及专类园等园林在这方面的设计工作就做得很好。设计者通过对反映某种人文内涵、象征某种精神品格、代表某种文化意义或历史典故的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极大地提高了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的品位。例如,在山东菏泽的一个景观园区内,设计者就将许多不同品种的牡丹进行了合理的配置,从而突出了“国色天香”的主题,给人一种十分美妙之感。

3.3 提高园林植物配备的艺术性

通过对花卉、乔木等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置,以实现提升园林景观艺术效果的目的。花色、叶色以及植物的不同搭配,可以实现凸显色彩的层次性和丰富性,同时对花期进行有效的分层配置还能够有效延长景观的观赏期。

3.4 提高园林植物配置及造景的科学性

园林的植物配置应设计打造成具有本地特色的风格,不能仅仅片面追求植物的美观效果,盲目地引进外来不适宜本地方种植的植物品种。在园林的植物配置和造景过程中,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要符合园林绿化的功能以及绿化的性质。

4 结语

植物配置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设计者的慧心,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既具有极高环保效益,又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园林,并且充分展现当地的特色和相关的文化底蕴。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者应从城市环境美化和生态平衡这两个角度去进行设计,园林作为城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城市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园林植物的配置对城市景观的艺术性以及观赏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要想完善园林的造景,就要充分重视园林设计中的植被合理配置。

[1] 尹锋.园林植物优化配置分析[J].现代园艺,2013,(08):56.

[2] 宣江.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之我见[J].科学中国人,2013,(06):78.

[3] 路凯.浅析园林绿化植物配置[J].科技创业家,2012,(16):98.

[4] 王艳梅,崔宝武,吕兵.关于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若干思考[J].科学之友,2010,(22):123.

猜你喜欢
设计者园林植物园林设计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2020德国iF设计奖
2019德国IF设计大奖
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探讨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设计中的灰空间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略论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