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审计生产效率

2014-04-09 11:39刘丹
财经问题研究 2014年1期

摘要:本文以2003—2009年的18起合并案为基础,利用数据包络法(DEA)估计审计生产效率,采用稳定客户平衡面板数据,纵向比较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前后审计生产效率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方式对审计生产效率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审计生产效率提高,且相对于新设合并而言,吸收合并方式更有利于增进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生产效率。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审计生产效率;吸收合并;新设合并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1012307

一、 引言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就是通过多次合并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在我国,自1998年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以来,会计师事务所经历了数次合并浪潮。与现实对应,有关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问题也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现有文献大多关注的是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外部市场绩效的关系,包括合并对市场结构、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等方面的影响[1]-[5]。

不可忽视的是,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意味着其规模快速变大,这也会对相关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生产效率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一个规模经济效应较为明显的行业,事务所通过合并可以整合资源,强化竞争优势,带来业务收入和注册会计师人数的增加,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从而降低平均成本[6]。美国会计总署就指出合并的动机可以分为业务需求及供给两个方面,合并可以实现较高的经济规模效应。美国会计总署(GAO)在2003年提出合并对审计市场的影响报告,指出合并动机为:首先,客户企业业务全球化的需求;其次,客户企业运营日趋复杂,对事务所的专业知识需求增加;再次,事务所通过合并可以形成较高的经济规模;最后,合并可以增加事务所的市场占有率及市场竞争地位。

收稿日期:20131015

作者简介:刘丹(1979-),女,新疆乌鲁木齐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审计与内部控制研究。Email:lldd3@163com但是另一方面,我国本土事务所大规模合并浪潮是在政府推动下进行的,当事务所规模扩张时,管理的复杂性和组织协调难度加大,而且规模越大,管理层次越多,所产生的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控制损失就越大,从而影响会计师事务所的运营效率,就有可能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因此合并是否带来审计生产效率的提高是一个需要检验的问题。

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执业数据不易为外界获取,审计生产效率较难评估,所以迄今为止,很少有学者对事务所合并与审计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以2003—2009年的18起合并案中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以客户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率和是否被特别处理(ST)为投入指标,审计收费为产出指标,利用数据包络法(DEA)估计事务所的审计生产效率,并采用稳定客户平衡面板数据回归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前后审计生产效率的变化,随后进一步探讨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方式对审计生产效率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如何衡量审计生产效率,这是必须首先明确的问题。张凤英和房巧玲认为,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7],如阿瑟奥肯(1999)指出效率就是意味着从一个给定的投入量中获得最大的产出;樊纲(1995)也指出效率概念的基本内容就是投入与产出或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会计师事务所的效率,即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是其竞争力、投入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集中体现[8]。Kim等以韩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2001年和2002年697项审计活动为研究样本,使用DEA方法检验审计生产效率,结果发现随着审计生产效率的提高,单位小时的审计费用显著提高,审计费用总额显著降低[9]。许汉友等用 DEA 方法对我国2005 年度会计师事务所全国百家信息中的前20家,从审计业务收入等指标入手,实证检验了会计师事务所的运营效率,并提出了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充分利用资源,整合良好资源,规划发展战略等建议[10]。曹强等运用DEA方法评估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生产效率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检验事务所特征和行为对审计生产效率的影响[11]。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生产效率的影响,目前存在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合并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效率。GAO(2003)调查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动机,指出事务所通过合并扩大资本规模,分摊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并可由资源整合创造经济规模,增加市场占有率及维持竞争地位。Sullivan认为参与合并的八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大型企业的比例显著增加,且合并会降低事务所审计大型企业的成本[12]。Ivancevich和Zardkoohi认为相对竞争对手而言,经过合并降低成本,提高审计效率[13]。李明辉和刘笑霞以审计延迟替代审计效率,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审计延迟、提高审计效率[14]。另一种观点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并不能显著提高审计效率。Lawrence和Glover同样以审计延迟衡量审计效率,对比没有发生合并行为的会计师事务所与发生合并行为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延迟程度,认为经过合并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延迟程度没有显著下降[15]。Baskerville和Hay考察了新西兰会计师事务所合并,通过对合伙人访谈的资料分析及合并前后合伙人数量的比较研究,认为没有证据表明合并能够降低审计成本[16]。

可见,现有文献中,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基于此,本文对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审计生产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本文从两个方面对现有文献做了补充与延伸:一是相对于李明辉和刘笑霞[14]以审计延迟替代审计效率,本文采用DEA方法对审计生产效率进行衡量,利用稳定客户平衡面板数据对比分析合并前后的审计生产效率。二是对事务所合并方式对审计生产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这拓展了事务所合并相关的实证研究。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审计生产效率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属于企业之间的横向合并,即竞争对手间的合并。横向合并所产生的效率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提出来的,他认为合并可以通过规模经济降低单个产品的成本,即平均成本。横向合并所产生的效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规模经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将规模经济定义为某一企业在一定限度内,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导致单位产品成本降低、收益增加的现象。从资产的性质来看,横向合并是一种同质资产的叠加,在一定的条件下,它能使企业规模扩大,生产要素增加,从而引起规模收益递增。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合并造就了大型事务所,而大型事务所可以根据技能水平对员工进行更为精细的划分,实现更高层次的劳动分工,提高事务所的员工生产率,进而实现规模经济。而且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资产专用性程度较低,事务所拥有的资源易于在不同行业或业务间转移,业务量的扩大有助于摊消固定成本。

(2)管理协同效应。以威廉姆斯和克莱茵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于1975年提出企业管理效率的高低是企业并购的主要动力。该理论认为,并购产生的原因在于并购双方的管理效率不同,具有较高管理效率的企业将会并购管理效率较低的目标企业,并通过提高目标企业的管理效率而获得收益。根据这一理论,如果A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比B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更有效率,而且有剩余的管理资源,则A会计师事务所并购B会计师事务所后,一方面可将B会计师事务所的效率提高到A会计师事务所的水平,另一方面A会计师事务所释放了多余的管理能力,从而提高了双方的经济效率。

(3)经验曲线效应。当生产经营中积累的经验越来越多时,员工工作熟练程度提高、专业化分工、技术和工艺的改进,随着累积产量的增加,单位成本会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会计师事务所是典型的“人合组织”,合并可以充分利用经验曲线效应。审计师在对客户进行审计之前,必须熟知该客户所在行业信息,了解相关税法知识和会计准则。而随着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数量增加,审计师拥有的专业知识随之增加,提升了行业专门化的程度。这样,为会计师事务所更有效率地利用各审计师的专业知识提供了前提。

综上所述,合并使得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扩大,并且可以通过规模经济、管理协同效应和经验曲线效应提升审计生产效率。然而,在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过程中,政府起到了主导作用。在政策方面,2000年3月,财政部先后发布了《会计师事务所扩大规模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2000年6月和7月,财政部分别联合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下发文件,全面启动了以事务所上规模、上水平为主要内容的行业结构调整。2007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正式发布,该《意见》明确表示“积极支持事务所在依法、自愿、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合并”。2009年7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并经过国务院办公厅的转发,更是将加快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提高到国家层面。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并非出于自发需求,而是地方政府为形成地方垄断在“拉郎配”,或是为了获取某种资格,使得合并后的事务所缺乏统一管理,不但发挥不出合并的规模效益,还可能进一步带来效率损失[6]。为此,本文提出第一个竞争性假设:

H1a:限定其他条件,相对合并前,合并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H1b:限定其他条件,相对合并前,合并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生产效率显著下降。

2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方式与审计生产效率

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审批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新设合并和吸收合并。吸收合并也称兼并,指一家企业将其他一家或几家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并入本企业,被并方解散,主并方继续保留其法人地位的一种企业合并方式。新设合并也称创立合并,是指两家或两家以上的企业合并成一个新企业,参与合并的原各自企业均不复存在的企业合并方式。两种合并方式各有特点,事务所选择哪一种方式进行合并,则取决于参与合并各方相对的业务能力和财务状况等因素。新设合并通常是由规模相似的两个或多个事务所合并,合并前事务所的合伙人大多都会继续在合并后的事务所中继续担任合伙人,这样无论从事务所内部资源的整合还是文化理念重塑,新设合并的事务所均需要较长的时期。对比而言,吸收合并的事务所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吸收合并通常是由大所合并小所,参与合并的各方存在显著的行业地位或者声誉等方面的差异,合并后的事务所进行资源整合不需要较长的时期,被合并一方在合并后可以接受更好的文化理念。合并后的事务所能够更快统一品牌、统一执业网络、统一质量控制、统一人力资源管理、统一财务制度、统一信息技术平台(中注协提出的“六统一”),从而提高专业服务效率。笔者认为,吸收合并在改善审计生产效率方面比新设合并更具优势。为此,本文提出第二个研究假设:

H2:限定其他条件,进行吸收合并的事务所相对于进行新设合并的事务所,其审计生产效率的提高更为显著。

四、 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3—2009年间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笔者收集的资料统计,在这期间可辨认的与上市公司审计相关的我国本土事务所合并案共32起。笔者利用面板数据对合并前后的审计生产效率进行对比研究,因此要求研究对象在合并前后两年间不得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例如2008年5月,深圳大华天诚会计师事务所在合并广东恒信德律会计师事务所的基础上,更名为广东大华德律会计师事务所;2009年9月,广东大华德律又与北京立信合并更名为立信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剔除不合要求的14起事务所合并事件,余下的18起合并案为本文的最终研究对象。,合并案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审计生产效率的度量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来衡量会计师事务所生产效率。DEA是由美国著名的数学家和经济管理学家Chames和Cooper等人于1978年创立的一种相对效率评价方法。它根据多指标投入(输入)和多指标产出(输出),对同类型的部门或单位(称为决策单元DUM)进行相对有效性评价,为每一个决策单元估计出一个效率参数值θ。θ值的取值范围在O至1之间。当θ等于1时,DUM的生产效率最高;θ值偏离1的程度越大,则表示DUM的生产效率越低。DEA方法测量了会计师事务所在当前生产点上的效率与其处于“有效”会计师事务所构成的前沿面上的效率之间的差距,反映了会计师事务所将多种资源转化为各种审计服务的能力。利用DEA方法对会计师事务所经营效率进行分析,关键是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的选择。

本文在借鉴Banker等[17]、曹强等[11]研究的基础上,选定审计生产的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具体如下:

(1)投入指标。会计师事务所是典型的人力资源组织,在审计生产活动中,最主要的投入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和时间。因而,现有研究大多利用审计业务的总审计时间衡量审计投入[9-18] 。由于审计工作时间这类资料并不能通过公开渠道获取,而客户企业规模、审计业务风险等是决定审计投入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借鉴Simunic[19]审计收费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模型(1)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以选取与审计产出相关的公司特征作为会计师事务所针对每个客户企业审计业务的投入指标。在决定审计投入指标的模型中,经验研究表明,会计师事务所的特征,如所在地和任期等因素也是与审计收费密切相关的[23]。本文并未考虑这些因素,原因在于本文是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客户特征进行纵向比较,选取的案例也从2003—2009年,因此事务所自身的特征可以忽略。

Auditfee=β0+β1Size+β2Leverage+β3ST+β4Quickratio+β5Inventory+β6Receivable+ε(1)

等式左边Auditfee为审计收费。等式右边的变量包括:Size为公司规模,以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度量。会计师事务所在具体确定审计收费时,往往都会首先考虑到上市公司规模大小[19-20]。Leverage为资产负债率,它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审计风险进行判断。审计风险较高时,将会导致审计师收取风险溢价收入以弥补在将来可能会遭受的损失。ST为被特别处理的公司,ST公司是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若连续两年亏损,或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如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导致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基本终止,公司涉及可能赔偿金额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法律诉讼等情况,都要被进行特别处理;若连续三年亏损,则要被摘牌。如果上市公司是ST公司,审计收费会较高[21]。Quickratio为速动比率。速动比率越高,公司的偿债能力越强,财务风险越低,审计收费也越低。Inventory为存货比例。Receivable为应收账款比例。应收账款比例和存货比例反映公司的资产状况和质量。在审计实务中,应收账款函证和存货监盘是两个必要审计程序,相对其他审计程序而言,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耗费更多审计资源,因此,应收账款比例和存货比例越高,审计收费也越高。

本文进行LM检验和Hausman检验,以确定应采用的模型类型。检验结果表明应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面板分析。由表1回归结果可以看到,企业规模、企业资产负债率和公司是否被特殊处理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因此,选定这三个变量作为审计业务的投入指标。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本文还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对选定的三个投入指标与审计收费重新回归,结果显示Size、Leverage和ST三个变量与Auditfee显著正相关。

(2)产出指标。即审计收费,本文将审计收费作为产出指标,与曹强等[11]以审计收费作为投入指标不同。曹强等[11]研究假设我国审计市场中,除“非十大”之外的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的企业行为,因此将审计收费等同于审计成本。而笔者认为这一条件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因此利用DEA分析审计生产效率时,将审计收费作为产出指标,选取与审计客户相关的公司特征作为投入指标。用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审计收费度量。

本文利用DEA分析软件以产出为导向(Output-Oriented)的BCC模型估计出会计师事务所每个客户企业的审计生产效率θ。

3模型设定

(1)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与审计生产效率。为了检验假设1,设计的模型如下:

θ=β0+β1Merger+β2Inventory+β3Receivable+β4Loss+β5ROE+β6Auditopinion+ε(2)

被解释变量θ为采用DEA方法计算的事务所针对每个客户企业的审计生产效率。解释变量Merger为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完成合并,如果是完成合并后,Merger=1,否则为0。控制变量为:Inventory;Receivable;Loss为客户企业是否发生亏损,如果亏损,则Loss=1,否则为0;ROE为净资产收益率;Auditopinion为事务所对客户企业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当为非标准审计意见时,Auditopinion=1,否则为0。在审计产出一定的情况下,客户业务越复杂,风险程度越高,则要求审计师更多的投入,从而降低审计生产效率。因此,本文预期Inventory、Receivable和Loss与审计生产效率负相关,ROE与审计生产效率正相关。

(2)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方式与审计生产效率。为了检验假设2,设计的模型如下:

θ=β0+β1(Merger×Assi_merger)+Controls+ε(3)

被解释变量θ为采用DEA方法计算的事务所针对每个客户企业的审计生产效率。解释变量为会计师事务所合并(Merger)与合并方式(Assi_merger)的交乘项,本文预计吸收合并方式比新设合并方式更有利于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生产效率,因此β1应当显著大于0。控制变量的定义如前所述。

五、实证结果及分析

本文这部分对变量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及描述性统计,利用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事务所合并前后审计生产效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且合并方式对审计生产效率是否存在显著影响,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

1单位根检验

在对面板数据进行回归时,若各变量非平稳则会出现伪回归现象,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只有具有平稳性序列才能进一步分析研究。由于Merger、Loss和Auditopinion是为研究而设置的名义变量,故不考察其平稳性。为避免单一方法可能存在缺陷,运用Eviews60对变量采用Levin-Lin-Chu(LLC)和Fisher-ADF两种检验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如表2所示),结果表明各变量均具有平稳性,无需协整检验,可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2描述性统计

将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前和合并后分为两组,各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3所示。PanelA是描述性统计结果,不同组的各个变量在均值、标准差和中位数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合并前审计生产效率均值小于中位数,呈左偏分布;合并后审计生产效率的均值与中位数大致相等。PanelB是合并前后两组中各变量的均值差异t检验和中位数差异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组的主要解释变量审计生产效率(θ),均值在1%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这初步表明合并后,审计生产效率提高,但这并未考虑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回归分析。

3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根据本文研究问题的特点,对合并前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生产效率的变化进行纵向比较,本文使用面板数据对合并前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生产效率的变化进行回归模型估计。在得出面板数据模型估计时, LM检验表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估计要优于采用混合数据OLS模型,所以本文同时给出前两种模型的估计结果用于比较分析。

表4列出了回归结果。由模型(2)和模型(3)的Hausman检验结果可知, p值均大于0100,应该采用随机效应回归模型进行面板分析,本文的讨论也主要集中于随机效应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上。对于模型(2),解释变量Merger的系数为0032,且在1%水平上显著,这表明合并后,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生产效率比合并前有显著提升,支持了H1a的结论。对于模型(3),解释变量Merger×Assi_merger的系数为0028,且在1%水平上显著,这说明了吸收合并方式比新设合并方式更有利于审计生产效率的提升。控制变量中,审计意见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在面对高风险客户时,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是通过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来降低审计风险,而不是增加审计投入,这提高了审计生产效率。

4稳健性检验

为保证回归结果的可靠性,本文从两方面进行稳健性检验。

(1)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要经过一段时期的整合才能体现其审计生产效率,因此本文将考察期从合并前后两年延长到合并前后三年,检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生产效率在合并前后的变化。Hausman检验表明应当采用随机效应回归模型,表5的第三和第四列为面板数据随机效应分析结果。

(2)由于合并当年审计生产效率的变化可能并不明显,因此本文重新划分考察期,包括合并前两年、合并当年与合并后两年三个时段,对每一个时期,Merger分别赋值为0、1、2,重新对模型(2)和模型(3)进行回归。Hausman检验表明应当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表5第五和第六列为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分析结果。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结论不变。

平上显著,**5%水平上显著,*10%水平上显著

六、结论

要实现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化发展,最快捷的方式就是通过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合并来实现。合并不仅对外部市场绩效产生影响,对事务所内部运营也必然产生重要作用。本文以2003—2009年的18起合并案为基础,利用数据包络法(DEA)估计审计生产效率,并采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前后审计生产效率的变化,进一步探讨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方式对审计生产效率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审计生产效率提高,且相对新设合并而言,吸收合并更有利于增进审计生产效率。

上述实证结果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做大做强战略政策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性证据。首先,合并行为促成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扩大,其直接影响是审计生产效率的提高。虽然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是政府主导,但是整个行业的发展要求本土事务所做大做强,而事务所内部也有提高经营效率、提升竞争的要求。其次,吸收合并较新设合并对审计生产效率的改善具有更加显著的作用。合并不是简单的外延联合,合并后的整合是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这里的整合不仅仅指在资本上的重组,更重要的是在技术、管理技能等无形资产上的共享。通过无形资产的共享所产生的协同效应能够带来成本节约,从而对会计师事务所生产效率产生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1]Wootton,CW,Tonge,SD, Wolk,CM Pre and Post Big 8 Mergers:Comparison of Auditor Concentration[J]Accounting Horizons,1994,8(3):58-74

[2]Iyer,VM, Iyer,GSEffect of Big 8 Mergers on Audit Fees: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Kingdom[J] 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1996,15(2):123-132

[3]Tai,B,Kwong,CAuditor Concentration and Real Audit Fee Changes among Large Audit Firms in Hong Kong: A Pre-and Post-Merger Analysis[J] Advances in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1997,10(1):63-85

[4]王咏梅,邓舒文事务所合并可以提高审计质量吗?——基于中国审计市场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0,(12):180-181

[5]曾亚敏,张俊生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J]审计研究,2010,(5):53-60

[6]刘明辉,徐正刚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研究[J]会计研究,2005,(10):71-75

[7]United States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Public Accounting Firms:Mandated Study on Consolidation and Competition[R] 2003

[7]张凤英,房巧玲审计市场效率的经济学透视[J]审计研究, 2004,(4):77-80

[8]邱吉福,王园,张仪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效率的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12,(2):52-59

[9]Kim, JB,Simunic,DA, Stein,MT, Yi,CHThe Efficiency of Audit Production and 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 Evidence from South Korea[R] Working Paper,2006

[10]许汉友,汤谷良,汪先娣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盈余效率之DEA分析[J]会计研究,2008,(3):74-81

[11]曹强,陈汉文,胡南薇事务所特征、行为与审计生产效率[J]南开管理评论,2008,(2):84-91

[12]Sullivan,MW The Effect of the Big Eight Accounting Firm Mergers on the Market for Audit Services[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2002,45(2):375-399

[13]Ivancevich,SH,Zardkoohi,A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the 1989 Accounting Firm Megamergers[J] Accounting Horizons,2000,(4):389-401

[14]李明辉,刘笑霞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能提高审计效率吗?——基于审计延迟视角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12,(5):131-140

[15]Lawrence,JE, Glover,HD The Effect of Audit Firm Mergers on Audit Delay[J] 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1998,(2):401-411

[16]Baskerville,R, Hay,DThe Effect of Accounting Firm Mergers on the Market for Audit Services:New Zealand Evidence[J]Abacus,2006,42(1):87-104

[17]Banker,RD, Chang,H, Natarajan,R Productivity Change, Technical Progress, and Relative Efficiency Change in the Public Accounting Industry[J] Management Science,2005,51(2): 291-304

[18]Dopuch,N, Gupta,M, Simunic,D,Michael,TS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3,20(1):50-77

[19]Simunic,DA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8(1):161-190

[20]Taylor,ME,Baker,RLAn Analysis of the External Audit Fee[J]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1981,(6):55-60

[21]Firth,MAn Analysis of Audit Fees and Their Determinants in New Zealand[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1985,(3):23-37

[21]朱小平,余谦我国审计收费影响因素之实证分析[J]中国会计评论, 2004,2(2):393-408

[23]Francis,JR, Stokes,DAudit Price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Scale Economics: Further Evidence from the Austrian Market[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6,24(2): 383-393

(责任编辑:刘艳)

[4]王咏梅,邓舒文事务所合并可以提高审计质量吗?——基于中国审计市场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0,(12):180-181

[5]曾亚敏,张俊生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J]审计研究,2010,(5):53-60

[6]刘明辉,徐正刚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研究[J]会计研究,2005,(10):71-75

[7]United States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Public Accounting Firms:Mandated Study on Consolidation and Competition[R] 2003

[7]张凤英,房巧玲审计市场效率的经济学透视[J]审计研究, 2004,(4):77-80

[8]邱吉福,王园,张仪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效率的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12,(2):52-59

[9]Kim, JB,Simunic,DA, Stein,MT, Yi,CHThe Efficiency of Audit Production and 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 Evidence from South Korea[R] Working Paper,2006

[10]许汉友,汤谷良,汪先娣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盈余效率之DEA分析[J]会计研究,2008,(3):74-81

[11]曹强,陈汉文,胡南薇事务所特征、行为与审计生产效率[J]南开管理评论,2008,(2):84-91

[12]Sullivan,MW The Effect of the Big Eight Accounting Firm Mergers on the Market for Audit Services[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2002,45(2):375-399

[13]Ivancevich,SH,Zardkoohi,A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the 1989 Accounting Firm Megamergers[J] Accounting Horizons,2000,(4):389-401

[14]李明辉,刘笑霞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能提高审计效率吗?——基于审计延迟视角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12,(5):131-140

[15]Lawrence,JE, Glover,HD The Effect of Audit Firm Mergers on Audit Delay[J] 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1998,(2):401-411

[16]Baskerville,R, Hay,DThe Effect of Accounting Firm Mergers on the Market for Audit Services:New Zealand Evidence[J]Abacus,2006,42(1):87-104

[17]Banker,RD, Chang,H, Natarajan,R Productivity Change, Technical Progress, and Relative Efficiency Change in the Public Accounting Industry[J] Management Science,2005,51(2): 291-304

[18]Dopuch,N, Gupta,M, Simunic,D,Michael,TS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3,20(1):50-77

[19]Simunic,DA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8(1):161-190

[20]Taylor,ME,Baker,RLAn Analysis of the External Audit Fee[J]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1981,(6):55-60

[21]Firth,MAn Analysis of Audit Fees and Their Determinants in New Zealand[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1985,(3):23-37

[21]朱小平,余谦我国审计收费影响因素之实证分析[J]中国会计评论, 2004,2(2):393-408

[23]Francis,JR, Stokes,DAudit Price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Scale Economics: Further Evidence from the Austrian Market[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6,24(2): 383-393

(责任编辑:刘艳)

[4]王咏梅,邓舒文事务所合并可以提高审计质量吗?——基于中国审计市场的研究[J]管理世界,2010,(12):180-181

[5]曾亚敏,张俊生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J]审计研究,2010,(5):53-60

[6]刘明辉,徐正刚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研究[J]会计研究,2005,(10):71-75

[7]United States 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Public Accounting Firms:Mandated Study on Consolidation and Competition[R] 2003

[7]张凤英,房巧玲审计市场效率的经济学透视[J]审计研究, 2004,(4):77-80

[8]邱吉福,王园,张仪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效率的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12,(2):52-59

[9]Kim, JB,Simunic,DA, Stein,MT, Yi,CHThe Efficiency of Audit Production and 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 Evidence from South Korea[R] Working Paper,2006

[10]许汉友,汤谷良,汪先娣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盈余效率之DEA分析[J]会计研究,2008,(3):74-81

[11]曹强,陈汉文,胡南薇事务所特征、行为与审计生产效率[J]南开管理评论,2008,(2):84-91

[12]Sullivan,MW The Effect of the Big Eight Accounting Firm Mergers on the Market for Audit Services[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2002,45(2):375-399

[13]Ivancevich,SH,Zardkoohi,A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the 1989 Accounting Firm Megamergers[J] Accounting Horizons,2000,(4):389-401

[14]李明辉,刘笑霞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能提高审计效率吗?——基于审计延迟视角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2012,(5):131-140

[15]Lawrence,JE, Glover,HD The Effect of Audit Firm Mergers on Audit Delay[J] Journal of Managerial Issue,1998,(2):401-411

[16]Baskerville,R, Hay,DThe Effect of Accounting Firm Mergers on the Market for Audit Services:New Zealand Evidence[J]Abacus,2006,42(1):87-104

[17]Banker,RD, Chang,H, Natarajan,R Productivity Change, Technical Progress, and Relative Efficiency Change in the Public Accounting Industry[J] Management Science,2005,51(2): 291-304

[18]Dopuch,N, Gupta,M, Simunic,D,Michael,TS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J]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2003,20(1):50-77

[19]Simunic,DA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8(1):161-190

[20]Taylor,ME,Baker,RLAn Analysis of the External Audit Fee[J]Accounting and Business Research,1981,(6):55-60

[21]Firth,MAn Analysis of Audit Fees and Their Determinants in New Zealand[J]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1985,(3):23-37

[21]朱小平,余谦我国审计收费影响因素之实证分析[J]中国会计评论, 2004,2(2):393-408

[23]Francis,JR, Stokes,DAudit Prices,Product Differentiation,and Scale Economics: Further Evidence from the Austrian Market[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6,24(2): 383-393

(责任编辑: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