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新梦:向企业家思维转型——记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改革创新发展

2014-04-16 06:35肖福林
建筑设计管理 2014年7期

展望梦的方向

2013年2月,国家住建部在《关于进一步促进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改革与发展若干意见》一文中明确指出,下一步将拓展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的服务范围,促进大型设计企业向具有项目前期咨询、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和融资能力的工程公司或工程设计咨询公司发展。继2月下发促进行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后,住建部3月紧接着出台了《关于做好建筑企业跨省承揽业务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主管部门给予外地建筑企业与本地建筑企业同等待遇,严禁设置地方壁垒。这样的政策措施,无疑会对勘察设计企业进行跨区域的业务拓展产生强有力的助推作用。

2014年3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一文,明确指出了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等工作要突出地域特色,建设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形象鲜明的特色文化城市,设计创意对设计企业的影响将越来越重要。

从行业宏观趋势到设计内涵要求,近年来,从行业主管部门、协会和咨询机构等途径,我们了解了大量有关行业转型发展的讯息,综合分析后,一方面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行业转型发展的各种机遇与可能,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不同地区同行之间的差距。因此,今年开年第一件重要工作,就是李纯院长带领班子成员和部分中层骨干赴江浙地区向先进同行学习取经,并结合自身企业实际情况,最终将战略视野锁定在集团化平台战略、产品专业化和市场营销体系的改革等领域。

回溯梦的历程

回顾省院发展历程,改革与探索不仅是每一代省院人和省院领导执着的责任与梦想,也是一直贯穿60年甲子岁月的省院精神,大同小异之下,不同时期,改革与探索的重点有所不同。

1998年,省院现任党委书记陈中义先生开始担任院长,恰逢这一年,城镇居民住房改革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单位福利分房取消,住房实行货币化、市场化。此后十多年时间里,商品住宅市场持续扩大,并带动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提升,这为勘察设计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

因此,上任伊始的陈院长面临的最大改革议题便是,如何抓住市场机遇带领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对内,他改进和完善生产经营体制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调动生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和促进技术创新;对外,根据市场变化,灵活采取相应的市场经营策略,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和业务体系,努力用最优的产品方案和服务态度赢得市场口碑,就是在这一时期,省院今天三大业务板块中的工程勘察和项目管理实现了突破发展。

陈院长谈到,在他任期内,面临过最艰巨的挑战莫过于2008年。这一年5月,四川遭遇了“5·12”汶川大地震;4个月之后,全球金融危机失控,波及效应开始在四川显现。面对双重困难,作为省属大型国有企业,省院一方面需要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履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又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应对金融危机影响之下的市场变化。最终,省院克服双重困难,转“危”为“机”,不仅在抗震救灾中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还实现了生产产值的逆势增长。

也是在这一年,陈中义院长荣获“中国建筑设计行业优秀管理人才”称号。在陈院长引领省院发展的13年时间里,省院实现了从一家地方中型设计企业到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企业的壮大,仅从年产值一项指标来说,就实现了20世纪90年代初千万元左右到几个亿的增长。

谋划梦的起航

2011年,李纯院长从陈中义院长手中接过领航省院发展的接力棒。

此时,无论是勘察设计市场,还是行业本身的发展形势,都悄然发生着众多变化:国家持续调控房地产市场开始初见成效,全国大型国有勘察设计行业陆续迎来60年的发展节点,各家企业的“十二五”战略规划进入贯彻执行阶段,部分同行开始实行转型升级的战略发展。

面对这样的形势,李纯院长的心境正如她在2012年年终述职报告中所说:

“省院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只‘靠天吃饭’的阶段,即使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依靠自身内在的成长性,不断发展。像省院这种规模和发展阶段的企业,决不允许停滞不前。因此,这一年来,我倍感责任重大,唯有全力以赴,不敢有丝毫懈怠。2013年,省院即将迎来60周年院庆,我们希望借此契机,对省院过去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总结,也对下一个60年进行展望和谋划。躬逢其时,我们肩负着承上启下的使命,我们必须认清总体战略方向,坚持深化改革,推动省院发展。”

正是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李纯院长自上任伊始,陆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或未雨绸缪,抢占先机;或顺势而为,整合借力,为省院甲子新梦想的起航进行谋划布局。

积极培育地域建筑文化的差异化品牌路线,搭建“中国地域建筑与文化研究院”的平台,开展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型实践;不断创新发展思维,筹建企业技术中心,通过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推动新能源等技术发展;探索业务模式的转变,开展产业链的建设和服务,为中国国际西部博览城提供全程技术支撑等。这些方面,省院均已抢占了先机。

而积极推进院整体搬迁工作,加强内部业务板块的联动和产业链延伸,广泛开展与集团的合作等,则是顺应成都城市发展和行业转型的趋势,展现省院平台的资源整合力。

省院未来发展更为系统的谋划和布局则体现在李院长主持编制的“十二五”战略规划中。本着“打造宜居城市空间,创建美好人居未来”的使命,省院希望5年期间通过三步走的战略调整路径:第一阶段侧重于规模发展、特色做强、管理提升;第二阶段侧重于业务整合、行业影响、管理改进;第三阶段侧重于资源整合、模式转变,打造区域一极。到2015年结束时,让省院成为以设计咨询业务为龙头,发展成为西部一流、国内先进,提供全面技术解决方案的大型现代工程设计咨询集团!

2013年是省院的甲子院庆年,也是甲子新梦想的开启之年。在2013年的《院长工作报告》中,李院长将甲子新梦想的起航概括为了3组关键词——强化管理支撑、业务能力提升、战略适应性调整。

结 尾

偶尔李纯院长会调侃到,“谈话”几乎成了她现在每天的主要工作方式。她调侃中的“谈话”往往是对战略方向的探讨和资源平台整合的洽谈。

自从担任院长以来,她感到自己的职业生涯和角色正随着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在变化和转型。她曾总结过,作为一名建筑师,进入这个行业已将近30年,平均每十年会面临一次职业转型,如今面临的就是她职业生涯中的第三次转型。

行业内知名的天强管理咨询公司在分析行业和企业管理者的现状时指出,为适应行业转型趋势,勘察设计企业的管理者们需要从专业技术中抽离出来,完成向建筑企业家的转型,具备企业家的战略思维和投资眼光。

甲子新梦,深化改革发展,共筑百年名院,企业家思维的转变尤显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