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连锁高IgM综合征婴儿1例

2014-04-13 07:35陶品武张晨美宁泊涛陈振杰
浙江医学 2014年24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酸性连锁

陶品武 张晨美 宁泊涛 陈振杰

X连锁高IgM综合征婴儿1例

陶品武 张晨美 宁泊涛 陈振杰

患者 男,4个月7d,因“呕吐3d,发热、咳嗽2d”于2013-04-02初次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外院血常规:白细胞53.3×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15.1%,嗜酸性粒细胞比率22.7%,无幼稚细胞,CRP 0.5mg/L;X线胸片示:两肺广泛弥漫性病变;曾有1位哥哥出生4月时因“反复发热和口腔溃疡”在当地县级医院诊断为“白塞病”,7月龄时不明原因死亡,父母和1位8岁的姐姐均体健。入院查体:体温36.9℃,心率132次/min,呼吸34次/min,血压81/46mmHg,体重7.5kg,精神差,淋巴结无肿大,无皮疹,口腔黏膜无溃疡,双肺闻及少许干啰音,心脏听诊阴性,腹部触诊阴性。

入院后多次查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比率高(18%~28%),白细胞(11.12~31.0)× 109/L,粒细胞数量正常,CRP 1~7mg/L,球蛋白15.5g/L;多次查IgA、IgG低,IgM正常或增高(表1)。真菌D-葡聚糖、IgE、过敏原、寄生虫、结核抗体、TORCH和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测均阴性。胸部CT示两肺广泛性渗出。骨髓检查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入院后先后静脉滴注拉氧头孢、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红霉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甲强龙,口服奥司他韦,面罩吸氧,入院第6天病情加重,X线胸片示重症肺炎,予以机械通气,第7天血压低(55/35mmHg),予0.9%氯化钠溶液扩容,高频振荡通气,入院第20天撤呼吸机,考虑高IgM综合征,输注丙种球蛋白并作基因检测(由北京迈基诺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检测,方法为基因捕获+高通量测序)。基因检测报告:X连锁免疫缺陷病伴高IgM 1型(又名:X连锁高IgM综合征,表2)。住院31d出院。

表1 患儿住院期间IgG、IgA和IgM化验结果(g/L)

2013-07-15因“发热4d,咳嗽气促1d”再次入院,查血白细胞(7.54~26.39)× 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率0.6%~9.5%,血巨细胞病毒DNA阳性;血IgG、IgA、IgM异常(表1),胸部CT示肺炎伴左上肺及右下肺不张。入院后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入院第8天机械通气,第26天病情好转撤呼吸机;住院期间先后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更昔洛韦、甲强龙,口服伏立康唑、复方磺胺甲恶唑片,输注丙种球蛋白共2次。共住院39d,出院后服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和伏立康唑至今。

2013-09—11先后3次住本院输注丙种球蛋白,期间化验血嗜酸性粒细胞均正常;2014-03-22电话随访结果:患儿自2013-11起每月定期输丙种球蛋白1次,未发生感染性疾病,生长发育尚可。

表2 患儿基因检测结果

讨论 高IgM综合征(hyper IgM syndrome,HIGM)是一种罕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20世纪60年代由Asselain和Rosen等首次报道,其特点是反复感染,血清IgG、IgA水平低下或缺乏,IgM水平升高或正常[1]。其最常见的类型是X连锁高IgM综合征(HIGM1)。超过50%的HIGM1患者会在1岁内出现临床症状[2],但在1岁内得到诊治的相关病例国内报道甚少。

HIGM是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中最常见的一种[2],其发病机制主要为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障碍导致患者IgM不能正常转化为IgG和IgA,血清中IgM正常或升高,IgG和IgA降低或缺乏;伴或不伴体细胞高频突变缺陷[4]。HIGM根据基因缺陷不同分为7个亚型,1型(HIGM1)最常见,为X连锁隐性遗传[5],是由CD40L基因(位于xq26.3-27.1)突变引起[4]。CD40L又称CD154,故HIGM1也称为CD154缺陷[6]。基因检测是确诊的金标准[7]。

HIGM1的最小发病率约为1/1 030 000,所有HIGM1都有明显的IgG缺乏,绝大多数有IgA缺乏,但只有一半的HIGM1患者IgM水平升高[8];本病例IgG明显缺乏,输注两种球蛋白后明显升高,1~2个月后又明显缺乏;而IgA均明显缺乏;IgM近2次偏高,1次偏低,其余几次都正常。

超过一半的HIGM1患者在1岁内,90%在4岁内出现临床症状[8]。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感染,最常见为感染性肺炎;机会性微生物感染比较常见,如卡氏肺孢子菌,疱疹病毒,真菌等[8]。该患儿2次均为重症肺炎入院,1次并发巨细胞病毒感染;2次血嗜酸性粒细胞均增多,而真菌、寄生虫、过敏原检测和IgE均正常,第2次住院出院后多次化验血嗜酸性粒细胞正常,该患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病因不明。血中性粒细胞缺乏是HIGM1最常见的特征之一[5],但该患儿中性粒细胞一直正常。口腔溃疡也是HIGM的常见临床表现,该患儿也无溃疡表现,而其1位哥哥曾因“反复发热和口腔溃疡”诊断白塞病,后不明原因死亡,当时未作基因检测,是否也是HIGM不得而知。

CD40L(CD154)基因检测是诊断HIGM1的金标准,CD40L包括5个外显子,将近一半以上的突变位于外显子5编码的TNFH结构域[9],该患儿CD40L突变位于chrX-135741196;未对其父母进行基因检测十分遗憾。因基因检测价格贵,周期长,国内大部分医疗机构不能开展,也有报道运用流式细胞术诊断HIGM1的方法,但仅适用于初步筛查[4]。HGM1的临床表现谱具有多样性[10],靠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很困难,但笔者认为如果反复重症感染性肺炎,多次检验免疫球蛋白IgG和IgA缺乏,IgM正常或高者,要及早作基因检测。

HIGM1是一种严重的免疫缺陷病,病死率高,需定期输注丙种球蛋白以纠正体液免疫缺陷,但能否预防机会性感染尚存争议[4],本病例每月输注丙种球蛋白后,能维持IgG的正常水平,而对IgA和IgM没有改善。最好的治疗方法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国外报道干细胞移植治疗HIGM1成功率为72%[11],2006年国内首例HIGM1骨髓移植成功[4]。基因疗法目前尚在试验阶段[4]。

[1]唐文静,赵晓东.高IgM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儿科学杂志,2013,40(1): 10-13.

[2]郁俐,汪希珂,王剑.中国两个高IgM综合征家系的基因诊断[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3,28(3):21-23.

[3]王卫平.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68.

[4]陈同辛,金莹莹.高IgM综合征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21):1624-1627.

[5]贺建新,王荃,刘秀云,等.以卡氏肺孢子菌肺炎起病的X连锁高IgM综合征婴儿1例[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3,28(8):635-637.

[6] 陈香元,曾华松.Ig类别转换重组缺陷发病机制及治疗[J].广东医学,2010,31(1):20-22.

[7]Davies E G,Thrasher A J.Update on the hyper immunoglobulin M syndromes[J].Br J Haematol,2010,149(2):167-180.

[8]Winkelstein J A,Marino M C,Ochs H,et al.The X-linked hyper-IgM syndrome: clinical and immunologic features of 79 patients[J].Medicine(Baltimore),2003,82 (6):373-384.

[9]Lee W I,Torgerson T R,Schumacher M J,et al.Molecular analysis of a large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the hyper immunoglobulin M(IgM)syndrome[J].Blood, 2005,105(5):1881-1890.

[10]Jesus A A,Duarte A J,Oliveira J B.Autoimmunity in hyper-IgM syndrome[J].Clin Immunol,2008,28(Suppl 1):62-66.

[11]Tomizawa D,Imai K,Ito S,et al.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seven children with X-linked hyper-IgM syndrome:a single center experience[J].Am J Hematol,2004,76(1):33-39.

2014-04-15)

(本文编辑:沈昱平)

310003 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陶品武系在职研究生,现在东阳市人民医院工作)

陶品武,E-mail:taopinple@ 126.com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酸性连锁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护理干预对丙种球蛋白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效果
专注零售连锁空间打造
论证NO3-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丙种球蛋白 能当增强抵抗力的保健品吗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烃的含氧衍生物知识测试题
有壹手——重新定义快修连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