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园阅读推广和知识传播的《悦读时光》节目

2014-04-10 06:30周建彩王丛聪曲宣润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书籍栏目时光

周建彩 王丛聪 曲宣润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图书馆,山东青岛266041)

·案例推送·

基于校园阅读推广和知识传播的《悦读时光》节目

周建彩 王丛聪 曲宣润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图书馆,山东青岛266041)

在阅读推广的时代背景上,院校图书馆担负着知识管理与知识传播的双重职能。面对图书越来越多,而读者读书时间越来越少的趋势,形式更生动、内容更翔实的书目推荐视频或阅读指南可以冲破传统书目推荐清单的呆板和教条,以其主动直接和生动有趣的传播方式,使读者无论处于何种心情,何种时刻,或出于何种理由,都能够不自觉地感受到书籍的美好和芬芳,找到适合自己的图书,并随时开始他们愉快的阅读之旅。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图书馆在知识传播的实践创新中,通过定期制作视频荐书节目《悦读时光》,在校园图书馆展示屏和校园网等多个电子渠道对读者播放,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将优秀书籍推荐给校园读者,在提高读者阅读品味和知识水平的同时,推动了校园知识的局域传播。

1 《悦读时光》节目的构建要素

《悦读时光》作为高校图书馆的视频荐书节目,其栏目的设立是为了利用图书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院校所特有的受众——广大官兵读者,对校内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推荐,并结合时事进行点评和引导,从而加强高校图书馆的知识及文化传播效应。基于此,《悦读时光》节目的构建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节目的样式选择

社会各电视台近年来对读书推荐节目已经进行了多种尝试,其节目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朗读型,即“纸质文本声像版”,如中央电视台科学与教育频道的《子午书简》栏目。该栏目撷取古今中外经典优秀诗歌、小说、散文的精美章节,邀请名家朗读,并介绍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及人物背景,以言述其情,以志传其声,给观众以高精神层次的美的享受与启迪。从总体上看,这类节目与电视读书散文差异不大,只是穿插了主持人的导入和朗读的情景。由于节目本身的单一性以及缺乏代入和互动感,这种类型的读书节目己经凸现困境。

二是访谈型。这类栏目以访谈为主,通过邀请作者或名家,以嘉宾对话的方式进行。一般选题结合最新图书动态信息,侧重人文社科类,节目将书与人生结合,解读作品,体悟人生,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这一类型的节目,需要主持人代替观众向嘉宾提出切中肯綮的问题,通过深度访谈折射其文化价值,彰显人文关怀,所以其访谈的内容以及访谈进程的控制技巧对节目效果非常关键。由于访谈现场场景比较单一,往往穿插切换着视频或图片等多媒体资料作为补充。

三是读评结合,以评为主型。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开卷八分钟”栏目。“开卷八分钟”是一档定位于“时尚、趣味、新锐”的电视读书脱口秀栏目,以“每天一本书,只要八分钟”为其理念。该栏目每天介绍一本新书,但主持人并不是简单复述书籍的具体内容,而是融入自身的理解与感受,将其介绍拓展到对作者的生活体验、价值观念以及有关社会现象等问题的探讨之中,赋予节目个性化的风格。该栏目依据大量的书讯,围绕专题来运作,通常是一周一个专题,能使书籍捕捉社会热点并及时跟进,擅长“借势”和“造势”。在缺乏适宜的新闻触媒点时,则精心选择大众容易忽视或者误解的话题,如“屎、尿、屁的艺术”“其实数学很好玩”“藏书哲学’等让观众大开眼界。热点的话题、别样的角度,很好地贴近了“时尚、趣味、新锐”的节目定位。无论是作为获取资讯的窗口,还是购书的指南,该栏目都较好地满足了关注社会、追求时尚、个性思想的观众群体。

《悦读时光》栏目则是面对军校学员的视频荐书节目,若采用朗读型则形式较为单一,“照本宣科”不易引起学员的兴趣,且朗读文章篇幅所需时间较长,在如今的快节奏时代,人们更容易接受短小精悍的节目;至于访谈型,这种类型节目并不直接发表自己对书籍的看法,而是通过主持提问和嘉宾阐述来表达观点,使观众从第三方的视角接受信息,不利于对读书推荐的直接表达。而且,访谈类荐书节目更关注于嘉宾,希望通过爱屋及乌的方式感染读者对书籍产生兴趣,其荐书力度不足,节目的制作难度也较大,荐书效果也往往不如对书籍的直接推介。此外,定期的访谈节目需要掌握大量的嘉宾资源,更要求节目的时间达到一定长度,制作成本较高,往往大型公众电视台才有条件采用;读评结合,以评为主的节目类型,由主持人对每期的推荐书目进行介绍、点评和推荐,并根据情况摘取语句直接朗读,使读者对书籍有个直观的了解,并清楚地给出书籍的推荐理由,读者可以直接判断出节目所推荐书籍是否符合自己兴趣并找来阅读,即使不需进一步阅读,也可通过节目了解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增长见识。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的视频荐书节目《悦读时光》选择了读评结合的节目类型,以对书籍的介绍和点评为主,并在节目中穿插原文、插图或视频介绍,在对书籍内容的介绍中由主持人融入自己的理解感受和生活体验,并对作品和作者的价值观念结合有关社会现象进行点评和探讨,使节目无论作为荐书指南,还是资讯节目,都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的共鸣。

1.2 节目的受众定位

作为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校区的校内视频荐书节目,《悦读时光》的受众限定于校内广大官兵群体。这个群体以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为主,他们对生活有追求有向往,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丰富多样。而且,由于受军事化管理的限制,他们日常无法出校,所以图书馆就成了他们日常课堂和训练之余最爱呆的地方,读书也更是他们课余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下,视频荐书节目《悦读时光》可以在茫茫书海中帮他们选择阅读的图书,也可以让他们用最少的时间了解一本书。并且节目中的主持人,因为是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会给学生以亲切感,更增进学生对节目的认可。目前,《悦读时光》的目标,是成为校园学生选择书籍的风向标。

1.3 节目的编排与播出

《悦读时光》每期推荐一本书籍,在编排设计上,参照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采取短节目的编排方式,每期《悦读时光》节目从导入、叙述到评论和总结,控制在十分钟以内。这对节目内容和讲稿的精炼程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节目内容要进行深度的加工和提炼,以其符合电视语言传神、高度精炼的表达要求,还要求传达的信息集中、重点突出。将这些信息整合到短短数分钟之内,由主持人将这些处理过的信息传递给观众。这种短节目的编排方式,具有以下好处:第一,在短时间内,高度精炼和集中的信息能够给观众带来深刻的印象,产生较好的传播效果。第二,短节目符合现代人的接受心理与收视习惯。在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很难长久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电视读书节目上,在收看电视节目时注意力维持时间往往在十分钟左右,如此短节目的形式更容易抓住观众的眼球,完成完整的节目表达。

一个好的节目,除了对节目本身制作精益求精外,还需要便利快捷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尤其是对于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年轻人,他们往往不耐烦于被动等待节目的播出,而更喜欢通过电脑上网,用鼠标和键盘表达他们自己的意愿和选择。所以,在节目的播出方式上,《悦读时光》采取了渠道多元而迅捷的播出方式。首先,节目在图书馆的大型展示屏上循环播出,播出的时间选择在官兵到馆的高峰时间,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应,引起学生对节目的兴趣。同时,《悦读时光》节目在校园网上提供点播,由于每期的长度在10分钟之内,文件的大小得以控制,方便学生进行点播和下载。通过各期节目资源的网络共享,每一个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轻松地查看全部各期节目,克服了固定播出时间不灵活的弊端,拓展节目的播出渠道,进一步加深了观众的印象,大大地增强了节目的播出效果。此外,通过校园网,学生们还可以对节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使节目可以通过观众的反馈,去粗取精,不断地提高和发展。

2 《悦读时光》节目的内容分析

接下来,且从如何选取馆藏好书、节目的内容设计安排和叙事方法等方面,来具体分析一下《悦读时光》的内容成分及结构。

2.1 节目内容的选题

从书目选题来看,《悦读时光》所介绍的书目偏向人文社科类,侧重于对学生人文知识的扩充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所选书目中,有脍炙人口的经典名著——雨果的《悲惨世界》,有通俗易懂的名家小品——罗伯特·所罗门的《大问题》,有无意间达成的文史大作——木心老人的《文学回忆录》,有知名的纽约时报畅销佳作——马克·罗格的《国王的演讲》。这些推荐书目的选题,同《悦读时光》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的目标是一致的。每一本书籍,都从不同的侧面给学生们开启了一扇大门,让他们能走出日复一日的课业生活,走进作者创造的广阔而清新的精神世界,收获丰富而又宝贵的精神食粮。而且,《悦读时光》的推荐书目选择基本都在图书馆的馆藏范围之内,即使某些有必要推荐的书在馆藏尚没有,也将在新书采购时予以补充,以方便读者对推荐书目的查询和阅读。

2.2 节目的内容安排

从内容安排来看,《悦读时光》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引入与所介绍书籍的主题或内容相关的话题;接着就是节目的第二部分,着重介绍所推介的图书,适当配合展示该书的图片、处理过的文字,有时会配有与节目相关的视频、音乐等材料。在这一部分,主持人并不只是就书论书,而是根据话题进行拓展和点评。第三部分即结尾部分,由主持人对本期所介绍的书籍进行总结和评述,画龙点睛。此外,节目的片头和片尾,加入配乐后的校园风光展示,并点缀着蕴含栏目主旨的文字,通过这些熟悉的场景将文化的意境带给学生观众,给其丰富的联想与回味空间,与“开卷有益”的审美诉求一致。

2.3 节目的叙述和表现手法

从节目内容的叙述和表现手法来看,《悦读时光》以评为主,读评结合,在介绍书籍时并不简单地复述书籍的具体内容,而是结合书籍的写作背景,融入自身的理解与感受,对作者的生活体验、价值观念、写作手法等进行拓展,并在其中插入视频、图片或文字引用,努力让观众融入每本书籍所展示的世界。其中,《悲惨世界》,讲述了书中各个阶层、多个人物的各自遭遇,告诉我们“宽容和爱,比权利和愤怒更有力量”;《大问题》,从“什么是意义”、“生活的意义”,讲到“现实与理想”、“真理的追求”、“自我、自由与社会平等”,以简明而又深刻的论述,将我们带离尘世的喧嚣,于平静中感悟生活的真谛;《文学回忆录》,起源于一生经历起伏磨难却又坚韧不拔的木心老人,他和一群漂泊海外的年轻艺术家们,在美国的公寓住所中自发组织了文学讲坛,从1989年到1994年,木心老人一讲就是五年,以文学在中西的发展为基线,却不只传授知识,更充满了智慧和情感,让人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激起巨大的兴趣和爱心,重新认识到“文学”、“艺术”是充满着“人性”与“生命”的光辉的。《国王的演讲》,以“二战”前夕的英国为背景,讲述了患有口吃的乔治六世继任英国国王,与罗格医生在治疗口吃的过程中,从怀疑、否定到尝试、信任、离不开的点点滴滴,穿插着当时英国的一个个历史事件,从独一无二的角度为读者展现了那段历史,是以小事件折射大时代的完美篇章。

3 《悦读时光》节目的播出效果和编创的体会

《悦读时光》追求以精炼的文字,到位的叙述,睿智的点评,以推广好书。自开播以来,得到了广大官兵的一致关注与好评。无论是在宿舍、食堂还是教室,《悦读时光》都是官兵争相点播的电视节目,更不用说图书馆里的电子显示屏,在节目播出期间,常常有许多学员围在屏幕前驻足观看;在校园网上,《悦读时光》也有着极高的点播和下载量。总之,《阅读时光》节目的播出,以较好的收视效果促进了所荐图书的传播与阅读。

3.1 节目的播出效果

一是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大大提升了所荐图书的借阅率。每一个被推荐的作者,每一本被推荐的图书,都会被大量关注。架上图书一经被推荐几乎总是供不应求,为了满足学员的借阅需求,图书馆往往增加所荐图书的副本量,有的甚至设置专题书架。比如根据季羡林的推荐设置的季羡林作品专题阅读书架;根据《大问题》一书的推荐设置了哲学专题阅读书架,都收到了极好的阅读效果。

二是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和较好的人文环境。《悦读时光》栏目的制作与播放,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浓厚读书氛围,基于这种良好氛围,图书馆还将《悦读时光》栏目进行拓展与延伸,就所荐图书组织读书沙龙进行讨论,引导读者进行深度阅读。同时,《悦读时光》也以声像结合的艺术传播形式,进一步丰富了学员的艺术修养和人文情怀。

3.2 节目编创、制作的两点体会

《悦读时光》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介入到读者的阅读生活中,引导读者,提升读者。有关编创和制作的两点体会是:

第一,节目选题范围有待提高,所选的推荐书目偏重“文艺”而不够“社会”化,与社会热点有些脱节。如果可以依托时事信息和大量的书讯,对社会的热点或焦点问题适当进行跟进和分析,对社会现象给与追踪和讨论,则可以赋予节目更时代化的风格。

第二,节目除提供校园网点播和下载外,学员还可以对节目进行留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这有利于节目的改进和提高。然而,这些良性互动仍有加强的空间。比如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开设论坛和博客,和观众进行更好的互动和交流、反馈。此外,节目还可以在豆瓣网开设读书社区,列示所推介图书的信息,读者在阅读后还可撰写读后感或随笔心得在社区发布,如此可赋予用户更高的参与性和主动性,给更多人深入的阅读和交流提供空间与机会。

〔1〕 张晓芳.高校图书馆知识传播效能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0(12)

〔2〕 陈代红.高校图书馆知识传播功能刍议[J].新西部,2009(4)

〔3〕 彭凤仪.走向融合的中国电视读书节目[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11)

猜你喜欢
书籍栏目时光
鲁迅与“书籍代购”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apter 2 Childhood time第2章 童年时光
永远向前的时光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主持人语
书籍
漫时光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