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致“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司法鉴定

2014-04-15 07:58李洪涛孙国良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吉林博信司法鉴定中心吉林吉林3203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袁某鉴定结论假性

李洪涛,孙国良 (.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2.吉林博信司法鉴定中心,吉林 吉林 3203)

在司法鉴定实践中,经常遇到因交通肇事所致的人体各类损伤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然而由外伤致“假性动脉瘤”需鉴定的案例实属罕见,笔者对鉴定的一例报道如下,供同道们商榷。

1 案例资料

袁某,男,56岁,因交通事故两车相撞致伤入院就医。入院后专科检查见:右上腹压痛阳性,胸廓横向压痛阳性,伴轻度肌紧张。左髋关节畸形,压痛阳性,活动受限,右腕部二处开放性创口,伴渗血,局部畸形。CT示:右第一肋、左二、三、四、五肋骨骨折,升主动脉受挫。左髋关节脱位,坐骨结节骨折。行左侧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骨折有限切开复位、固定术。术后1个半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复查CT示: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并行升主动脉置换手术。此后,受法院技术处的委托,对袁某的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形成与外伤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鉴定。鉴定结论为:被鉴定人袁某的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形成与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

2 讨 论

动脉瘤包括真性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指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破口流出而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血液从动脉内溢出至动脉周围的组织内,血块及其机化物、纤维组织与动脉壁一起构成动脉瘤的壁,血肿机化形成外壁,血肿腔内面为动脉内膜细胞延伸形成内膜。它与真性动脉瘤有所不同,真性动脉瘤的瘤壁由动脉内膜、中膜和外膜构成,而假性动脉瘤的瘤壁由纤维组织构成[1]。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非常少见,为多种原因致血管壁缓慢撕裂,多见于外伤、感染和动脉硬化在血管周围形成局限性血肿,其瘤壁仅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不具有正常的动脉壁结构,瘤内血流通过破裂口与母血管相通,中央部分在高压血流冲击下逐渐腔化,发展成破口小而瘤腔大的囊性肿块。假性动脉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关键在于假性动脉瘤的定位和主动脉壁破裂口的显示[2-3]。本案例患者袁某因两车相撞造成右第一肋、左二、三、四、五肋骨骨折,导致升主动脉受挫,手术行升主动脉置换手术中能较清楚地观察主动脉壁破裂口,有利于假性动脉瘤的诊断,而其形成原因推测与升主动脉受挫,在血压增高的情况下导致血管破裂有关。故认定被鉴定人袁某系胸部外伤致假性动脉瘤的形成,其与本次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司法鉴定结论化解了双方矛盾(原告认为被告的假性动脉瘤是疾病,被告认为假性动脉瘤是交通肇事所致),使双方纠纷得到了公平的解决。

在司法鉴定实践中,科学的司法鉴定结论需要精湛的法医专业水平及法医对全面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做出的鉴定结论彰显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经得起验证,只有正确的鉴定结论才能为司法审判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了司法公正,有效地化解社会纠纷,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具有科学依据的鉴定结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使诸多存在上访因素的鉴定案例通过司法鉴定均应解决在萌芽状态中,同时使人们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和谐,社会更加安定团结。

参考文献:

[1] 王德秉. 克氏外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41.

[2] 孙清荣,邹利光,陈 垦,等.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影像诊断[J].放射学实践,2003,18(11):814.

[3] 李建军,张 红,洪晓涛,等.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并假性动脉瘤1例[J].当代医学,2012,18(6):123.

猜你喜欢
袁某鉴定结论假性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当事人如何申请鉴定?
遗嘱部分无效,房产应当归谁
男子为救母监守自盗,自首获缓刑
砸在手里的“活动经费”
对复查鉴定结论不服提出再申请工伤医疗补助金的计发标准如何确定
8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结果分析
管电流对肾囊肿假性强化的影响
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与鉴定结论的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