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神秘外衣的转基因作物

2014-04-17 05:58田甜
科学24小时 2014年5期
关键词:植酸品系转基因

田甜

披着神秘外衣的转基因作物

田甜

2014年2月13日,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在北京发布了一份转基因全球调查报告。报告中指出,截止2013年年底,全球共有27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1.75亿公顷。这些国家中19个为发展中国家,8个为发达国家,其中我国种植的转基因作物面积排名世界第六,分别为420万公顷的转基因棉花和6000公顷的转基因抗病毒木瓜。那么除了上述两种已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植物外,现在我国主要的转基因农作物还有哪些呢?

玉米

早在2004年和2005年,我国已批准了两种美国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玉米,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发放了13个转基因玉米品种的进口安全证书。2010年1月,中国农业部生物安全网公布的审核消息称,中国农科院申报的转植酸酶基因的玉米BVLA430101已经获得安全证书,有效期是2009年8月17日至2014年8月17日,种植地点仅限于山东省。转植酸酶玉米品系主要是为了解决动物对玉米饲料的磷元素吸收。在玉米饲料中50%以上的磷都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动物几乎不能消化利用,与此同时植酸还会影响动物对于钙、镁、铁、锌等元素的吸收。植酸酶则是催化植酸分解的一类酶的总称,转植酸酶基因的玉米BVLA430101可以消除玉米饲料的植酸抗营养作用,减少磷在环境中的排放,降低农业生态的负担。

水稻

与转基因玉米一同获得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颁发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的,还有华中农业大学的两个转基因水稻品系“华恢1号”和“Bt汕优63”。这两个品系均为高抗鳞翅目害虫转基因水稻品系。螟虫等鳞翅目害虫是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是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两个转基因水稻因具有抗病虫害功能而高产,也减少了稻田的农药施用量,还缓解了农药施用后的环境污染。

棉花

我国“抗虫棉”的研究早在“七五”期间就开始实施,终于在“八五”期间,成功地将人工合成的CryIA(b)和CryIA(c)抗虫基因转入我国棉花主栽品种,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研制抗虫棉的国家。之后,我国又开发出众多转基因棉花新品种。2002年1月27日,SGK321通过国家抗虫棉品种审定,成为目前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品种审定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在此之前,SGK321已经通过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评价,获准在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和安徽进行商品化生产。

据了解,我国自2003年3月20日起实施标识管理的第一批农业转基因生物共计17种农产品,其中直接进入零售市场的有大豆、大豆粉、大豆油、玉米、玉米油、玉米粉、油菜籽油、鲜番茄、番茄酱共9种食品。

现在,不论是国内的转基因品种还是进口的转基因品种越来越多,随着公众对于转基因标示意识的逐步加深,国家对这方面也加大了管理的力度。2014年1月22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新闻发布会上表明,转基因产品能否上市销售,必须经过极其严格的审核,并要让消费者有充分的知情权,“在销售的农产品中,如果含有转基因成分,必须进行标注,由消费者自主决定购买,这个基本原则会长期坚持”。

名词解释

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具备两个抗棉铃虫基因的棉花品种。这两个基因通过性能互补,协调增效,不仅具有稳定持久的抗虫性,而且增产潜力大,抗病、抗旱,适应性强。

猜你喜欢
植酸品系转基因
探秘转基因
磷肥对甜玉米籽粒植酸和锌有效性的影响
外源酶法降解发芽糙米中植酸的工艺研究
转基因,你吃了吗?
植酸酶体外降解米糠粕中植酸的工艺研究
陕西 烤烟新品系通过全国农业评审
“富硒多倍体蒲公英新品系”在太谷区试种成功
耐高温高湿的松毛虫赤眼蜂品系筛选
大理州优质蚕豆新品系比较试验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