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实现路径研究

2014-04-17 05:47陈张杰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刚性柔性校园文化

陈张杰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江苏南通 226010)

高职院校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实现路径研究

陈张杰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江苏南通 226010)

文章在阐述柔性管理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柔性管理对高职院校管理的重要性,并从实施柔性决策、推行柔性管理方式、培育柔性校园文化等方面提出了高职院校实施柔性管理的方法和措施,对高职院校今后的管理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高职院校;柔性管理;路径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也越来越追求心理需求的满足。在这种背景下,高职院校原来以规章制度为核心的刚性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高职管理的发展需要,其忽视尊严和情感,压抑个性的问题也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归属感。为此,高职院校管理应该实行柔性管理策略,推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措施,将学校的组织意志与师生的心理需求完美结合起来。目前,高职院校柔性管理思想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领导和师生的认同和肯定,已成为今后高职院校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

1 柔性管理理论综述

柔性管理理论是相对于刚性管理理论而言的。刚性管理理论是我国高职教育一直以来遵行的管理理念,它以规章制度为核心,强调以工作为中心,力求通过管理制度中的奖励和惩罚措施来严格规范师生的行为,提高管理效率。该理论要求在实施过程中,一切以规则为准绳,铁面无私,试图通过这种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做法来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柔性管理是根据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进行管理,是从内心去激发人们的内在驱动力,提高人们的主动意识和创造意识。柔性管理具有意识的内驱性、心灵的感应性和效果的持久性等特点。[1]可见,相较于刚性管理,柔性管理推崇人性化管理,认为人的内在强于外在,更注重以人为本,更尊重人的个性和独立人格。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柔性管理十分看重的几大要素。

2 柔性管理的作用

柔性管理是一种和刚性管理相反的新型管理理念,这种管理理念以人的行为和心理为基础,采取非强制的管理手段,能在人的内心深处产生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激发人的内在驱动力和主观能动性。高职院校推行柔性管理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需求,也是科学发展观在高职院校管理中的具体表现。柔性管理不仅能提高领导的管理艺术,还能极大地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非常重要促进作用。

2.1 有利于提高团队精神

高职院校所有师生员工是一个集体,学校整体实力和水平的提升不是依靠哪一个的力量可以完成的。因此,培养团队精神是高职院校管理非常重要的目标和任务。柔性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尊重个性和人格的分权化管理。学校采取柔性管理,会充分研究人的行为规律和心理规律,采取非强制性的措施,从而在师生心里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让他们自觉地将学校的组织意志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从而提高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2.2 有利于提高教师积极性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师管理办法,更多的是侧重于按规则制度办事,凡事不讲情面。这样的管理模式忽视了对教师的人为关怀,很容易造成教师心里的失落,缺乏归属感。而采取柔性管理,可以通过与教师的平等、真诚的交流沟通,来激励教师,从内心去激发教师的工作动机,增强教师的归属感、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让教师自觉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效率,自愿将自己奉献给学校的教育事业。[2]

2.3 有利于形成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柔性管理理论推崇以人为本,常常从被管理者的视角去思考问题。这样的管理能弥补刚性管理中无法及时解决一些突发问题的缺陷,能消除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干扰因素,从而形成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柔性管理不是利用呆板、固化的制度去改造人,而是从人的内心深处去激发人,激发人的潜力。柔性管理的最关键要素是尊重,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都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一个有着其特殊性的群体,他们对于尊重和信任比其他任何群体都要看重。所以,高职院校推行柔性管理,可以极大地调动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形成一个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3 高职院校推行柔性管理的策略

柔性管理是一种自主、灵活的弹性管理理念,适用于高职院校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群体,能满足这类群体的心理需求,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达成管理目标。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必须要从实施柔性决策、推行柔性管理方式、培育柔性校园文化等几方面着手。

3.1 实施柔性决策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仍然推行的是刚性管理模式,由决策层负责顶层设计,作出刚性决策,下级被动执行。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快速、高效,但由于决策是由少数人作出的,大多数人只是被动地去执行,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得到发挥,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正是由于这种浪费,高职院校的很多管理制度虽然很完善,但也没能直接改善教育环境,没能直接促进专业课程建设,没能直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苏珊·莫尔·约翰逊认为,教师是否有机会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发展设计,是否具备提意见的渠道,是判断教师工作环境好坏的标准。[3]为此,高职院校应转变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推行柔性决策。在柔性决策中,全校所有师生都可以参与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能够广泛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学校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学校决策层博采众长,作出最优的决策。

3.2 推行柔性管理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以往那种依靠权力和职位来开展工作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如何高职院校的领导仍然依照以往的管理方式,纯粹用管理制度来管理学校,必然不会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甚至会引起师生们的反感,其管理成效必定是事倍功半。相反,如果领导以友好的态度、与人为善的柔性管理方式来管理,肯定会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其管理成效必定是事半功倍。

柔性管理方式一般可以分为间接和直接两种。所谓间接管理方式是指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教育,形成广泛的舆论号召。这种方式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缺少针对性和深入性。所谓直接管理方式是指在做好基础性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个体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工作。高职院校的柔性管理方式要充分利用以上两种方式的优点,要在充分宣传、形成广泛舆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开展个体研究,因人而异地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真情实感,注重尊重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管理实效。[4]

3.3 培育柔性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非常大的反哺作用,它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师生的心灵、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因此,培育柔性校园文化,对于高职院校推进柔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具有较高的素质,对自我和环境的要求也挺高。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与个性,喜欢思考,不喜欢过多地被束缚,更不喜欢完全被动的服从。所以,校园文化的刚性越强,越容易引起师生们的反感。

培育柔性校园文化,就得建立柔性文化管理的组织机构,该机构的组成人员要由适应能力强、应变能力出众的管理人员组成。培育柔性校园文化要做好以下两点:一是千方百计地建立优美和谐的校园工作、学习环境,培育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精神,形成有利于知识传播、共享和创造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以上途径培育柔性校园文化,增强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大家的工作、学习热情。二是要用柔性方式管理多元文化。高职院校中的文化并非只有一个,除了学校的主流校园文化,各专业、各团队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柔性的校园文化就是要允许多元文化的存在,要尊重这些不同群体的文化,要从这些不同的群体文化中选择与校园主流文化相一致的,充实到校园文化中,在不同文化的交汇中,创造出适合学校使命和核心价值观的新校园文化。

4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管理理念的不断革新,柔性管理已成为高职院校管理的发展方向。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柔性管理理念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高职院校的柔性管理也处于探索阶段,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清,更没有形成完善的运行体系。但是,随着国家对人本思想的越来越重视,高职教育工作者对柔性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化理解和实践,柔性管理必然会成为高职院校管理改革的重点内容,发挥着提高师生主体意识,激发师生内在潜力的巨大作用。

[1]道格拉斯·麦格雷戈.企业人性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庄可.谈学校管理中的柔性管理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4(3):59-61.

[3]吴建强.高校“柔性管理”的理念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4(7):25-27.

[4]别颖.我国企业柔性管理模式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05.

Study on the Path to Realize Flexible Managem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HEN Zhang-jie
(Dept.of Academic Administration,Nantong Vocational&Technical Shipping College,Nantong 226010,China)

Based on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flexible managemen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flexible managem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s.In addition,it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implement flexible management from such angles as the implementation of flexible decision making,the implementation of flexible management modes as well as the cultivation of flexible campus culture, which is of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the management refor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Vocational Colleges;Flexible management;Path

G717

A

1671-9891(2014)03-0083-03

10.3969/j.issn.1671—9891.2014.03.021

2014-06-30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高职院校由管理向治理转变的途径与机制—服务型教务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编号:HYJY/2014B19)

陈张杰(1979—),男,江苏南通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硕士。

猜你喜欢
刚性柔性校园文化
一种柔性抛光打磨头设计
自我革命需要“刚性推进”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研究进展(1)——半柔性混合料组成设计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加权p-Laplace型方程的刚性
刚性兑付的法律治理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