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煤炭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探讨

2014-04-16 18:09李小海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4年1期
关键词:煤炭企业审计工作导向

李小海/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对煤炭企业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探讨

李小海/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企业管理的现代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逐步成为内部审计领域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本文通过阐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涵义和重要性,提出了在煤炭企业内部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看法。

内部审计;风险导向;风险管理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涵义

随着经济实体规模不断膨胀,以测试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的审计模式变得十分复杂,以评估设计风险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对于内部审计来说,所谓风险导向审计是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对风险及其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判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建立审计风险模型和风险评级标准,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内部审计策略、审计计划和审计程序,将审计资源重点配置于高风险领域,将内部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的一种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不仅仅是一种审计技术,它是因审计理念的转变而产生的审计模式、审计方法的革新。它立足于对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进行系统的审查、分析和评价,并据以制定审计策略及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划,将风险管理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二、煤炭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对内部审计认识模糊。煤炭企业的管理主要偏向于生产管理,对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他们对内部审计所提供的各种管理、服务缺乏理解,把内部审计机构当成自己给自己挑毛病找麻烦的机构,心理上存排斥内部审计的观念。

2.内部审计范围狭窄。当前煤炭企业的内部审计范围狭窄,主要以开展财务审计为主,审计对象主要是企业凭证、账簿、报表等,很少涉及企业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效益等领域,缺少全方位的宏观思维。

3.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由于我国煤炭企业特有的管理模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内部审计职能没有能够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及时完善,审计作用得不到正常发挥,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

4.内部审计人员业务素质。煤炭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陈旧,对新的审计理论或审计技术了解不多,影响审计质量的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独立性差,缺乏足够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

5.对下属单位的审计流于形式。企业在对其下属单位进行内部审计时,往往是派驻内部审计人员到各下属单位进行调查,由于企业总部审计人员对下属单位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或者不能真正起到监督作用,在审计时往往只是片面地从财务资料上寻找数据,靠一些经验去判断某些事项的正确与否,审计大多停留在表面形式,没有真正起到监督的作用。

三、煤炭企业加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看法

煤炭企业加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拓展内部审计的职能与范畴。随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时代的来临,内部审计的职能也应全面拓展,由监督和评价发展为保证和咨询,充分体现公司治理的目标。在全面实现内部审计职能的要求下,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必须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公司内部的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其作业范围也应突破财务领域的局限。在实践中,有条件的企业在有效开展或恰当委托外部从事财务审计的基础上,内部审计应重点向内部控制评审、经济责任审计、合约审计、工程项目审计、环境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战略管理审计和管理舞弊审计等领域拓展其作业。而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观念下,内部审计的工作重点也发生变化,控制仍然重要,但内部审计的焦点则体现在分析、确认、揭示关键性的经营风险与管理风险,以风险为出发点,帮助企业在承担适度风险的同时抓住发展的机会,使内部审计计划与公司风险管理策略紧密联系,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功能,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2.重构内部审计的组织系统。内部审计工作的组织系统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力屏障。以上市公司为例,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及职权必须符合上市公司的结构要求,以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建立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内部审计机构,改变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平行于各职能部门的现状,使之向更高层级升格,从体制上保证内部审计工作内容的全面展开。内部审计应协调各方面关系,凭借优势通过具体的业务活动体现其监督评价服务职能,并侧重于对高层经理及其下属各职能部门工作的监督的评价,提出建设性建议。

其次,变革内部审计的管理模式。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状况,对于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有两种比较合理的选择:一是由监事会领导;二是隶属于董事会。从理论上讲,监事会有更大的权利行使所有者赋予的监督权,董事会则有更大的权利行使决策权。作为保护所有者权益的内部审计,行使监督权应归于监事会的领导,以在公司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系统。这种机构设置的前提是公司监事会有充分的权力与能力行使所有者的监督权。考虑到我国改制后一部分公司监事会存在监督权的行使缺乏力度等问题,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上,可以采取另一种模式,由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组织领导内部审计工作,内审机构在业务方面要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业绩。为保证其地位的独立性,应使内部审计负责人与审计委员会主席的沟通畅通无阻。

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IIA全球审计信息网络调查表结果表明,认为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应该是:调查人员(44.6%);指导顾问(57%);咨询专家(45.6%);管理层的有益助手 (34.7%);其他人士(32.1%)。内部审计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1)多面手:拥有大局观,对整个组织的价值具有前瞻性考虑。

(2)置身其中:要参与和了解公司各项业务,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措施,不搞秋后算账。

(3)精通技术:应用专业技术知识来预防和减少公司的风险,改进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

(4)顾问:提供确认、培训和咨询服务。

(5)领导人:在风险控制和改进公司治理的效果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煤炭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数是从原财务部门分离出来的,独立性差,并且缺乏与生产管理等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必须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审计人员必须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知识面的扩展,不仅要精通财会、审计知识,还要具有经济管理、金融、统计、工程技术、法律、信息和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要不断通过后续教育,培养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通过审计实践,提高审计人员敏锐的洞察力、判断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除此之外,内部审计人员要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技巧。只有与被审计单位以及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保持良好的关系,才能使内部审计工作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内部职能得以发挥,内部审计报告得到重视,内部审计目标得以实现。同时还要把考试、考核和培训结合起来,有计划地对内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教育,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改进内部审计的业绩评价标准,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制度

目前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考核,基本上是按照企业通用的考核管理人员的方法进行,没有体现内部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内部审计人员没有得到与其工作努力及其成果相适应的奖惩和来自企业其他部门的广泛承认,这对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带来极大的挫伤。因此,为了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凝聚力,提高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企业必须制定内部审计业绩的评价标准。

IIA在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出评价内部审计业绩的标准体系,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企业应该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这些标准包括数量化标准、质量化标准、反馈式标准。数量化标准是指可以量化的业绩,如内部审计部门所消耗的资源、审计工作时间、完成的审计项目、审计的次数、审计报告次数、审计发现的违规金额、浪费损失的金额、促进增收节支的金额、舞弊发生率、降低外部审计的费用等。质量化标准包括:促进内部控制完善的建议、提高经营效率的建议、提出风险预警的有效性等。反馈式标准包括:来自审计委员会、高层管理者、其他管理者、被审计对象、外部审计师等各方面对内部审计的评价,如对他们所提出的意见的评价、对工作效率、努力程度、敬业精神、专业技术水平、沟通协调能力、职业道德等。总之,标准应该全面、客观并不断完善,既要让成绩得到肯定,也要让缺点得到暴露,让内部审计人员既有动力又有压力,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内部审计的评价也可从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个方面进行。内部评价就是在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在部门经理或评价小组的带领下,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定期对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或是在每次审计活动结束后及时对工作进行总结。外部评价是请企业外部和企业的其他部门的合适的人员对内部审计业绩进行评价。不管是采用哪种评价方式,目的就是要让内部审计的费用最小化而效益最大化,充分体现其“为企业增加价值”的作用。

5.实施计算机辅助审计,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

在经济业务数据量不断扩大情况下,传统的手工审计方法存在效率低下、费时费力、统计误差大等弊端,已远不能满足审计工作的需要。利用计算机能更迅速、更有效地完成审阅、核对、分析、比较等各项企业的各种信息。因此,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必须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充分运用计算机审计软件,充分发挥审计软件在财务数据转换、数据查询、数据统计、数据对比、数据分析中的强大功能,对财务收支结构,资金流量、资金流向等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对内部财务信息系统及会计工作实施有效监控与评价,对企业资金、各种资产进行密切跟踪,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审计在效益审计中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评估风险以及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全面提高审计技能与审计质量。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关注的是事前、事中和事后相结合的审计方式,是内部审计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完善现代企业风险管理、改进内部控制、实现有效公司治理的有力手段,在与国际接轨的新的管理模式下,应在煤炭企业内部开展风险导向审计,不断完善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为重点的管理审计,为煤炭企业改革保驾护航。

[1]胡荐,论以风险为导向的企业内部审计[J];当代经济;2011年24期

[2]王雅婧,风险导向与治理导向内部审计的比较分析[J];会计之友;2011年09期

[3]王呈璐,基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内部审计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年13期

[4]王光远.关于内部审计业绩的评价标准问题[J].财会月刊,2009,(9).

猜你喜欢
煤炭企业审计工作导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偏向”不是好导向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煤炭企业档案管理的创新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