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团体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研究

2014-04-11 02:55杨亚江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团体社团定义

杨亚江

(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10000)

中国社会团体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研究

杨亚江

(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10000)

社会团体作为改革开放后新兴的社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进程中,其在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社会团体作为参与社会管理的一个主体,成为学术中讨论的热点,本文旨在分析其基本概念、划分标准及特征来对社会团体进行一个大致了解。

社会团体;基本概念;特征

建国后,作为担负社会工作主要力量之一的各类社会团体,积极参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提高人民的思想素质及物质生活提供了多种选择途径。然而对于社会团体的定义,学者们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1 社会团体的基本概念界定

在中国,社会团体简称为“社团”。自改革开放以来,社团的数量与日俱增,但是人们在定义社团究竟是个什么性质的组织时,相关的知识和概念仍然十分模糊。由于目前各国对于社会团体的界定都不相同,使得各个学者想要给出一个普遍的定义几乎不可能。各类社会团体的界限较为模糊,差异性相当大,要想找到社团之间存在的共性实属不易。目前理论界对于社会团体的定义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共同特征说:斯坦利·海曼在其著作《协会管理》一书中认为,社会团体与协会的概念是等同的,他通过概括协会的共同特征来对协会的定义加以理解,而不是力求为协会下一个准确、完美的定义。他认为协会的特征是:协会内的成员追求某些共同的目标、经费不源于官方的划拨、协会的首要目的不是获取最大的利润、成员享有个人自由的意志[1]。海曼认为符合这四个特征的就能够称为协会,也就是社会团体。海曼主要是从西方社会的特征中归纳出来社团的定义,他的目的是突出社团的目的性、非营利性、自愿性。

公益说:持此观点的学者普遍认同:社团的存在即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存在的宗旨,依照有关规章、法定程序组织起来,从事社会公益性活动的社会组织。如我国学者岳颂东将社团与其他组织进行比较之后得出上述结论:社会团体是必不可少的社会组织之一,它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齐心合力为社会公共事业服务[2]。

互益说:持此看法的学者主要强调社会团体的互益性。即某些具有共同目标的人集结而成的互相受益性的组织,它的两种基本组织特点是非营利性和民间性。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将社会组织分为四种:第一种为服务组织,主要是指如医院、学校等为社会提供福利的服务组织;第二种为公共服务组织,主要是指致力于服务社区公共事务的组织;第三种为经营性组织,其目的就是为了使组织获得最多利益;第四为是互益组织,主要为组织内的成员的利益服务。

剩余说:这种观点采用退而求其次的方法,认为既然对社团下一个明确的定义着实困难,不如反方向论证“社会团体不是什么”,以此为依据说明“社会团体究竟是什么”。认同剩余说的学者认为社会团体既不是隶属于政府的组织,也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是非政府组织,是非营利组织。

特殊目的说:这种定义认为社会团体是人们为了追逐某一种特殊目的在法律的框架内自愿组织起来的,这种特殊目的是指其成员为了满足除了解决温饱所需之外的其他特殊需要。如我国学者王云五在《社会科学大词典》中将社会团体定义为“社团是指人们为了实现某个或多个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团体。”[3]比如公会、商会、社会学会之类。

我国于1998年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将社会团体的概念定义为:“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4]。包括行业性协会、学术研究性团体、联谊性团体、社会公益性团体等。

2 社会团体的划分方法

至2012年底,中国有271000个社会团体。其中,工商服务类27056个、社会服务类38381个、农业及农村发展类35825个、科技教育类18486个、文化类25036个。社会团体的数量如此之多,从事不同公共事业的社会团体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按照一定的标准对社会团体进行分类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在中国对社会团体的分类还没有形成确定的标准,大都是按照研究时的不同目的和需要进行的划分。

民政部按照社会团体的性质和宗旨将社会团体分成以下四个种类:学术性社团是指进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科学的研究的团体,如中国农学会、中国惯性技术学会。专业性社团是指将专业人士组织起来或以某项专业技术、专业资金进行活动的社团,一般以协会、基金会命名。行业性社团是指从事同一行业的企业志愿组织的社团,一般以行业协会、工业协会、商会命名。联合性社团是指具有共同意愿的人群或者团体组成的社团,一般以联合会、促进会、联谊会命名。

某些学者按照社团的官民两重性将社团分为官办型、半官半民型、民办型。所谓官办型社团是指社团经营所需的经费一部分通过由国家财政部门拨款、另一部分由缴纳会费的强制性规定两种方法获得,其领导人和组织成员均为党政部门任命的在编专职人员,如公会、妇联等。半官半民型社团是指社团所需资金部分由其主管部门下发的财政和其他经费,另一部分由社团自身筹得,此类型的社团负责人大都(如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由政府相关部门或官办性质很浓的企事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兼任。民办型社团是指经费自理,挂靠或主管单位的领导人不参与社会团体工作的社团,如宗教、卫生以及联合性社会团体。

此外,一些学者按照社会团体的公益性或互益性的本质进行划分。“公益性”社会团体是按照一定的社团章程、经过正规的符合法律的要求组织起来,以实现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组织目标,主要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团体。它旨在对社会中出现的焦点问题或者社团成员外需要救助的人提供帮助。比如:救济贫困、救助灾害、扶助老幼病残等事项;宣传保护环境、珍爱野生动物、爱护社会公共设施等事项。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中华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中远慈善基金会都属于“公益性”社会团体。“互益性”社会团体是以社团内部的成员互益为组织目标,成立的根本职能是谋利于社团内成员的利益,虽然它也进行了相关的公益性事业,然则与“公益性”社会团体相比较,并不是以服务大众社会为根本目的。比如:行业协会、文艺团体、教会组织、公会等。

3 社会团体的区别于其他组织的特点

中国的社会团体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起来的,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的社会团体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如雨后春雨一般快速增长起来。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中国的社会团体与其他组织加以区别的特殊性在于以下几点:

社会团体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并非是以追求组织最大的利润为目的,而是服务于社会事业,社会团体的本质特征就是非营利性。但这并不是说社会团体不能够从事某些收费性项目,同时也不代表社会团体所组织的非营利事业不能产生利润。而是指社会团体不可以对社团中的董事或者相关的组织成员分红或分利,社团经营的目的是为了成全其“团员”或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参与社会事务的机会。社团正常工作所需的资金往往通过社会捐献、收取会费和政府的资金支持。

社会团体的正规性。根据我国《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正式的社会团体需要具有自己的名称、组织规章、领导人以及相关的正规程序,还应包括社团的组织机构、管理规范、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如何终止的程序。需要注意的是,社团享有免税待遇,这是与其他一般营利性组织的不同之处。由此,某些临时的、非正规性的、甚至是非法或不具有公开性的社会组织就不属于社会团体的范畴。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合法注册的规范化的社会组织即是社会团体的“正规性”。社会团体的正规性还体现在它所从事的公共事业一定是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进行的。同时社团不是“地下的”秘密组织,它就应受到社会公众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监督。

社会团体的自愿性。个人的参加与退出都是出于个人的自由意志,不受到强制性的约束,对于社团的资金捐助也是出于每个人对于公共事业的不同认知而采取的自愿的行为。只有汇集诸多个体的意愿而组成的社团才能在社团活动中形成归属感,才能为社团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贡献。

社会团体的自主性。社会团体也被称为非政府组织、民间组织或第三部门,也就是它不是隶属于政府,无需向政府负责。它可以自主的决定社团的负责人、自主的招聘社团工作成员、自主的决定从事何种的公共事业,它在体制上是独立于政府的。在中国,社会团体享有较高的自主性,充分发挥自主权使得社会团体在对专门知识、经验、信息以及精准的判断上都获得了提升,在降低国家掌管的成本之时,也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通过以上简要分析,本文认为社会团体就是指通过依法登记、由具有个人意愿的成员自愿参加,能够自主管理本社团,通过规范社会团体内的成员的社会行为,为社会公众或社团成员服务的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不容置疑的是中国的社会团体正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在强调“小政府,大社会”的当下,通过对社会团体的基本概念、划分的方法及社会团体的特征的研究,以期为社会团体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提供较为完整的理论基础,旨在为今后的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1]斯坦利·海曼.协会管理[M].尉晓欧等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5.

[2]岳颂东.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团体组织[EB/OL],http://www.21gwy.com/ms/fzfzz/a/7154/457154.html

[3]王云五.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M].台湾:台湾商务印馆, 1973.190.

[4]《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2条.

The Basic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Social Groups

YANG Yajia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10000)

As a social organization emerging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social groups in the strengthening and innovation of social management proces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olitical lif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has become the main body participating in social management, and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discussion.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basic concept, classification and features for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groups.

Social Groups;Basic Concept;Classification and Features

D632.9

A

1672-2094(2014)03-0015-03

责任编辑:邓荣华

2014-04-12

本文系中亚与中国西北边疆甘肃庆阳人,政治经济研究中心研究生创新基金招标课题《论社会团体在新疆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编号:040313D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杨亚江(1990-),女,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与西北边疆政府管理。

猜你喜欢
团体社团定义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缤纷社团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成功的定义
团体无偿献血难成主流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