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体验式教学”中寻找数学的乐趣

2014-04-17 02:55夏晓峰
教育观察 2014年5期
关键词:长方形正方形体验式

夏晓峰

(南京市翠屏山小学,江苏南京,211106)

小学数学生态体验式教学对学生数学的学习具有现实和深远的意义。生态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使学生体验生活、体验数学知识、体验数学方法和体验数学思维的教学模式。在“生态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被称为“引导者”,而学生被称为“体验者”,其实教师在体验式教学中也是体验者。只有亲身体验过的知识,才能理解它的本质意义,才是有根的知识。生态体验式教学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体验的过程,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

一、生态体验式教学的界定

(一)整体论教育观

整体论教育观认为教育最重要、最根本的目的是培育人们与生俱来的成长的可能性;认为教育是经验的产物,使之能够同充满奇妙和惊异的世界沟通;认为新型的教师必须认识真正的教育,这种教育只有在自由的氛围中才能实施。

(二)自然主义的儿童观

卢梭认为,儿童的教育应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适应儿童特点,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顺序,促进儿童身心自然、自由发展。顺乎自然、敬畏生命、遵循生长的节奏,正是生态体验式教学的基本理论。

(三)体验学习理论

体验学习是一个过程,是直接认知、欣然接受、尊重和运用当下知识及能力的过程。它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与实践性,主张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与反思,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它主张“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变“传授”“接受”为“体验”“建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疑难,教师要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索思考,引导他们通过验证与反思,悟出一些自己的体验。

二、生态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性

“生态体验式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理念,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将封闭式教学转变成开放式教学。所以,教师在生态体验式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教师不是将数学知识简单、僵硬地灌输到学生头脑中,而是要让知识真正深化到学生的内心,使所学的知识能得到运用。教师不但要让学生记住所学的知识,更要让他们真正理解知识。因此,笔者认为生态体验式的小学数学课堂是有效的数学课堂,是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课堂,是让学生能够体验乐趣的课堂。

三、生态体验式教学的实施

(一)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生态体验式教学中,创设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情境是一节课的首要任务。教师要根据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内容,精心创设数学情境,让学生身临数学情境,进行积极的自我体验,并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1.内容情境的创设

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多样性、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教师借助精美的课件,图文并茂地展现客观数学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真实地感悟数学知识趣味性,拉近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圆的认识”这一课中,笔者就设计了三种不同形状车轮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不同的状态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就体验到圆和以前所学习的平面图形之间的差异,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例:体验坐不同车轮的汽车

(出示三种不同形状的汽车)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屏幕上的三辆汽车,想象一下你现在就坐在这样的汽车里,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可以用动作来展现你的感受。

(生谈感受)

生:我觉得坐在椭圆和正方形车轮的汽车里会很颠簸,但是坐在圆形车轮的汽车里会觉得很平稳,很踏实,很安全。

师:可是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跑起来就会非常平稳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

2.问题情境的创设

数学情境的创设其实是为学生设计了一条学习的道路。教师在学生学习之初有关教学内容的精彩问题设计对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精彩的问题情境创设也可以将学生带进理性的思考之中,从而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认知和体验。

比如在苏教版三年级“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中,笔者首先出示教室的场景图,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者是正方形的呢?”这样,教师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在这个问题的推动下,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两个图形的基本特征有了初步的体验,为后面的再次体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例: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和正方形了,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

生:黑板的面是长方形的。

(师出示课件的教室场景图)

师:你说得真准确!还有吗?你觉得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呢?

生:……

师:看来啊,长方形和正方形跟我们太熟悉了,随处可见。老师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移到黑板上来。

(师在黑板上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

师(手指着问):仔细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都有几条边?(四条边) 都有几个角呢?(四个角)

师(揭题):今天这节课,老师将跟着你们从“边”和“角”这两个方面来一起深入地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板书课题)

3.生活情景的创设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蕴藏着许多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如何在教学中运用好这一资源,是我们生态体验式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和身心特点相吻合的生活情境。

比如,在苏教版三年级“24小时计时法”这一课中,笔者就设计了一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因为跟学生的生活经验很接近,所以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例:

师:中秋节,老师有个朋友第一次来南京,所以老师就带着他去了总统府玩,我们当天早上坐了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终于来到了总统府。谁能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

(出示总统府的图片)

生:上午9:00。

(师板书)

师:你说得真准确。

师:我们在总统府玩了一上午,都感到有些饿了。谁来说说现在是什么时候?老师在干什么呢?

(出示吃饭的图片)

生:现在是中午12:00,老师在吃饭。

(师板书)

师:你太棒了,说得可真清楚。

师:老师和朋友玩了一天,天都黑了,我们非常累,所以我们就回宾馆休息了。谁还能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出示宾馆的图片)

生:晚上9:00。

(师板书)

师:真棒!

(把上午9:00和晚上9:00的钟面放在一起)

追问:钟面上的时针指着的都是9,可为什么表示的时间却不一样呢?

生:因为一个是上午的9:00,一个是晚上的9:00,它们虽然都是9:00,但所在的时间段不一样!

师:(介绍“普通计时法”)像这样,前面带有时间词来表示时间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普通计时法”。

师:那有没有一种计时法不用“上午、晚上”这样的时间词也能把时间表示得很清楚呢?

生:24时计时法。

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24时计时法”。

(师揭题)

(二)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

平时,笔者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我教给了学生什么?他们会乐意接受吗?”很多时候,教师在上课时,为了省事,只是一味地自己讲学生听,“一言堂”的现象很严重。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看上去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可是学生却没有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因此,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不到什么知识,同时也不乐于接受。怎么样才能改变这样的情况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设计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边做边学、边玩边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得到的不仅是鲜活的数学知识,而且所获得的知识是他们在有趣的活动中自己体验到的。正如陶行知先生说:“体验出真知。”

课例:苏教版三年级“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片段

师:谁能归纳一下,你觉得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吗?

生1:上下两条边相等,左右两条边也相等。两条长相等,两条宽也相等。

生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师:你们觉得是长方形的两组对边有可能分别相等?

(板书:分别相等 ?)

师:那你对长方形的角的特征又有什么体验呢?

生3: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这也是我们的猜想。

(师板书:都是直角 ?)

师:仔细观察这个正方形,对它的边和角你又能体验出什么呢?

生4:四条边都相等。

师:这也是我们的猜想。

(板书:都相等?)

生5:四个角也都是直角。

师:正方形的四个角可能都是直角。

(板书:都是直角?)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我们在观察中得到的一种体验,也就是一种猜想,那到底对不对呢?还需要我们借助身边的一些工具去验证。

(板书:猜测→验证)

师:这是直尺,我们可以用它来干吗呀?

(拿出直尺)

生6:量。

(板书:量)(师简单说说怎么量)

师:这是三角尺,它有什么啊?(直角)那我们可以用它的直角跟长方形的四个角比一比,看看是不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也可以用比一比的方法去验证。

师:老师发现我们有些同学平时的手工很不错,那我们也可以把(师做折的手势)长方形上下这两条边对折,看一看是不是重合的。看来我们也可以用折一折的方法来验证。

师:请同学们拿出体验卡,小组内交流讨论体验一下。选择一种方法来验证长方形的特征。组长要做好分工,借助身边的工具,记住三种方法都要用到哦!验证完之后把你的方法跟小组其他同学交流一下,我们来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学生操作验证,讨论交流)

请小组上台汇报,并将学生汇报的方法用课件展示强化。

师:通过用***的方法验证,你发现了什么?

师:用这种方法也验证出来的请举手。

师:还有用不同方法验证的吗?

生:………

师:通过刚才的验证,我们确实体验到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也都是直角。

(师把对应的?擦去)

师:那现在谁来完整地说说长方形的特征呢?

(生说,师指板书)

师:刚才我们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验证了我们的猜想,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四、总结

生态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理解,它是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形式。生态体验式教学下的数学课堂就是一个自然的生态环境,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这种生态环境下自由地发展和成长,而不能让学生成为流水线上的“产品”。因此,在生态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寻找合适的契机,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1] 吴清芬.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的几点做法[J].山东教育,2010(Z4).

[2] 赵梅花.让“共享式”课堂绽放校园[J].学苑教育,2011(18).

[3] 蒋慧.幼儿兴趣的理论思考:概念厘清与价值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猜你喜欢
长方形正方形体验式
我爱长方形
剪正方形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剪拼正方形
分类数 不出错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巧替换 妙解答
长方形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