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化视角探析国际商务师人才培养

2014-04-07 15:30何康民林小惠张琰婧李若兰
关键词:商务全球化人才

何康民,林小惠,张琰婧,李若兰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全球化是一种概念,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全球化过程中,最突出的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最初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指的是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对与之关系密切的国际商务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国际商务师是引用国家商务专业人员实行职业资格制度,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分为执业资格和从业资格。国际商务师为执业资格,是从事国际商务专业工作关键岗位的必备条件,外销员为从业资格,是从事国际商务职业的基本条件。而如今,国际商务师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矛盾之中,需要更多的国际商务师来为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多的新的贡献。

一、我国国际商务师人才培养面临问题

目前,我国国际商务方面的人才短缺,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和知识型服务业的外向型高层次人才奇缺。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教育比重不均衡

教育体系的缺陷,致使人才数量不足。我国高等教育虽然近年逐渐普及,但是部分高校的教育质量并不高,导致能适应时代需要以及岗位要求的人才有限。去年发达国家的就业人口中,受过本科以上高等教育的一般在25%以上,而以教育程度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的上海为例,大专以上者占就业人口的17%,其中本科以上者只有4%。上海尚如此,全国就更低了。同时,大专院校的学科比例并不均匀,由于中国的历史以及现实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重视对理科的教育投入,比如生物、物理、医学等学科。而法律、金融、商务、旅游、运输等在整个教育中的比重不大。同时,商务、法律、金融等教育体系基本还是沿用西方翻译过来的教材,对于中国本土的金融、商务等方向的分析研究还不够透彻,这也导致学生学习这些课程时,有学得不扎实的感觉。虽然教育设置上的偏差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已被迅速改变,但高质量并且适合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很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是现代商业素养还是知识技能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复合型人才”试验落实不到位

2004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普通高校经济学、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社会需求和培养现状做了全国范围内的调研。调研报告中指出多数院校将“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作为本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所谓“复合型人才”即说明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一个方向的知识,更需要的是将多方面的知识结合理解消化,以满足全球化以及就业市场多样化的现实需求。这对各大高校提出的要求是要更加注重人才与社会的衔接,就是怎样让培养出的学生更加的与人才市场以及全球接轨。对于目前我们所探讨的商务师的培养,必须坚持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商务师不单需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国际贸易人才,具有良好的国际贸易知识,实务操作能力,无障碍地与外国合作伙伴沟通的能力,还需具备其他相关实力。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商务已从原来单纯的货物进出口贸易,发展到服务贸易、技术贸易、资金融通及各国间的经济合作。鉴于此状,国际商务师需要了解的领域有: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经济合作、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法、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学原理、国际商法、营销与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外经贸外语等多个学科。然而,鲜有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能够既注重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又能坚持文理交叉、文理结合的思路。多数国际商务课程的设置也倾向于将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深化,学生所了解的广度不够,如国际法、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的知识与实践的缺乏,对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了解的匮乏,都会在学生日后就业中形成一定障碍。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商务师,并不能满足实际国际商务交往的需要。

(三)创新实践能力不足

在一项当代大学生就业调查分析报告中,多数用人单位认为本类专业在教育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提出新颖想法能力不够”、“开拓创新精神缺乏”、“与实际部门缺乏联系和交流”。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有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 “创新能力”、“竞争与风险意识”处于劣势状态,其比例分别达到了33.07%和30.69%;对本类专业教师问卷显示,本类专业本科生最欠缺的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与中国从古至今的教育模式不无关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思想始终贯穿教育过程。然而,随着全球化脚步的加快以及科学技术的普及,盲目和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理论概念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如何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想法,对学过的知识提出质疑的能力以及主动再探索的能力的重要性明显上升。

“读万卷书”不等同于“行万里路”;相反,行了万里路,才能对读过的书,看过的知识有一个理解消化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有自己的创新的想法。在国际商务师的培养中,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授商务的老师需要具备启发学生的能力,它要求教师本身对国际商务有深刻透彻的理解,以及商务过程独到的见解。目前,虽然高校中普遍开设了相关的国际贸易实务的实验室,但利用率并不高,通常是在学生大三大四的时候才开始实验实训,导致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教育分离,在学习理论时,没有具体的实践过程作为支撑;在实验实训时,理论知识已经部分遗忘。在这样胡教育背景下,要求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头脑风暴显然不太现实。

二、国际商务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高等学校要抓好国际商务师人才培养,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到长抓不懈、制度完善及措施得力。

(一)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导目标

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使得全球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在国际商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就是国际商务师。国际商务师需精通几种语言,熟悉国际管理和贸易规则,善于处理国际商业贸易和管理全球业务,这些主导着跨越国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活动。不难看出,国际商务囊括的内容比国际贸易更加广泛。不仅如此,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带来了国际商务在贸易内容、贸易手段、贸易管理等方面的重大变化,社会生活复杂化迫使注重学科的综合性与交叉性,客观要求国际商务师必须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现如今,卓越的国际商务师已不再是国际商务知识与外语的结合体,需要其他知识的注入,如法律等。

中国加入WTO后,国外的各大跨国公司正积极地抢占中国市场,许多跨国公司已经实行人才本土化战略;另一方面,“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导致越来越多的企业迈出国门。对国际商务师的需求加剧,造成处供不应求的现状。据调查表明,66.3%的用人单位除对国际贸易知识非常重视外,对国际商法及与业务相关的WTO规则的知识也非常重视。很多专家和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专业人士都提到中国急需法商结合的国际商务师,对于拥有国际商务知识、外语知识与国际商法复合型人才极为青睐。商务实践证明,在国际商务中,运用国际商法处理经济事务、解决贸易纠纷已成为事务性工作和解决贸易争端的主流。国际商务师不仅要熟练地掌握国际经贸法律和惯例,更要具有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当今卓越的国际商务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二)以市场需求为行动导向

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部分高校在原来的外语系或国际贸易系中设置了国际商务方向,民办大学还设置了国际商务专业。直到近年,部分学校率先在教育部所属高校设立国际商务专业。设立的国际商务专业基于以下考虑:一方面,看到了中国入世后,市场对于通晓法律和经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面发现法学专业与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有机结合,利于学生就业。国际商务专业成为招生的热门专业,并突破了当年的招生计划。随后,第一志愿报考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从该专业的学生了解到:被这个专业录取的学生感到幸运,市场看好,有巨大需求意向。

(三)以高校为人才培养平台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新型的国际商务师区别于以往的国际经贸人才,他们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是不一样的,国际商务应有独立的学科设置和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不仅要包括一般的国际贸易、经济、金融知识,外语知识;还应开设法学知识,尤其是国际商法,为培养复合型国际商务师奠定基础。此外,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信息资源丰富和相关学科齐全等优势,能打破院系界限,密切与外语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联系,共享研究成果。还需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实施经、法、商、贸双语教学。多渠道增加和拓展学生知识面。尤为重要的是,高校要强化实践实训教学;如开展实验室模拟训练和校外实习基地培训;与经贸企业联系、合作,鼓励和支持并接纳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或实习锻炼。

(四)以政府支持为强大后盾

随着经济全球化下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政府应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来审视商务师资源,在培养国内卓越商务师时,可吸纳外国的优秀的商务师。积极调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加大对商科教育的投资力度,强化商科院校的教育改革力度,尽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培养出数量适中的高质量的国际商务人才。还应出台制定相关人才培养政策,利用国际教育资源,联合国内教育机构,培养高质量的国际商务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行业对于国际商务师的需求在日益增大,要培养出众多卓越的国际商务师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毫无疑问,中国需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积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为我国对外贸易行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国际商务师,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1]徐肇宏.新加坡吸引人才的策略及启示[J].城市金融论坛,2000,(10).

[2]李小红,莫锡坤.入世与国际商务人才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四期.

[3]皇甫妹瑜.国际商务人才需求报告[J].大学时代·论坛,2006,(1).

[4]高国珍.构建复合型国际商贸人才的培养模式[J].经济师,2006,(7).

[5]方松.商贸高层次人才的稀缺与对策建议[J].人事人才,2006,(3).

猜你喜欢
商务全球化人才
人才云
新旧全球化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全球化陷阱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