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层的文化态度

2014-04-16 13:19李小红严翅君
江苏社会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中产阶层品味态度

李小红 严翅君

中产阶层的文化态度

李小红 严翅君

文化态度是对特定文化的评价、好恶与行为倾向。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产阶层既经历着文化的洗礼,实际上也成为了文化转型的主要造势者。他们的文化态度不是单一的,而是充满张力,存在着文化认同与文化困惑的胶着、文化“媚俗”与文化“尚雅”的纠结、扬弃与文化态度的范式重塑等现象。

中产阶层 文化态度 生成机制

文化态度是对特定文化的评价、好恶与行为倾向。西方学者的研究大多认为,中产阶层的文化态度取向大凡都是“去精英文化”、“媚俗化”、“情感化”、“生活化”,用贝尔的话说是“中产趣味”。然而,由于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因此,考察我国中产阶层的文化态度,很难以“中产趣味”一言以蔽之。回顾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实际上却一直面对至少三种文化的作用。其一,是近现代西方文化;其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其三,是努力建构的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就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不断激荡、冲突、整合,中国文化实现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多姿多彩、复杂多变的文化转型中,中产阶层既经历着文化的洗礼,实际上也成为了文化转型的主要造势者。他们的文化态度不是单一的,而是充满张力的,存在着胶着与困惑。

一、文化认同与文化困惑的胶着

1.对市场经济社会倡导的文化价值观高度认同以私营企业主、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为代表的早期中产阶层,从本质上说是市场的产物。也就是说,由于转型早期的传统文化批判对中产阶层的文化洗礼,同时,因为中产阶层本性使然,他们还是成了传统自然经济文化积极的突破者和市场经济文化坚定的认同者,即中产阶层对市场经济倡导的“个体价值”、“竞争价值”、“能力本位价值”、“知识价值”、“功利价值”、“公正价值”的高度认同,以及对由于竞争效率的差异引起的利益差别予以肯定。

2.文化困惑与文化心理冲突但是,转型早期,新旧文化处在一个激烈冲突、格斗时期;同时,市场文化和市场经济本身一样,是一个“双面刃”,它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这使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们常常感到一种文化困惑。其一,新旧文化意识的冲突带来的困惑。由于转型早期市场经济的发育和成长,中产阶层虽然人数不多,却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所倡导的文化价值观的热烈的认同者和信奉者,然而,旧的宗法观念、特权思想、等级意识、帮派意识等等落后的文化观念,仍然存在;损人利己、损公肥私、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腐败思想和行为仍然存在;安贫乐道、不求进取、害怕变革、轻视知识、轻视人才、小生产传统观念仍有一定市场。新旧文化意识之间的冲突,使新生的中产阶层常常陷入激烈的心理震荡中。其二,文化显观念与文化潜意识矛盾带来的困惑。当现代市场经济所倡导的文化观念占主导地位逐步成为显文化观念后,与其相对的传统自然经济所表征的文化意识和行为定势“转入地下”,作为一种潜意识对社会和人的文化态度取向和行为起潜移默化的负作用。早期中产阶层感到最为困惑的是,许多人在观念上都赞成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的原则,可在实际心愿上却对工资、资金、职称、住房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心安理得。一方面,排斥血统、等级关系的旧原则,另一方面,又心满意足地品味着关系网编织中的收益和好处;一方面,反对特权和以权利谋取私利,另一方面,又沾沾自喜于自己从中获得的特殊利益。其三,文化的无序常使对同一行为的价值评价难以在全社会获得一致认同。早期社会转型中,作为中产阶层构成主体的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常常深感不解的是,一方面,政策鼓励他们去发展,另一方面,几乎从上至下还是把他们归入“姓资”行列,认为这只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有现象。这种相悖的文化现象使他们困惑不已。

这种文化困惑对那些原来有知识青年背景,后从各种岗位转而走上私营、个体或自由职业道路的中产成员,尤其明显。当他们在市场竞争中遭到挫折时,不是归结为市场本身不健全、市场的风险以及自身的驾驭能力不够,而是归结为自己传统文化情结太深,缺少欺骗手段,等等。这种现象表明,社会转型早期的中产阶层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文化价值体系的认同,还不是完全建立在真正理性自觉的基础上的,而主要是凭借自发的直觉。这种自发的直觉推动他们不顾一切地追求文化价值理念的“现代化性”,告别其“传统性”,但是,一旦遇到两者间的矛盾冲突,他们就会“迷惘和痛苦”。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早期社会转型中,中产阶层还是一个不成熟的、暧昧的群体,他们对现代市场经济所提倡的文化价值的“两重性”还没有清晰的认识,还没有真正地在社会生活与文化建设中,起到“中坚、主流”的作用,更未能担当协调、整合社会冲突时的弹性功能。相反,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过分强调主体的独立性而走向极端个人主义,过分强调竞争价值而走向原始积累的残酷,过分强调关切自己的利益的正当性而走向“拜金主义”,过分强调文化的“工具性”而忽视文化对“完美与光明品格的探究与追求”[1]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主义》,韩敏中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77页。。把保罗·福塞尔用以批判美国中产阶级文化品味的话,用在中国早期社会转型中的一部分中产阶层成员身上,也有一定的针对性[2]保罗·福塞尔:《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梁丽真等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因此我们说,中产阶层的文化困惑,不仅来自于外部的文化冲突,也来自其内在的文化冲突。

二、文化“媚俗”与文化“尚雅”的纠结

如果说社会转型早期中产阶层的文化态度集中表现为对商品市场经济所倡导的文化价值观念的认同,以及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落后文化与先进文化之间的较量所带来的困惑的话,那么到了社会转型中期,他们的文化态度一扫社会转型早期的状态,转向文化态度“媚俗”和“尚雅”的纠结。这两种相悖的文化态度,集于这一时期的中产阶层一身,构成了中产阶层内心的文化紧张和矛盾纠结。

中产阶层文化态度转折的重要前提,就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及之后中国加入WTO,正式确定市场经济制度,与之相对应的文化价值观念也基本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开始。早期许多沉重的话题已经破冰,加上西方中产文化和消费主义文化的大量输入,中产阶层开始转移文化视线,其文化态度随之发生变化。除了上述前提外,中产阶层文化视线的转移和文化态度的转变,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比如,由于市场经济机制的动力作用,中国经济驶上了快车道,生产力有了大幅提高,中国走出了“物质匮乏”,进入了物质较为丰饶的时代。加上大量跨国公司落地中国,西方中产阶层青睐的各种象征着文化品味的商品等,这些都成为中国中产阶层文化态度走向“媚俗”和“尚雅”双重纠结的重要前提。

1.品味追求:中产阶层的文化苦旅这一时期,与中产阶层文化态度联系最紧密的概念是“文化品味”。在布迪厄那里,文化品味也称作文化趣味,并把文化趣味分为三种:合法性趣味,是对合法作品的趣味。所谓合法作品,指的是在社会上获得支配地位的阶级认可的高雅艺术作品;中产趣味,指虽为高雅艺术,但只是其中的二流作品,如音乐方面的《蓝色狂想曲》、《匈牙利狂想曲》等,绘画方面如雷诺阿,它们都是在中产阶层或是支配阶级中的“知识分子”里最为流行的;流行趣味,指所谓的“轻音乐”或经过流行化以后的古典音乐的选择,如《蓝色多瑙河》。并认为,趣味是造成阶级区隔的根本因素,具有“阶级”的制造者的功能[1]Bourdieu,Pierre,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Trans,by Richard Nic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pp.13-16.。当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对摆脱了“商品匮乏”时代之后的中国中产阶层来说,品味追求也就自然生成了。但是,品味追求是一程文化苦旅。文化“媚俗”和文化“尚雅”是这一文化苦旅中必不可免的心态悖论。

中产阶层追求的文化品味究竟是什么?一种观点认为,中产的文化品味至少包括以下特征:一有大学背景。他们认为上大学不仅是获得工具性知识的途径,更可以接受人文思想的熏陶、文学艺术的修养、自然科学的灌输,获得提升文化品味的基础,即获得中产阶层的教养。二是坚持阅读。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坚持阅读就是坚持不断更新知识。不阅读,没品味;少阅读,也会降品味。三是有鉴赏能力。对文学艺术体育的鉴赏、欣赏能力是中产阶层文化品味的重要标志。四是符号生活。符号生活是中产阶层文化品味的具体表现。符号就是意义,就是文化。吃穿住行只讲实用,不讲符号意义,是没有文化的表现。五是崇尚游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历史文化遗址、名山大川,融天地人于一体,使自己的文化品味上升到更高层次。其实,中产阶层普遍认为,追求文化品味是一趟漫长的文化苦旅。说是文化苦旅,是因为“讲品味是很累人的”[2]广州:《新周刊》2001年11月总第118期。。

其累之一,物质主义导致文化疲惫。他们普遍认为:文化品味是精神追求,但必须以物质作支撑。为了获得进入中产阶层队伍的文化资本,很多父母“砸锅卖铁”让自己的子女上大学,代价非常之巨大。当他们跻身中产阶层的行列时,回馈父母是必须的;同时,阅读、鉴赏、符号生活、游历,都需要很多的物质付出。为此,中产阶层必须加倍地工作,拼命地赚钱。

其累之二,权威主义导致文化卑微。面对权威主义的挤压,不得不选择妥协、忍让的守成姿态,导致文化卑微,这是中产阶级在追求文化品味时的又一种态度倾向。让·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里视之为“差异的工业化生产”,即中产阶级的成员以个性化的努力进击社会的不平等、不公正时,努力显示上层社会阶层的文化品味,美学旨归自觉地倾向于经过等级划分的上层的文化品味,但是,却经常在两难的生产关系和行为方式中徒叹奈何。他举了一个有趣的例证,一个商务代表买了一辆与老板同一型号的梅塞德斯车,于是立刻被后者解雇了。他向劳资调解委员会提起诉讼并获得了赔偿,但结果仍然失去了他原来的工作。商务代表的头衔足以表明他隶属白领群落的中产阶级身份,在不缺乏财富(买车的金钱)的情况下,作为使用价值的物品面前与老板是平等的,享有自由的购置权;但在作为深刻地等级化了的符号面前,他又失去了选择的机会。这意味着,当人一旦身处社会关系的网络中,而且网络里存在根深蒂固的等级秩序时,那么张扬个人主义精神哲学的热情,便在无形的权力阴影的笼罩下被稀释一空了。与此同时,追求与压制个性还在不断地形成恶性循环,对差异的丧失反过来促使人对差异产生更大的膜拜和期望,最终在精神上属人的性征、涵养都被彻底异化了。中国中产阶级事实上在社会平等追求中也自觉不自觉地追寻上层社会的文化品味,然而,同样出现了个性张扬与权威主义的冲突,并最终退守到自我“孤芳自赏”的文化角落里,不自觉地染上了文化卑微的“幽闭症”。

其累之三,解码不易导致文化焦虑。按照布迪厄的说法,文化品味的形成过程是对具体的文化的一种破译与解码的过程。比如,对艺术品只会对有文化感受力的人产生意义与趣味,也就是说他拥有对这种艺术品内含的编码进行解读的能力。而一个人解码能力的高低与他的家庭背景和他所受的正规教育密切相关,其中尤以家庭文化教养的社会遗传密切相关。因此,文化品味的养成遵循“惯习(文化资本)+场域=实践”的公式来展开。惯习是遗传的内化形式,是个体生活的积累所致,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文化资本积累状态,经由意识的培养才得以形成[1]Bourdieu,Pierre,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Trans by Richard Nic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pp.1-2.。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常常要经过多代人的努力。而新生中产阶层中的多数人没有中产阶层家庭文化教养的社会遗传过程,单凭大学几年的学习,其文化资本远远跟不上高层次文化品味形成的要求。

其累之四,脱域机制导致文化震惊[2]所谓“文化震惊(culture shock)”,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见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4页。。“相对于国外中产阶层的地位焦虑之感,中国新中产阶层正陶醉于自己与西方文化思潮、生活方式的亲近与了解上而洋洋自得。他们从国外中产阶层身上看到了更光明的前途,也明确了自己的努力目标与方向,这目标正激励着他们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地奋斗,他们推崇的不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他们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更偏向于西方。”[3]周晓虹:《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90-291页。可是,西方文化产生于西方特定的文化背景,尽管文化具有脱域机制,即文化可以脱离产生它的特有的文化场域而在另外的文化场域中得到传播,但是,不等于这种凭借脱域机制而得以在异文化场域中传播的文化就能使人们理解。事实上,大多数异文化场域中的人们往往会处在文化的混乱和心理的压力中。有的人对中国文化持怀疑主义态度,有的人不知不觉间形成了对中国文化的抵触心态,进而将亲近感只给予了外来文化,现在有个时髦的字眼“哈”,中产成员尤其是青年中产成员“哈日”、“哈韩”、“哈美”是普遍现象,而视中国的文化传统、道德准则、生活方式等为“老土”。更有甚者,一部分中产阶层尤其是青年成员,并不懂得真正的有价值的西方文化文明,而迷恋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文化”、“极端自我文化”、“超前消费文化”、“恐怖暴力文化”、“霸权主义文化”等,认为这些文化“刺激”、“过瘾”、“有趣味”、“享受”,而处在一种文化混乱和心理迷惘中。对中产阶层的这种文化震惊现象,有人喻之为“中国人的香蕉化”[4]郭之纯:《中国人的“文化态度”值得反思》,〔福州〕《领导文萃》2008年第12期。。

2.文化媚俗:难以避免的文化下坠中产阶层在追求品味的文化苦旅中的“四累”,使很大一批中产阶层成员,尤其是那些人生阅历[5]从广义的文化说,人生阅历即是一个人的文化阅历,人生阅历越深厚的人,文化阅历也就越深刻。所以,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卡西尔把人说成是“符号的动物”。(〔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还不很深的青年中产成员,很轻易地将文化流俗看成是品味文化,从而坠入文化媚俗的圈套。

徐进从“国人的九大中产趣味”中讥讽式地调侃了中产阶层的媚俗:一是陈逸飞产品,足迹遍布时尚和流行文化的诸多领域;二是余秋雨散文,旅行、怀旧、格调、煽情的中产趣味主要元素基本上都具备了;三是怀念罗大佑,步入中年的怀旧群体的青春骚动;四是王朔酷评,“躲避崇高”的“无知者无畏”精神;五是组私家车队去西藏、“回归自然”,“回归”成了炫耀与炒作;六是看王家卫、周星驰的电影庸俗、通俗成了前卫、艺术与文化;七是吃喝拉撒全套上了文化的名头;八是星巴克与LOGO,因为它们的洋出身,连带着说的人都身份不同了起来;九是听《拉德斯基进行曲》时的掌声,现场的鼓掌体现出我们这些第三世界观众身上原来竟也流淌着跟欧罗巴皇室、显贵们同样的血液[1]徐进:《国人的九大中产趣味》,〔沈阳〕《北方航空》2002年第3期。。

作为“杂领”的中产阶层,一般都认同有文化品味就得在大学背景、日常阅读、文体鉴赏、符号消费、游历休闲五个方面下功夫。但对这五个方面的理解并不一致。从整体看,只是一个“品味拼盘”。中产阶层的文化品味追求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一为“神似”。通过学习、修炼和领悟,洞悉文化的灵魂,提升文化感悟力,唤起文化良知,形成高尚的文化人格。经过一个漫长过程,形成自己的文化品味。这时,举手抬足,一颦一笑,都透出深厚的教养和高雅的文化品味。这应该是追求神似的典型话语。二为“形似”。很多人认为,中产阶层起码要有一张高校文凭吧,天天都得翻翻报纸吧,对经典音乐、世界名画能说上几句,要有一些品牌的行头。比如,Boss西装、老人头皮鞋、宝马车、路易·威登手提包等等,如果连这点文化味儿都没有,你就是等而下之。三是“神形背离”。有的人持高文凭、开高档车、穿品牌服、挟名牌包,但是除了吃穿住行追逐高档和名牌之外,对变着法子偷情津津乐道,对一夜情和跨地区甚至跨国性的偷情表示赞赏,文化品味上的神形出现了背离。现实生活中,文化品味达到“神似”的中产阶层并不多,占较大比例的是“形似”,还有不少人是“神形背离”的。

3.文化高雅的追寻与“沉默的螺旋”效应尽管文化媚俗成为中产阶层文化态度的重要表现,但是有一点对于中产阶层来说还是深信不疑的:文化品味是判断你属于哪一阶层的最佳尺度。“因为品味体现着文化的高贵性,它强调社会中的行动者对经典艺术的欣赏与掌握能力,这就需要对优雅文化的一种稔熟,它暗示着人们需要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大量的时间与经济资本的投入。因此,你对精英文化的崇尚程度,你欣赏什么样的文学、艺术作品,你能否领略画家、音乐家的艺术感染力,你每年参观几次艺术展览、听几回音乐会而不是歌星演唱会,你读不读学术著作,你喜欢什么样的运动,你希望拥有什么样的身体,你的服装风格、家庭装潢风格、饮食偏好、旅游目的地与方式……所有这些,都反映出你的品味高下。”[2]周晓虹:《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71页。问题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品味与媚俗文化常常混淆不清,从而把媚俗的文化态度视为对文化高雅的认同、喜好与选择。这就带来了文化心理的冲突、摩擦、压力。最终带来这样的效果:中产阶层在追寻真正的文化高雅中,“沉默的螺旋”[3]“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德国学者伊莉莎白·内尔—纽曼提出的。他在《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The Spiral of Silence: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一文中,宣称大众传播在影响大众意见方面仍能产生强大的效果。纽曼发现,大多数人在用自己的态度做出选择时会有一种趋同心态,当个人的意见与其所属群体或周围环境的观念发生背离时,个人会产生孤独和恐惧感。于是,便会放弃自己的看法,逐渐变得沉默,最后转变支持方向,与优势群体、优势意见一致。这个过程不断把一种优势意见强化抬高、确立为一种主要意见,形成一种螺旋式的过程。这一理论把大多数的传播学者从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有限效果模式”的热衷带到了对“强大效果论”坚信的时代。效应也在放大。

一是“高雅”认知的心智模式冲突。“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我们的心中,并影响我们如何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思维的方式,甚至可以说是图像或印记”[4]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1页。,有人把它称为“心灵地图”[5]W·提摩西:《工作学习地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也就是认知的框架。在“什么是高雅”的认知上,中产阶层常常处在心智模式的冲突中,这种冲突常使适当的认知变得动摇、模糊,甚至被不适当的认知所替代。

二是高雅赋情的主体间摩擦。对于高雅文化的情感,是以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为基础的。每种趣味文化都有自己的绘画、音乐、小说、报刊、影视、建筑等诸如此类的东西,而且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作家、艺术家、表演艺术家、批评家等。在中国,对高雅文化的情感也是与中产阶层成员的价值观念与审美标准相联系的,不同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有很不一样的感情表达。

三是高雅行为倾向表露时的群体压力。“‘高雅’首先是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这是真心尚雅的中产阶层人士的认知,因而他们对媚俗的东西不屑一顾,而热衷于潜心进行文化修养。他们认为,“品味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气质”[1]周晓虹:《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页。,这种文化气质不是用流行文化来培养的,而是用精英文化来熏陶的。有很多中产阶层人士在工作之余的文化喜好是读经典著作,听经典音乐,品经典画作,直言“对流行的东西不感兴趣,觉得没有文化内涵”。因此,很多人士在表露高雅行为时会给人“清高孤傲”、“怪僻”、“自恋”,真有“知音难觅,曲高和寡”的感觉,甚至被人评说“违背集体活动的原则”,很感委屈和痛苦。

四是高雅追寻中的代际托付。事实上,正如布迪厄所说,中产阶层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他对合法文化(高雅文化——作者注)的关系,决定了他的渴望然而焦虑、天真然而认真地要抓住它的行为”。由于对文化的解码能力来自对文化获得符码方面的熟悉程度,“小资产阶级充满了对文化的崇敬”[2]Bourdieu,Pierre,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Trans by Richard Nic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pp.327、321.。在中国许多中产阶层成员虽然逃不开媚俗的文化圈套,但却深知媚俗文化是浅薄的、浮躁的,属于当下的、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如果缺乏欣赏经典的能力,缺乏有关的专业性知识,也很少去参观艺术展、听音乐会,那他也绝非一个典型的中产,更不是会受到人们尊敬的有品味的人。处在中国当下的发展阶段,自己也许很难摆脱“沉默的螺旋效应”。但是,他们却希望自己的下一代是一个真正有高雅文化品味的人。所以,中产阶层开始把高雅品味的实现转向自己的子女,开始不惜在子女的教育上花血本,除了想方设法让子女上最好的学校,课外的学习也加强了,如诗书琴画的学习、骑马射箭的学习、宗教哲学的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式的学习,等等。这是中产阶层在高雅追求中的代际托付。

三、扬弃与文化态度的范式重塑

文化是多元、多样和多变的,但任何社会的文化都不能没有主心骨。中国当代中产阶层的文化表态中,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情感反应和行为选择。改革开放30多年,这个问题一再摆在中产阶层的面前,特别是最近几年来,社会矛盾凸显,文化矛盾也在加剧。面对这一新的文化态势,执政党提出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的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局面。中产阶层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如何应对这一文化新格局建构的要求?总体上说,中产阶层对先进文化的认同度和自觉性较高,对先进文化引领多元文化格局的关注度也较高,并在这种认同、自觉和关注中,中产阶层尤其是以这一阶层中的精英群体为代表,正在形成新的文化态度范式。

1.对先进文化有一定的认同度和自觉性中产阶层对先进文化的态度,首先表现在对先进文化凝聚力、引领力认同上。中产阶层中的很大一部分成员对先进文化有较高的认知与认同,对先进文化引领多元文化也有较高的自信和自觉。具体表现在: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较高的认同。有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中产成员肯定先进文化凝聚人心的功能,表明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这是对先进文化引领多元多样多变文化的整体社会态度形成的最重要支撑。二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能力有一定的自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的提高,增强着中产阶层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能力的自信。以知识劳动者为主体的中产阶层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拥有者和创立者,他们对先进文化的认同度和自信心,决定了先进文化凝聚力、引领力能否有效发挥。三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作用的发挥有较高的自觉。

2.对先进文化态度倾向仍存偏颇虽然中产阶层对先进文化及其引领作用有很高的认同、自信和自觉,但在一部分中产阶层成员中,对先进文化的态度倾向仍然存在一些较为严重的偏颇,说明中产阶层对先进文化及其引领功能的态度是不一致的,包括个体间的认知态度的相左,也包括个体自身心理态度的矛盾。具体地说:

象文化错位问题。首先,对先进文化的误识。调查显示,中产阶层人士对先进文化偏误的认知有一定比例。比如,选择“先进文化是人人喜闻乐见的所有文化”的占17.9%,选择“先进文化是工业发达国家的一切文化”的占6.4%。其次,对先进文化的认同存在偏误。“关于先进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有28.6%的人认为是“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5.1%的人认为“不存在根本指导思想”。关于“有无必要花足够的时间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仍有9.4%的人认为“不一定必要”或“完全没有必要”。最后,对先进文化的自信度不足。一部分中产阶层成员对先进文化缺乏自信。最突出的是不同程度地表现为信仰危机。本次调查中产阶层成员中很大部分为党员和党员干部,因而,234名被抽样者有211人填写信仰“马克思主义”,但是,在这211人中,有些人既信仰“马克思主义”,又同时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道教”、“佛教”等其中一类宗教信仰,甚至多类宗教信仰。这种信仰的混乱是信仰危机的一种表现,导致一部分中产阶层成员对先进文化自信不足。

象文化震惊问题。对不良文化、外来文化负面影响缺乏足够的防范能力。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加速,对外开放加深,千姿百态的文化现象出现在社会生活中。与以往的历史时期相比较,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本土与外来的碰撞、新旧之间的急剧转换,表现出范围广、程度深、变化快的鲜明特点。对于身处其中的中产阶层来说,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上所受到的冲击理所当然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猛烈。由此带来的“文化震惊”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一是对“金钱至上”的文化膜拜。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体权利意识的强烈伸张,包含着追求财富、利益交换在内的商业法则渗透到社会生活一切领域,使“金钱拜物教”迅速抬头,导致了对“拜金主义”、“拜物主义”的文化迷恋和膜拜。二是对外来文化的盲目欣赏。一部分中产阶层成员,尤其是青年“言必称西方”。对西方所谓的“自由主义文化”、“自我中心文化”,也包括我们上面提到的“中产文化”、“消费主义文化”十分热衷。三是为传统腐朽文化所污染。如封建等级制文化、封建权欲思想、封建迷信思想、男尊女卑思想等。面对不良文化的影响和外来文化的负面干扰,一部分中产阶层成员,尤其是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时期的青年中产阶层成员,甚至是一些党员干部中的中产阶层成员,思想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

象边缘文化问题。少数中产阶层身份的成员将先进文化放置于“边缘地带”,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对殡葬婚庆中的“封建迷信、落后风俗”文化,掠夺自然、榨取他人的“原始积累”文化,以及其他落后的“亚文化”津津乐道,对先进文化的态度取向模糊,感知迟钝。

象文化悬置问题。一些中产阶层成员对先进文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悬置在空中。一是认为“不了解先进文化”,认为先进文化说的是“官话”,听不懂,也无需懂;二是认为“不理解先进文化”,认为“先进文化说的一套做的一套”,“宣传的东西与实际做法有距离”,难以令人信服;三是“不理会先进文化”,认为“你说先进文化如何优秀,但我看不到它的魅力”。

3.思考与扬弃:文化态度的范式重塑中产阶层在先进文化及其引领功能态度取向上的矛盾性,恰恰说明中国正处在一个文化矛盾极其深刻的阶段;由于中产阶层是知识群体为主要构成的阶层,从很大程度上讲,中产阶层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创立者和拥有者,也是先进文化引领多元多样文化的倡导者。文化矛盾的解决,先进文化的弘扬及其引领功能的发挥,中产阶层毫无疑义仍然是重要的主体。因此,中产阶层在先进文化引领多元文化,建构和谐共存文化格局中,其文化态度的重塑就显得特别迫切。

一是强调先进文化与高雅文化的统一。人们对先进文化往往存在误解,把它看成是纯粹意识形态,是“政党话语”、“是官话”,“不是普通人的语言”,因而普通人不可接近。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先进文化不是单纯的政治意识形态,本身就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内容。至少应当有六个方面的内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爱国爱家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进步的哲学社会科学等人文知识;最新的自然科学知识;先进的管理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体现上述内容的一切生动的文学艺术样式。这与我们今天很多人追求的“文化高雅”是统一的。具有高雅文化品味的人,不是看你穿什么品牌服装,开什么高档汽车,住什么高级住宅,你不拥有深厚的人文素养,不懂科学知识,不知道文明礼貌,不遵从法律法规,不会文艺欣赏,品牌服装、高档汽车、高级住宅,只是徒有其表,谈不上高雅。所以,要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宣传渠道,提供各种受教育的条件,让人们接受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尤其是其中的人文知识、前沿的科学知识等,提高我们的素养。

二是主张先进文化必须大众化。先进文化只有为大众理解、为大众欢迎、为大众喜欢、为大众接受,才能引领多元多样的文化。形式主义、教条主义,表现为导向性的理论解释晦涩、枯燥,群众感到食而不化;导向性文化的内容表述标语化、口号化、陈式化,群众感到难为所动;导向性文化的载体样式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群众感到索然无味。因此,要加强先进文化“进基层、进网络、进人心”的“三进”工程,期待先进文化来自民众的实践又返回去教育民众,指导民众,为民众所掌握。

三是赞成在知识群体中培养先进文化的意见领袖。很多中产阶层人士认为,现在的文化宣传干部队伍庞大,但高素质的先进文化宣传、研究人才仍然不足,尤其是缺乏先进文化的意见领袖,而体制外的意见领袖层出不穷。如韩寒的博客点击量目前已突破4.8亿,平均每篇博文点击率都高达100多万次,李开复的腾讯微博粉丝达1600多万。这些数字足以说明这些体制外的意见领袖所拥有的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可谓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应该注意培养一批坚持正确导向、熟悉网络语言、了解网络传播技术和传播技巧的网络“意见领袖”,善于借助互联网自由、互动、开放的传播特点,将之作为传播观念、表达主张、影响公众的“主阵地”,通过在一些重大公共事务中积极批判现实,发出质疑,与网民、媒体之间形成互动,产生影响。同时,对一些在各个群体中已经较有影响、在社会舆论中有一定话语影响力的意见领袖们要加强引导、主动沟通,强化他们接受先进文化的意识和理论自觉。这样,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以此来引导网络民意的方向。

四是认为知识群体应成为先进文化的示范群体。先进文化示范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主要表现:一是“干部形象”中的负面影响。从党的性质而言,党员和党员干部应该是先进文化的人格化身,是先进文化最主要的示范群体。但是,社会转型时期,党员和党员干部中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现象的严重存在,给群众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削弱了先进文化的人格化魅力,降低了先进文化本身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位置。二是典型人物的“高、大、全”不利于示范。无论是现实生活中树立的典型人物,还是文学作品、影视中的典型人物,宣传中都赋予人格完美、毫无缺点,甚至没有“七情六欲”、“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形象。结果“曲高和寡”,人们“敬而远之”,只有感动,不见行动。人们误认为,践行先进文化只是少数特殊人才的事,常人根本做不到。三是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众心灵的先进文化楷模宣传不多。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先进文化的积极践行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先进文化,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他们生活在群众中更像普通群众。这样的楷模是群众理解的、喜爱的、可仿效的。但是,由于“高、大、全”典型的惯性思维,人们对现实生活中多少有点缺陷但认真实践先进文化的人,并不认为是楷模,因而,对这方面的示范群体发掘不够,宣传不多。先进文化示范群体一定程度的缺位是先进文化难以充分发挥凝聚力、引领力的重要原因。因此,既要从生活中挖掘真实可感的先进文化现存的示范者,同时,知识阶层尤其是其中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又要以整体的言行及其体现出来的理论素养、理想信念、精神面貌、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发挥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责任编辑:方心清〕

李小红,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科研处副处长 210013

严翅君,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 210013

猜你喜欢
中产阶层品味态度
品味年画
品味桂峰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中国中产阶层成长中的烦恼与压力
态度决定一切
全新皇冠:为中国中产阶层而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