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认证为契机 推进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

2014-04-15 07:58苏水桥吉林医药学院教务处吉林吉林132013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生理学课程体系

苏水桥 (吉林医药学院教务处,吉林 吉林 132013)

临床医学教育专业认证是依据2008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颁发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以下简称《标准》),通过学校自评和外部专家考察评审,以确定临床医学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或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并帮助学校找出弱项和差距,指出改进医学教育的方向,保证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2004年以来我校先后3次修订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从2011级起实施试点学分制改革。2012年修订适当调整了通识课程的授课形式和考核方式,实施分层次教学和选项教学;推进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整合,初步构建了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实现了“三减三增”,即课内总学时减少,学生课外学习时间增加,并引入了课外活动的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必修课减少,选修课增加;理论授课减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见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增加。

课程体系分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环节3个部分,其中必修课分通识课程、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选修课分限定选修课(建议选修课)和非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实践环节主要指军训、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等。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对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如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的实验课整合成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医学机能学;在基础医学课程讲授中导入临床医学知识等。但整体上仍沿用的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三段式医学课程体系,即将医学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临床实习3阶段,基础与临床独立,课程按学科设置。这种课程体系能体现医学的系统性、基础性和完整性,课程安排循序渐进,学生容易适应。但也有明显的不足,如内容重复,学科之间衔接不好,时间跨度大,存在“学后忘前”的现象,不符合学习规律,且与临床脱节等。

2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医学课程整合的设想和建议

医学课程整合模式通常可分为学科间的正常人体形态学课程模式,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以临床症状为基础的课程模式,以疾病为基础的课程模式和混合式课程模式等。为适应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学校在改革以学科为基础的传统医学课程模式中,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模式是改革的主流模式之一。这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构建完善的医学知识结构。具体课程整合设想和建议如下:

一是基础医学与基础医学课程整合。基础医学课程主要包括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对这些基础医学课程是单独进行教学的,其中系统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和病理学等主要以记忆学习为主;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等主要以理解学习为主。单独开设这些课程进行教学会给学生学习基础医学知识带来一定困难。比如同一个器官系统的知识往往需要间隔1~2个学期在不同的课程中学习,不利于学生对基础医学知识的系统掌握。

为了促进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的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提高教学效率,有必要探索从整体上改革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体系,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从正常到异常,从疾病到治疗药物”的原则,系统性地将系统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等6门课程分别按器官系统逐一进行教学。课程设置可分为基础医学教程导论和基础医学教程各论。

二是临床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整合。临床医学课程整合可实施课程内整合和单病种整合的方式。课程内整合是指在课程内部选择较恰当的主线进行整合,如传染病学以传染病常见症状为主线,整合成几大类疾病按类别进行讲授,这样整合既减少了教学内容的重叠,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单病种整合是指将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儿科学等课程中同一种疾病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如内科学、妇产科学中弥漫性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儿科学、外科学中先天性心脏病等,通过专题教学和集中教学的形式组织教学,由不同学科的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讲授,从而避免了许多重复的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对疾病认识的整体观。

三是形成基础医学与临床课程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实施基础医学课程之间、临床医学课程之间、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课程之间的整合。基础医学与基础医学课程的整合中导入临床,临床与临床课程整合中结合实用性基础,医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与临床课程交叉教学;基础课程教师定期到临床进修,基础与临床教学内容相互渗透;打破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学科界限;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互融合,按人体器官系统的大体结构、显微结构、生理过程、生化反应、常见疾病症状、病理生理、病理解剖及治疗等方面进行讲授。

推进医学课程整合的设想,需亟待解决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医学课程整合配套教材问题。目前国内还没有合适的配套教材,因此,编写适合国情、校情的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系列教材十分必要。二是教师培养问题。学校现有的教师多数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其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侧重点比较专一,不能适应跨学科、跨系统的教学模式,这会造成教学内容衔接不好,影响教学质量。

医学课程整合是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改革、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是落实《标准》目标实现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更是全面提高学校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和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需要。但是,医学课程整合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要根据校情,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不同模式、分阶段地实施,在不断试点与探索的成功基础之上,最终构建符合学校医学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科学的医学课程整合模式。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生理学课程体系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PBL在《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
基础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