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现代化需要区域服务业率先现代化
——以江宁区服务业发展为例

2014-04-16 13:19王骏琚胜利
江苏社会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商贸服务业区域

王骏 琚胜利

江苏现代化需要区域服务业率先现代化
——以江宁区服务业发展为例

王骏 琚胜利

本文从服务业产业的集聚、融合、制度创新化三个方面论述了我省区域服务业现代化如何发展,并对区域服务经济体构建提出设想。着眼服务业区域性的特色,借鉴国外高技术和高端服务业的理念、将国际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策略植入到我国具有相同发展条件的区域中来。江苏经济社会现代化必须使区域服务业率先实现现代化。

现代化区域服务业

服务业在进行综合国力的国际比较时占相当大的权数,一个国家强大不但要靠发达的物质生产,还要靠强大的服务业,世界经济实际上以服务商品生产为主,步入了“服务经济”时代。在同一区域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或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并不一样:在贫困阶段,主要靠农业推动;在温饱阶段,主要靠农业和工业推动;在总体小康阶段,主要靠制造业与服务业推动;在全面小康与现代化基本实现阶段,主要靠服务业推动[1]江苏省商务厅:《2010江苏服务贸易发展研究报告》,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9-86页。。

一、服务业发展与现代化

由于服务业与国民经济的推动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所以当服务业呈现高速增长、发展迅速,对经济的贡献份额必将进一步提高,使得城市化进程加快,实现现代化的步伐加快,服务业发展就成为现代化的主推力。

1.实践上的探索

目前,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更多的是靠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伴随着制造业的“服务化”,高技术的生产性服务业得以迅速的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最具增长力的亮点。

2.理论上的研究

美国肯特州大学服务创新与经济发展专家大卫·麦基(David L.McKee)在极理论的框架下,通过对服务业在其他商业活动中作用的研究及其与整个区域经济关系的考察,提出服务业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能够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毛拉特等(F.Moulaert&F.Djellal)对现代服务业的区位、分配、组织及空间影响等进行了系统阐述。在国内区域服务业创新与发展的理论研究方面,研究成果主要有:谢泗薪(2011)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模式与机理_基于_热点_园区_产业链和新知识经济三大视角[1]谢泗薪:《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模式与机理_基于_热点_园区_产业链和新知识经济三大视角》,〔北京〕《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第9期。;张志刚(2011)关于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的若干建议[2]张志刚:《关于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的若干建议》,〔北京〕《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17期。;韩庆华(2006)创新发展江苏省现代商贸服务业[3]韩庆华:《创新发展江苏省现代商贸服务业》,〔南京〕《江苏商论》2006年第3期。;王波(2007)欧盟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及对江苏省商贸服务经济发展的启示[4]王波:《欧盟商贸服务业的发展及对江苏省商贸服务经济发展的启示》,〔南京〕《江苏商论》2007年第11期。;这些研究虽能紧跟服务业的形势发展,对服务业的发展方向有所探讨,但总体上缺少体制机制研究和政策的创新,仅是一种国内外在服务业方面理论与建议,对如何发展服务业的体制机制及政府政策没有加以理论研究。

3.发展趋势

探索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径,是今后我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所经的必由之路。要以政府的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利用政府管理和市场配置的合力,培育服务业企业、集聚区载体。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构建“服务型”的主导产业体系,优化城市产业布局,提升创新和服务功能。进一步扩展服务经济的外部效应,促进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系统的发展。就现状而言,还缺少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城市环境、生力军和保障体制机制。

二、集聚化促进服务业发展

服务业集聚是以某一服务产业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基础,在一定地理区域内集聚而成的服务企业集群。具有产业集中、发展集约、资源共享、科技含量高、运行成本低、环境污染少的特征。服务业集聚区是服务业发展的新形态,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十二五”期间,南京市江宁区将加大力度制定服务业集聚分类和建设:

1.培育1个大学城商业集聚区

方山大学城。建立了现代商贸、高端商务、科技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的支撑的商业集聚区。主要项目有:方山高校教学商业服务区。为生活在各所大学的专家与师生提城市功能的服务。九龙湖高校研发科技服务业园区。主要项目有清华大学启迪科技园南京园区和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科研产业基地项目为代表的商务和总部办公等现代服务业。形成研发创新平台和产业基地,成为江苏区域创新与产业升级的示范区。九龙湖高档住宅生活服务区。以一批高档住宅区及高档商场为依托,为大学教师、园区研发人员以及社会高层次人才提供乐居住所。

2.建设1个副市级的中央商务积聚区

打造凤凰港、杨家圩商圈为副市级都市中心的中央商务区(CBD),依托该区域内百家湖、秦淮河风光带的优美环境,着力引进建设一批城市综合体、金融机构和国内外大中型企业集团的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销售中心,提高高端商贸服务业集聚,建成副市级都市中心。

3.开拓3个新兴产业服务业新城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兴业态和高端部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繁荣提升和经济转型升级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大力发展综合配套的服务业,已成为政府抉择的一个重要方向。重点打造三个支撑新兴产业服务业的新城。

(1)禄口空港现代商贸商务城

禄口是南京都市圈重要的“窗口”城镇。发展二大龙头服务业项目:名牌商品折扣超市购物集聚区和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品交易中心。

名牌商品折扣超市购物集聚区:名牌商品折扣超市店(如奥特莱斯国际名牌折扣店),作为国内零售业的一种新兴业态在国内迅速升温。由于禄口的环境和交通符合该业态的发展。禄口名牌商品折扣超市店的建立,随着南京中产消费群的膨胀,市场前景美好。

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品交易中心:利用现有的资源,通过招商引资、融资建立经营电子产品为主的实体店。同时,建设电子产品商贸交易中心和虚拟的电子商务平台,利用空港优势,打造华东地区IT产品的集散地,同时,也能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联网,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江苏软件园”现代服务业新城

东吉谷是指在东大山到吉山一带打造以新兴产业为导向的“创智谷”,目前,已引入了电子、软件、云计算、服务外包等产业。将借鉴国内外产业园区的发展经验,依托地区区位和交通优势,打造有城镇特色的生态型新兴产业园区。

紫金(吉山)科技创业特别社区重点引进智能电网、通信、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型研发类项目。建设一流的公共技术平台、服务平台,打造国内外有影响的创新创业人才特别集聚区。同时,也成为江苏软件园的生态休闲区配套服务区。

(3)滨江港口、现代物流商业新城

依托现有滨江港口的雏形,加快与江宁街道的服务业一体化步伐,充分挖掘临江优势,初步建成以先进制造业、钢铁物流基地和适宜人居环保配套的商业新城。

江宁西部是具有综合功能、相对独立的商业新城。起到辐射安徽的门户作用,在商贸商务形成对皖江经济带的沟通联系作用。发展商贸商业、金融、企业总部和文化娱乐综合配套服务业。将商贸购物广场、美食街、休闲娱乐城三个概念融于一体,建成一座集餐饮、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商贸中心。

4.融合化带动服务业创新

采取延伸型融合方式,以文化、体育和娱乐产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引致周边衍生产品的生产需求,从而带动相关制造产业的共同发展,带来大量的衍生品消费,这些实体产品会构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会给服务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也给相关制造产业带来了巨大商机。江宁将以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为载体,宣传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旅游景点、文物景观和佛教圣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工艺品服务业。彰显区域历史文化底蕴,以此推动区域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5.制度创新驱动服务业发展

制度创新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保障。一是充分整合区域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对大政方针、全局性问题、重特大项目、切实建立科学统筹的调控机制。二是充分发挥要素配置市场化的杠杆撬动功能,在盘活静态资源上做文章,在挖掘要素供给的潜力空间上下功夫。三是“事权对等、能减就减、能放就放”,在不违背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放活基层、给足政策,为推进区域服务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动力。四是建立科学有效的现代化建设推进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

(1)体制创新

首先,完善组织与协调机制,成立区域服务业工程领导班子,行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各分管区长担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和驻区高校专家参加的领导小组,确保专项计划的落实。该小组负责对全区服务业统筹协调,协调解决重大事项,推进落实重大项目,组织开展督查考核。

执行牵头部门负责制。加强部门间的职能调整和整合。合理界定政府的牵头部门职能,明确各部门责任,确保权责一致。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采用牵头部门负责制,分清主次责任。

(2)机制创新

①改革服务业土地保障机制。加大新增土地对服务业的投入力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向服务业产业项目适当倾斜,引导存量土地投入服务业,优先用于建设服务业集聚区,可以利用中心区原工业厂房可进行服务业项目运作,土地用途可暂不变更,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办理一定的手续,进行服务业项目开发。将区闲置土地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归属服务业综合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做好收地、放地工作,规划拆迁工作。

②改革服务业产业发展引导机制。建立二级重大项目推进责任制。各行业主管部门承担列入年度计划的本行业重大项目推进责任,会同街道政府,定期开展日常协调服务工作,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难点问题,形成区行业主管部门和街道政府共同推进重大项目的两级责任机制。

改革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机制。前移工作重心,对有条件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明确为区、市级预备型服务业集聚区,参照享受有关服务业集聚区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出台服务业集聚区评估考核办法,加强对集聚区主导功能和特色性考核,提高集聚区建设质量;鼓励企业兴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制定相应的专项政策进行扶持。

③优化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强化宣传,落实各项税收优惠,充分发挥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国家税收政策框架下,针对不同等级和类别的企业,采取更有利于企业发挥活力的纳税方式,为产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税收环境。

④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创新。要用“经营城市,市场运作”的全新理念,投资主体开始由单一走向多元。在投资主体方面,要通过引入了国内外民间资本投资者;在融资方面,可以是采用国外政府贷款、国内商业银行贷款和国外直接投资以及BT等方式。

借鉴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新加坡和香港等地的经验和做法,改变“单一投资、分头建设、低效管理”的传统体制,通过改革和创新,使投融资体制真正达到“六化”,即“投融资决策科学化”、“投融资主体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多样化”、“项目建设法人化”、“项目监管法制化”、“资源配置市场化”。

〔责任编辑:天则〕

王骏,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211168

琚胜利,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讲师 211168

本文系2011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课题“江苏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的“江苏经济社会产业创新人才需求状况分析”调研报告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1JYB005),主持人:王骏。

猜你喜欢
商贸服务业区域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画像即墨商贸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