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类高职院校学生专业选择情况调查分析

2014-04-08 17:00
航海教育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海运业海员航海

陈 璇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一、引言

金融危机对航运业打击巨大,近几年航运业解冻迹象渐显,但还未能扭亏为赢,随之航海类专业学生的招生和就业形势也有很大的变化。根据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组于2012年和2013年全体成员代表大会上提供的数据显示,航海院校2014 届毕业生总计13 652 人,相较于2013届毕业生16 126 人减少超过15%。虽然2013 届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94.74%的就业率比2012届的94.5%还有略微的提高,但是大型国有航运企业,如中远集团2013年招聘1203 人、中海集团招聘812 人,相比较2012年的1533 人和1666 人,有大幅减少;反之,应聘到民营企业的人数从2012年的2123 人大幅上升到2013年的3304 人,其中有大量被招聘学生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另外,航海属于艰苦行业,本身具有特殊性,如工作环境艰苦,工作性质有一定风险性,长时间远离陆地和家人等。航运业的大环境、行业自身特点、学生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航海类专业的选择。只有清楚了解目前大学生对航海类专业的选择情况,才能有针对性、有实效性地完成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始业教育、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等。

从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看,针对航海类专业学生的研究多侧重在准军事化管理、入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针对专业选择方面的研究多立足于高考毕业生这个较为广泛的层面,探究影响学生专业选择的各种因素。而具体分析高考毕业生选择航海类专业情况的文章几乎没有。本文针对目前大学生对航海类专业的选择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从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教育和专业团队建设等方面对新生始业教育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本次研究采用调查法中最常用的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收集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比较和分析。

1.研究对象

本调查研究对象为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航海工程学院2013 级航海技术专业新生。问卷发放时间选择在入学后一个星期的参加军训期间。选择这个时间点的原因是学生对当初专业选择的情况还记忆犹新,同时一个星期的学校生活让他们对学校、老师、同学和专业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仍保持新鲜感并处于初步适应阶段。该校2013 级航海技术专业4 个班,共142 名,全部为男生。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结合个别访谈的方法。调查问卷共11 题,除第1 题为填空题,填写籍贯外,其他都为多项选择题,涉及了解学生选择航海类专业的基本动机、家庭情况、学前准备、职业规划等方面。问卷采用多项选择题的形式,以避免局限学生的想法,从而能全面了解实际情况,较为合情合理。本次研究发放调查问卷142 份,回收142份,其中有效问卷139 份。另外随机抽取8 位学生进行个别访谈,有利于学生更加自由、开放地表达想法,更有利于收集一手资料,发现新的问题。[1]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1.问卷结果及分析

(1)学生就读航海类专业的自我意愿良好,舟山市内外生源存在些许差异

从第一题籍贯填写的统计看,本次调查对象的142 位学生中,21 名的籍贯是舟山,剩余118 名为市外生源,3 位未作回答,记为无效问卷。

从统计的回答看,“你就读航海类专业的原因”,舟山市内21 名学生1/3 选择“自己喜欢”,2/3是“父母建议”;市外118 名学生60.2%选择“自己喜欢”,14.4%是“父母建议”,19.5%因为“分数略低不得已选择”,5.9%因为“调剂”。

关于“你对航海类专业是否感兴趣”的回答情况,舟山生源21 名学生9.5%表示非常感兴趣,90.5%表示“兴趣一般,可以培养”;市外生源的118 名学生46.6%表示“非常感兴趣”,48.3%表示“兴趣一般,可以培养”,3.4%表示“无所谓,混毕业”,1.7%表现出“极度厌恶,不想读”。

分析其原因,舟山人的祖祖辈辈都是靠驾船操舟、捕鱼作业为生的,在学生自身喜欢或同意的前提下,家长会建议其就读航海专业,也算是继承祖业,所以舟山学生在选择航海专业时思路清晰、目标比较明确。舟山市外学生有极少部分因为分数低或调剂到航海专业,会厌恶该专业,在日后的思政教育中,针对该少数人要着重培养专业兴趣,尽量争取其能从自身接受航海专业,认识航海专业,喜欢航海专业,最终立志成为海员。大部分市外学生喜欢航海专业,可能出于对大海或海上工作的憧憬,或者向往环游世界,或者带有些许英雄崇拜思想,不管学生是否有十分具体的概念,这对思政工作、专业学习都是很好的基础。

(2)超过2/3 的学生为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做了提前了解和准备工作

关于“你了解的航海专业学生在校管理模式是什么?”的回答情况,有69.1%的学生明确知道航海类专业学生在校管理模式为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剩余24.5%的学生认为和其他专业一样实行一般的管理模式,6.4%的学生表示没有关心过。

针对问题“你了解在校期间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和需获得的专业证书吗?”有43.9%的学生表示在入学前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全面而详细地了解过在校期间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和需获得的专业证书,有44.6%的学生表示相应了解一些,剩余的11.5%的学生表示没有了解过。

关于“你了解学好英语对海员的重要性吗?”的回答情况,96.4%的学生知道学好英语对海员十分重要,其中64%的是入学前早已了解,32.4%的是入学后刚了解。

这三道题的回答统计结果反映了学生在做专业选择和入学准备时力所能及地做了比较具体和细致的工作,表现出对日后的学校学习和生活的期待和负责任,迈出了良好的第一步。

(3)学生对海员职业的利弊了解欠佳,但熟知海员所需的职业准备

从统计结果看,在题目“你对海员职业的认识”的回答中,“长时间远离家乡,寂寞孤独”占38.8%,“船上生活工作单一,容易厌倦”占25.2%,“高薪回报”占32.4%,“见多识广,阅历丰富”占30.2%。该数据结果说明对于海员职业的优缺点,学生了解的情况比较平衡,但每个方面了解的人数都没有超过一半,说明学生对海员职业的特点了解得不够全面。在入学后的始业教育中,应客观地全面地让学生了解海员职业的各个方面,在强化环游世界、阅历丰富、高薪回报等优势的同时,针对孤单、无聊等年轻人特别害怕的问题,在始业教育的多元化方式中多开展社团活动、实践活动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有利于学生培养兴趣爱好,结识朋友,保持乐观良好的生活态度,并为提升日后海员生涯的生活质量打下基础。

在“你认为海员的职业准备有哪些”的回答中,“强健的体魄”占74.1%,“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占80.6%,“娴熟的航海技术”占79.1%,“良好的心理素质”占81.3%,“较强的适应能力”占74.1%,“出色的应变能力”占74.8%,“团队合作精神”占74.8%。从这些数据看,该题目的选项已比较全面,海员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每一项都有74%以上的学生了解,说明学生有较好的职业准备,对自身的要求和目标十分明确,进一步说明学生的自身目标和学校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航海教育要肯定和加强现行的素质教育,并坚持相应的教育手段和方式,例如坚持准军事化管理。

(4)学生对海运业发展认识有偏差,但职业规划呈现出积极的一面

在回答“你对海运业发展的认识”一题中,27.3%的人认为“金融危机以来海运业一蹶不振”,38.8%的人认为“海运业有回暖迹象,但前景不乐观”,该2/3 的学生对海运业的发展认识不够深入或者态度比较悲观,仅有33.9%的学生对海运业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中国海运业发展前景光明”。不管学生对海运业发展持乐观还是悲观态度,都不可能对其有深入透彻的认识和见解,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可以相应增加或者加强该块内容的教学。

在回答“你对海运业发展的认识”一题中,27.3%的人认为“金融危机以来海运业一蹶不振”,38.8%的人认为“海运业有回暖迹象,但前景不乐观”,该数据呈现出学生职业规划积极的一面,说明大部分学生会坚持本专业成为一名海员,即使选择陆上工作也会选择与专业相关联的工作;针对没有长期打算做海员、或者不想上船工作,或者完全不打算从事与航海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日后的思政工作不能一概而论,要有针对性、实效性。

2.访谈结果及分析

在随机抽取的8 位学生的个别访谈中,让学生围绕“你选择航海类专业的原因,你的职业规划及原因”这个话题较为自由地谈论,从中发现几个调查问卷未能反映出的新问题和现象。

(1)喜欢航海专业的理由。有学生畅谈以后在船上工作的情形:想象在布满繁星的夜空下,坐在摇曳的甲板上,抱着吉他弹唱的美好情境。这反映了90 后学生对生活充满憧憬和热情,乐观向上,同时也有点不切实际,过于理想化,需要进一步引导。

(2)不想从事航海工作的原因。如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80 后找对象难、闪婚闪离等问题引起90 后大学生的提前担忧,特别是航海类专业全是男生,在校期间因为管理模式的特殊性,甚少有与女生长时间接触的机会,毕业后马上上船工作,工作环境中又没有女性,这对他们的异性交往造成很大的困扰,即使结婚后,由于长时间在外也担心家庭婚姻难以维持。

(3)担忧找工作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都会咨询该专业前辈,了解就业和工作情况。目前毕业生反映的情况是正规大型船公司的工作稳定,待遇合理,有发展机会,相比较小公司的情况就差了很多,但是一条船上只需要一个船长,一个大副,一个二副,一个三副,再加上现在海运业发展不稳定,刚刚大学毕业的三副学生很难有机会马上进入大公司。

(4)就业新想法。有不少学生计划毕业后留在学校当老师,也有学生反映在家长的帮助下能进入海事相关国家单位,虽然目标远大,但太过不切实际,未能了解社会现状。目前高职院校和国家政府部门的入职起点都已经提高到研究生学历,国家有专门的招考制度招聘人员,走后门的机会微乎其微,更何况与航海专业相关的学校和单位都是有经验者优先。有此类想法的高职航海类专业学生,相关教师要在不打击其信心的前提下正确引导。

四、新生始业教育对策及建议

1.分层实施新生思想政治教育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大部分舟山市外生源学生就读航海类专业自我意愿良好,大部分舟山生源学生在自己不反对的前提下由父母建议选择航海专业,极少部分市外生源由于分数低或调剂的原因到航海类专业,自身对该专业抱着无所谓甚至厌恶的态度。由于学生本身思想差异很大,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不能一概而论。首先,针对热爱航海专业,兴趣浓厚,专业目标明确的这部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不能只停留在培养兴趣上,这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聊,要着重加强其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习和工作的动机;其次,针对专业兴趣一般,但有所期待的学生,目标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其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对专业的热爱和自豪感;最后,针对实在不感兴趣的学生,不能放弃或听之任之,要给予帮助,允许其转专业,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自由选择的权利,强迫其学习不喜欢的专业,不仅降低大学校园生活质量,浪费大好的青春时光,并且会影响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进而对家庭、社会、国家也有消极影响。

2.丰富专业教育内容和途径

在重视航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要丰富专业教育内容。首先,坚持准军事化管理。虽然准军事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但其中蕴含着丰富而生动的专业教育内容,以军人的标准管理航海类专业的学生,培养其必需的职业素养,例如自觉行为、文明习惯、坚毅品格、团队意识、工作责任感等。其次,问卷调查和访谈中都反映出学生对海运业大环境的了解不足,在瞬息万变的当今时代,仅用课程的前言简介来介绍早已滞后的背景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相关教师要不断更新自我知识体系,并客观地系统地传授给学生,才能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航海专业,进行专业学习。最后,以航海专业教育内容为重点,适当创造其他专业知识的接触机会和获取渠道,使学生在校期间能获得更多的可迁移技能,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帮助其日后能顺利地在相关领域或跨专业领域就业。另外,教育过程要采用多元化的途径和形式,年轻人不免会担心、害怕海员生活的单调无聊,这会严重影响学生在校期间专业学习的效果,也会影响日后的择业就业以及工作质量,所以要未雨绸缪,在校期间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以丰富课余生活。

3.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进行有效专业教育工作的载体和平台,它能以具体的、明确的形式将各种教育内容融为一体。对艰苦行业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尤为重要,这能让其认清职业定位,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状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只是简单地上几次课,交一份职业生涯规划报告书,要切实地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首先,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部分内容纳入招生宣传和活动中,特别是舟山市外生源的学生,能趁早地帮助其结合自身特点和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培训和发展计划等,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然后,入学后也要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将其长期化、课程化、实践化,并要求学生阶段性地结合自身想法和认识的改变进行调整。

4.打造多元化的始业教育团队

从调查中发现,当学生在学校里遇到困难时会向同学、学长、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等寻求帮助,并且比例相当。可见90 后学生具有外向、自信、乐观、善于交流的特点,不会独自钻牛角尖,乐于和同学老师一起解决问题。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技能教学工作不是分别由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独立承担的工作,打造一个多元的始业教育团队,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在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给予学生帮助。[2]在不断提高教师团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意识的同时,首先,利用朋辈教育的优势,成立由优秀学长组成的小教员辅导团队,从入学第一天报道开始到军训,一直到第一年的课程学习,每个班级配备一个小教员团队,让学长在自我经验的基础上帮助新生。[3]其次,让家长参与到大学教育中来,对于航海专业这个特殊的艰苦行业,家人的支持和鼓励是十分重要的,学校要建立与家长沟通的平台,让家长也了解航海这个专业、职业、行业的情况,作为学生的坚强后盾。最后,发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特色,学校多与大型正规船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一来可以请有经验的海员到学校给学生传授经验,二来拓展学生日后就业渠道。

五、结语

2012年3月,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 ﹞3 号),提出了发展航海教育的重要意义,就进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健全完善航海教育管理体制,推进航海类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切实改善航海类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加强航海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做好航海类专业招生与就业工作,积极开展航海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弘扬航海文化,传承航海文明等方面提出了意见。航海院校应以此为契机,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强化航海类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加强始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坚定学生献身航海事业的决心、信心,提高其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1]樊明成.中国普通高校专业选择的研究——基于学生主体的视角[D].厦门:厦门大学,2009:8-9.

[2]陈正学.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研究[M].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3.

[3]姜 宇,曲云进.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效果评价及对策研究[J].北京:教育与职业,2011(26) :182-183.

猜你喜欢
海运业海员航海
2022年世界海员日主题正式发布
盼望
大航海争霸
盼 望
古代航海有多牛
航海博物馆
当前我国海运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事件
国务院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尽快出台海运业振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