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肥沃的土地:博客
——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高效运用博客”的探索研究

2014-04-17 02:55黄奇诗
教育观察 2014年5期
关键词:博客笔者课文

黄奇诗

(茂名市第六小学,广东茂名,525000)

博客,即Blog,是Weblog(网络日志)的中文名称,是一种基于Web的应用系统,在形式上以日记体方式传播,在内容上突出个性化表达,在功能上充分利用链接与其他博客联系。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博客已经成为继课件、 资源库、教育主题网站之后一种新的教学网络应用模式。

博客这种新的交流方式,应用在语文教学中成为一种辅助性教学工具,在提高教学效率和推动学科发展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博客如同一片肥沃的土地,为语文教学这株花朵的成长提供着阳光、雨露、养分,让语文教学如花绽放。笔者从学科整合的角度,建立了教师个人博客,利用博客的资源共享性、简单易用性、更新快捷性、传输交互性,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科学、高效运用博客”的问题作了探索实验,感觉博客的适当运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一、运用博客的资源共享性,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博客是一种灵活、个性化的信息整合网站,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其特有的资源共享性和交流形式,最大限度地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课文、知识点、音频、视频放在博客,让学生观看、下载,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

(一)博客可以补充课内知识

课内知识,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内传授的知识。但是每一节语文课只有四十五分钟,而语文知识却是无穷无尽的。如何解决这种“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的矛盾?博客的应用让这一教学难题迎刃而解——把博客建成“课内知识的资料袋”。

一方面,教师课堂上授不完的内容可以通过博客来补充。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课堂教学有时候只能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对某些与课文内容相关不大、但与学生语文能力提高息息相关的知识点往往只能一带而过。教师应该用博客补充这些相关的知识点或者资料,从而协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同时,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在课堂上授不完的内容,教师更应该及时上传在博客,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补充学习,这样不至于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例如,奥运会的会徽五环等知识点,能加深学生对课文《舞动的北京》的理解,而限于“两个教学课时”,不能展开介绍,为此,笔者把这些知识上传博客,布置学生在课后补充学习。

另一方面,课堂上无法呈现的内容可以通过博客来补充。语文课堂教学除了课文,还包括图片、表格、音频等课文之外的辅助性内容,而这些内容的呈现需要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条件不完善、无法在课堂呈现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博客的方式,指导学生在课后通过浏览博客来学习。例如,区分麋鹿与马、羊、鹿等动物是课文《麋鹿》的教学重难点之一,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就是向学生展示麋鹿、羊、鹿的图片,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中学习判断。但是因为教室没有多媒体平台,笔者就灵活地把这些图片放在博客上,指导学生自己抽时间深化学习。

(二)可以积累课外知识

积累是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过程,更是一种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而课外知识的积累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语文知识面的大小。教师要从充分发挥学科资源优势的角度出发,从以下两方面指导学生积极挖掘博客所蕴藏的语文知识:

首先,教师应该把自己的博客建成知识仓库。博客巨大的空间容量和资料共享性是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最佳源头,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出发,结合教学大纲,把博客打造成一个海量的语文知识仓库,供学生自主学习。例如,针对作文教学,笔者把博客建成范文库。笔者在博客中设置“最佳作文现场”版块,每次作文评讲后,笔者都会把自己写的范文和优秀的学生范文放上去,让学生学习和模仿。这样,经过两年时间的累积,目前,笔者的博客中已经有了53篇教学范文。

其次,教师应指导学生科学使用博客的链接作用,收集语文学习资料。博客既是积累语文知识的源头,更是检索、收集知识的一种学习工具。学生可以通过博客提供的链接作用,把任何一个有价值的语文学习网站链接在自己的博客上面。所以,笔者鼓励班上学生都开通自己的学习博客,并指导其把有自己感兴趣的关于语文知识的网站,通过链接作用,转载在自己的博客中,方便自己进一步学习。平时,笔者也积极浏览学生的博客,对链接到有学习价值网站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并加以推广。

二、运用博客的更新快捷性,拓展语文教学策略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只要提供恰当的材料,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可见,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博客构建一个虚拟的“语文第二课堂”将会是网络辅助教学的新方向,有利于转变教学过程和改变教学组织形式,辅助语文课堂教学。

(一)利于拓展课堂时空,让语文教学得到有效延伸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博客提供的大量虚拟语言信息环境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适合学习的虚拟教学情境。教师的角色应从“知识的传授者”向“知识创建的协助者”转变,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也由“向教师学”转变成“和教师一起学”。

其一,从教学环节上看,博客可以辅助语文教学活动的灵活开展。例如,在备课环节,笔者把第二天将要讲授新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要求掌握的生字新词、关键句子通过博客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预习,并支持学生通过回帖、发表评论的方式汇报自己的预习效果。实践证明,这种使用博客的做法比传统口头布置学生预习的效果要好很多。

其二,从教学任务上看,博客可以根据教学具体内容灵活穿插使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用博客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能够实现课内、课外的沟通与结合。例如,在学习自读课文《五彩池》的内容之后,笔者鼓励学生通过博客的链接作用查找、阅读有关“五彩池”的其他文章,并指导学生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阅读心得和读书体会。

(二)利于开展差异化教学,体现“以生为本”

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只能面对大部分学生的平均水平,往往会出现“尖子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消”的两难局面。以博客为载体的“语文第二课堂”为语文差异化教学提供了可行性,通过博客把集体教学、小组合作、个别辅导、同伴帮助、个人自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进度,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有效解决了语文教学中统一教学与学生个别差异性的矛盾,发挥了分层教学的优势。

通过博客平台,学生可以对个人感兴趣的课文进行拓展性的学习,对自己相对薄弱的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学生之间可以开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打下扎实的语文知识基础,而且确保有语文特长的学生得以长足提高,从而实现全体学生语文能力的均衡提高。例如,《钓鱼》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课文,有一定的理解难度。所以笔者尝试了在博客上分层布置作业,借助填空、默写、造句等习题,确保学生掌握相应的生字新词,并指导理解能力好的学生通过分析重点句子、赏析性阅读,感悟课文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运用博客的传输交互性,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博客不仅提供大量信息,更具备强大、便利“写、录 、共享”的功能。学生通过博客阅读、写作、接收老师和同学的指导信息时,让发布日志、回帖评价成为一种自我学习的过程,无形中提高了学习效果。

(一)教学互动更加高效

学生在博客中学习、收集资料,锻炼了语言文字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博客能即时反馈他人对自己博客的评价的功能,促使学生看帖、回复,形成“二次学习”,加深了对所接受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与深化。

例如,“精批细改”却高耗低效一直是作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结合博客的传输交互性,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尝试了交互式作文训练方式。

首先,笔者允许学生的作文可以不写在本子上,而是发表到博客上。其次,在修改作文时,笔者采用发帖的形式对学生的作文提出修改意见。再次,笔者鼓励学生通过发表评论的方式,在博客上帮助同学修改作文:可以就有关内容提出修改的建议,可以就某些词句修改,还可以对别人的评论予以回复,发表不同的看法。这样,一个学生的作文可以得到很多同学的修改,而一个学生也可以阅读到很多同学的作文。最后,学生结合老师、同学的建议,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改。这种交互式作文训练方式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要引导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的理念。这样做,一方面减轻了教师修改作文的负担,提高了作文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和能力、写作水平都能够得到提高。

(二)教学沟通更加顺畅

博客作为网络沟通工具,实现了师生间的交流、学生间的交流、家校间的交流、校内外的交流、课内外知识的迁移,构建了一条畅通无阻的教学沟通渠道。

博客发挥着协作学习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语文教师的教学博客就是一个教学开展系统:有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有具体可行的教学活动,有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还有多元化的网络教学评价……这些都通过博客的衔接得以实现,保证了师生及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沟通。例如,为充分发挥博客的宣传作用,笔者在博客开设一个“第一时间告诉你”公告栏,可以及时把与语文学习相关的信息通知学生。这类信息多种多样,小到语文作业的布置,大到语文教育思想的传达,特别是在放假的时候,这个公告栏保证了笔者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博客发挥着情感沟通的作用。博客所构建的虚拟“语文第二课堂”是论坛式、互动式、共享式的。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既可以相互研讨,又可以相互学习;既提升了教学质量,共同完成了相应的教学任务,又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现代教育呼唤师生间平等而良好的沟通,而博客平等的沟通模式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工具,是教师认识学生、理解学生的一种方式,让教师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及时了解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思想情况,缩小彼此之间的代沟。

“书籍让人类站在了大师的肩膀上,博客让教师站在了自己的肩膀上”,实践成功证明,博客是一种高效的语文辅助性教学工具,是一片可以让语文教学如花绽放的肥沃土地。我们教师应该从科学使用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其资源共享性、更新快捷性、传输交互性,做到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策略、巩固教学效果,让语文教学之花芬芳无限、硕果累累,在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语文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1] 陈琪.中学语文教学新课改成效之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9).

[2] 范远波.论学校语文教育的文化缺失[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猜你喜欢
博客笔者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老师,别走……
背课文的小偷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背课文
博客天下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博客相册
博客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