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苦荞高产栽培技术

2014-04-17 08:23熊斌普春
云南农业科技 2014年3期
关键词:秋播昭通市苦荞

熊斌,普春

(1.昭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云南昭通 657000;2.昭通市农科院,云南昭通 657000)

昭通苦荞高产栽培技术

熊斌1,普春2

(1.昭通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云南昭通 657000;2.昭通市农科院,云南昭通 657000)

昭通市是云南省苦荞主产区之一,栽培苦荞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和气候条件,但也存在品种混杂、耕作粗放、生产方式落后的问题。通过科学选定种植区域、选用良种、择地播种、科学管理、适时收获等一系列措施,可大幅提升昭通苦荞的产量和质量。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种植区选择

昭通市苦荞种植区依据播期不同可分为春播区和秋播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及生产需要进行选择。

1.1 春播区

昭通市海拔2 000~3 000 m的区域土地贫瘠、阴凉、潮湿,非常适宜苦荞生长发育,是昭通市优质苦荞的主要种植区,面积与秋播区相比较小,约为秋播区面积的1/2(表1)。该区的苦荞一般在4-5月播种,8-9月收获,全生育期100~120 d。

1.2 秋播区

昭通市海拔1 500~2 400 m的区域土壤相对肥沃,水热条件较好,适宜苦荞生长,是昭通市苦荞主产区。该区为马铃薯与玉米间作,且马铃薯能在立秋前基本成熟的平坝、山区和半山区,面积与秋播地区相比较大(表2)。该种植区的苦荞一般在7-8月播种,10-11月收获,全生育期90~100 d。

表1 昭通市春苦荞种植面积与分布

表2 昭通市秋苦荞种植面积与分布

2 品种选择

春播区要求品种能在终霜期前后4~5 d播种,秋季霜前能完全成熟。在该地区选用品种的生育期应在100 d以上,可选用昭苦1号、云荞2号或当地种植多年高产稳产的品种。秋播区要求品种能在霜降前收获。在该区选用品种的生育期应在100 d以内,且海拔越高对品种的生育期要求越长,可选用昭苦2号、云荞1号。如以加工荞粉为主,应选择粗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种如昭苦1号、云荞2号;如以提取黄酮为主,应选择黄酮含量高的品种昭苦2号、云荞1号。在土地瘠薄、施肥水平低的地区和地块,应选用适应性广、耐瘠的品种,如云荞2号[1]。

3 播种

3.1 播前准备

3.1.1 选茬口

苦荞对茬口选择不严格,但忌连作。前茬作物以豆类、马铃薯为好,其次是玉米、燕麦[1]。在昭通,春播苦荞多种植在高寒山区,前作多为马铃薯;在有夏播油菜的地方,前作选择油菜地也能获得较好的产量。在秋播地区,可选择豆类、玉米、菜地种植苦荞。

3.1.2 选地

苦荞耐酸怕碱,且根系不发达,要求土质疏松、耕层深厚、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的非碱性土壤。碱性较强的土壤,会使苦荞生长受到抑制。昭通高寒山区多为灰泡土,俗称夜潮土,适宜苦荞的出苗,但磷肥含量偏低,需补充较多的磷肥。苦荞忌涝,最好选择保水性强,透水性好的中壤土为好。

3.1.3 整地

深耕是苦荞丰产栽培的一条重要经验和措施,有利于苦荞发芽、出苗和生长发育,还可减轻病虫草对苦荞的危害。深耕改土效果明显,但深度要适宜。有研究表明,苦荞地深耕一般以20~25 cm为宜,且不能一次耕得过深,以免当季生土层偏厚,导致产量偏低。应在3~5年逐年加深耕层3~5 cm,且不断打破犁底层。在地势低洼易积水之地,应开沟提厢种植,有利排水和减轻积水对苦荞生长发育的影响。

3.1.4 施用基肥

苦荞生育期短,对肥料十分敏感,因此要及早满足它对肥料的需求,重施基肥。为了减少苦荞籽粒中的有害化学成分,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2~3]。施肥量的大小要视土壤肥力而定,另外还应据前茬进行调整:前茬若是小麦、玉米等吸肥量大的作物,苦荞地施肥宜多些;如前茬为豆科作物、油料作物,土壤肥力消耗少,施肥量可少些。以前作是马铃薯为例,每公顷的施用量是农家肥7 500 kg、尿素75 kg、16%普通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300~450 kg、硫酸钾75 kg;也可用清粪水加普通过磷酸钙和磷肥与种子拌裹形成“包衣种”后待播,但不得过夜播种。

3.2 播种

3.2.1 播种时间

适时播种是苦荞获得高产成败的关键措施,播种早或晚都会影响苦荞的产量。苦荞播种期应考虑到晚霜对出苗不利和早霜对结籽成熟的影响,根据无霜期的长短和雨季来临的早迟来确定[4]。春播区播种时间要在当地终霜期前后4~5 d播,秋播区要保证在当地降霜来临前收获,以此来确定秋荞的播种期。昭通市年均温6.2~7.0℃的地区苦荞春播的节令:正常年立夏节令前5 d内播完,闰月立夏节令后5 d内播完。各产区的具体适宜播种期应根据品种和当地各时期的有效积温数而定。如果选用品种比当地品种生育期短,可适当推迟播期。如果在有效积温高的地区种植苦荞,应使苦荞的盛花期避开当地的高温期(>26℃),同时保证霜前成熟。秋荞的适宜播种期为立秋前后4~5 d。

3.2.2 种子处理

晒种。预算好播期后,选择播种前3~10 d的晴朗天气,将选好的苦荞种子薄薄地摊在地上或草席上,晒1~2 d。

选种。采用风选、水选、筛选等方法,选取饱满、整齐一致的种子。大而饱满的种子含养分多,发芽率高、发芽势强、生根快、出苗快,幼苗健壮。

浸种。用35~40℃温水浸10~15 min效果良好,能提早出苗;加用其它微量元素溶液如钼酸铵(0.01%)、高锰酸钾(0.3%)、磷酸二氢钾(0.5%)、尿素(0.5%)浸种12 h还可促进苦荞幼苗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拌种。用40%多菌灵胶悬剂兑水,配成浓度为0.3%的药液,在常温下浸种12 h,防治褐斑病;用种子重量0.3%~0.5%辛硫磷拌种,防治蝼蛄、蛴螬和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3.3 确定播种量

苦荞播种量是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种子发芽率、播种方式和群体密度确定的。生育期长的晚熟品种,播种量保证每公顷留苗9万株为高产配方[5]。在一般情况下,大、中、小粒种的每公顷播种量分别以90 kg、75 kg、60 kg为宜。

3.4 播种

播种方式可分为撒播、塘播、条播3类。撒播即漫撒而播,省工省力,但播种质量低,密度不均匀,田间管理困难,不予提倡。塘播即开塘点播,播种质量高,但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推荐小地块种植时采用。条播即开沟点播,播种质量高效率高。通常做法:用畜力牵引犁地开沟,人力顺沟点播。180 cm下线,以130 cm开厢,预留走道50 cm,在厢内用牛或马开7条沟播种,行距20~22 cm,塘距19~20 cm,每塘播种8~10粒,确保每塘出6~7苗,每公顷留苗量为102~123万苗。为了保证顺利出苗,覆盖种子土层一般以3~4 cm为宜,在砂质土和干旱区可以稍微深些,但不要超过6 cm。条播的优点是深浅一致,落子均匀,出苗整齐,还便于中耕除草和追肥。

4 田间管理

4.1 苗期管理

若苗未出土时遇地表结板,可用钉耙破除板结,疏松地表。方法是在雨后地表稍干时浅耙,以不损伤幼苗为度。水分过多对苦荞生长不利,会造成缓苗期较长,对产量影响较大。前期应做好田间的排水工作,可采用加深厢沟的方式进行。

4.2 中耕除草

第1次中耕除草在幼苗高6~7 cm时结合间苗和追肥进行,此时苗小,宜浅锄。第2次中耕除草在苦荞封垄前,结合培土进行,中耕深度3~5 cm。此次中耕主要是耕翻走道内被踩实的土壤,在走道内提土对苦荞培土,同时也形成一条排涝沟。而对苗间的杂草则主要用手拔除。

4.3 病虫草害防治

苦荞病虫草害的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方法相结合。其中化学方法主要采用药剂施用,影响苦荞质量,且相关文献论述甚多,在此不再赘述。

4.3.1 病虫害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如云荞2号;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去病株。翻耕土地,阻止幼虫或虫卵越冬;利用生物多样性,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综合布局作物种植;苦荞地块区间不能整片相连,中间可种植马铃薯、玉米及其它豆类等来隔离害虫的传播;保护好田间的青蛙,癞蛤蟆及瓢虫等害虫天敌,这样有利于减少及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4.3.2 草害防治

苦荞产区防治草害,主要应在耕整地时清理草根、中耕时人工薅除、收获时集中杂草焚烧等各个环节上都要认真、坚持。

5 收获贮藏

5.1 收获

苦荞的开花期较长,籽粒成熟时间及成熟度及不一致,这就增加了收获的难度。及时、正确收获苦荞也是高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过早收获,大部分籽粒尚未成熟;过晚收获,籽粒大量脱落,均会影响产量。当苦荞全株2/3籽粒成熟,即籽粒变为银灰色、褐色或黑色,呈现本品种固有颜色时最适宜收获。苦荞收获应选择清晨或阴天进行,收割时用镰刀轻割,植株捆扎成束,下部茎秆散开,在地里正立轻竖成圆锥形。植株搬运回家后宜于干净通风向阳处贮放一定时间,使其后熟后再脱粒,可增加粒重,提高种子的成熟度。

5.2 贮藏

收获后的苦荞籽粒干燥至其水分含量14%,在Aw为0.61以下时贮藏于相对干燥的低温环境中,利于其质量保存[6]。苦荞脱粒后要及时晾晒,降低籽粒含水量,籽粒含水量降至14%方可入库。苦荞籽粒内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较高,遇高温会造成脂肪和蛋白质变性,黄酮含量减少,质量变劣,生活力、发芽率下降。故在贮藏时要求具有良好的防潮、隔热性能,通风性能良好,防虫防鼠,贮藏时间不宜过长。种子宜用低温贮藏。

[1]李月,石桃雄,黄凯丰,等.苦荞生态因子及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3,26(1):35-42.

[2]毛春,杨敬东.黔西北高寒山区苦荞春播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6):77.

[3]杨明君,杨媛.苦荞麦综合高产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3):129.

[4]黄桂莲,田宏先.高寒山区苦荞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1(6):251-259.

[5]赵萍,杨媛.苦荞麦高产栽培最佳配方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1):48.

[6]徐宝才,丁霄霖.温、湿度对贮藏苦荞质量的影响[J].中国粮油学报,2003(5):31-35.

2014-02-26

猜你喜欢
秋播昭通市苦荞
昭通市种业现状与“十四五”种业发展对策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昭通市“省耕大讲堂”第二讲开讲
“冷季型草+秋播”生草模式总结
苦荞花
辽北地区秋播大葱栽培技术
枣阳 党组织服务秋播生产
亲人
城门苦荞
亲人
苦荞黄酮的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