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危机干预方法研究进展*

2014-04-15 04:30陈宝坤杨侠刘瑛苗丹民武圣君
精神医学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求助者突发事件危机

陈宝坤 杨侠 刘瑛 苗丹民 武圣君

心理危机干预方法研究进展*

陈宝坤 杨侠 刘瑛 苗丹民 武圣君

经历心理危机的个体存在严重的心理失调,甚至会出现心理障碍,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有助于个体心理健康的恢复。目前国际上有许多成熟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模型和方法,本文对这些方法和模型进行综述。

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干预方法模型

危机是指出乎人们意料之外所发生的突发事件,比如火灾、战争、地震等,或者是指人们所经历过的突发状态[1]。突发事件不仅可以产生财务上的损失、伤亡,而且还会引起受灾和救灾人员的心理危机。心理危机(psychological crisis)是指患者心理的严重失调,内心矛盾思想斗争激烈使得心理障碍难以得到解决,亦可指精神层面面临严重扭曲或精神崩溃[2]。心理危机干预(psychological crisis intervention)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体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其摆脱困境,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其目的是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缓创伤事件对个体造成的心理社会影响,帮助个体认识和纠正因创伤事件导致的暂时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扭曲,促进心理健康的重建,因此心理危机干预对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心理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进行综述,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理论支持。

1 干预目标

Everly GS[3]认为危机干预通常有3个目标:(1)减少急性的、剧烈的心理危机和创伤的风险:在突发事件中突发事件的目击者或承受者具有产生心理危机的可能性,在突发事件还没有产生心理创伤的时候对患者干预降低创伤产生的风险;(2)稳定和减少危机或创伤情境的直接严重后果:突发事件的直接面临者在应激场景下已经产生了心理创伤,此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可以减少危机产生的直接严重后果;(3)促进个人从危机和创伤事件中恢复或康复。

2 干预模型

Belkin GS[4]认为危机干预包括3种理论模型: (1)平衡模式:认为处于危机的个体,心理和情绪失衡,原有处理危机的干预机制不能够应对危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我,所以个体必须得到新的危机干预机制使之达到新的平衡,否则干预者只能稳定患者的情绪而不能采取其他的措施;(2)认知模式:认为危机的来源是对事物的错误思维而不是事件本身,人们消极的思想会倾向往消极的行为发展,所以危机干预就是要改变患者的错误思维,认识自己认知里面错的成分,从而获得新的认知;(3)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心理危机不是单纯的心理方面的错误认知,干预还要结合外界的环境,帮助个体测定内部、外界的情况来获得自控能力。

3 干预方法

心理危机干预通常通过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处理危机行为的发生,降低危机已经造成的或即将造成的危害,使伤害降到最小化,通常在危机产生后几小时内进行为宜。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当事人建立健康的认知判断。一般而言,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3种:传统的个体危机干预法、团体心理报告法(Group Psychological Debriefing,GPD)和严重事件应激管理(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Management,CISM)。

3.1 个体危机干预法预防认知和行为模式适应不良,集中于当事人恢复至适应的水平。主要技术包括:即时干预,倾听事件,反映受害者的感受,立即采取行动,利用社会资源[5]。该方法主要用于受害者,一般由健康工作者和危机训练救援人员实施。

3.2 团体心理报告法(Group Psychological Debriefing,GPD)GPD主要用于帮助救援工作者处理严重应激状况的干预方法,这些状况包括:因公殉职、严重受伤、亲眼目睹儿童死亡、大量人员死亡等情况[6],主要是基于即刻、接近和期待等原则[7]。GPD主要包括两类方法:Mitchell JT提出的的严重事件应激报告法(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CISD)[8]和Raphael法[9]。CISD是由Mitchell JT于1983年创建的一种简短的、结构性的干预技术,在创伤事件后立即进行[10],通过语言表达、交流、反应正常化、健康教育和对未来反应做好准备,来促进情绪健康。报告技术包括对重新感受创伤体验、鼓励情绪表达和促进认知加工[11]。CISD一般需要1~3 h,可以自愿或强制参加,通常于危机发生后2~7 d内进行,一般不重复进行。CISD分为几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干预。其划分的阶段为:(1)介绍阶段(introduction),解释干预的目标,强调这次干预不是心理治疗,而是有关心理和教育的讨论;(2)事实阶段(fact phase),当事人描述在这次危机事件中看到了什么,实施者问一些诸如“你负责做什么工作”、“谁最先到达事发地点的”等问题;(3)认知阶段(thought phase),鼓励当事人谈论他们在这些危机事件中的想法,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有什么个人意义;(4)反应阶段(reaction phase),这是整个干预过程中耗时最长、涉入最深的一个阶段,鼓励当事人直接、自由地说出他们的情绪反应,可以集中于剧烈的恐惧、否认等情绪;(5)症状阶段(symptom phase),这个阶段集中于灾难事件中和之后的应激症状,典型问题包括“到目前为止,你感觉怎么样?”等,这个阶段要评估当事人的症状是趋于好转还是逐渐恶化,这些症状可以是躯体的、认知的、情绪的或行为等方面的;(6)教育阶段(teaching phase),干预者提供有关应激反应的一般信息,并将这些反应正常化,可以给出一些应对应激反应和避免酒精滥用的建议;(7)再登入阶段(re-entry),干预者提供其他来源帮助的信息,并对整个干预过程进行总结。

有研究证实,CISD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12,13]。Boscarino JA等[14]在“911事件”后对1 681位受害者采用CISD法对受害者进行了2~3次的晤谈,并于1~2年后回访,发现在酒精滥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等方面干预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Campfield KM和Hills AM[15]的研究中,把遭受抢劫的人随机分组,分为CISD组和对照组,结果发现CISD组在干预后2 d、4 d和两周时的症状明显减轻。

Raphael法集中于参与者的情绪体验,参与者是否开始面对突发事件、自我准备、训练和过去经验都会影响他们对于危机事件的知觉,干预者帮助参与者将突发事件中的经历和情绪反应进行分析,并将正性和负性体验平衡起来并进行展望,使参加者甚至在面对自罪、恐惧等情绪时都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意。该方法可以采用非正式的形式。3.3严重事件应激管理(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Management,CISM)CISM主要包括危机事件前的准备性训练、个体危机事件咨询、短期群体心理教育干预、与严重突发事件的脱离、短期团体解压干预、CISD、家庭支持干预和后续的心理健康咨询师的推荐[16]。该方法程序复杂,通常用于二级受害者,由经过训练的心理健康临床医师和危机干预救援人员实施。

3.4 认知行为治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CBT是基于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和焦虑认知模型相结合来增强心理危机患者的技能,从而提高自我的控制能力的一种方法,研究显示该方法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效果较好[17]。CBT通常采用暴露疗法或眼动脱敏治疗和再加工(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EMDR),暴露疗法就是指在安全的情况下,让当事人反复详细地想象场景全过程,帮助其控制情绪,暴露疗法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收集资料、呼吸训练、心理教育、视觉暴露、想象暴露和纠正逃避; EMDR是一种结合认知重构、实验法和心理学的方法,通过想象满灌认知重构,快速而有节奏的眼动来增强当事人的自信心。

3.5 艺术和游戏疗法通过做游戏,帮助当事人在游戏中强化自我,增强自信,其意义在于重建当事人的心理认知,缓解心理压力,减轻负性情绪[18]。

4 心理危机干预步骤

一般认为[19],心理危机干预可以分为3个步骤: (1)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是指物质、情感和医疗方面社会给予的帮助,研究表明,社会支持越高的人,心理危机的发生率越低。(2)认知行为干预:Ellis的“ABC”理论认为,负性情绪并非是事件“A”所引起的,而是非理性的信念“B”所导致的,而结果“C”就产生不合理的认知观念,通过认知行为干预改善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建立合理理念,从而减少症状、恢复社会功能。(3)建立危机干预机构和网络:有关机构建立分工明确却又合作紧密的干预网络,使电话门诊、教育网站、评估中心等形成一个干预网络,使心理危机评估和干预更加的系统化。

美国心理学家Gilliland BE和James RK提出了心理危机干预六步法[20]:(1)确定问题:从求助者的角度出发,了解确定求助者的问题,通常采用倾听的方法,必要时可以应用相关技术;(2)保证安全:干预者应该把对自己和求助者的生理心理危机性降到最小,给予求助者足够的信任感,使求助者能够把心里所想的都告诉干预者;(3)给予支持:使求助者感受到关心和帮助,干预者应该尊重患者的经历和感受,不带主观意识去评价求助者;(4)干预者提出并验证应对方式,帮助求助者了解问题的解决方法,并掌握健康积极的应对方式,个体如果能够积极的处理,会增强自我,增加解决危机的概率;(5)制定计划:帮助求助者确定行动步骤,制定下一步的计划,以克服求助者的情绪失衡状态;(6)得到承诺:让患者诚实地承诺能够坚持实施干预方案。

5 心理危机干预作用

随着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人们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而且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很多情况下,心理危机干预缓和了不少社会矛盾,避免了危机事件以及不良后果的出现[21]。而在大灾难发生后,心理危机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灾难所引发的大规模受灾人员的崩溃和对生活失去希望,从而化解创伤所带来的心理冲突,促进心理平稳[22]。

综上所述,心理危机有许多成熟的模式和方法,在历次的心理危机事件中也凸显了它的重要作用,心理危机干预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尽管如此,由于受到经济、文化和科研条件所限,我国目前还缺乏全国性的系统、正规的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在多次重大危机事件发生时,还缺乏行之有效、可以大规模推广使用的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性手册,多是由不同心理危机干预专家根据经验自行开展危机干预,干预经验不同,干预手段单一,干预方法缺乏有效的经验交流和总结,严重制约了干预的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当危机事件发生时,普通民众由于传统观念、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主动去求助心理危机干预还不是很普遍,干预的效果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制定规范、标准和统一的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势在必行,本研究对目前现有的心理危机干预理论、方法和模式做一简要综述,为我国将来制定规范、标准的心理干预预案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1]樊富珉.“非典”危机反应与危机心理干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8(4):32-37

[2]商亮.大学生求职心理危机干预模式与方法研究[J].重庆高教,2010,23(3):12-14

[3]Everly GS.Emergency mental health:An overview[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Mental Health,1999,1 (1):3-7

[4]Belkin GS.Introduction to counseling[M].2nd ed.Dubuque,LA:William C.Brown,1984:105-120

[5]Robinson RC,Mitchell JT.Getting some balance back into the debriefing debate[J].The Bulletin of the Australian Psychological Society,1995,17:5-10

[6]Wollman D.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 and crisis groups:A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Group,1993,17:70-83

[7]Grinker RR,Spiegel JP.Men under stress[M].New York:McGraw-Hill,1945:85-100

[8]Mitchell JT,Everly GS Jr.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 (CISD):An operations manual for the prevention of traumatic stress among emergency services and disaster workers[M].Ellicott City,MD:Chevron,1993:198-243

[9]Raphael B.When disaster strikes[M].New York:Basic Books,1986:55-70

[10]Mitchell JT.When disaster strikes:the critical incident debriefing process[J].J Emergency Med Services,1983,8:36-39

[11]Kaplan Z,Iancu I,Bodnar E.A review of psychological debriefing after extreme stress[J].Psychiatr Services,2001,52:824-827

[12]Everly GS Jr,Boyle SH.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 (CISD):a meta-analysis[J].Int J Emerg Ment Health,1999,1(3):165-168

[13]Smith MH,Brady PJ.Changing the face of Abu Ghraib through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U.S.Army mental health team conducts debriefing with military policemen and Iraqi detainees[J].Mil Med,2006,171(12):1163-1166

[14]Boscarino JA,Adams RE,Figley CR.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employer sponsored crisis interventions after a major disaster[J].lnt J Emerg Ment Health,2005,7(1):9-22

[15]Campfield KM,Hills AM.Effect of timing of 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CISD)on posttraumatic Symptoms[J].J Traumat Stress,2001,14:327-340

[16]Everly GS Jr,Mitchell JT.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management (CISM):A new era and standard of care in crisis intervention[M].Ellicott City,MD:Chevron,1997:87-170

[17]Foa EB,Keane TM,Friedman MJ.Effective treatments for PTSD[M].New York:Guilford,2000:303-308

[18]Nutt DJ,Davidson JRT,Zohar J.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Diagnosis,management and treatment[J].Am J Psychiatry,2002,159(4):685-686

[19]董强利,叶兰仙,张玉堂.创伤后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心理危机干预[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1):72-74

[20]Gilliland BE,James RK.Crisis intervention strategies[M].Belmont,CA,US:Thomson Brooks/Cole Publishing Co.1988:220-285

[21]宋瑞华.军队医院心理服务热线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3,31(3):244-245

[22]杜长伟.事故后边远雷达兵心理危机干预效果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3,2:190-191

B845.67

A

1009-7201(2014)-06-0470-03

10.3969/j.issn.1009-7201.2014.06.025

2014-05-30)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3KJXX-90);全军医学科技青年培育项目(编号:13QNP127)

710032,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

武圣君,E-mail:wushj@fmmu.edu.cn

猜你喜欢
求助者突发事件危机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拒绝的正确方式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危机”中的自信
都是生日礼物惹的祸
倪萍不厌其烦的一句话
突发事件
心理案例论文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