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放飞数学活动的快乐

2014-04-10 06:41徐军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生活化游戏幼儿

徐军

幼儿教育新《纲要》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从这一表述中,我们获得这样的信息:数学教育的价值已不再注重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注重幼儿情感体验和如何培养儿童在探究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他告诉我们,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才能显示成效。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幼儿园数学教育实际上都是数与形的教育,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中到处都隐含着数与形,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就能充分利用生活环境中提供的数学材料,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幼儿园的自然环境中有数也有形体,室内的门窗、桌椅、楼梯,室外的花草树木等,教师可以根据数学活动目标,利用这些材料引导幼儿发现、学习数学知识。大自然就是一个大课堂,它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无穷的资源,我们应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

而且我们也要常常抓住时机,开展随机的数学教育活动。如请幼儿在吃饭前分碗,又能给幼儿锻炼的机会,也能增强他们的数学能力。我们班吃饭时分成10桌,每桌上都坐4个人,每人两个碗。如果桌上是4个人,就需要去数两个“4”的碗,一开始孩子们会从1数到4,再从1数到4地数两次,现在,我发现有的幼儿能一次性地数8个碗,有一次,我问一个小女孩:“你怎么知道自己数对了呢?”她回答我:“两个‘4就是8啊!”我心中一乐,哎,她居然知道了4和4合起来是8。幼儿的认知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幼儿的认知规律,让幼儿自己亲身体验,让幼儿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教学环境生活化

根据幼儿期思维发展的特点,小班幼儿处于思维发展的感觉运动水平,中、大班幼儿处于感觉运动阶段向具体形象阶段发展的思维水平,因此幼儿很难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最好让幼儿通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数学学习。所以课前要为幼儿准备各种各样的尝试操作的材料。例如:在小班数学活动《给图形宝宝排队》中,我为幼儿设计制作了生动形象的图形宝宝,创设了开火车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在开火车的游戏中学习将图形宝宝按形状特征分类和排序。活动中教师先让幼儿看一看、比一比,让幼儿意识到图形宝宝的两种特征以后,再让他们进行分类,鼓励幼儿依据不同的特征(形状、大小)分别把图形宝宝送到合适的车厢里,这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操作的目的性,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在整个活动中,我始终把幼儿当成合作伙伴,在平等的关系中,幼儿的心理上感受到安全、放松,加上环境上的宽松、和谐,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充分地“学”和“玩”,显得兴致勃勃,非常的愉悦。

三、教学过程生活化

由于幼儿乐于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我们就应当尽量使数学教学过程生活化。在以往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准备大量教具,象变戏法似的,将教具一件一件地拿出来用,生怕顺序打乱了影响整节课的效果,为了上课而上课,一个活动下来,自己往往累得满头大汗,而幼儿被眼花缭乱的教具搞得晕头转向,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知识掌握情况不甚理想。作为教师,我觉得更应该具有一种敏锐的分析和观察应变能力,捕捉发生在幼儿生活中随时出现的教育契机,选择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物品作为部分数学活动的操作材料,既受幼儿的喜爱,又更具有变通性。其次,教育活动情节的设计要贴近生活,幼儿的数学学习活动是在教师所设计的情节的引导下产生展开的。如果教师所设情节是幼儿生活中有所感受并能唤起相应体验的,幼儿的兴趣会更浓。如:请幼儿按穿鞋子的种类排队,进行分类、排序记数、比较、制作标记等训练。我还可以利用户外活动玩排队游戏,从高到低怎么排?从低到高怎么排?按一男一女怎么排?按两男一女怎么排?……并鼓励幼儿想出多种排列方法。在这之后,我又提出:“生活中什么场合要排队”等问题组织幼儿讨论,同时请幼儿回家找可以排队的物品,看谁找得多,并且带到幼儿园来,与其它小朋友一起玩排队游戏。这样,教师也可从制作材料的繁重任务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对幼儿的观察指导中。

四、教学内容游戏化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把抽象的数与生动活泼的游戏紧密结合起来,能使幼儿自发地应用数学,获得数学的经验。如在学习单、双数及相邻数时,我利用《找朋友》的游戏,让孩子自己设计游戏,单、双数以桌子两边为界,单数回单数的家找朋友,双数回双数的家找朋友。此外,玩扑克牌游戏,将幼儿分组玩牌,使孩子们在欢乐的氛围中,练习了认数和排数的能力。此外,区域游戏中,也有大量的学习机会。教师通过精心组织以上的游戏,使幼儿在游戏中了解游戏的规则,在执行规则中又发展了控制能力,形成了科学严密的思维习惯。既使幼儿的身心得到了极大愉悦,同时通过孩子愉快的情绪体验,获得了数、形的经验和知识,形成了初步数的概念。

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是一份宝贵的教育财富,对幼儿园数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选择的教材、情节贴近幼儿的生活,注重让幼儿感受并唤起生活的体验,就会引起幼儿浓厚的兴趣。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教师引导幼儿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贴近幼儿的生活,符合幼儿的需要,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也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真正调动起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我们要把教育与幼儿的生活联系起来,要把数学的概念融入到生活中去,把生活中的元素搬到课堂教学中来,相辅相成,有机整合,让数学活动更生活化更游戏化,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幼儿轻松主动地学习数学。

【作者单位:昆山市机关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生活化游戏幼儿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