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需求变化的思考

2014-04-16 22:33
江苏科技信息 2014年7期
关键词:盲从读物图书馆

曾 茹

(南京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02)

0 引言

当前,少儿的阅读的喜好、需求随时代的进步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预示着现阶段的少儿阅读推广工作要依据现阶段少儿阅读的特点而变化。

1 现阶段少儿阅读的普遍现象

1.1 图像阅读现象较泛滥

目前图像阅读现象普遍存在于少儿中。在2011 年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的数据中,最受0~8 岁儿童喜爱的书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再结合近期小读者追捧的“赛尔号”“丛林熊出没”等的阅读、借阅情况,明显发现电视台热播的动画片严重干扰着0~8 岁家长以及学龄前的儿童的阅读读物选择。在对9~13 岁儿童的“漫画书”“漫画杂志”喜好程度调查中,2010年比2009 年分别提高了15.7%、27.4%,增长速度呈加快趋势。如:南京公共图书馆连续在2012、2013 年度的少儿阅读排行榜的前3 名都是漫画类期刊。由此可见,很多小读者对卡通漫画书偏好严重,这对训练少儿的逻辑思维能力非常不利。

1.2 功利性阅读现象较突出

在少儿成长、学习过程中,阅读不仅可以使其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对少儿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但是在2010、2011 年连续2 年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少儿最喜欢以及家长首选购买的是作文选,有约2 成的9~13 岁儿童喜欢阅读“作文精选”,有约4 成的家长经常购买“作文精选”。由此可见,虽然有90%以上的家长重视少儿阅读,但在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指挥下,阅读被优先引向了具有学习功能的书籍,少儿成长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心灵闲逛阅读时间被剥夺了。阅读滋养少儿的人格养成,性格发展,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的作用未能被重视。

1.3 “跟风”阅读方式普遍存在

少儿时期的阅读体验将会影响儿童的一生,而好的阅读体验和阅读习惯可以为儿童一生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但是在对周末走进公共图书馆的小读者进行抽样调查时,笔者发现一些有一定阅读能力的9~13 岁小读者选书还是比较盲从的,他们阅读的目的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比较大,自身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计划不清晰。查看他们的阅读记录,表面上看,他们阅读的数量很大,仔细分析后,可以发现他们大部分的阅读书目与近几年流行的通俗儿童作品的书目基本相同,除去这些书目后,历史、科普等可以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书很少进入他们的视野。处于生长阶段的儿童在此类质量不高的通俗儿童作品的影响下,若没有形成好的阅读体验和阅读习惯,将有可能影响其成人后的阅读倾向。

2 现阶段少儿阅读需求的变化

依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现阶段少儿阅读需求呈现出休闲性、多层次性以及盲从性等变化。

2.1 少儿阅读需求的休闲性

少儿阅读需求的休闲性是指少儿愿意阅读那些比玩具更有“乐趣”的书籍,如果阅读可以带来愉悦,可以让他们会心一笑,他们就会喜欢阅读这类书。所以那些令人愉悦的读物往往是他们走进公共图书馆的动力、“诱饵”。在这种心理趋向下,少儿的阅读量会随之逐渐增加。如《幽默三国》《淘气包马小跳》《神奇的校车》普遍受南京公共图书馆少儿书刊借阅室的小读者喜爱,很多孩子是同一本书一读再读。同样是《十万个为什么》,漫画版《十万个为什么》更受少儿喜爱。

2.2 少儿阅读需求的多层次性

少儿阅读需求的多层次性是指不同年龄段的阅读需求各不相同。6 岁前,以形象思维为主,图文并茂、画面生动、文字简短、色彩对比鲜明的读物更能决定儿童的喜好;小学低年级,受年龄、识字量、注意力等因素影响,语言幽默、故事情节有趣的图书更受他们喜爱。文学类书籍中的神话、寓言、童话故事受到他们喜爱;到了小学中、高年级,已具备一定的自制能力,初步具有理性思维能力以及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可独立阅读。科幻、英雄模范人物以及历险的故事开始获得他们的喜爱。在这些书中,文字优美、故事性强的图书更受青睐;初中阶段,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知识接受能力强,开始有目的地选择阅读类型。校园文学、青春文学、文学名著成为了热门书。那些反映学校生活、现实生活的文学和传记类,是他们优先选择的对象。此时少儿已初步具有了自己独有的阅读习惯。

2.3 少儿阅读需求的盲从性

少儿阅读需求的盲从性是指少儿由于缺乏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阅读需求易受他人的干扰。少儿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相对单一,再加上彼此的发展、困惑和需求基本一致,很容易形成心理共振,阅读行为在他人的影响下,常把他人的阅读需求误作为自己的需求,“多数人更正确”“归属感”“交流话题”等等因素左右着他们的行为,让他们产生扎堆阅读现象。最近的“喜羊羊”风、“查理九世”风、“幻想数学大战”风、“熊出没”风等,这些书都是呈现扎堆外借现象,即使不断地增加副本,还是会经常借不到。

3 基于少儿阅读需求变化的思考

3.1 注重营造“快乐”阅读氛围

少儿由于心智发育不完全,其阅读效率受外在的环境影响比较大,而要提高少儿的阅读成效首先需要营造读书的氛围,尤其是“快乐”的氛围。

3.1.1 营造图书馆“快乐”阅读氛围

要让少儿感受到阅读的愉悦,就需要在硬件、软件上不断的改进。首先,阅读区域布置要满足少儿阅读休闲心理需要。在环境布置上,公共图书馆的工作者可多学习国外或兄弟公共图书馆的先进理念,将公共图书馆的少儿室(馆)布置得更有亲和力,功能区划分更合理,更注重细节;在馆藏和采购方面,多听取家长和孩子的意见,多采购些制作精美、符合不同年龄层次需求的优秀书籍。其次,不断创新阅读活动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公共图书馆的工作者在重视公共图书馆行业系统之间的合作、公共图书馆之间合作的同时,可扩大合作范围,从一元化向多元化迈进,因为在合作的过程中,合作双方会迸发出新的增值点、亮点,而少儿将是最终的收益者。

3.1.2 帮助营造家庭“快乐”阅读

虽然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为少儿进行阅读推广和指导服务,但家长也是公共图书馆阅读指导的对象,因为家长是指导少儿阅读、提高少儿阅读能力的重要推手,所以公共图书馆有必要向家长普及阅读指导知识,鼓励家长用科学的方式指导少儿进行阅读。公共图书馆可以聘请儿童教育专家、资深教师、社会知名人士定期开办讲座,向家长宣传早期阅读、亲子阅读的重要性,同时传授家长亲子阅读、指导少儿阅读的方法,让家长用行动营造家庭“同”阅读、共分享的阅读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和培养少儿的阅读兴趣。

3.2 引入分级阅读指导思想

少儿不同阶段的阅读敏感各不相同。逐层引导,适合阅读对激发阅读兴趣显得非常重要。

3.2.1 调整少儿类图书的排架方式

目前,公共图书馆都是按照《中图法》来组织排架,这种排架方式与年龄无关,与分级阅读无关,经常会造成少儿和家长选书的困惑。因此,公共图书馆可以打破常规,以阅读能力的高低划分阅读区域,设置亲子阅读区、低幼区、小学区、中学区、课外辅导区等不同的阅读区域,然后再按照各年龄段儿童的阅读习惯,对图书进行分级排架,方便孩子和家长选择阅读内容。

3.2.2 注重阅读能力的逐步提高

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潜移默化、逐渐改变的过程。在少儿阅读能力不高时,公共图书馆少儿工作者以培养少儿阅读兴趣和习惯为主。在少儿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时,公共图书馆少儿工作者以引导阅读和思想分享为主。公共图书馆可以开展美文欣赏、名著导读等活动,提高少儿欣赏优美文学、经典文学的能力。让他们在共同阅读、讨论等阅读方式的引导下,不断地交流、体会、认同,少儿的阅读深度才会不断增加,少儿才能逐渐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

3.3 善于利用盲从引导阅读

利用少儿从众心理,将少儿的盲从跟风阅读指引到优秀读物阅读,使阅读需求与阅读目标相契合。

3.3.1 主动制造、引导阅读热点

利用少儿阅读的盲从特点,挑选一些有趣而又优秀的书籍,放在公共图书馆的醒目位置,再配合一些活动、奖励措施,促使他们相互推荐、阅读、交流,在小群体中广泛传播优秀读物。当少儿因此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而快乐地读书,读书的效果才会事半功倍,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逐步形成。像《漫画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博物馆》《小牛顿科普馆》《最美的童话》系列等这些书籍都非常优秀,有一定的阅读喜好度,如果再能在一些细节上稍加引导,一定能成为少儿阅读的热点读物。

3.3.2 建立畅通的阅读反馈机制

造成“功利性”阅读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应试教育的指挥棒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家长对孩子的阅读没有长远的规划以及对阅读的意义没有深刻的理解。要改变“功利性”阅读现状,公共图书馆可以联合学校、家长建立反馈机制,督促各个阶段的少儿都能读有所需,读有所获,自觉地完成阅读计划。公共图书馆可以与学校、家长联合建立积分制,鼓励少儿多读有益的书、有营养的书,并设立奖惩措施,让被动参与变成主动参与。

3.4 不断拓宽阅读指导思路

国际图联主席克劳迪亚·卢克斯曾说过,公共图书馆中从事少儿工作的应该是最优秀的馆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很多过去惯用的方法、经验可能已不太适应时代的发展,这就要求每位少儿工作者必须不断拓宽阅读指导思路,及时更新自己的阅读指导思想,不断学习各方面先进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业务”水平,才能满足少儿阅读成长过程中的多元化需求。

4 结语

总之,儿童阅读推广是一项长期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每位公共图书馆少儿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探索,需要时刻关注少儿阅读需求的变化,更需要因地制宜、锐意创新。

[1]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2011[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2]邓香莲.少年儿童阅读需求及阅读引导效果实证研究[J].出版科学:双月刊,2012(2):19-20.

[3]方卿.科技出版国际竞争力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岑国桢.对8-16 岁少年儿童认同从众反应原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4(3):232-239.

[5]钟杰.浅析公共公共图书馆在少儿阅读引导中应发挥的作用及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1(33):208-209.

猜你喜欢
盲从读物图书馆
盲从
新新人类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哲理思辨
哲理思辨
图书馆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